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拜師伏台周濟替身 追舟縱敵徐丁擔罪
關燈
小
中
大
。
&rdquo――還&ldquo是&rdquo得出,真是定做的死坯。
這時候,孔明裸頭、赤腳,披頭散發,身穿短套。
臨走之前,用手指在周濟背後畫幾圈,口中念念有詞。
什麼意思?下回書中将有交代。
就是等到周瑜上壇來收兄弟的屍首時,這死屍的腦袋雖然沒有了,身子卻還會豎起來,吓得周瑜半死。
孔明見東風已經刮緊了,心想,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便匆匆下壇,拖着草鞋,踢裡趿拉往江邊跑去。
孔明剛走不久,徐盛、丁奉就趕到了。
周濟伏在台上,聽到腳步聲、铠甲聲已到身旁,心想,莫非天神天将真的來了?好快呀!頭不能擡起來,眼睛隻朝下看,果真看見四隻穿戰靴的腳。
暗想,兩員天将,一點也不差。
但是孔明的腳不看見。
老師不來,不能爬起來的。
後來聽到天将在講&ldquo昏了,昏了&rdquo,周濟想,我一點都不昏啊,完全遵照老師的吩咐做的呀!再一想,哦,對了。
老師再三叮囑,聽到靴子聲、铠甲聲,就要把頭頸伸長。
大概天神天将喜歡長頭頸的,也可能這是接頭的暗号,表示和天神天将是自己人。
這麼要緊的事情,我竟忘懷了。
那末,趕快伸頭頸。
心想,我的名字叫尚瑾,我的頸(瑾)也伸得算很長(尚)了,怎麼還講我昏了呢?――其實,你趕快把頭擡起來,還可免一死。
然而,他沒有老師的旨意,不敢動彈。
徐盛、丁奉哪裡想得到會有這樣偷梁換柱的事情。
他們也在想,大概天神天将告訴孔明:你的陽壽隻有二十七載,今天就是你的死日。
這是天數,在劫難逃;我們也幫不了你的忙。
你還是幹脆大方些,周瑜派人來殺你時,你伏在台上,頭頸伸伸長,引頸受戮,免得人家為難。
因為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索性臨死前當作成一樁完滿的好事吧。
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所以他非但不逃,反而擺出了一個吃刀的架子,聽天由命,任憑宰割。
既然如此,那就動手吧。
徐盛對丁奉用嘴巴一撅:&ldquo丁兄,請吧!&rdquo 丁奉非常謙虛,不肯将此功勞占為己有,對徐盛搖搖頭:&ldquo你來你來。
&rdquo兩個人真會客氣,你請我請,象喝喜酒似的。
其實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
難道身為大将,連殺一個都不敢,那他們怎麼馳騁疆場呢?須知,戰場上是殺敵人,各事其主,身不由己。
你不殺掉他,就會被他殺死,這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但諸葛亮是才高智廣,屢建奇功的人,在對付百萬曹兵中是自己人,大家都對他深有好感。
他現在毫不抵抗,伸長了頭頸叫别人殺,這就更加覺得手軟了。
所以,兩個人推來推去,誰也不忍心親手殺死這個毫無過錯的大能人。
最後,徐盛對手中的令箭指指,隐隐然:我手捧令箭,動手不便。
丁奉想,好吧好吧,别延誤時間了。
要是等一下孔明擡起頭來,對我們笑眯眯地拱拱手:&ldquo二位将軍何故屈死無辜?&rdquo這就要命了。
趕快動手吧。
于是,抽出寒光閃閃的三尺龍泉。
恰好是周濟的頭頸伸到了不可再長的當口。
丁奉看準目标,然後眼睛一新,手起劍落。
&ldquo咔嚓!&rdquo周濟身首分離,血染七星壇。
――真可憐!在家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卻奉了阿嫂之命特地來看看阿哥,哪知竟會看掉一個腦袋;而且就是阿哥派人來殺的,真正的兇手就等于是周瑜自己!屍體因為磕在半桌上,所以沒有跌倒。
