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鎮守華容關羽立狀 火攻赤壁周瑜發兵

關燈
來。

    嗬喲!&rdquo魯肅見沒有腦袋的身體挺立而起,連忙逃到扶梯旁,準備奔下去。

     周瑜知道那是自己兄弟的屍首,但是蓦地豎起來,到底也怕了的。

    不由倒退兩步,渾身早已冷汗淋漓。

    那死屍豎了一豎,又重新乓地倒了下去,周瑜又跟着吓了一跳。

    定睛看時,隻見從屍體下面、鶴氅之中鑽出一個小兵來,面如土色,渾身顫栗不已。

    爬到周瑜面前,結結巴巴地叫了聲:&ldquo大&hellip&hellip大都督!&rdquo&ldquo你,你在那裡幹什麼?&rdquo小兵說,就在不一會兒之前,諸葛軍師叫我蹲到半桌前,讓周相公坐在我的頭頂上,然後用鶴氅把我們兩人兜起來,兩個人接成一個人,頭是周相公的,腳是我的。

    軍師囑咐我不準有一點點聲音和動作,否則要被天神天将殺掉的。

    片刻之後,我聽得靴腳和甲胄之聲,天神天将來了。

    又聽見&ldquo嚓&rdquo地一聲,周的兩條腿一挺。

    接着從上面嘀嗒嘀嗒有東西淌下來,一股血腥味直往我鼻子裡鑽來。

    我明白,這一定是周相公不聽軍師的囑咐,伏台不虔誠,故而天理無情,被天神天将殺掉了。

    所以我被吓得一都不敢動,大氣都不敢出。

    現在聽到你都督在哭賢弟,我想,這下不要緊了,于是就搬開死屍,個了出來。

    都督,此事與我無幹,大都督饒命!諸葛亮的什麼&ldquo符&rdquo和&ldquo咒語&rdquo,自然是說笑話而已。

    前兩回書中已說到,孔明布置七星壇時點了五百零一個小兵,五百個都有安排,唯有這一個零頭是單獨放開,另作打算的。

    當時沒有說明安排他幹什麼,其實就是叫他擔任活凳這個特殊角色的。

    諸葛亮對周瑜滿腹怨恨,弄這麼一個小小的機巧來吓唬吓唬他。

    毛宗崗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的總批中說:&ldquo彼有三殺,此有三氣&rdquo。

    我們評話說起來是,彼有四殺一急,此有四氣一吓。

    四殺者,誘人犯法、借刀殺人、掘坑逮虎這三次暗殺和七星壇上的一次明殺。

    一急是,倒樹盡根,臨江會欲害劉玄德,把孔明急出一身冷汗來。

    諸葛亮先以這一吓來回敬他那一急,接着就要給他一次小氣,即叫徐盛、丁奉帶回來的那封信。

    還有三次大氣是衆所周知的:半夜取三郡、甘露寺招親和蘆花蕩。

    實際上,這也不過是說說罷了,周瑜殺孔明何止這四次?孔明氣周瑜更是八次都不止呢。

    現在都督恕這個小兵無罪。

    另外四站在半桌周圍、身穿道巾道袍、手執七星旗幡的小兵,也把眼睛睜了開來。

    周瑜就命這幾個人把兄弟的屍道擡下去,送進大營。

    自己也與魯肅一同下壇,一路下去,一面把壇上壇下四百九十六個小兵統統叫醒:别在這裡發什麼瘋了,将七星壇拆毀後回轉自己營裡去睡覺吧!都督把馬忠的令箭也收回了,浮營同樣撤去,這才準備同魯肅一起回營。

    魯大夫說,我有一點小事,稍停再來,都督先請。

    于是,周瑜獨自先回營去。

    魯肅有些什麼小事呢?大夫惦記着西山上那班隐士。

    心想,近日來忙于雜務,也無暇過問他們的飲食起居,他們都是諸葛亮的師友,都有經天緯地之才。

    為了隔江觀火,他們特意趕到這裡。

    當然,都督脫不出身,隻有我常去看看他們。

    現在東風已起,順便問問此番長江破曹吉兇如何。

    因此,魯肅快步登臨西山,進茅屋,問衆隐士,在此憩息可好?大家都說,承大夫照指,此處十分舒适。

    魯肅又問,此番火攻破曹,勝敗孰屬?隐士們都說,借得東風,萬事俱備,江東破曹必勝矣!魯肅這才放心,匆匆下得西山,到西山江邊,忽聽一聲痰嗽。

    回頭看時,隻見沿江來了一頭小毛驢,背上坐着一位老者,鶴發童顔,道家裝束,後面跟個僮兒。

    魯肅上前施禮道:&ldquo老先生,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不敢。

    請問足下是誰?&rdquo &ldquo下官魯肅。

    請問老先生尊姓大名?&rdquo &ldquo老漢黃承彥。

    &rdquo 魯肅聽了他的名字在想,黃承彥?這個名字怎麼這樣熟?哦!聽說諸葛亮的丈人也叫黃承彥,是隐林中的高士,會不會就是他?&ldquo請問老先生,孔明軍師是你何人?&rdquo&ldquo小婿也。

