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周公瑾貪功遣書生 諸葛亮易服列方位
關燈
小
中
大
外之音。
孔明想,啊呀完了!這個書生好厲害,我的計謀全在他的掌握之中!這三個方面隻要被他揭穿一面,我馬上就會人頭落地。
&ldquo智者千慮,必有一失&rdquo,看來我在江東要摔一大跤,乃至送掉性命。
趕快讓我向他打個招呼:&ldquo伯言先生言重了。
亮乃山野村夫,何德何能?隻因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盡犬馬之微力,以圖複興漢室之大業。
今霄亮奉都督将令登壇祭風,全仗天神見憐,大力相助。
若不能借得東風,軍法無情!&rdquo先生邊講邊對陸遜使眼色:懂不懂我的意思?你若一說穿,非但我的性命休矣,而且劉皇叔的三分天下也完了。
我苦心經營了一個多月,眼看寶塔就要結頂了,被你這麼一捅,馬上&ldquo嘩啷當&rdquo全部坍光,這未免太傷陰骘了!現在我把底都攤給你了,請你無論如何高擡貴手,念動恻隐之心,口下留情,日後自有報答!――諸葛亮居然也到了山窮水盡喊救命的地步了。
周瑜聽了孔明這番話,另有他的理解:這家夥今天碰上了勁敵了,也學得謙虛了。
因為陸遜的那條計他也沒有想到,不得不自認不如。
他向陸伯言歎苦經,無非是想争取别人對他的同情心,萬一東風借不到,可以多一個人為他求情,保全他的性命。
那就說明他在心虛,借東風沒有多大把握。
哼!不管東風借得到還是借不到,你隻有一條路:送你上黃泉路!不論何人讨情都不行,非殺不可。
――他反正專門在打謀人性命的算盤。
這裡陸遜卻完全明白了。
怪不得大都督會相信他的鬼話,原來是存心要找岔子砍他的腦袋。
這顯然是為了怕他将來要打江東。
那末,即使諸葛亮安分守己,大都督也肯定不會讓他活着回去的。
因此,孔明為了死裡逃生,才想出了借東風這條脫身之計,欺欺你大都督不識天文。
這條脫身計倒确實是千古絕唱,無與倫比,隻有他想得出,也隻有他辦得到。
要是我陸遜說東風是可以向老天借的,肯定沒有人會相信。
這條&ldquo龍&rdquo的威望實在太高了。
他的天文也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别人誰有這麼大的把握?隻有他藝高膽大,敢作敢為。
我方才就估計到他耍這個花招是迫不得已的,現在他言語這中已向我交了這個底:借東風僅僅是為了活命,出于無奈,毫無其他任何目的、企圖;要我諒解他的苦衷,切勿誤會。
所謂&ldquo全仗天神見憐,大力協助&rdquo,就是把我比作天神天将,要我幫幫忙,成全于他。
諸葛亮的馬屁也是特别奧妙的,被他拍上就有點昏昏然。
那倒不是我吃了他的馬屁昧了良心,這件事情的确是大都督失策,被他愚弄也是自作自受。
陸伯言對孔明微微一笑,眨眨眼睛:你放心,我不會去做那種蠢事的。
要說穿你的話,早在你未來之前就說了,讓你死了都不知道冤主是誰,想在閻王殿前告陰狀都沒法告。
現在聽你的這番話,就更加不會說穿了。
我無非是警告警告你,讓你頭腦清醒清醒,别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無法識破你的計謀。
以後良心給我放平一點,别把我們江東看得一無能耐!孔明對他看看:知道知道,謹遵台訓。
沒料到會冒出個陸遜來,差一點送命。
――嗬唷,好險哪!總算腦袋還在脖子上。
先生重新坐定下來。
心想,好,你叫陸遜,陸伯言,我記住了。
你放心,行得春風收夏雨,與我諸葛亮交朋友,不會讓你吃虧的。
你現在這麼年紀輕輕,就如此才高學廣,而又遠見卓識,老成持重,将來肯定前途無量。
想必你也要執節持钺,統兵帶将的。
那末,如果以後在疆場和你相遇,兩軍對壘時,我一定對你另眼相看,在不損害劉氏基業的情況下,留情三分。
諸葛亮的話都算數的,哪怕并未講出口,隻要在自己心裡許下了諾言,照樣都要兌現的。
十四年以後,陸遜當上了江東大都督,在猇亭火燒連營,大敗蜀軍。
