第一回 伏虎将孔明贊五常 飲鸩酒魯肅拼一死

關燈
第一回伏虎将孔明贊五常 飲鸩酒魯肅拼一死 話說赤壁一場大火,燒得曹操百萬人馬一兵一卒全無,隻剩二十七人,猶似喪家之犬,敗走華容小道,又被關将軍攔住去路,真是九死不得一生。

    孟德訴說故舊之情,苦苦哀求君侯放其一條生路。

    關雲長素重信義,不忍加害,龍刀下放走曹操諸人。

    等曹操一走,雲長頓覺茫然,心想,軍師果然料事如神,分毫不差。

    如今我兩手空空回去,有何面目再見大哥、三弟和軍師呢!那邊雖然做了個天大的人情,這裡卻犯下了難赦的罪責。

    此事若以軍法論處,我等父子、主仆三人的腦袋也難抵補。

    倒不如死在這裡,免得回去受辱!雲長想定主意,已從腰間抽出三尺青鋒,欲向頸項刎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前面馬蹄得得,飛來一騎一兵,高聲叫喊:&ldquo大漢軍師有令!&rdquo說罷,丢鞭下馬,來到君侯馬前報道:&ldquo報禀君侯,軍師有請。

    &rdquo &ldquo嗯&hellip&hellip?&rdquo雲長想,發令之前,軍師已料準曹操必走此路,而且我必放曹操。

    故而他怕我自尋短見,特命手下趕來相請。

    既然軍師以禮相請,那就回去再說。

    他一邊慢慢地放下寶劍,一邊還在沉思:并非我關羽貪生怕死,大丈夫視死如歸,何惜一命!隻怕死在這裡,軍師以為我畏罪自盡,被天下人恥笑!雲長想到這裡,便将寶劍入匣,說道:&ldquo回複軍師,關某随即便到。

    &rdquo 手下躍馬揚鞭,複命軍師而去。

     關平、周倉已經驚出一身汗來。

    見雲長放下寶劍,這才放心。

    兩人額手相慶道:幸得手下及時趕到,方免大難。

     雲長檢點三軍,帶了三千弟兄,五百校刀手,二十關西漢以及關平、周倉,回轉樊口山大營。

     且說樊口山。

    赤壁一仗,所獲戰利不計其數:江邊戰船和木筏,逶迤數裡之遙;糧米堆積如山,恰似城牆一般;降兵擢發難數,擁得水洩不通;文武手捧将令,個個喜氣洋洋。

    還有那漢兵,因為獲此大捷,人人笑淚交流,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雀躍山呼。

    那劉備早已眉開眼笑,心花怒放:從此我兵廣糧足,财大氣粗了。

    更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喜訊:張翼德生擒奸賊曹操!滿城風雨,四下傳聞。

    确是大快人心!唯有孔明神态自若,不動聲色,依然是羽扇輕搖,不慌不忙。

     劉備聽說張飛捉住了曹操,忙問道:&ldquo軍師,我家三弟捉住曹賊,果有其事否?&rdquo 這個意外的消息也确實在孔明的腦海裡掀了一陣小小的水花,但他馬上平靜了下來。

    心想,要是張飛在葫蘆谷就把曹操擒獲的話,那就沒有走華容道的事了,也就更談不上關雲長放曹操了。

    我曾許過一願:曹孟德不走華容道,十裡跪接,敬酒三杯。

    跪接是小事,捉了曹操就壞了皇叔的三分天下,這是大事啊!因此,孔明對劉備的問話,不置可否。

    傳令道:&ldquo來,與我去打探三将軍擒曹之虛實。

    &rdquo &ldquo是!&rdquo 這裡小兵去探聽消息。

    那邊過來一騎馬,報進大帳。

    孔明吩咐傳見。

    手下進帳。

    孔明問:&ldquo可曾見君侯否?&rdquo &ldquo小的到華容,見君侯已在歸途之中。

    關照随即便到。

    &rdquo 孔明聽了微微一笑:可見剛才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我料定張飛無法捉住曹操,可不是麼?捉了一個假曹操,竟還糊裡糊塗!何以見得?雲長行色匆匆,已在歸途,說明曹操從葫蘆谷得脫以後,慌不擇路,進投華容小道而來,卻被雲長攔住,又放了。

