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宰蔡和周瑜祭皂纛 傷文聘黃蓋縱大火

關燈
在腰間拈弓搭箭。

    待到重新轉過身來時,已經箭在弦上,弓開滿月,對着文聘當胸就是一箭。

    金槍将未曾提防,待到他看見寶雕拉開,弦聲已響。

    文聘大吃一驚,連忙把身體偏一偏。

    盡管反應靈敏動作快,一箭未中要害,但還是正着左臂之上。

    幸得文将軍船上功夫過硬,稍一趔趄,馬上穩住,未曾跌下江去。

    回頭一聲吩咐:&ldquo速速劃往江邊。

    &rdquo曹兵馬上把小船掉轉方向,不上連環舟,直接往江邊劃去。

    文聘把金槍往艙中一撂,用右手三個指頭捏住左臂上的箭杆,趁血還未凝住,牙關一咬,唰地拔出了箭頭,順手也往艙中一撩。

    然後掏出金創藥敷在上面,撕下一戰袍夾裡包紮好。

    待到船至江邊,文聘再回過頭來看時,連環舟已經火光熊熊,烈焰沖天了。

    文聘暗暗慶幸:啊,黃老頭果真是來放火的!幸得自己早有提防,方能火口脫身。

    文聘立即上岸,弄來一匹馬,跨上馬背,暫找了個安全地方躲一躲,等丞相上岸後再去見他。

    --現在文聘要找一匹馬還不費力,等到曹操逃上岸時,要一匹馬就難如登天了。

    因為水、陸兩路都起火後,人人都要搶馬逃命,那時,誰還管你什麼大将、小兵,先下手為強,誰搶到了就算是誰的,小兵人多,一下子連拉車的馬都搶奪一空;少數馬匹溜缰逃跑;連環舟上的戰馬,燒死的燒死,落水的落水,能夠火中餘生的所剩無幾。

    暫時不提文聘,先說黃蓋縱火燒連環舟。

    《三國》這部長篇評話,凡是大關子處,大多是火攻。

    但各次燒法不同,變化無常。

    就講《前三國》的三蓬火,燒法就各不相同:第一次,火燒博望坡,是孔明把敵軍引到山坡死谷之中,利用天然的茅草,樹火為燃料,燒盡十萬曹兵;第二次,火燒新野縣,是諸葛亮騰空了一座城池,把火種布置在房屋易燃處,讓曹兵自己去點火;這一次燒赤壁,在長江面上放火,又要用另一套辦法了。

    --黃蓋見文聘負箭而逃,就把硬弓一放,捧起金鞭,一聲令下:&ldquo來,與老鳴炮!&rdquo後艄上放着一尊信炮。

    小兵聞得命令,便把導火線點燃。

    &ldquo當!&rdquo一聲炮響--号炮一響,連環舟上硝煙彌漫,曹家數十萬人馬都消失在一片火海之中。

    信炮一響,二十條火船上的吳兵立即掀掉蓋在引火物上的油布,從背上挂着的兩隻十字交叉的毛竹裡抽出熟煤頭火把,在風中吹旺。

    每條船上五十個兵,一百隻火把同時往引火物上抛上去。

    然後紛紛往帶在火船後面的小船上跳,一千個小兵,霎那時,都跳到了四十條浪裡鑽上。

    人一離開火船,就把纜繩砍斷了。

    那二十條走舸就象二十條巨大的火龍,在東風的推動下,載着熊熊的列火,搖搖擺擺朝着連環舟疾駛而去。

    曹操在将台上看得分明,目睹文聘被黃蓋一箭射倒,接着聽見一聲炮響,知道附近肯定還有别的埋伏。

    丞相氣過了骱,一時竟忘了撤退,還要看看黃蓋究竟要對他準備怎麼樣;隻見吳兵把二十條火船點旺,竟然覺得十分詫異,還在自言自語道:&ldquo怎麼他們焚燒自己的舟船?&rdquo文武們都對他看看,你這老賊氣出毛病來了!這是他們下的一點本錢,是火種,沖過來就燃着我們的了!曹操這時才完全相信黃蓋是投降假,縱火是真,立即命令五千名弓箭手,下連環舟,過木排,到水營門前排列,用亂箭射住黃蓋的船隊。