這時候,他也有點頭腦發熱,忘乎所以了,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不可一世。
于是對劉備窮追不舍,步步緊逼,乘勝進擊,大有一氣吞滅蜀漢之勢。
諸葛亮便在夔關以東不遠的進川要道魚腹浦,用八、九十堆嶙峋怪石,依山臨江布下一座陣勢,名曰&ldquo八陣圖&rdquo,攔住東吳追兵。
陣外立一木牌,上書八字:&ldquo伯言至此,懸崖勒馬&rdquo。
告誡陸遜還要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這時的陸遜眼睛裡哪裡看得下,天都沒有箬帽大,明知這是諸葛亮對他的勸谕,根本不來買帳,悍然不顧,徑直沖入石頭陣。
哪知進去容易出來骓,兜來兜去總是繞到老地方,無法解脫此陣。
這才知道中了孔明之計了。
如果此時諸葛亮要将他生擒活捉,猶如囊中取物,手到擒來;或者不予理睬,任他餓死陣中。
然而先生卻恪守諾言,故意讓自己的老嶽丈去把他引領出陣。
陸遜吃了孔明這一劑猛藥,頓時頭腦清醒了。
心想,卧龍畢竟是卧龍,我跟他相比還差得遠呢。
這次他已經饒了我的性命,我若再不知趣,他就要不客氣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知機變者稱英豪。
趕快走吧,要不然孔明殺來,弄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太無趣了。
于是,立即下令班師。
那末,諸葛亮難道真是為了報答陸遜對他的個人恩惠,而置國家利益于不顧,敵我不分,認敵為友,利用職權開這麼大的後門嗎?不。
恰恰相反,陸伯言放孔明是為江東考慮,諸葛亮釋陸遜也是為了蜀漢着想。
因為&ldquo東聯孫權,北拒曹操&rdquo這八字方針是孔明最根本的戰略思想,是他始終不渝的外交宗旨,盡管孫、劉兩家已經打得如此不可開交,他還是堅持要聯合,千方百計要重修舊盟。
他知道,在這個根本問題上,陸遜和他所持的見解是完全一緻的。
火燒連營是被劉備逼出來的,就象他借東風是被周瑜逼出來的一樣,而并非是對方存心與蜀漢為敵。
因此,先生認為,留下陸遜這個人有利于恢複孫、劉聯盟,有利于劉家天下。
放他走,這一行動就是表示願意不計前仇、言歸于好的外交姿态,是彌補這條裂痕的一項重要措施。
再則,倘若吳軍全力深入西川,不但定與蜀軍鬥得兩敗俱傷,而且曹丕必然趁隙而入,襲擊江東;陸遜回救不及,腹背受敵,東吳便十分危險。
一旦孫權敗亡,劉備亦然勢孤力單,基業難保了。
故而要提醒陸遜趕快收兵。
伯言也正是從木牌上那八個字上領悟到了這幾層深刻的道理,這才立即班師的,并非真正被石頭陣所吓退;他之所以佩服卧龍比他高明,道理也在于此。
要不然還稱得上什麼政治家、戰略家呢?此是後話,我未來先表。
眼下軍師暗暗揣測道,雖則你伯言先生識大體、顧全局,不戳穿我的這條計,但總覺得有點不大放心。
因為借東風的内幕隻能我自己心裡有數,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的。
隻要有一個人明白真相,那我就無法演這場戲。
等一下我要登壇&ldquo作法&rdquo,要披頭散發,短衣赤足,在上面跳來蹦去,裝神弄鬼。
這套把戲隻能騙騙外行,一定要看得人家都以為是真的,那才行。
如果我知道壇下有個行家在那裡看我出醜,他心裡暗暗冷笑,那我這種惡形惡狀的樣子還做得出來麼?自己要心虛腳軟不好意思的!喏,現在他坐在旁邊似笑非笑的,我這素齋吃着就有點鲠喉嚨,咽不下了。
更要緊的是,等一下我上壇去&ldquo借&rdquo風了,他倒在這裡輾轉反側想想還是說穿的好,那還了得!我怎麼安得下這個心呢?好比他手中擎着把大刀,一直架在我的脖子上,我的性命捏在他的手中,随時随地都有危險。
這怎麼受得了!一定要設法請他開路才好,否則,對我的威脅太大了。
好在我本來就有一根木梢要叫江東人掮的,那現在就讓你也負擔一份吧。
孔明打定主意,便對周瑜說,大都督,此番赤壁一戰,我們務必要把曹操打一個全