    否則張飛捉了曹操,雲長不見他到,豈肯擅離信地,不宣而至呢?這裡孔明已知虛實,放下了心。

    一聲&ldquo退下&rdquo。

    手下退出。

     再說剛才那個小兵飛馬趕到張飛馬前,見囚車外邊用罩子封得嚴嚴實實,看不到裡邊。

    便對張飛說:&ldquo三将軍,小的奉軍師之命,欲見一見車内可是曹賊。

    &rdquo 張飛此時滿心歡喜,哪裡有這個心思同他說話,回答道:&ldquo怎麼不是曹操!你去同我家老師講,老張自己都沒有看過,稍停停押上大帳一起觀賞便了。

    &rdquo──好象猴子耍把戲,還要請大家觀賞呢! 小兵被張飛一口回絕,轉身去複命軍師。

    說,三将軍自己也沒有過目,等一會押上大帳一起看。

     孔明暗暗好笑:是真是假全在本軍師腹中。

    這阿戆瞎貓拖了死老鼠,還要沾沾自喜呢。

     現在,大帳上文武陸陸續續已到齊,孔明傳令升帳。

    頓時金鼓齊鳴,炮聲響亮。

    文武歸班站立兩旁。

    ──《三國》中,描寫孔明的用兵是隻發令,而不收令的。

    不能說是有始無終,也不是漏洞。

    因為一收令,勢必又要将前文中的内容重新複述一遍,既沖淡了書情,又嫌聒噪。

    故而,一般沒有新奇内容的收令,隻是一表而過。

    前面在&ldquo火燒博望&rdquo這回書裡,張飛立下軍令狀,駐守在安嶺道,被夏侯惇逃回許都,因為要表述諸葛亮收服張飛,因而收過一次令。

    此番火燒赤壁,華容放走曹操,情節起伏跌宕,所以也要在收令上多花些筆墨。

     孔明與劉備從寝帳跨到大帳,皇叔在右首裡坐定,孔明端居中間,帳上一片肅靜。

    今日帳上的氣氛看來嚴肅,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悅,臉帶微笑。

    人人有功,皆大歡喜。

    孔明一聲吩咐繳令,大家按着接令的順序上前繳令。

     第一個是趙雲,二十一日,劫到饷銀車四百輛,饷銀二千萬兩;二十二日,南彜陵道上收到降兵四十萬。

    孔明收令,記大功兩樁。

    子龍謝功,退過一旁。

     第二是毛仁、苟璋,劫到大糧一百七十萬石。

    孔明收令,記大功一樁。

    毛、苟謝功,退過一旁。

     第三是孫乾,改扮諸葛亮,與劉封配合默契。

    孔明收令,記功一樁。

    孫乾謝功,退過一旁。

     第四是劉封,改扮趙雲,吓退吳将甘甯,保護大糧安全運回。

    孔明收令,記功一樁。

    劉封謝功,退過一旁。

     第五是劉辟、龔都,在烏林地帶改扮曹将張遼、許褚,牽制吳将甘甯。

    孔明收令,記功一樁。

    劉、龔謝功,退過一旁。

     第六個是張飛。

    他滿臉堆笑,說道:老張鎮守葫蘆谷,捉到國賊奸相曹孟德。

    現在帳外,請軍師發落。

     孔明傳令道:&ldquo來,把曹操押上帳來,&rdquo 張飛撩着長長的虎須,十分得意,高聲喊道:&ldquo來,軍師有令,把曹操這老王八蛋押進來!&rdquo 小兵到外面,把囚車上的罩子除掉,打開囚車門,便把裡面的蒯越一把拖了出來,押上大帳。

    兩旁虎威連連:&ldquo曹操進帳&hellip&hellip呼&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 小兵把蒯越朝虎案前一丢,退過一旁。

    蒯越低着頭,雙膝跪在地上。

     劉備此時又恨又喜。

    恨隻恨曹操長期以來,獨斷專行,專橫跋扈,欺君罔上,殘害忠良。

    自從被他攻占徐州以來,一心要滅我劉備。

    尤其是長坂坡,恣意屠殺數十萬無辜難民,罪惡滔天,磬竹難書。

    喜隻喜,三弟不孚衆望,在葫蘆谷一舉擒拿曹操,為民除害,天理昭彰。

    因此,他看着地上的蒯越,咬牙切齒。

     兩旁的文武望着蒯越,見他身穿蟒袍,頭戴相貂,确是曹操。

    對他早已深惡痛極,個個怒目圓睜。

     蒯越呢,當然也有點害怕。

    但想到劉備一向仁慈寬厚,心裡倒也輕松得多,指望還能保全性命。

     孔明命他擡頭,蒯越緩緩地擡了起來。

     劉備對他一看:啊,不是曹操,乃是當年我家兄長劉表手下的文人蒯越。

    這是怎麼搞的?帳上文武也都驚呆了。

     孔明問道:&ldquo翼德将軍,此人是誰?曹操在哪裡?&rdquo 張飛跨上幾步,對地上一看,哪裡是什麼曹操,這分明是老大王的舊臣蒯越,他也搞不清這是怎樣回事,自語道:&ldquo咦,那&hellip&hellip曹操這老王八蛋哪裡去了?&rdquo 蒯越見帳上的人都瞪着眼怒視着他,知道大勢不妙,磕頭如搗蒜:&ldquo軍師饒命!皇叔饒命!請看在老大王的面上,饒了下官這一回!下官願降。

    &rdquo 劉備想,你倒會讨好我,誰要你降!你既要活命,何不看在老大王的份上,将曹操捉到這裡?你是老大王的舊臣,我不來難為你,讓軍師來處置。

     張飛被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