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周公瑾貪功遣書生 諸葛亮易服列方位
關燈
小
中
大
在我連寫錦囊的時間都沒有呢。
看來隻有明天歸途之中在船上随想随寫了;本來我想利用途中半天時間來彌補今晚這一覺,現有隻好不睡了。
――孔明為了複興漢室,真是廢寝忘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現在他滿腦子全是搶曹操家當的心事,反複考慮有沒有疏漏不周之處,擔心着叫皇叔準備的那些東西可曾按錦囊之上一一齊備&hellip&hellip因此,根本沒有那份閑心思來敷衍、應酬。
周瑜不作介紹,他也就見若不見,不來理會了。
陸遜想,嘿,好大的架子,我這麼大一個人坐在旁邊,你隻當不看見!你不認識我,我卻認識你的。
你剛到江東時,我就在吳侯的大堂見過你的面。
在這之前和以後,也曾聽到過不少關于你的傳說。
我知道你是扇不離手,手不離扇的。
今天怎麼蕩着十根胡蘿蔔頭,連扇子也不拿了呢?你倒真是一副逃走的架子!周瑜倒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見手下已經給孔明添上一副杯箸,斟好一盅美酒,便舉起酒杯,朝着孔明道:&ldquo軍師請用酒。
&rdquo先生把手一擺,&ldquo且慢。
&rdquo&ldquo怎樣?&rdquo 孔明鄭重其事地說:&ldquo亮少停停便要登壇作法,召請天神天将,乞借三日東風。
故而需要戒齋,忌沾葷腥,隻可食用清白淨素。
&rdquo陸遜在旁暗暗叫好:這家夥的做功真是到家。
還要吃什麼淨素呢,真見鬼!我隻要一句話,叫你葷食吃不得,素齋咽不下!諸葛亮除了是做功之外,還有一層用意:這是與周郎同飲的最後一席酒,而且吃得很特别,也很有紀念性:吃的是素齋。
今日這頓素齋一吃,劉家就可以發财緻富了,不必象以前那樣點着銅钿過日子了。
大都督當然不敢怠慢,對他的這種區區要求自然盡量滿足了,否則他食用葷腥,作法不虔誠,東風要借不到的,便立即吩咐火頭軍去辦素齋,&ldquo需要淨素!&rdquo火頭軍也是又氣又好笑:軍營裡吃素齋倒是第一回聽說。
有什麼辦法呢?那些刀、砧、鍋、鏟、碗、盆、瓢、勺&hellip&hellip全得用堿水洗幹淨,冷水漂清爽,再用燙水泡一泡。
免得等一下借不到東風怪咱們家什不潔淨,那可吃罪不起!――他們倒挺認真。
須臾,素齋辦就,送上筵席。
杯箸也都重新換上了一副新的。
于是,桌面上陣線分明:這半邊是淨素,孔明得天獨厚;那半邊葷素相間,周瑜和陸遜合吃。
鴻溝為界,互不幹涉。
剛才陸遜講的話,周瑜覺得非常高明、巧妙,見孔明到來,早就喉嚨癢了半天,忍不住一定要在他的面上獻獻寶,以示江東英才輩出,後繼有人。
――真叫猢狲不藏寶。
――現在在寒喧已過,桌上面水陸俱備,正是機會。
因此開口道:&ldquo軍師,待等借得東風,本督發令開兵之時,你看将那二蔡怎生發落?&rdquo――唔!先生想,你怎麼也會想起這兩個家夥發落的事情來的呢?實不相瞞,早在他們剛到三江來,在我船上拜見我的時候,我就看中了這兩顆腦袋,發現了别人的腦袋所不能代替的珍貴價值了:蔡和的頭可以祭旗;蔡中的頭能換一座聚鐵山糧營。
不是我小看你,這着棋子我料定你是看不到的。
不過,從你現在這種非常詭谲而又内心很得意的神情來看,你是已經有了好主意了。
你就象一個常常落後的競争者,偶爾占了上風,還不敢妄大自尊,先要窺探一下常勝者在想些什麼,好主意想到了沒有。
那末,我也不急着說,先要領教領教你的高見:&ldquo都督,這二蔡之事麼,亮倒尚未慮及。
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rdquo周瑜想,是吧,你也有失算的地方啊!平時你是頭頭是道,一點鑽不到你的空子。