腦袋&ldquo得兒&hellip&hellip噌!&rdquo落到地闆上,滾到徐盛的腳邊。
徐将軍想,人是丁兄殺的,這顆頭我來拎吧。
所以他左手捧令箭,右手伸下去時,見死人頭上的綸巾已經落掉,就把發帚一把抓牢。
――那末徐兄啊,你把它拎到眼前照照相呀!隻要現在一看穿是假的,馬上追到江邊,諸葛亮還沒有下船呢。
――徐盛哪裡敢看呢!殺他都是出于無奈,怎麼還忍心看他的首級?心裡想,讓都督去看吧,他希望孔明死,現在夙願已償,讓他去高興吧。
所以就把這腦袋往身後一放――真是标準的瞎貓拖了死老鼠――對丁奉把頭一揚:&ldquo丁兄請!&rdquo還要客氣,叫丁奉先走呢!如果你走在前頭,丁奉跟在後面;那即使他是無意的話,也總會看到你身後的這顆腦袋的,或許還能發現不對。
現在叫丁奉先走,那就一個都看不清死者的真面目了。
丁奉把寶劍上的血迹在靴底上蹭掉,&ldquo哐,刮!&rdquo入匣,返身下壇。
徐盛騰騰騰騰跟在後面。
眼開眼閉的老兄一看,哎唷!天神天将果真要殺人的!這家夥一吓,兩隻眼睛全部緊閉,唯恐被挖掉。
徐、丁二将上馬背,出山套,直到陸營前下馬,步入寝帳。
周瑜正在測度他們此去成功與否,一聽铠甲之聲,知道回來了。
都督手撩雉尾,注目向前一看,見丁奉兩手空空,徐盛一手捧令,一手好象拎着一樣東西,鮮血還在滴下來。
周瑜不覺心花怒放,仰面大笑,諸葛亮的腦袋終于拿下了! 魯肅一看,啊,真的殺掉啦!更是大放悲聲:&ldquo啊呀,軍師死得好可憐哪&hellip&hellip嗳,天神天将,爾等好枉空!&rdquo他有氣沒處出,痛罵天神天将了:你枉空是神仙,風倒肯借的,老朋友的性命卻不救,既不指點他,又不保護他,害得他枉死劍下!魯肅如喪考妣,在帳上捶胸頓足,号啕大哭。
徐盛、丁奉走到周瑜面前,禀道:&ldquo大都督,小将等交令。
&rdquo 周瑜接過令箭,往桌上一放。
問道:&ldquo二位将軍,其功非小!&rdquo――殺了他的親兄弟還要嘉獎别人呢――&ldquo孔明首級何在?&rdquo &ldquo在此。
請虎駕驗首。
&rdquo徐盛把死人腦袋呈上去。
周瑜用左手把死人頭的發帚抓牢,拎過來,暫時還不看。
先要問個明白:怎麼去殺的?誰下的手?諸葛亮臨死時表現如何?是痛哭流涕,苦苦哀求,還是泰然自若,視死如歸?待等問明之後,再全神貫注地把死人頭看一遍,指着他的鼻子罵他一通:孔明哪孔明,你本事再大,結果還是死在我周瑜手裡。
故問道:&ldquo二位将軍,爾等怎樣将諸葛亮的首級拿下的?&rdquo徐盛答道,我們以為他一向料事如神,一定早已逃之夭夭。
哪知上壇一看,他非但沒有走,而且還在伏台。
老實說,我們倒還有點不忍心下手,脫口說了聲昏了昏了。
不料一講這句話,諸葛亮就把頭頸拚命伸長。
周瑜想,哎唷,孔明那麼硬氣,伸長了頭頸等你們來殺?!這個人平常做事與衆不同,死也死得别出心裁。
又問:&ldquo那末,是哪位将軍下的手?&rdquo &ldquo小将我!&rdquo丁奉雙手拍着胸脯,驕傲地回答。
――現在你還十分神氣,馬上就要叫你站不直了!&ldquo既然如此,為何首級卻在徐将軍的手中?&rdquo 徐盛說:&ldquo因為這腦袋滾到了我的腳邊,所以小将順手揀起。
&rdquo &ldquo噢哦!原來如此。
&rdquo事情的前後經過都問清楚了。
周瑜想,這下要仔仔細細來欣賞欣賞諸葛亮的這顆六陽魁首了。
故而左手提着發帚,右手在死人頭的後腦勺上一托,正好人面對肉面。
周瑜帶着幾分得意和嘲諷的目光,對死的面孔注目一望――&ldquo嗳!徐、丁二将。
&rdquo &ldquo在。
&rdquo兩人并口同聲應和道。
&ldquo爾等太覺過份了!&rdquo徐盛、丁奉有點糊塗了:說我們太過份了,這是什麼意思?你叫我們去殺諸葛亮,我們一劍就他結果了,怎麼又