    五千名曹兵到木栅欄的水營牆邊,排得密密麻麻,一邊放箭,一邊呐喊:&ldquo呔!吳船休得近前,看箭哪,黃蓋招箭哪!&rdquo&hellip&hellip亂箭象飛蝗一般,其數量相當于草船借箭時的十倍,但是毫無作用。

    火船是無人駕駛的,你去射誰呀?即使把篷索射斷,它也還是要飄遊過來的,隻不過速度慢一些而已。

    除非要把船闆射穿,把船射沉,才有用。

    但那是根本辦不到的。

    黃蓋在戰艦上看到曹操用這種徒勞的辦法來對付火船,不禁哈哈大笑:曹操生怕我火船上的燃料不夠,還給我再加上去呢!這是托了諸葛亮的福,全仗他借來東風。

    二十條火船拉開一裡多寬的陣線,有先有後地向連環舟推進。

    而且每條船的船頭上,都有兩把特制的彎刀形的鋼釺,如同兩隻象牙,十分鋒利,船撞到什麼地方,就釘牢在那裡,咬住不放地燒了。

    水營牆内的五千個弓箭手隻顧拚命地射箭,還以為被他們射退了呢,定睛一看,射前根本沒有用,火船毫不在乎地迎上前來,而且越來越近了。

    因為是逆風放箭,最多隻能射八、九十步。

    所以,從火船進入射程到靠近水營牆,并不需多少時間。

    轉眼之間,最快的幾條火船已經沖到了&ldquo終點&rdquo,船頭的兩把鋼釺往木栅欄上&ldquo噔&rdquo地釘住,火舌順着東風往營牆裡舔去。

    這一段的曹兵哪裡還想站得住!别說燒,就是烘都要烘焦了。

    他們隻覺得被熱浪熏得發悶,連氣都喘不過來,隻得丢掉了弓箭往連環舟上逃去。

    火船一條接一條地撞上木栅欄,五千名弓箭手一批接一批地逃上連環舟。

    赤壁江邊頓時象戳翻了馬蜂窩,亂成一鍋粥。

    水營牆的木栅欄燒斷後,往後倒下去。

    後面是一條長長的木排,随之也燒了起來。

    紮木排的繩索、篾條燒斷後,一根根帶火的木頭都順着風靠上了連環舟。

    傾刻間,連環舟的外殼也起火了。

    風助火熱,火借風威,火舌轟轟地直往連環舟上層蹿去。

    此時,那二十條火船已燒得差不多了,燃料都變成了通紅的火灰,經風一卷,呼呼地飄上連環舟,就象落下了天的火炭。

    早已說過,曹操不但連舟,而且連營,連環舟的&ldquo二層樓&rdquo上的篷帳密密層層,一座緊挨着一座,都是用油布或桐油浸抹的牛皮制成的,也是十分易燃的&ldquo危險品&rdquo,火星飛到上面,馬上就着,這座篷帳一起火,隔壁那座也沾光了,一處着,處處着。

    霎時形成一條條火龍,并且迅速向縱深遊去。

    篷帳一燒坍,帳上的标燈落地,打得粉碎,燈裡面的油潑得一地,真是火上加油,燒得更旺了。

    燒連環舟,與燒博望、新野的一大不同,這次的燃料是曹操自己提供的,周瑜隻不過點一點火而已,水面上靠那些木栅、木排,連環舟上靠無數篷帳、标燈,能源毫無問題,而且綽綽有餘。

    這樣的大火,要想熄滅它,除非長江兜底翻個身,否則讓它自己燒完焚盡!靠人力無法挽回的。

    有詩為證:黑氣排空四面飄,紅光直透九重宵。

    火乘風勢雷霆吼,風助火威閃電号。

    烈焰熊熊如猛虎,濃煙滾滾賽騰蛟。

     五湖四海三江水,難救今朝赤壁燒。

    這時,連環舟上那股亂勁簡直沒法形容。

    曹兵們哭爹喊娘,抱頭鼠竄:&ldquo不好喽,火攻厲害噢!燒得厲害啊!&rdquo&ldquo咴&hellip&hellip&rdquo戰馬悲鳴,引頸長嘶;溜缰馬狂奔亂掃,撞倒了許多篷帳,踏死了不少曹兵&hellip&hellip水火無情!别說身在火場這中,有的人看到三條馬路以外着火,就已經吓壞了,急急忙忙往外逃,重要東西一樣都不拿,單單抱了個枕頭。

