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龐統眦裂脫死罪 徐庶相面得生機
關燈
小
中
大
武器,那也容易得很,百萬軍中豈會沒有好劍?曹操就命手下人去拿來一口嶄新龍泉,也是一口好劍。
再對龐統道:&ldquo風雛先生,老夫腰中之劍,需要防身。
這三尺龍泉,先生亦可一用。
請收下了。
&rdquo 龐統想,你不肯借,那也沒有辦法。
随手接劍收下,謝了一聲。
可惜這口巨阙寶劍,曹操也沒有幾天好挂了。
赤壁大火一起,曹操敗到葫蘆谷,被張飛取了去。
曹操的兩口寶劍,一口歸了趙雲,一口屬了張飛,正好黑白兩将,各居其一。
龐統吩咐手下人到他本帳去把他的包裹拿了來。
把裡面那口鐵鏽劍抽出來,丢在此間,把剛剛得到的新劍塞了進去,然後檢點一下,手挽包裹,鵝毛扇一執,起身拱手:&ldquo丞相,貧道去了。
回來再見。
&rdquo 曹操也忙起身:&ldquo待老夫相送。
&rdquo 兩人并肩而行,手下帶着黑爪跟在後面。
到陸營前,龐士元跨上馬背,回頭對曹操道:&ldquo丞相,不勞遠送,過日再會了。
&rdquo &ldquo先生一路小心。
&rdquo 哪知今日一别,竟成永訣。
龐統策馬而去,曹操回轉營裡。
不提。
龐士元心想,我叫周瑜命丁奉在黃州渡口等我,想必已經等候好久了,快些去吧,他催馬加鞭,沿着江邊直奔黃州。
一路之上,舉目四望,微風吹拂,細浪翻卷,江上的景色倒也不錯。
但路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
偶見幾座村落,數間茅舍,也都是關門閉戶。
真是不聞雞犬啼吠,但聽烏鴉聒噪;不見炊煙袅袅,唯見落葉飄飄。
兵荒馬亂,百姓早已背井離鄉流落他方去了。
江邊一棵光秃秃的野樹,江風襲來,枝條在寒風中瑟瑟顫抖。
頭頂上遲到的雁群在匆匆趕路,不時發出陣陣凄厲的嗚叫。
一片蕭條、肅殺的景象。
再回首觀望,曹營已經漸漸地遠去,但營頭密密層層,旗幡飄飄揚揚,刀槍閃閃爍爍,隐約可見。
龐統想,要不了幾天,叫你水、陸、糧三座大營統統化為烏有!方才獻連環計時何等驚險,那四位文人說穿了我的計,我一言未發,竟使曹操重入圈套,想來也覺有趣。
不是我誇口,諸葛亮也沒有這等能為。
因此,龐士元躊躇滿志,洋洋自得,在馬上仰天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 不料,樂極生悲。
你正在馬上得意,事情來了。
隻聽得馬後一聲吆喝,聲若洪鐘,分明一員虎将随後追來。
&ldquo呔!妖道龐統,巧獻連環,豈能蒙蔽我家丞相。
大将軍奉命前來拿你回去。
軍士們,與我追趕上前!&rdquo &ldquo殺──&rdquo 龐統聽了,吓出一身汗來。
心想,奇怪,我剛走,就有人給曹操說破了我的計。
莫非此人也知道有東風?現在後面追上來的這員大将,吼叫之聲響亮,必是一位勇士;小兵約有三、五百人。
倘被他們生擒回去,定然有死無生,要想活命,隻有快逃。
一邊磕在馬背上拚命逃竄,一邊在想,一個人有了本事,還要有運氣。
諸葛亮的本事與我差不多,但他的時運比我好。
燒博望、燒新野,最近草船借箭,等等,條條計都成功;我剛剛出山,一共才獻了一條連環計,還未成功,就要出毛病了。
真是晦星高照!現在也不要多想了,逃命要緊。
可是,你逃得快,後面追得急。
龐統聽得後而的聲音越來越近了。
心想,看來逃不掉了。
馬雖好,我的騎術怎能與大将相比?也罷,與其被他們抓去問斬,不如拔劍自刎了吧!龐統把鵝毛扇往頸後一插,左手伸到包裹裡,握住劍柄,拙出三尺青鋒,準備引頸自戮了。
再一想,何必呢!難道我讨了這口劍來,就是為了自殺嗎?我空懷一身本事,才活了三十二歲,正無處施展才略,就這麼輕身?倒有點不甘心。