&rdquo――還&ldquo是&rdquo得出,真是定做的死坯。
這時候,孔明裸頭、赤腳,披頭散發,身穿短套。
臨走之前,用手指在周濟背後畫幾圈,口中念念有詞。
什麼意思?下回書中将有交代。
就是等到周瑜上壇來收兄弟的屍首時,這死屍的腦袋雖然沒有了,身子卻還會豎起來,吓得周瑜半死。
孔明見東風已經刮緊了,心想,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便匆匆下壇,拖着草鞋,踢裡趿拉往江邊跑去。
孔明剛走不久,徐盛、丁奉就趕到了。
周濟伏在台上,聽到腳步聲、铠甲聲已到身旁,心想,莫非天神天将真的來了?好快呀!頭不能擡起來,眼睛隻朝下看,果真看見四隻穿戰靴的腳。
暗想,兩員天将,一點也不差。
但是孔明的腳不看見。
老師不來,不能爬起來的。
後來聽到天将在講&ldquo昏了,昏了&rdquo,周濟想,我一點都不昏啊,完全遵照老師的吩咐做的呀!再一想,哦,對了。
老師再三叮囑,聽到靴子聲、铠甲聲,就要把頭頸伸長。
大概天神天将喜歡長頭頸的,也可能這是接頭的暗号,表示和天神天将是自己人。
這麼要緊的事情,我竟忘懷了。
那末,趕快伸頭頸。
心想,我的名字叫尚瑾,我的頸(瑾)也伸得算很長(尚)了,怎麼還講我昏了呢?――其實,你趕快把頭擡起來,還可免一死。
然而,他沒有老師的旨意,不敢動彈。
徐盛、丁奉哪裡想得到會有這樣偷梁換柱的事情。
他們也在想,大概天神天将告訴孔明:你的陽壽隻有二十七載,今天就是你的死日。
這是天數,在劫難逃;我們也幫不了你的忙。
你還是幹脆大方些,周瑜派人來殺你時,你伏在台上,頭頸伸伸長,引頸受戮,免得人家為難。
因為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索性臨死前當作成一樁完滿的好事吧。
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所以他非但不逃,反而擺出了一個吃刀的架子,聽天由命,任憑宰割。
既然如此,那就動手吧。
徐盛對丁奉用嘴巴一撅:&ldquo丁兄,請吧!&rdquo 丁奉非常謙虛,不肯将此功勞占為己有,對徐盛搖搖頭:&ldquo你來你來。
&rdquo兩個人真會客氣,你請我請,象喝喜酒似的。
其實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
難道身為大将,連殺一個都不敢,那他們怎麼馳騁疆場呢?須知,戰場上是殺敵人,各事其主,身不由己。
你不殺掉他,就會被他殺死,這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但諸葛亮是才高智廣,屢建奇功的人,在對付百萬曹兵中是自己人,大家都對他深有好感。
他現在毫不抵抗,伸長了頭頸叫别人殺,這就更加覺得手軟了。
所以,兩個人推來推去,誰也不忍心親手殺死這個毫無過錯的大能人。
最後,徐盛對手中的令箭指指,隐隐然:我手捧令箭,動手不便。
丁奉想,好吧好吧,别延誤時間了。
要是等一下孔明擡起頭來,對我們笑眯眯地拱拱手:&ldquo二位将軍何故屈死無辜?&rdquo這就要命了。
趕快動手吧。
于是,抽出寒光閃閃的三尺龍泉。
恰好是周濟的頭頸伸到了不可再長的當口。
丁奉看準目标,然後眼睛一新,手起劍落。
&ldquo咔嚓!&rdquo周濟身首分離,血染七星壇。
――真可憐!在家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卻奉了阿嫂之命特地來看看阿哥,哪知竟會看掉一個腦袋;而且就是阿哥派人來殺的,真正的兇手就等于是周瑜自己!屍體因為磕在半桌上,所以沒有跌倒。
腦袋&ldquo得兒&hellip&hellip噌!&rdquo落到地闆上,滾到徐盛的腳邊。
