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葫蘆谷斬馬充饑腸 蒯異度獻計脫奸相
關燈
小
中
大
氣塞,心在猛烈地跳動,真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從矛旁閃過,如釋重負,長長地喘了一口氣。
當人群一過口子,頓時,那曹兵曹将都已感到輕松,好象腳下塗了油,快向外面跑去,你推我搡,唯恐後面的張飛要趕來。
跑在前面的曹兵還不知道曹操就在他們背後,用手臂捅捅曹操,招呼道:&ldquo我的哥。
&rdquo 曹操想,好啊,敗到這個田地,手下也和我稱兄道弟起來了。
當然,在這種境況下,還分什麼彼此呢?倒要聽聽他們在議論什麼。
因此,一言不發,側耳靜聽── &ldquo我的哥,曹操這老王八蛋&hellip&hellip&rdquo 好極了,當着和尚罵賊秃。
曹操挨了罵,不敢作聲,因為身邊沒有大将保護。
心想,我造了孽,害得他們沒吃沒睡,疲于奔命,罵我幾句也不算過份。
再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我會和他們在一起,更是情有可原的了。
如果我擺出丞相的面孔來,他們肯定要橫下心,嘩變造反了,把我殺了就逃,或者高聲叫嚷,把張飛招引過來,我仍然逃不掉。
曹操氣量大,可謂丞相肚裡好撐船,非但不生氣,反而靜靜地聽着他們在罵街。
&ldquo他長坂坡一夜殺去難民四十萬,如今天理昭彰,他的報應來了。
&rdquo 曹操聽了這句話,倒是心悅誠服的。
感到弟兄們的話很在理。
心怎我這個人太心狠手辣,枉殺數十萬無辜生靈确實太過份。
罪過多,報應也大。
老天震怒了,讓我在赤壁喪師敗績,一路上遭受挫折,或許還要讓我死在路上,以平民憤。
曹操邊走邊想,不知不覺已經趕了三裡路程。
先前逃出來的文官武将都早已在那裡翹首觀望了。
現在見大批的小兵跑來,七嘴八舌地問道:&ldquo可曾遇見丞相?丞相在哪裡裡?&rdquo 此時,曹操方才覺得身體屬于白己的了,連忙回答道:&ldquo老夫在這裡。
&rdquo 剛剛罵人的幾個小兵,聽說丞相就在他們身旁,吓得魂不附體,一溜煙竄進了人群堆裡。
曹操心裡最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隻是付之一笑:我的仇人不是小兵,而是江東周瑜。
大人不記小人之過,吃一場大敗仗,換上這麼幾句金玉良言也值得的。
我若沒有這點胸襟,還能成得了什麼大事呢!衆武将見丞相一身小兵的裝束,十分凄涼。
一員将校道:丞相,你的馬已帶到這裡,請快上馬吧。
曹操出了葫蘆谷,又提起精神來了,他脫去号衣,丢掉号帽,舒展了一下筋骨,跨上了滑背馬。
有些文武勸曹操換一匹有鞍鞯的戰馬。
曹操搖搖頭,拒絕了。
心想,自從赤壁敗退,騎着這匹馬到這裡,一路上危機四伏,困難重重。
騎着它,遇難呈樣,逢兇化吉,倒是太平無事,我不能掉換它。
前面是兇是吉,尚難預料,還是騎着它穩妥些。
曹操重又帶着文武兵卒朝前逃去。
這時,開小差的曹兵越來越多了,尾随其後的弟兄已不滿五千了。
将多兵少,已顯得有點虎頭蛇尾了。
張飛見曹兵陸陸續續走得所剩無幾,谷内的一人一騎還在四下尋路,不覺喜上眉梢。