自殺稱為尋短見,是沒有見識的弱者之能為,強者理當抗争。
我雖無什麼武藝,但憑我這張利嘴,可以說得來者不敢妄自動手。
龐統打定主意,扣住馬匹,掉轉馬頭,耍想看一看來者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總以為後面的曹将身材魁梧,胯下高頭大馬,手中不是巨斧,便是大刀,周圍小兵數百,哪知回頭一望,人影全無。
龐統這才放下心來,暗暗慶幸自己命不該絕。
心想,幸虧方才自己沒有魯莽,否則豈不死得不明不白,還要被曹操恥笑?但是,明明聽得後面一員曹将、數百小兵緊緊追來,怎麼忽然間會一個都不見了呢?大白天又沒有遇上妖魔!這倒奇怪了,回到江東要去同孔明一起研究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真的去向孔明請教,要被他笑掉牙齒了。
不是你腦子笨,而是性子太粗,不肯仔細考慮,龐士元正在呆呆思想,忽然在數十步路後面的一棵大樹背後,發出一陣笑聲:&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 龐統聽得笑聲,猛然醒悟:我上了你這家夥的當了,在此曹營,隻有你知道有東風。
他便執着寶劍,點馬向笑聲傳來的方向跑過去。
到那棵大樹旁,扣馬一看,嗨,果真是你! 隻見樹後一人坐在馬上,布道巾、布道袍,渾身重孝,手執紙扇,面露一絲狡黠的笑意。
原來非是旁人,乃是好友徐庶也!&ldquo我道是誰,原是元直。
&rdquo說罷,把寶劍插入匣中。
&ldquo龐兄受驚了。
&rdquo 原來,徐庶以為龐統獻了連環之後,總要來探望一下好友,問為何還不離開赤壁,詢問一下我可有脫身之計。
不料龐士元以為徐庶早有打算,根本沒有想到他會無計出走,故而獻了連環,行色匆匆,自顧自跑了。
元直想,難道叫我燒死在這裡?因此,悄悄然上馬追來。
一路之上,見他在馬上東看西望,十分得意。
心想,你太沒有良心,見死不救,一點不講朋友義氣,今天倒要讓你吓一大跳。
徐庶有今絕技,嗓音能人能小,能粗能細。
逼尖之時,堪稱隔牆西施;放寬起來,如同霸王叱咤:還能模仿各種音響,講得各地方言,一人可以叫出數百人之聲。
方才的大将、小兵,都是他一人扮演的,卟得龐士元魂飛魄散。
後來見龐統拔劍,徐庶擔心他真的要尋死,故而停止叫喊,身子往路旁大樹後躲藏起來,又見他在那裡東張西望,茫然不解,徐庶忍不住笑了出來,龐統剛才隻要細細想一想就會明白。
現在龐士元見是徐庶在耍弄他,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對他看看:你這樣開我的玩笑要開出人性命來的!所以,闆起畫孔問道:&ldquo元直,你到來何事?&rdquo &ldquo恭喜龐兄!賀喜龐兄!&rdquo &ldquo喜從何來?&rdquo &ldquo連環計大功告成了。
&rdquo &ldquo略施小計而已。
&rdquo 徐庶想,你就是這種脾氣不好,一點不謙虛。
說:&ldquo龐兄,火燒赤壁,即在目前了。
&rdquo &ldquo那個自然。
你也明白,此乃最後一計也。
不日便要火攻曹營。
&rdquo &ldquo那末,難道玉石俱焚,連徐某一并燒死不成?&rdquo &ldquo咦,你何不早早遠走高飛?&rdquo &lsquo徐某早有此心。
怎奈無有脫身之計,故而特來請教龐兄。
&rdquo &ldquo哼!在水鏡莊上學道二十年,竟連一條小小脫身之計都不能思得,枉空啊,枉空!&rdquo 徐庶想,自己小弟兄來求教你,你不安慰我幾句,反把我埋怨一頓,真是求人不如求自己。
但是現在有求與你,脫身之計是大事,隻好讓你教訓幾句。