孔明想,啊呀完了!這個書生好厲害,我的計謀全在他的掌握之中!這三個方面隻要被他揭穿一面,我馬上就會人頭落地。
&ldquo智者千慮,必有一失&rdquo,看來我在江東要摔一大跤,乃至送掉性命。
趕快讓我向他打個招呼:&ldquo伯言先生言重了。
亮乃山野村夫,何德何能?隻因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盡犬馬之微力,以圖複興漢室之大業。
今霄亮奉都督将令登壇祭風,全仗天神見憐,大力相助。
若不能借得東風,軍法無情!&rdquo先生邊講邊對陸遜使眼色:懂不懂我的意思?你若一說穿,非但我的性命休矣,而且劉皇叔的三分天下也完了。
我苦心經營了一個多月,眼看寶塔就要結頂了,被你這麼一捅,馬上&ldquo嘩啷當&rdquo全部坍光,這未免太傷陰骘了!現在我把底都攤給你了,請你無論如何高擡貴手,念動恻隐之心,口下留情,日後自有報答!――諸葛亮居然也到了山窮水盡喊救命的地步了。
周瑜聽了孔明這番話,另有他的理解:這家夥今天碰上了勁敵了,也學得謙虛了。
因為陸遜的那條計他也沒有想到,不得不自認不如。
他向陸伯言歎苦經,無非是想争取别人對他的同情心,萬一東風借不到,可以多一個人為他求情,保全他的性命。
那就說明他在心虛,借東風沒有多大把握。
哼!不管東風借得到還是借不到,你隻有一條路:送你上黃泉路!不論何人讨情都不行,非殺不可。
――他反正專門在打謀人性命的算盤。
這裡陸遜卻完全明白了。
怪不得大都督會相信他的鬼話,原來是存心要找岔子砍他的腦袋。
這顯然是為了怕他将來要打江東。
那末,即使諸葛亮安分守己,大都督也肯定不會讓他活着回去的。
因此,孔明為了死裡逃生,才想出了借東風這條脫身之計,欺欺你大都督不識天文。
這條脫身計倒确實是千古絕唱,無與倫比,隻有他想得出,也隻有他辦得到。
要是我陸遜說東風是可以向老天借的,肯定沒有人會相信。
這條&ldquo龍&rdquo的威望實在太高了。
他的天文也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别人誰有這麼大的把握?隻有他藝高膽大,敢作敢為。
我方才就估計到他耍這個花招是迫不得已的,現在他言語這中已向我交了這個底:借東風僅僅是為了活命,出于無奈,毫無其他任何目的、企圖;要我諒解他的苦衷,切勿誤會。
所謂&ldquo全仗天神見憐,大力協助&rdquo,就是把我比作天神天将,要我幫幫忙,成全于他。
諸葛亮的馬屁也是特别奧妙的,被他拍上就有點昏昏然。
那倒不是我吃了他的馬屁昧了良心,這件事情的确是大都督失策,被他愚弄也是自作自受。
陸伯言對孔明微微一笑,眨眨眼睛:你放心,我不會去做那種蠢事的。
要說穿你的話,早在你未來之前就說了,讓你死了都不知道冤主是誰,想在閻王殿前告陰狀都沒法告。
現在聽你的這番話,就更加不會說穿了。
我無非是警告警告你,讓你頭腦清醒清醒,别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無法識破你的計謀。
以後良心給我放平一點,别把我們江東看得一無能耐!孔明對他看看:知道知道,謹遵台訓。
沒料到會冒出個陸遜來,差一點送命。
――嗬唷,好險哪!總算腦袋還在脖子上。
先生重新坐定下來。
心想,好,你叫陸遜,陸伯言,我記住了。
你放心,行得春風收夏雨,與我諸葛亮交朋友,不會讓你吃虧的。
你現在這麼年紀輕輕,就如此才高學廣,而又遠見卓識,老成持重,将來肯定前途無量。
想必你也要執節持钺,統兵帶将的。
那末,如果以後在疆場和你相遇,兩軍對壘時,我一定對你另眼相看,在不損害劉氏基業的情況下,留情三分。
諸葛亮的話都算數的,哪怕并未講出口,隻要在自己心裡許下了諾言,照樣都要兌現的。
十四年以後,陸遜當上了江東大都督,在猇亭火燒連營,大敗蜀軍。
這時候,他也有點頭腦發熱,忘乎所以了,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不可一世。
