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南屏破土孔明築壇 三江解糧伯言陷衷

關燈
在話下,必然再次興師南下,來報赤壁之仇。

    當然,江東首當其沖,是曹操魚肉的最理想目标。

    如果我們今天殺了諸葛亮,到那時候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曹操麾師直下江東,劉備也趁機為孔明報仇,在我們背後放暗箭,戳冷槍,旁敲側擊;或者幸災樂禍,袖手旁觀,見死不救。

    即使他肯幫我們的忙,也無濟于事。

    因為劉備本來孤窮,孔明一死,大梁已折,茅舍将傾,自顧不暇。

    正如他自己所早就說過,&ldquo孤得孔明,如魚得水&rdquo。

    一旦&ldquo水&rdquo幹源斷,這條魚自下而上尚難,還能掀得起什麼風浪?于是,我們隻能孤軍作戰,與曹操匹敵。

    按我們現在的實力來說,家破國亡是無可非議的。

    第二種可能是:曹操舍棄江東,首選攻伐他的最大敵人劉備,回過頭來再席卷江東。

    因為他最害怕的災星諸葛亮已經被我們暗中除掉了,劉玄德就象虎落平陽,龍困淺灘,縱有關、張、趙萬夫之勇,何能擋得曹操雄兵猛将似洪水野獸一般?孟德定然長驅直入,斬兵殺将,以定一方。

    拔掉了這顆眼中釘,翦除了這一心腹大患,曹操更無後顧之憂,百萬精銳全力以赴攻打東吳,長江天險一破,六郡八十一州的淪陷指日可見了。

    如此看來,殺掉孔明,是我們江東做主帥的太不明智。

    把劉備推進火炕,意味着把自己陷入深潭,近于自戕。

    那末諸葛亮不死又怎麼樣呢?通過赤壁一戰,劉備必定大發橫财,曹操百萬大軍的家當至少有一半落到他腰包裡,地盤也可以得到相當的擴充。

    他當初隻有九百五十個兵的時候,就可以消滅曹操十萬人馬。

    一旦他在此戰中攫取暴利,有了數十萬軍隊,那還了得!到那個時候,誰還敢說他是個孤窮之君而藐視他呢?這樣,我們江東就有了一個強大的盟國,一支得力的友軍。

    反過來講,江東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依托和後盾。

    因此,我們有難,孔明絕不會坐視不救;劉備受敵,我們也不能等閑視之。

    &ldquo唇亡齒寒&rdquo這個道理我陸遜還懂,何況這位大漢軍師、天下奇才,以及我們那位都督、小輩英雄!如果說,諸葛亮反戈一擊,先于曹孟德來攻江東,這便如何呢?此人用兵如神,老謀深算,東吳無人是他的對手,豈不是有累卵之危了嗎?與其養虎傷身,何不防患于未然,及早芟除?以我看來,此乃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既然這條&ldquo龍&rdquo如此鬼神莫測,又怎麼會那樣地蠢,去幹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事情呢?他若與江東為敵,無異于将我推向曹操一方,促成孫、曹聯合,共伐劉備。

    他這不是在作繭自縛、自取滅亡了嗎?當今天下,漢室昏聩,難以複興,曹操未可卒除,孫、劉兩家皆唯鼎足一方,平亂圖治,以觀天下之變。

    這一根本大計,孔明豈有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料其必然先取荊襄,後圖巴蜀,以成劉氏基業;絕無侵吞江東之理。

    因而不必疑神疑鬼,妄自驚惶。

    總而言之,隻要曹操未滅,諸葛亮就對我有益而無損;殺了孔明,反将大利于曹瞞,而深害于江東。

    那末,我何必要去做徒勞無益的事呢?既然如此,借東風這一騙局我就揭穿不得,隻得聽之任之了。

    也就是說,我的一樁大功和即将到手的威名也将成泡影,隻有把這種念頭扼殺在自己的心裡了。

    嗳!這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若為區區私利而贻害國家社稷,怎算得忠臣賢士!好在年紀尚輕;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吳侯又善賢任能,隻要确有鲲鵬之翼,何愁不得沖天之時?況且,大丈夫理當建功立勳于疆場之上,揚威顯名于敵陣之前;在背後暗算自己的盟友,算什麼英雄!這種功勞和威風是不應該追求的。

    那末,我這樣做是否有戲弄主帥之罪呢?從表面上看是有罪的,但從長遠利益和整修局勢來看,恰恰是有功。

    故而我問心無愧。

    相反,說穿真相倒是江東真正的罪人了。

    與其犯實罪,不如犯虛罪;與其貪私功,倒不如建公功。

    對,就是這個主意。

     周瑜講了一句話,陸遜卻轉了那麼多的念頭;他的想法反反複複轉幾圈,諸葛亮的腦袋就搖搖擺擺晃幾下;他的主意打定,孔明的頭才算保住。

    多危險哪!陸伯言的确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戰略家。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他對全局形勢的分析比周瑜透徹,他的外交路線比周瑜正确,鬥争策略比周瑜高明。