心想,老師說我捉不到曹操,恰恰被我用這個辦法擠成老賊一個人,甕中捉鳌,手到擒來。
他将戰馬一拎,沖進葫蘆谷,大喝一聲道:&ldquo呔!老賊爾往哪裡走,老張來也!&rdquo 蒯越見張飛策馬趕來,已知丞相平安逃走。
心想,為使丞相能逃得遠些,我還是盡量多拖住張飛一會兒。
所以他也加快速度,在前面狂奔亂竄。
三将軍追得性起,便用手中的長矛對準蒯異度的馬屁股上放是一家夥,&ldquo老賊看槍!&rdquo 前面的戰馬挨着家夥,忍受不住,長嘶一聲,一個後掀,把蒯越掀下馬來。
蒯越跌倒在地,也顧不了疼痛,雙手緊緊地捂住面孔。
張飛以為是曹操被甩下馬背,高興得龇牙咧嘴:想我等弟兄三人飽受你老賊之苦,今日一旦将你擒獲,夙願已償,乃是平生第一樁快事。
見他雙手掩面,隻道他怕死,吓得看都不敢看,更是得意萬分。
心想,大丈夫敢作敢為,何必這等膽怯!你隻管放心,張飛雖然五大三粗,但暫時還不難為你,毫毛都不會傷你一根,留着你還有大用。
先要把你送到老師處去登功,再有我家大哥把你押到金殿上面見萬歲,然後由天下忠臣赤子來訴說你的彌天大罪,讓你受一下破腹掏心之刑,千刀萬剮之罰。
此時不要說遮住臉,就是撕下面皮給我看,我也不要看你這國賊奸雄!這時候,即使你張飛現在看破機關,事實也抓不住曹操了!三将軍立即從馬上跳下來,左手執着長矛,右手在蒯越的袍領上一把抓上去,氣憤地說:&ldquo老賊,爾即使生着雙翅也難逃老張之手!&rdquo說罷,将他象老鷹抓小雞一樣,騰空提了起來。
幾個漢兵早已把準備好的囚車推了過來,并把車門開直。
囚車是四方形,因周都是一根根手指般粗細的鐵杆。
漢兵大多都不認識曹操的,他們懇求張飛道:&ldquo三将軍,讓咱們看一看這老王八蛋。
&rdquo &ldquo有什麼好看的!老張自己也沒有看,回去大家着。
快快快,把他推進去!&rdquo 小兵不敢違拗,把蒯越往囚車裡重手重腳地一塞,然後關上車門,加上一把大鎖,外面再用油皮套子罩沒,怕他受不了凜冽的西風,凍死在路上。
三将軍遵照軍師在錦囊上的吩咐,命弟兄到葫蘆莊上去,将隐蔽在山套中的百姓召喚出來,發放些銀兩給他們,作為對曹兵糟蹋的補償。
這些事情做完,在張飛的心目中可算大功告成了。
這時鐵鍋内的馬肉已經燒得又酥又香了,散發出陣陣誘人的肉味。
張飛一馬當先吃了個大半飽,餘下的讓三千弟兄分而食之。
不消半頓飯的工夫,已經肉盡湯涸,鍋底朝天。
然後檢點三軍,命手下推動囚車,得意洋洋離開葫蘆谷。
一路上,小兵将糧物塞進囚車,唯恐餓死了這個老賊。
一到樊口山,張飛拿到曹操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四下傳說了。
此話傳到諸葛亮那裡,更說得活龍活現了。
孔明想,此事我料定張飛辦不到的,怎麼竟會被他捉住呢,簡直不能相信。
照這麼說,命關雲長埋伏在華容道上,完全是多此一舉了。
不說關雲長赢了這一賭注将會怎樣趾高氣揚,要緊的是需要先探明情況,以便作出下一步用兵的對策。
所以,諸葛亮命小兵速去打探一個明白。
探兵飛也似地趕到張飛馬前說道:&ldquo三将軍,小的奉軍師之命來看一看車内可是曹賊。
&rdquo張飛回答道:&ldquo你去回複我家老師,車内是這老王八蛋,千真萬确。
老張自己還沒有看,少停停押到帳上,大家一起觀看。