想不到今天也有認輸的時候!那你好好聽着,虛心向咱們這位小弟弟學習學習!都督眉飛色舞地道:&ldquo本督欲将蔡和祭旗,蔡中借來讓甘興霸将軍智取曹賊的糧寨。
&rdquo孔明一怔:你居然也能看到這着妙棋?哎喲,如此說來,我倒是小觑你了!奇怪,以往我對你的估計從未出過絲毫偏差,所以你幾次施計殺我都未殺成;今天我怎麼會失算了呢?幸虧這條計是對付曹操的,如果也是暗算于我的話,山人豈不性命休矣!想到此處,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再一想,你能看到這着棋也也很好,你叫甘甯打糧寨,我就叫貓(毛)、狗(苟)來偷米,你們順順當當攻下來,我就幹幹淨淨都拿去;甘甯打得吃吃力力,貓狗偷得舒舒服服。
既然我方才已經說過,這件事情&ldquo亮倒尚未慮及&rdquo,那末,如果現在再講&ldquo亮亦早有此意,與都督不謀而合&rdquo,你還以為是我當南郭先生呢。
那就你聰明,算我是笨伯吧。
&ldquo足見大都督雄才大略,用兵如神。
&rdquo 周瑜想,當了陸遜的面,怎麼能貪他人之功為己有,把他的計策算作我自己的呢?忙解釋道:&ldquo嗳!軍師,此計并非出自本督。
&rdquo喔!軍師想,原來如此。
我估計并沒有錯。
那就是說,另有一位比你周公瑾高明、跟我諸葛亮差不多的人物在此三江口羅!是誰呢?莫非龐士元麼?因問道:&ldquo那末,這條妙計不知是哪位高士所獻?&rdquo&ldquo喏,就是這位陸伯言先生。
&rdquo 啊?!孔明大出意外。
不由得回過來盯着陸遜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起來。
書生對他看看:你這才發現有個人坐在這裡啊?勢利眼!剛才不屑一顧,現在倒橫看豎看起來了!沒什麼好看的,在下人不出衆,貌不驚人,官卑職小,年少望輕,區區一介書生而已,與你這位堂堂的大漢軍師中郎将、當今天下一條龍的地位、威望來比相關十萬八千裡,真是霄壤之别。
諸葛亮卻十分鄭重。
他上次草船借箭碰到司馬懿時,請教了一聲尊姓大名;今天借東風碰到陸伯言,先生更加重視,立即擡身離座,恭而敬之施了一禮,道:&ldquo足見伯言先生年少英俊,智廣才高!&rdquo 陸伯言連忙起身還禮:&ldquo不敢,軍師謬獎了!在下才疏學淺,怎及軍師上識天文,下察地理,中知人和,滿腹計謀!&rdquo&ldquo這&hellip&hellip!&rdquo諸葛亮頓時覺得背梁脊上沁出汗來,直淌到褲腰上。
就這麼聽來,陸遜這幾句話平常得很,旁人誇贊孔明差不多也都是用的這麼一些言詞,因此周瑜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和特殊,還以為他在敷衍。
而孔明卻不是這樣了,他是個當事人,尤其是識貨者向他說這麼幾句恭維話,已經留心了。
&ldquo如魚飲水,冷暖自知&rdquo,一聽就明白陸伯言的每句話裡都嵌着骨頭,真所謂&ldquo柔中有剛,棉裡藏針&rdquo,話中有話:依靠自己精深的天文學識,預測到了有三天三夜東風,于是就裝神弄鬼,哄騙都督和三江衆文武,所謂&ldquo上識天文”七星壇築在南屏江邊,觀測風向方便,溜起來隐蔽、近便,人不知鬼不覺,真是&ldquo下察地理”赤壁火起,我們江東的人馬忙于激戰,無暇顧及監視劉備的動向,你趁機撈外快,發橫财,不須與曹操厮殺,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ldquo中知人和,滿腹計謀&rdquo?那末,諸葛亮怎麼能辨别出陸遜的話中有這些含意呢?第一,陸伯言獻給周瑜的那條計與他不謀而合。
由此可見,他所想到的事情,陸遜也能想得到;第二,從書生的語氣和口吻中可以聽得出來,那不是誠意的誇贊,也不是一般的敷衍和奉承,而是帶有幾分嘲諷譏刺的意味的;第三,陸遜在講這番話的時候,那種眼神、表情、手勢,充分表達了他的弦