    陸遜想得出了神,呆呆地望着桌面,忘記了吃喝。

    周瑜還以為他被借東風這一奇聞驚呆了呢,便端起酒杯招呼一聲:&ldquo啊,伯言先生請哪!&rdquo一句話把書生從沉思中驚醒。

    陸遜連忙笑着應道:&ldquo大都督請。

    &rdquo呷了一口酒,吃了一筷菜。

    周瑜想,剛才我不冷不熱的一句話,說得他有點悻悻不樂,隻怕傷了他的自尊心。

    他到底是吳侯派來的,給了他難看,吳侯面上難以交代。

    倒不如順了他的話頭,問他一問。

    即使是些恭維話,那也無傷大雅,無損我威嚴。

    問道:&ldquo适才先生向本督道喜,不知喜從何來?&rdquo陸遜聽得周瑜忽又重新提起剛才的話來,知道他為自己失言而覺得沒趣。

    心想,幸得你這樣說,否則,諸葛亮命休,江東也難保,險些惹下大禍。

    不過,這事我不能再講了,那樁功勞我也不要了。

    我得馬上換一樁事情和他講講,而且必須也是喜事,最好仍舊還得有功勞的。

    他的眼珠子骨碌一轉:有了。

    好在我肚子裡貨色多,丢掉一樁功勞,馬上又來一樁。

    今天多多少少總要給一點顔色你看看。

    &ldquo都督,下官聞得蔡中、蔡和兩個奸細現在水營之上,不知有其事否?&rdquo&ldquo先生怎樣知曉?&rdquo周瑜反問一句。

    &ldquo聽阚大夫所講。

    &rdquo 周瑜想,不錯。

    這事阚德潤了如指掌,也你又是好朋友,豈有不同你訴說這理?但是,這和你的道喜又有什麼關系呢?因又問道:&ldquo先生問它則甚?&rdquo&ldquo請問大都督,待等孔明軍師借得東風,都督發令開兵之時,這兩個奸細将怎樣處置?&rdquo&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周瑜一愣:他将借東風之事一言略過,卻單單提出這兩個奸細,這倒沒有考慮過。

    不過,你也是多問的,這兩個東西留着有何用?便道:&ldquo本督自然将此二賊斬了。

    &rdquo&ldquo就是這樣地斬了麼?&rdquo 周瑜越加不懂了:不這樣殺,難道要将他們抽筋剝皮、剖腹剜心不成?一刀兩斷,幹淨利落,誰有這個心思去細細地收拾他們?又問:&ldquo先生此話何意?&rdquo 伯言說,以我看來,這兩顆腦袋都是希罕之物,價值很高,效用很大。

    就這麼馬馬虎虎将他們斬掉,未免太可惜。

    &ldquo哦,有何妙用?&rdquo&ldquo卑職以為,蔡和之首級可以用來祭旗。

    &rdquo 周瑜一聽,哎!你這個主意倒不錯,别出心裁,物盡其用,我怎麼沒有想到呢?不覺點頭誇獎一聲:&ldquo先生此意甚好。

    &rdquo陸遜說,這還不過是小用處而已,好的還在後面呢!蔡中的頭就更加值錢了。

    據我所知,曹操的糧營是在聚鐵山上。

    因此我們的火攻隻能燒他的水營、陸營,而對這座糧營就鞭長莫及,無能為力了。

    再說,這許多糧食被一蓬火燒去,說不上是暴殄天物,總也舍不得。

    聚鐵山地勢險要,而且定有重兵虎将鎮守。

    因為曹操對軍糧特别重視,更不會掉以輕心&hellip&hellip 周瑜接着說,不錯。

    曾記得諸葛亮說過,曹操派了四十二員大将,十萬精兵,駐紮在那裡,保護着山上的一百六十萬石大糧。

     &ldquo這就是了。

    &rdquo陸遜繼續說,&ldquo我軍若用強攻聚鐵山,隻怕傷亡慘重,而又未必能劫獲糧食。

    &rdquo&ldquo以先生之見便怎樣?&rdquo&ldquo以卑職之見,隻要有了蔡中之首級,這座山寨糧營,恰似紙壁蒿牆,那十萬兵将猶如土雞瓦犬。

    &rdquo如此恁般,這等這樣。

    &ldquo我等不費吹灰之力,唾手可得。

    這豈不是一樁大喜麼?&rdquo&ldquo哈哈,妙極了!&rdquo周瑜拍案叫絕。

    &ldquo伯言先生,其功非小!&rdquo――你這位書生不簡單,腦筋比我還靈光嘛!不但能夠廢物利用,而且還能化廢為寶。

    等一下諸葛亮來了之後,我倒要問問他呢:你說這兩個奸細如何處置。

    說不定在這一點上,他也不及我們的這位小弟弟呢!陸遜也在想,等到諸葛亮來了之後,我雖然不揭穿他的騙局,但是話音要給他一點的:你别以為我們江東無人,喏,識貨的就在這裡!年紀雖小,資格老的,明明知道你要尋思脫身,故意不說破,放你一碼。

    你以後給我小心點,别老是眼睛朝上看,無法無天,膽大妄為!江東的能人多着呢,你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班門弄斧,管教你碰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你們都牽挂着孔明,他倒真的來了。

     正是:算道三江無大量,看來東吳有雅才。

    未知先生如何應付陸伯言,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