&rdquo 小兵将張飛的話來回複孔明。
孔明聽到這番說話,斷定囚車中的不是曹操,一定是張飛掮了曹操的木梢,還蒙在鼓裡。
所以,隻是微微一笑,等候張飛米交令。
再說,曹操從葫蘆谷混出去以後,為了避免張飛追趕,一口氣跑了二、三十裡路,見後面确無追兵,方才勒馬緩緩而行。
太陽當頂時分,前面又到一個三岔路口。
三岔路口對曹操來說,無疑是一個危險地帶。
而且在面前的兩條路上,總歸有一條是生路,一條是死路,走路就象猜謎,要憑運氣。
因為前面彜陵道已遇到類似的情況,而且失敗了,在這個三岔路口如何作出選擇,他就更沒有把握了。
更何況僅存的五千兵将饑寒交迫,疲憊不堪,既無士氣,又無力氣,更無勇氣就是沒有埋伏,恐怕也捱不到皇城了。
從人頭上排下來,前面若有埋伏,他們心裡也十分明白,百分之百是關雲長了,這也是他們最害怕的。
他們想,一旦遇上關雲長,一個都走不掉。
因此曹操認真斟酌起來。
他帶着文武走到岔道口,對四下一望,見左面一條道寬暢平整,大路迢迢;右邊一條蜿蜒曲折,七高八低,而且在兩邊山坡上的樹林中,隐隐約約還有刀槍旗幡可見。
曹操仔細看過後,傳令道:&ldquo來,傳向導。
&rdquo 沒有人吱聲。
&ldquo向導!&rdquo曹操想,難道向導都死光了? 突然馬前傳來微弱的聲音:&ldquo丞相,向導在。
&rdquo &ldquo老夫連連喊叫,你緣何不應?&rdquo &ldquo回丞相,小的在後面早就應了,怎奈三天未曾吃飯,嗓音提不高了。
&rdquo 曹操一路逃來,備嘗旅途艱辛,人困馬乏,頗有同感。
心想,如果不是親曆其境,誰能體會到這樣的痛苦?我們非但體力上大量的消耗,而且精力上也得不到片刻的補償,再要責備他,那太過份了。
連連道:&l
好不容易從矛旁閃過,如釋重負,長長地喘了一口氣。
當人群一過口子,頓時,那曹兵曹将都已感到輕松,好象腳下塗了油,快向外面跑去,你推我搡,唯恐後面的張飛要趕來。
跑在前面的曹兵還不知道曹操就在他們背後,用手臂捅捅曹操,招呼道:&ldquo我的哥。
&rdquo 曹操想,好啊,敗到這個田地,手下也和我稱兄道弟起來了。
當然,在這種境況下,還分什麼彼此呢?倒要聽聽他們在議論什麼。
因此,一言不發,側耳靜聽── &ldquo我的哥,曹操這老王八蛋&hellip&hellip&rdquo 好極了,當着和尚罵賊秃。
曹操挨了罵,不敢作聲,因為身邊沒有大将保護。
心想,我造了孽,害得他們沒吃沒睡,疲于奔命,罵我幾句也不算過份。
再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我會和他們在一起,更是情有可原的了。
如果我擺出丞相的面孔來,他們肯定要橫下心,嘩變造反了,把我殺了就逃,或者高聲叫嚷,把張飛招引過來,我仍然逃不掉。
曹操氣量大,可謂丞相肚裡好撐船,非但不生氣,反而靜靜地聽着他們在罵街。
&ldquo他長坂坡一夜殺去難民四十萬,如今天理昭彰,他的報應來了。
&rdquo 曹操聽了這句話,倒是心悅誠服的。
感到弟兄們的話很在理。
心怎我這個人太心狠手辣,枉殺數十萬無辜生靈确實太過份。
罪過多,報應也大。
老天震怒了,讓我在赤壁喪師敗績,一路上遭受挫折,或許還要讓我死在路上,以平民憤。
曹操邊走邊想,不知不覺已經趕了三裡路程。