徐将軍想,人是丁兄殺的,這顆頭我來拎吧。
所以他左手捧令箭,右手伸下去時,見死人頭上的綸巾已經落掉,就把發帚一把抓牢。
――那末徐兄啊,你把它拎到眼前照照相呀!隻要現在一看穿是假的,馬上追到江邊,諸葛亮還沒有下船呢。
――徐盛哪裡敢看呢!殺他都是出于無奈,怎麼還忍心看他的首級?心裡想,讓都督去看吧,他希望孔明死,現在夙願已償,讓他去高興吧。
所以就把這腦袋往身後一放――真是标準的瞎貓拖了死老鼠――對丁奉把頭一揚:&ldquo丁兄請!&rdquo還要客氣,叫丁奉先走呢!如果你走在前頭,丁奉跟在後面;那即使他是無意的話,也總會看到你身後的這顆腦袋的,或許還能發現不對。
現在叫丁奉先走,那就一個都看不清死者的真面目了。
丁奉把寶劍上的血迹在靴底上蹭掉,&ldquo哐,刮!&rdquo入匣,返身下壇。
徐盛騰騰騰騰跟在後面。
眼開眼閉的老兄一看,哎唷!天神天将果真要殺人的!這家夥一吓,兩隻眼睛全部緊閉,唯恐被挖掉。
徐、丁二将上馬背,出山套,直到陸營前下馬,步入寝帳。
周瑜正在測度他們此去成功與否,一聽铠甲之聲,知道回來了。
都督手撩雉尾,注目向前一看,見丁奉兩手空空,徐盛一手捧令,一手好象拎着一樣東西,鮮血還在滴下來。
周瑜不覺心花怒放,仰面大笑,諸葛亮的腦袋終于拿下了! 魯肅一看,啊,真的殺掉啦!更是大放悲聲:&ldquo啊呀,軍師死得好可憐哪&hellip&hellip嗳,天神天将,爾等好枉空!&rdquo他有氣沒處出,痛罵天神天将了:你枉空是神仙,風倒肯借的,老朋友的性命卻不救,既不指點他,又不保護他,害得他枉死劍下!魯肅如喪考妣,在帳上捶胸頓足,号啕大哭。
徐盛、丁奉走到周瑜面前,禀道:&ldquo大都督,小将等交令。
&rdquo 周瑜接過令箭,往桌上一放。
問道:&ldquo二位将軍,其功非小!&rdquo――殺了他的親兄弟還要嘉獎别人呢――&ldquo孔明首級何在?&rdquo &ldquo在此。
請虎駕驗首。
&rdquo徐盛把死人腦袋呈上去。
周瑜用左手把死人頭的發帚抓牢,拎過來,暫時還不看。
先要問個明白:怎麼去殺的?誰下的手?諸葛亮臨死時表現如何?是痛哭流涕,苦苦哀求,還是泰然自若,視死如歸?待等問明之後,再全神貫注地把死人頭看一遍,指着他的鼻子罵他一通:孔明哪孔明,你本事再大,結果還是死在我周瑜手裡。
故問道:&ldquo二位将軍,爾等怎樣将諸葛亮的首級拿下的?&rdquo徐盛答道,我們以為他一向料事如神,一定早已逃之夭夭。
哪知上壇一看,他非但沒有走,而且還在伏台。
老實說,我們倒還有點不忍心下手,脫口說了聲昏了昏了。
不料一講這句話,諸葛亮就把頭頸拚命伸長。
周瑜想,哎唷,孔明那麼硬氣,伸長了頭頸等你們來殺?!這個人平常做事與衆不同,死也死得别出心裁。
又問:&ldquo那末,是哪位将軍下的手?&rdquo &ldquo小将我!&rdquo丁奉雙手拍着胸脯,驕傲地回答。
――現在你還十分神氣,馬上就要叫你站不直了!&ldquo既然如此,為何首級卻在徐将軍的手中?&rdquo 徐盛說:&ldquo因為這腦袋滾到了我的腳邊,所以小将順手揀起。
&rdquo &ldquo噢哦!原來如此。
&rdquo事情的前後經過都問清楚了。
周瑜想,這下要仔仔細細來欣賞欣賞諸葛亮的這顆六陽魁首了。
故而左手提着發帚,右手在死人頭的後腦勺上一托,正好人面對肉面。
周瑜帶着幾分得意和嘲諷的目光,對死的面孔注目一望――&ldquo嗳!徐、丁二将。
&rdquo &ldquo在。
&rdquo兩人并口同聲應和道。
&ldquo爾等太覺過份了!&rdquo徐盛、丁奉有點糊塗了:說我們太過份了,這是什麼意思?你叫我們去殺諸葛亮,我們一劍就他結果了,怎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