看來隻有明天歸途之中在船上随想随寫了;本來我想利用途中半天時間來彌補今晚這一覺,現有隻好不睡了。
――孔明為了複興漢室,真是廢寝忘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現在他滿腦子全是搶曹操家當的心事,反複考慮有沒有疏漏不周之處,擔心着叫皇叔準備的那些東西可曾按錦囊之上一一齊備&hellip&hellip因此,根本沒有那份閑心思來敷衍、應酬。
周瑜不作介紹,他也就見若不見,不來理會了。
陸遜想,嘿,好大的架子,我這麼大一個人坐在旁邊,你隻當不看見!你不認識我,我卻認識你的。
你剛到江東時,我就在吳侯的大堂見過你的面。
在這之前和以後,也曾聽到過不少關于你的傳說。
我知道你是扇不離手,手不離扇的。
今天怎麼蕩着十根胡蘿蔔頭,連扇子也不拿了呢?你倒真是一副逃走的架子!周瑜倒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見手下已經給孔明添上一副杯箸,斟好一盅美酒,便舉起酒杯,朝着孔明道:&ldquo軍師請用酒。
&rdquo先生把手一擺,&ldquo且慢。
&rdquo&ldquo怎樣?&rdquo 孔明鄭重其事地說:&ldquo亮少停停便要登壇作法,召請天神天将,乞借三日東風。
故而需要戒齋,忌沾葷腥,隻可食用清白淨素。
&rdquo陸遜在旁暗暗叫好:這家夥的做功真是到家。
還要吃什麼淨素呢,真見鬼!我隻要一句話,叫你葷食吃不得,素齋咽不下!諸葛亮除了是做功之外,還有一層用意:這是與周郎同飲的最後一席酒,而且吃得很特别,也很有紀念性:吃的是素齋。
今日這頓素齋一吃,劉家就可以發财緻富了,不必象以前那樣點着銅钿過日子了。
大都督當然不敢怠慢,對他的這種區區要求自然盡量滿足了,否則他食用葷腥,作法不虔誠,東風要借不到的,便立即吩咐火頭軍去辦素齋,&ldquo需要淨素!&rdquo火頭軍也是又氣又好笑:軍營裡吃素齋倒是第一回聽說。
有什麼辦法呢?那些刀、砧、鍋、鏟、碗、盆、瓢、勺&hellip&hellip全得用堿水洗幹淨,冷水漂清爽,再用燙水泡一泡。
免得等一下借不到東風怪咱們家什不潔淨,那可吃罪不起!――他們倒挺認真。
須臾,素齋辦就,送上筵席。
杯箸也都重新換上了一副新的。
于是,桌面上陣線分明:這半邊是淨素,孔明得天獨厚;那半邊葷素相間,周瑜和陸遜合吃。
鴻溝為界,互不幹涉。
剛才陸遜講的話,周瑜覺得非常高明、巧妙,見孔明到來,早就喉嚨癢了半天,忍不住一定要在他的面上獻獻寶,以示江東英才輩出,後繼有人。
――真叫猢狲不藏寶。
――現在在寒喧已過,桌上面水陸俱備,正是機會。
因此開口道:&ldquo軍師,待等借得東風,本督發令開兵之時,你看将那二蔡怎生發落?&rdquo――唔!先生想,你怎麼也會想起這兩個家夥發落的事情來的呢?實不相瞞,早在他們剛到三江來,在我船上拜見我的時候,我就看中了這兩顆腦袋,發現了别人的腦袋所不能代替的珍貴價值了:蔡和的頭可以祭旗;蔡中的頭能換一座聚鐵山糧營。
不是我小看你,這着棋子我料定你是看不到的。
不過,從你現在這種非常詭谲而又内心很得意的神情來看,你是已經有了好主意了。
你就象一個常常落後的競争者,偶爾占了上風,還不敢妄大自尊,先要窺探一下常勝者在想些什麼,好主意想到了沒有。
那末,我也不急着說,先要領教領教你的高見:&ldquo都督,這二蔡之事麼,亮倒尚未慮及。
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rdquo周瑜想,是吧,你也有失算的地方啊!平時你是頭頭是道,一點鑽不到你的空子。
想不到今天也有認輸的時候!那你好好聽着,虛心向咱們這位小弟弟學習學習!都督眉飛色舞地道:&ldquo本督欲将蔡和祭旗,蔡中借來讓甘興霸将軍智取曹賊的糧寨。