    大概他以為,睡覺最重要了。

    将台上的文官武将再也呆不住了。

    眼看火勢越來越猛。

    大火越來越近,身上已感覺到了火辣辣的疼痛,個個膽顫心驚,加上那一邊傳來撕心襲肺的哭喊聲、馬嘶聲,愈加令人毛骨悚然。

    此時,哪怕曹操的威信再高,軍令再嚴,也不起作用了,大家逃命要緊。

    文官、武将早已互相有暗示,隻見他們一個保一個,攔腰一搿,拎了就走,力氣大的武将一個搿兩個,從将台上沖下去,有的跑了一半就幹脆往下一跳,總之,逃命越快越好,隻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hellip&hellip曹操高舉巨阙寶劍,連聲大喝:&ldquo不得妄動!違令立斬!&rdquo但一時也不知劈了哪一個好,隻是舉着寶劍在将台上打轉轉,就象&ldquo老鷹捉小雞&rdquo似的。

    等到三個圈子一兜下來,将台上已經空空如也,這些心腹親信撇下了東家,都倉皇逃命去了,就剩下他一個人還在那裡發号施令。

    下了将台的文武都一個勁兒地往江邊方面跑。

    連環舟畢竟面積大,後半部分還沒有燒着呢。

    但是從連環舟到江岸,中間還隔着一、二裡的水面。

    所以,不論是文官、武将,還是小兵,一跑到連環舟後面,就往停在那裡的擺渡小船上跳;一擠上小船,劃了就往江邊逃去。

    眼睛一眨,三千條小船搶劫一空。

    動作快的,一個人搶了一條船就走,誰還會等齊人以後再走呢!有的船上擠了三、四十個,還有人不顧一切地往上跳,你搶我奪,結果小船翻身。

    會遊水的,向江邊遊去;沒有水性的,隻好喝水,喝飽了,沉下去,過一會兒直挺挺地再浮上來,一個個都變得白白胖胖,都溺死了。

    不少人搶不到小船,就直接跳入江水中。

    有些家夥被大火吓昏了,看到别人往水裡跳,也不想想自己會不會泅水,跟着人家跳下去,到了水裡才想到,啊呀,我是不會遊水的呀!好還得及嗎?除了喝水,毫無别的辦法&hellip&hellip沒有多少時間,江面上的死屍、枯焦木頭、旗幡、闆槳等等,已經飄滿了。

    刀槍武器沉入江底,正所謂&ldquo折戟沉沙&rdquo也。

    一起火,兵馬如鳥飛獸散,東逃西竄。

     這時,曹操在将台上也站不住了,将寶劍入匣,蟒袍一提,匆匆奔下将台,一邊向沒火的地方跑,一邊在呼喊:&ldquo誰來搭救老夫!誰來搭救老夫!&rdquo 連叫數聲,仍不見有人來救他,心裡氣啊,&ldquo啊唷!嚯&hellip&hellip&rdquo一邊還在騰騰騰騰地奔跑。

     一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曹兵,被周圍的大火吓得迷了路,看到丞相,好象小孩見了娘一樣,一齊哭喊道:&ldquo丞相救命哎!&rdquo&ldquo丞相救命哪!&rdquo&hellip&hellip曹操想,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了你們!再說,黃蓋就在附近江面上,你們這樣哇喇哇喇叫我丞相,倘若被他聽見,知道我還在連環舟上,他跳上來抓我,這裡就連一個蹩腳大将也沒有,我這不是完了!所以,曹操對他們雙手亂搖:&ldquo爾等休得喊叫!&rdquo一個人的嗓音怎能比得上這麼一大群士兵聲嘶力竭的号叫呢?他們早被大火吓昏了頭,那裡還想到那麼許多?你無能使他們安全脫險,他們也就不來聽你的嚴厲制止了。

    曹操拿他們沒有辦法,隻好遠而避之,轉向往另一個方向跑去。

    才跑了不遠,隻聽得後面有人尾随而來,連聲在叫:&ldquo啊呀丞相!丞相!&rdquo 曹操想,好了,有人來救我了,算我的命大,還不至于葬身火海。

    因此站定身子,回頭一看:啊,是你這個家夥!誰呢?蔣幹。

    他當然是不會有人救的。

    曹操的無人相救是一時混亂中大将的疏忽,而他是造成這場大難的罪魁禍首,人人都眼不得咬掉他一塊肉,誰還肯去救他!蔣幹想請路招幫忙,但因為路招别有要事,所以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