先前逃出來的文官武将都早已在那裡翹首觀望了。
現在見大批的小兵跑來,七嘴八舌地問道:&ldquo可曾遇見丞相?丞相在哪裡裡?&rdquo 此時,曹操方才覺得身體屬于白己的了,連忙回答道:&ldquo老夫在這裡。
&rdquo 剛剛罵人的幾個小兵,聽說丞相就在他們身旁,吓得魂不附體,一溜煙竄進了人群堆裡。
曹操心裡最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隻是付之一笑:我的仇人不是小兵,而是江東周瑜。
大人不記小人之過,吃一場大敗仗,換上這麼幾句金玉良言也值得的。
我若沒有這點胸襟,還能成得了什麼大事呢!衆武将見丞相一身小兵的裝束,十分凄涼。
一員将校道:丞相,你的馬已帶到這裡,請快上馬吧。
曹操出了葫蘆谷,又提起精神來了,他脫去号衣,丢掉号帽,舒展了一下筋骨,跨上了滑背馬。
有些文武勸曹操換一匹有鞍鞯的戰馬。
曹操搖搖頭,拒絕了。
心想,自從赤壁敗退,騎着這匹馬到這裡,一路上危機四伏,困難重重。
騎着它,遇難呈樣,逢兇化吉,倒是太平無事,我不能掉換它。
前面是兇是吉,尚難預料,還是騎着它穩妥些。
曹操重又帶着文武兵卒朝前逃去。
這時,開小差的曹兵越來越多了,尾随其後的弟兄已不滿五千了。
将多兵少,已顯得有點虎頭蛇尾了。
張飛見曹兵陸陸續續走得所剩無幾,谷内的一人一騎還在四下尋路,不覺喜上眉梢。
心想,老師說我捉不到曹操,恰恰被我用這個辦法擠成老賊一個人,甕中捉鳌,手到擒來。
他将戰馬一拎,沖進葫蘆谷,大喝一聲道:&ldquo呔!老賊爾往哪裡走,老張來也!&rdquo 蒯越見張飛策馬趕來,已知丞相平安逃走。
心想,為使丞相能逃得遠些,我還是盡量多拖住張飛一會兒。
所以他也加快速度,在前面狂奔亂竄。
三将軍追得性起,便用手中的長矛對準蒯異度的馬屁股上放是一家夥,&ldquo老賊看槍!&rdquo 前面的戰馬挨着家夥,忍受不住,長嘶一聲,一個後掀,把蒯越掀下馬來。
蒯越跌倒在地,也顧不了疼痛,雙手緊緊地捂住面孔。
張飛以為是曹操被甩下馬背,高興得龇牙咧嘴:想我等弟兄三人飽受你老賊之苦,今日一旦将你擒獲,夙願已償,乃是平生第一樁快事。
見他雙手掩面,隻道他怕死,吓得看都不敢看,更是得意萬分。
心想,大丈夫敢作敢為,何必這等膽怯!你隻管放心,張飛雖然五大三粗,但暫時還不難為你,毫毛都不會傷你一根,留着你還有大用。
先要把你送到老師處去登功,再有我家大哥把你押到金殿上面見萬歲,然後由天下忠臣赤子來訴說你的彌天大罪,讓你受一下破腹掏心之刑,千刀萬剮之罰。
此時不要說遮住臉,就是撕下面皮給我看,我也不要看你這國賊奸雄!這時候,即使你張飛現在看破機關,事實也抓不住曹操了!三将軍立即從馬上跳下來,左手執着長矛,右手在蒯越的袍領上一把抓上去,氣憤地說:&ldquo老賊,爾即使生着雙翅也難逃老張之手!&rdquo說罷,将他象老鷹抓小雞一樣,騰空提了起來。
幾個漢兵早已把準備好的囚車推了過來,并把車門開直。
囚車是四方形,因周都是一根根手指般粗細的鐵杆。
漢兵大多都不認識曹操的,他們懇求張飛道:&ldquo三将軍,讓咱們看一看這老王八蛋。
&rdquo &ldquo有什麼好看的!老張自己也沒有看,回去大家着。