    &rdquo 魯肅想,果然不錯,确實是諸葛亮的嶽丈。

    便道:&ldquo哎呀老先生,你來遲一步了。

    早來片刻尚可翁婿相見。

    &rdquo&ldquo那末,而今我家小婿哪裡去了?&rdquo &ldquo孔明先生向上蒼借得三天東風之後,駕舟回歸樊口山劉皇叔處去了。

    &rdquo黃承彥聽說女婿借東風,又見魯肅講得神乎其神,知道這是孔明與江東人開玩笑,找一個脫身的借口,故而他開懷大笑:&ldquo哈哈哈哈!魯大夫,你中計了。

    老天本來就有東風,何用借得?&rdquo 出色!女婿的豬尿泡被丈人來戳穿。

    三江口的江東文武官員中,魯肅第一個知道借東風是假的。

    魯肅想,到底要懂天文。

    如果都督也有孔明這樣大的才學,何至于既要上當,又誤了自己兄弟的性命。

    魯肅問:&ldquo請問老先生到此何事?&rdquo &ldquo觀看赤壁火攻。

    &rdquo原來也是特地起來看火燒的。

    魯肅想,看來曹孟德晦星高照,百萬家當要毀于一旦,非燒光不可,你看,隐林名士雲集西山,幾乎都到齊了。

    又問道:&ldquo老先生何日回轉山林?&rdquo &ldquo老漢本當二十二日傍晚歸去,但從天文看來,二十二日有大雨一宵,故而隻得待到二十三日雨霁天朗再走了。

    &rdquo魯肅想,這種老人家出門出路比我們便當得多,精通天文,預知晴雨寒暖,可以少吃許多苦頭。

    魯大夫忙介紹說:&ldquo老先生,山中草屋之中早有許多山林名士在彼,老先生不妨登山一聚。

    &rdquo &ldquo好好好,多謝指點。

    再見了。

    &rdquo &ldquo再見。

    &rdquo 黃承彥上山。

    魯肅回陸營,到都督寝帳。

    周瑜在那裡等待消息。

    不一會兒,徐盛、丁奉哭喪着臉回來了,見都督請罪說,諸葛亮果然是由趙子龍駕了一條漁舟來接他回去的。

    我們正在追趕之時,哪知趙雲射出一箭,斷索落篷。

    小船如飛而去,我等無法再追。

    趙雲箭上有一封信,是諸葛亮寫給你都督的。

    請都督觀看。

    說罷,将箭和信這兩樣東西呈上去。

    周瑜接到手一看,箭杆上火烙着&ldquo常山趙&rdquo三字,的确是趙子龍的箭;而且是月牙箭。

    說明諸葛亮料定我要派船追的,特地叫趙雲帶了月牙箭來專射篷索。

    既然他與我已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了,那還要通什麼信呢?不過,已經到手了,就不妨看它一看。

    周瑜一看信封,先是噴噴地一氣:諸葛亮把自己的台頭名字,甚至官銜都寫得很清楚,而稱我就是周公瑾,連将軍、先生這類最起碼的稱謂也沒有。

    我早知此人不能留在世上。

    你看,剛剛逃出去,就如此放肆。

    今後肯定是江東的心腹大患。

    --你既然知道這樣,那就把信扯扯掉算了,有什麼好看的呢?周瑜不賣帳,偏偏要看看信中到底寫了些什麼,便撕開信封,抽出信箋,展開觀看。

     魯肅也很感興趣,把頭湊過來,想看看孔明在信上怎麼說。

     隻見紙上字句不多,總共才八句,每句七個字,全篇隻有五十六個字。

    第一句是&ldquo一葉扁舟寄江東&rdquo。

    周瑜想,諸葛亮在歎苦經了。

    明明坐的是大号官船,偏說是一葉扁舟。

    當面說鬼話!諸葛亮的意思是,我在這裡沒有自由,任意登岸就要殺頭,隻能一天到晚匍在船上,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科簡直象個囚犯。

    根據我的才幹來說,一條船大小的天地實在令人窒息,隻能算一葉扁舟。

    所以說一葉扁舟寄江東。

    第二句,&ldquo孫劉合力破曹公&rdquo。

     周瑜想,哪裡是兩國聯兵?你們劉家連小兵都沒有派出一個,就來了你這麼個大奸細,分明想趁火打劫,漁翁得利。

     第三句,&ldquo輕搖羽扇不辭勞&rdquo。

    孔明在周瑜面前擺功了:你别看我老是閉目養神,扇子搖搖,好象非常閑暇、舒适。

    其實我是最勞碌的人,我的腦筋不停地轉動,想方設法幫你們破曹,你托我辦的事情,我從未推卻過,樁樁都辦得十分出色,而且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取代。

    真可算得任勞任怨,含辛茹苦。

     第四句,&ldquo借得東南甲子風&rdquo。

     魯肅看了,暗暗想道,孔明,你寫錯了一個字了,應該寫&ldquo算得東南甲子風&rdquo。

    因為你家丈人剛剛告訴我,老天本來就有三天東風,根本用不着你築壇借風。

     周瑜至今還蒙在鼓裡,還以為是真的。

    心想,這四句中,就是這一句算得上是實實在在的,不可否認。

    --不料就是這一句是最是吹牛。

    都督再看下面四句,更是看得一包氣。

    信上寫道:&ldquo七星壇上風若無,二喬送入銅雀宮。

    &rdquo--早就有言在先,曹操兵犯江東心懷鬼胎,私下裡看中了你的老婆和大姨。

    我借東風,非但保全了江東六郡生靈,救了你的命,還保住了你的老婆不被曹操侮辱。

    否則,身為大都督,連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住,豈不要遭天下人恥笑! 最後兩句是,&ldquo諸葛回歸江夏去,何勞遣将送江中?&rdquo--我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你何必那麼客氣,還要派兩員大将在長江中護送我一程呢? 魯肅看到這裡,哈哈大笑。

    對周瑜看看:我剛才就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