&rdquo孔明一怔:你居然也能看到這着妙棋?哎喲,如此說來,我倒是小觑你了!奇怪,以往我對你的估計從未出過絲毫偏差,所以你幾次施計殺我都未殺成;今天我怎麼會失算了呢?幸虧這條計是對付曹操的,如果也是暗算于我的話,山人豈不性命休矣!想到此處,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再一想,你能看到這着棋也也很好,你叫甘甯打糧寨,我就叫貓(毛)、狗(苟)來偷米,你們順順當當攻下來,我就幹幹淨淨都拿去;甘甯打得吃吃力力,貓狗偷得舒舒服服。
既然我方才已經說過,這件事情&ldquo亮倒尚未慮及&rdquo,那末,如果現在再講&ldquo亮亦早有此意,與都督不謀而合&rdquo,你還以為是我當南郭先生呢。
那就你聰明,算我是笨伯吧。
&ldquo足見大都督雄才大略,用兵如神。
&rdquo 周瑜想,當了陸遜的面,怎麼能貪他人之功為己有,把他的計策算作我自己的呢?忙解釋道:&ldquo嗳!軍師,此計并非出自本督。
&rdquo喔!軍師想,原來如此。
我估計并沒有錯。
那就是說,另有一位比你周公瑾高明、跟我諸葛亮差不多的人物在此三江口羅!是誰呢?莫非龐士元麼?因問道:&ldquo那末,這條妙計不知是哪位高士所獻?&rdquo&ldquo喏,就是這位陸伯言先生。
&rdquo 啊?!孔明大出意外。
不由得回過來盯着陸遜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起來。
書生對他看看:你這才發現有個人坐在這裡啊?勢利眼!剛才不屑一顧,現在倒橫看豎看起來了!沒什麼好看的,在下人不出衆,貌不驚人,官卑職小,年少望輕,區區一介書生而已,與你這位堂堂的大漢軍師中郎将、當今天下一條龍的地位、威望來比相關十萬八千裡,真是霄壤之别。
諸葛亮卻十分鄭重。
他上次草船借箭碰到司馬懿時,請教了一聲尊姓大名;今天借東風碰到陸伯言,先生更加重視,立即擡身離座,恭而敬之施了一禮,道:&ldquo足見伯言先生年少英俊,智廣才高!&rdquo 陸伯言連忙起身還禮:&ldquo不敢,軍師謬獎了!在下才疏學淺,怎及軍師上識天文,下察地理,中知人和,滿腹計謀!&rdquo&ldquo這&hellip&hellip!&rdquo諸葛亮頓時覺得背梁脊上沁出汗來,直淌到褲腰上。
就這麼聽來,陸遜這幾句話平常得很,旁人誇贊孔明差不多也都是用的這麼一些言詞,因此周瑜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和特殊,還以為他在敷衍。
而孔明卻不是這樣了,他是個當事人,尤其是識貨者向他說這麼幾句恭維話,已經留心了。
&ldquo如魚飲水,冷暖自知&rdquo,一聽就明白陸伯言的每句話裡都嵌着骨頭,真所謂&ldquo柔中有剛,棉裡藏針&rdquo,話中有話:依靠自己精深的天文學識,預測到了有三天三夜東風,于是就裝神弄鬼,哄騙都督和三江衆文武,所謂&ldquo上識天文”七星壇築在南屏江邊,觀測風向方便,溜起來隐蔽、近便,人不知鬼不覺,真是&ldquo下察地理”赤壁火起,我們江東的人馬忙于激戰,無暇顧及監視劉備的動向,你趁機撈外快,發橫财,不須與曹操厮殺,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ldquo中知人和,滿腹計謀&rdquo?那末,諸葛亮怎麼能辨别出陸遜的話中有這些含意呢?第一,陸伯言獻給周瑜的那條計與他不謀而合。
由此可見,他所想到的事情,陸遜也能想得到;第二,從書生的語氣和口吻中可以聽得出來,那不是誠意的誇贊,也不是一般的敷衍和奉承,而是帶有幾分嘲諷譏刺的意味的;第三,陸遜在講這番話的時候,那種眼神、表情、手勢,充分表達了他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