于是對劉備窮追不舍,步步緊逼,乘勝進擊,大有一氣吞滅蜀漢之勢。
諸葛亮便在夔關以東不遠的進川要道魚腹浦,用八、九十堆嶙峋怪石,依山臨江布下一座陣勢,名曰&ldquo八陣圖&rdquo,攔住東吳追兵。
陣外立一木牌,上書八字:&ldquo伯言至此,懸崖勒馬&rdquo。
告誡陸遜還要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這時的陸遜眼睛裡哪裡看得下,天都沒有箬帽大,明知這是諸葛亮對他的勸谕,根本不來買帳,悍然不顧,徑直沖入石頭陣。
哪知進去容易出來骓,兜來兜去總是繞到老地方,無法解脫此陣。
這才知道中了孔明之計了。
如果此時諸葛亮要将他生擒活捉,猶如囊中取物,手到擒來;或者不予理睬,任他餓死陣中。
然而先生卻恪守諾言,故意讓自己的老嶽丈去把他引領出陣。
陸遜吃了孔明這一劑猛藥,頓時頭腦清醒了。
心想,卧龍畢竟是卧龍,我跟他相比還差得遠呢。
這次他已經饒了我的性命,我若再不知趣,他就要不客氣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知機變者稱英豪。
趕快走吧,要不然孔明殺來,弄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太無趣了。
于是,立即下令班師。
那末,諸葛亮難道真是為了報答陸遜對他的個人恩惠,而置國家利益于不顧,敵我不分,認敵為友,利用職權開這麼大的後門嗎?不。
恰恰相反,陸伯言放孔明是為江東考慮,諸葛亮釋陸遜也是為了蜀漢着想。
因為&ldquo東聯孫權,北拒曹操&rdquo這八字方針是孔明最根本的戰略思想,是他始終不渝的外交宗旨,盡管孫、劉兩家已經打得如此不可開交,他還是堅持要聯合,千方百計要重修舊盟。
他知道,在這個根本問題上,陸遜和他所持的見解是完全一緻的。
火燒連營是被劉備逼出來的,就象他借東風是被周瑜逼出來的一樣,而并非是對方存心與蜀漢為敵。
因此,先生認為,留下陸遜這個人有利于恢複孫、劉聯盟,有利于劉家天下。
放他走,這一行動就是表示願意不計前仇、言歸于好的外交姿态,是彌補這條裂痕的一項重要措施。
再則,倘若吳軍全力深入西川,不但定與蜀軍鬥得兩敗俱傷,而且曹丕必然趁隙而入,襲擊江東;陸遜回救不及,腹背受敵,東吳便十分危險。
一旦孫權敗亡,劉備亦然勢孤力單,基業難保了。
故而要提醒陸遜趕快收兵。
伯言也正是從木牌上那八個字上領悟到了這幾層深刻的道理,這才立即班師的,并非真正被石頭陣所吓退;他之所以佩服卧龍比他高明,道理也在于此。
要不然還稱得上什麼政治家、戰略家呢?此是後話,我未來先表。
眼下軍師暗暗揣測道,雖則你伯言先生識大體、顧全局,不戳穿我的這條計,但總覺得有點不大放心。
因為借東風的内幕隻能我自己心裡有數,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的。
隻要有一個人明白真相,那我就無法演這場戲。
等一下我要登壇&ldquo作法&rdquo,要披頭散發,短衣赤足,在上面跳來蹦去,裝神弄鬼。
這套把戲隻能騙騙外行,一定要看得人家都以為是真的,那才行。
如果我知道壇下有個行家在那裡看我出醜,他心裡暗暗冷笑,那我這種惡形惡狀的樣子還做得出來麼?自己要心虛腳軟不好意思的!喏,現在他坐在旁邊似笑非笑的,我這素齋吃着就有點鲠喉嚨,咽不下了。
更要緊的是,等一下我上壇去&ldquo借&rdquo風了,他倒在這裡輾轉反側想想還是說穿的好,那還了得!我怎麼安得下這個心呢?好比他手中擎着把大刀,一直架在我的脖子上,我的性命捏在他的手中,随時随地都有危險。
這怎麼受得了!一定要設法請他開路才好,否則,對我的威脅太大了。
好在我本來就有一根木梢要叫江東人掮的,那現在就讓你也負擔一份吧。
孔明打定主意,便對周瑜說,大都督,此番赤壁一戰,我們務必要把曹操打一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