快快快,把他推進去!&rdquo 小兵不敢違拗,把蒯越往囚車裡重手重腳地一塞,然後關上車門,加上一把大鎖,外面再用油皮套子罩沒,怕他受不了凜冽的西風,凍死在路上。
三将軍遵照軍師在錦囊上的吩咐,命弟兄到葫蘆莊上去,将隐蔽在山套中的百姓召喚出來,發放些銀兩給他們,作為對曹兵糟蹋的補償。
這些事情做完,在張飛的心目中可算大功告成了。
這時鐵鍋内的馬肉已經燒得又酥又香了,散發出陣陣誘人的肉味。
張飛一馬當先吃了個大半飽,餘下的讓三千弟兄分而食之。
不消半頓飯的工夫,已經肉盡湯涸,鍋底朝天。
然後檢點三軍,命手下推動囚車,得意洋洋離開葫蘆谷。
一路上,小兵将糧物塞進囚車,唯恐餓死了這個老賊。
一到樊口山,張飛拿到曹操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四下傳說了。
此話傳到諸葛亮那裡,更說得活龍活現了。
孔明想,此事我料定張飛辦不到的,怎麼竟會被他捉住呢,簡直不能相信。
照這麼說,命關雲長埋伏在華容道上,完全是多此一舉了。
不說關雲長赢了這一賭注将會怎樣趾高氣揚,要緊的是需要先探明情況,以便作出下一步用兵的對策。
所以,諸葛亮命小兵速去打探一個明白。
探兵飛也似地趕到張飛馬前說道:&ldquo三将軍,小的奉軍師之命來看一看車内可是曹賊。
&rdquo張飛回答道:&ldquo你去回複我家老師,車内是這老王八蛋,千真萬确。
老張自己還沒有看,少停停押到帳上,大家一起觀看。
&rdquo 小兵将張飛的話來回複孔明。
孔明聽到這番說話,斷定囚車中的不是曹操,一定是張飛掮了曹操的木梢,還蒙在鼓裡。
所以,隻是微微一笑,等候張飛米交令。
再說,曹操從葫蘆谷混出去以後,為了避免張飛追趕,一口氣跑了二、三十裡路,見後面确無追兵,方才勒馬緩緩而行。
太陽當頂時分,前面又到一個三岔路口。
三岔路口對曹操來說,無疑是一個危險地帶。
而且在面前的兩條路上,總歸有一條是生路,一條是死路,走路就象猜謎,要憑運氣。
因為前面彜陵道已遇到類似的情況,而且失敗了,在這個三岔路口如何作出選擇,他就更沒有把握了。
更何況僅存的五千兵将饑寒交迫,疲憊不堪,既無士氣,又無力氣,更無勇氣就是沒有埋伏,恐怕也捱不到皇城了。
從人頭上排下來,前面若有埋伏,他們心裡也十分明白,百分之百是關雲長了,這也是他們最害怕的。
他們想,一旦遇上關雲長,一個都走不掉。
因此曹操認真斟酌起來。
他帶着文武走到岔道口,對四下一望,見左面一條道寬暢平整,大路迢迢;右邊一條蜿蜒曲折,七高八低,而且在兩邊山坡上的樹林中,隐隐約約還有刀槍旗幡可見。
曹操仔細看過後,傳令道:&ldquo來,傳向導。
&rdquo 沒有人吱聲。
&ldquo向導!&rdquo曹操想,難道向導都死光了? 突然馬前傳來微弱的聲音:&ldquo丞相,向導在。
&rdquo &ldquo老夫連連喊叫,你緣何不應?&rdquo &ldquo回丞相,小的在後面早就應了,怎奈三天未曾吃飯,嗓音提不高了。
&rdquo 曹操一路逃來,備嘗旅途艱辛,人困馬乏,頗有同感。
心想,如果不是親曆其境,誰能體會到這樣的痛苦?我們非但體力上大量的消耗,而且精力上也得不到片刻的補償,再要責備他,那太過份了。
連連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