&ldquo龐兄,小弟當局者迷,還請龐兄指點。
&rdquo 龐統想,你既然是來求教于我,那就
再對龐統道:&ldquo風雛先生,老夫腰中之劍,需要防身。
這三尺龍泉,先生亦可一用。
請收下了。
&rdquo 龐統想,你不肯借,那也沒有辦法。
随手接劍收下,謝了一聲。
可惜這口巨阙寶劍,曹操也沒有幾天好挂了。
赤壁大火一起,曹操敗到葫蘆谷,被張飛取了去。
曹操的兩口寶劍,一口歸了趙雲,一口屬了張飛,正好黑白兩将,各居其一。
龐統吩咐手下人到他本帳去把他的包裹拿了來。
把裡面那口鐵鏽劍抽出來,丢在此間,把剛剛得到的新劍塞了進去,然後檢點一下,手挽包裹,鵝毛扇一執,起身拱手:&ldquo丞相,貧道去了。
回來再見。
&rdquo 曹操也忙起身:&ldquo待老夫相送。
&rdquo 兩人并肩而行,手下帶着黑爪跟在後面。
到陸營前,龐士元跨上馬背,回頭對曹操道:&ldquo丞相,不勞遠送,過日再會了。
&rdquo &ldquo先生一路小心。
&rdquo 哪知今日一别,竟成永訣。
龐統策馬而去,曹操回轉營裡。
不提。
龐士元心想,我叫周瑜命丁奉在黃州渡口等我,想必已經等候好久了,快些去吧,他催馬加鞭,沿着江邊直奔黃州。
一路之上,舉目四望,微風吹拂,細浪翻卷,江上的景色倒也不錯。
但路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
偶見幾座村落,數間茅舍,也都是關門閉戶。
真是不聞雞犬啼吠,但聽烏鴉聒噪;不見炊煙袅袅,唯見落葉飄飄。
兵荒馬亂,百姓早已背井離鄉流落他方去了。
江邊一棵光秃秃的野樹,江風襲來,枝條在寒風中瑟瑟顫抖。
頭頂上遲到的雁群在匆匆趕路,不時發出陣陣凄厲的嗚叫。
一片蕭條、肅殺的景象。
再回首觀望,曹營已經漸漸地遠去,但營頭密密層層,旗幡飄飄揚揚,刀槍閃閃爍爍,隐約可見。
龐統想,要不了幾天,叫你水、陸、糧三座大營統統化為烏有!方才獻連環計時何等驚險,那四位文人說穿了我的計,我一言未發,竟使曹操重入圈套,想來也覺有趣。
不是我誇口,諸葛亮也沒有這等能為。
因此,龐士元躊躇滿志,洋洋自得,在馬上仰天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 不料,樂極生悲。
你正在馬上得意,事情來了。
隻聽得馬後一聲吆喝,聲若洪鐘,分明一員虎将随後追來。
&ldquo呔!妖道龐統,巧獻連環,豈能蒙蔽我家丞相。
大将軍奉命前來拿你回去。
軍士們,與我追趕上前!&rdquo &ldquo殺──&rdquo 龐統聽了,吓出一身汗來。
心想,奇怪,我剛走,就有人給曹操說破了我的計。
莫非此人也知道有東風?現在後面追上來的這員大将,吼叫之聲響亮,必是一位勇士;小兵約有三、五百人。
倘被他們生擒回去,定然有死無生,要想活命,隻有快逃。
一邊磕在馬背上拚命逃竄,一邊在想,一個人有了本事,還要有運氣。
諸葛亮的本事與我差不多,但他的時運比我好。
燒博望、燒新野,最近草船借箭,等等,條條計都成功;我剛剛出山,一共才獻了一條連環計,還未成功,就要出毛病了。
真是晦星高照!現在也不要多想了,逃命要緊。
可是,你逃得快,後面追得急。
龐統聽得後而的聲音越來越近了。
心想,看來逃不掉了。
馬雖好,我的騎術怎能與大将相比?也罷,與其被他們抓去問斬,不如拔劍自刎了吧!龐統把鵝毛扇往頸後一插,左手伸到包裹裡,握住劍柄,拙出三尺青鋒,準備引頸自戮了。
再一想,何必呢!難道我讨了這口劍來,就是為了自殺嗎?我空懷一身本事,才活了三十二歲,正無處施展才略,就這麼輕身?倒有點不甘心。
自殺稱為尋短見,是沒有見識的弱者之能為,強者理當抗争。
我雖無什麼武藝,但憑我這張利嘴,可以說得來者不敢妄自動手。
龐統打定主意,扣住馬匹,掉轉馬頭,耍想看一看來者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總以為後面的曹将身材魁梧,胯下高頭大馬,手中不是巨斧,便是大刀,周圍小兵數百,哪知回頭一望,人影全無。
龐統這才放下心來,暗暗慶幸自己命不該絕。
心想,幸虧方才自己沒有魯莽,否則豈不死得不明不白,還要被曹操恥笑?但是,明明聽得後面一員曹将、數百小兵緊緊追來,怎麼忽然間會一個都不見了呢?大白天又沒有遇上妖魔!這倒奇怪了,回到江東要去同孔明一起研究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真的去向孔明請教,要被他笑掉牙齒了。
不是你腦子笨,而是性子太粗,不肯仔細考慮,龐士元正在呆呆思想,忽然在數十步路後面的一棵大樹背後,發出一陣笑聲:&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 龐統聽得笑聲,猛然醒悟:我上了你這家夥的當了,在此曹營,隻有你知道有東風。
他便執着寶劍,點馬向笑聲傳來的方向跑過去。
到那棵大樹旁,扣馬一看,嗨,果真是你! 隻見樹後一人坐在馬上,布道巾、布道袍,渾身重孝,手執紙扇,面露一絲狡黠的笑意。
原來非是旁人,乃是好友徐庶也!&ldquo我道是誰,原是元直。
&rdquo說罷,把寶劍插入匣中。
&ldquo龐兄受驚了。
&rdquo 原來,徐庶以為龐統獻了連環之後,總要來探望一下好友,問為何還不離開赤壁,詢問一下我可有脫身之計。
不料龐士元以為徐庶早有打算,根本沒有想到他會無計出走,故而獻了連環,行色匆匆,自顧自跑了。
元直想,難道叫我燒死在這裡?因此,悄悄然上馬追來。
一路之上,見他在馬上東看西望,十分得意。
心想,你太沒有良心,見死不救,一點不講朋友義氣,今天倒要讓你吓一大跳。
徐庶有今絕技,嗓音能人能小,能粗能細。
逼尖之時,堪稱隔牆西施;放寬起來,如同霸王叱咤:還能模仿各種音響,講得各地方言,一人可以叫出數百人之聲。
方才的大将、小兵,都是他一人扮演的,卟得龐士元魂飛魄散。
後來見龐統拔劍,徐庶擔心他真的要尋死,故而停止叫喊,身子往路旁大樹後躲藏起來,又見他在那裡東張西望,茫然不解,徐庶忍不住笑了出來,龐統剛才隻要細細想一想就會明白。
現在龐士元見是徐庶在耍弄他,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對他看看:你這樣開我的玩笑要開出人性命來的!所以,闆起畫孔問道:&ldquo元直,你到來何事?&rdquo &ldquo恭喜龐兄!賀喜龐兄!&rdquo &ldquo喜從何來?&rdquo &ldquo連環計大功告成了。
&rdquo &ldquo略施小計而已。
&rdquo 徐庶想,你就是這種脾氣不好,一點不謙虛。
說:&ldquo龐兄,火燒赤壁,即在目前了。
&rdquo &ldquo那個自然。
你也明白,此乃最後一計也。
不日便要火攻曹營。
&rdquo &ldquo那末,難道玉石俱焚,連徐某一并燒死不成?&rdquo &ldquo咦,你何不早早遠走高飛?&rdquo &lsquo徐某早有此心。
怎奈無有脫身之計,故而特來請教龐兄。
&rdquo &ldquo哼!在水鏡莊上學道二十年,竟連一條小小脫身之計都不能思得,枉空啊,枉空!&rdquo 徐庶想,自己小弟兄來求教你,你不安慰我幾句,反把我埋怨一頓,真是求人不如求自己。
但是現在有求與你,脫身之計是大事,隻好讓你教訓幾句。
&ldquo龐兄,小弟當局者迷,還請龐兄指點。
&rdquo 龐統想,你既然是來求教于我,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