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曹操起疑窺動靜 楊修恃才破陰謀
關燈
小
中
大
必然中計。
阚澤尚且能使曹操上當,獻成詐降書,何況我龐統?故而他胸有成竹,滿不在乎。
手執鵝毛扇,跟随手下人出本帳,直往中軍大帳。
一雙鳳國對兩旁文武一看:嘻!别着你們都是大袍闊服,明盔亮甲,挺胸凸肚,神氣活現,充其量不過是一批燒坯而且!又對文官班中的徐庶注目一看:小兄弟啊!你本事是不錯,可惜被老娘的一座墳墓壓在身上,埋沒了你的良材,今天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我顯神通,出風頭了。
徐庶也對他看看:不要輕敵,需要小心了!曹操不是三尺蒙童,他是老奸巨猾,詭計多端,弄得不好,識破計謀,你目已有殺身之禍,還毀了劉皇叔的三分天下!得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并不是我們山林隐士的光彩。
龐統映到虎案之前對曹操把手一拱:&ldquo丞相在上,貧道有禮了&rdquo &rdquo鳳雛先生少禮──來,擺座!先生請坐了。
&rdquo &ldquo告坐。
&rdquo 龐士元就在曹操上首的位子上坐定。
不等曹操動問.就先開口道:&ldquo丞想,貧道昨日受丞相之托,回轉本帳,輾轉反側,無計可施。
&rdquo 曹操想,是啊,昨夜手下人都報給我聽了,你為了這條計,苦思冥想,絞盡腦汁。
他裝得一點都不知道,好象聽了龐統的話,為之感動,又急切要知道下文。
明知故問:&ldquo那麼,後來便怎樣?&rdquo 這兩個人在帳上,你騙我,我騙你,一個假作不知,一個當你真的不曉,爾虞我詐。
龐統想,看誰的詐術高明。
說道:&ldquo起更之後,隻覺倦意襲來,便靠在床上和衣而卧。
誰知心事重重,不能人夢。
複番起身,搜索枯腸。
&rdquo 曹操想,這些話我早已從手下人口中聽得。
問:&ldquo可曾想得良策?&rdquo &ldquo貧道反複思慮,一籌莫展。
酒性未消,昏昏欲睡。
隻得再次卧床歇息。
不料夢中得其一計。
此計名為連環計。
來年便無用了。
&rdquo 曹操想,來了來了,又是這一句令人費解的話。
我從昨晚想到今天,仍舊未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但曹操又不敢闖。
因為龐統的講話十分大方、随和,就好象在與故友拉家常似的,一聽就能明白。
如果貿然一問,隻怕要被龐統笑活:你枉空身為丞相,連這一點起碼的知識都不懂。
倒在帳上丢臉現醜,犯不着。
好在我知道你昨夜畫了連環圖,待我看了你的圖再說。
所以問道:&ldquo何為鐵連環?&rdquo &ldquo不須貧道贅述,丞相一看便知。
&rdquo 曹操裝聾作啞地問:&ldquo先生,叫老夫看些什麼?&rdquo 龐統并不答話,把鵝毛扇移到左手,右手伸到左面袖手裡&hellip&hellip 曹操一看,不錯,昨夜放在左邊袖中,今天仍從老地方取出來。
徐庶對曹操看着:這是他畫好了帶來的。
瞞得過大家,瞞不了我徐庶。
龐士元掏出一卷圖案,呈與曹操:&ldquo請丞相觀看。
&rdquo 然後,他右手把鵝毛扇一執,身體轉向一旁。
心想,讓你曹操去看吧,看完之後必定上當。
有些事情往往講一大套活,寫一大篇文章,卻不如畫一幅圖表達得清晰、具體、形象,有立體感,使人容易理解并産生聯想。
曹操昨夜就想知道他畫的是什麼,現在圖卷呈到自己面前,連忙接過來,放在案上,展開來注目觀看。
第一幅并沒有畫連環圖,而是一瀉萬裡的長江。
隻見波濤奔湧,白浪滔滔,水天相連,浩浩蕩蕩。
畫在這二尺見方的白紙上,曹操隻覺得自己好象已經停立江邊,耳邊如聞驚濤拍岸之聲,目中已見濁浪擊天之勢,親臨其境,栩栩如生。
心中暗暗佩服:真是神筆!廖寥數筆,惟妙惟肖。
所謂琴棋書畫件件皆能,雖然撥墨不多,長江真味已盡在其中矣。
又想,我至今未能蕩平江東。
就是因為面前橫着一條浩翰的長江天塹。
他回這張圖給我看,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翻過第一幅,再看第二幅。
畫的是江中許多小船,船上的軍士身穿&ldquo吳&rdquo字号農。
乃是江東兵。
畫得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
小船在風浪中起伏颠簸,他們毫不在乎,腳下如生了根似的一般,穩站船中。
曹操想,這并非是龐統在我面前長他人志氣,而是事實。
江東的水軍曆來是天下第一,尤其聽說前不久周瑜在鄱陽湖操練了一年,更加精壯。
否則,十月底的一仗,我的水軍怎麼會敗得如此模樣?這個現實必須正視,而不能任其自流。
翻過第二幅,觀看第三幅。
畫的是幾艘艨艟巨艦,上面飄着&lsquo曹&rdquo字旗。
這是指我們的軍隊了。
但船上的士兵個個形容憔悴,萎靡不振。
是不是龐統在滅我的威風?亦非。
昨天看完水軍操練,他當時就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并當面就同我這樣講的。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我也不必求他出謀劃策了。
但究竟用什麼辦法來彌補這個不足呢?趕快看下去。
翻過第三張;朝第四張上看去。
喔,妙計來了!圖上畫兩條大船并在一起,船頭船梢均用鐵連環攀搭。
船棚上鋪着木闆,闆上撒着江砂,象一塊小小的平地。
一條船變成了兩層,艙裡和頂上都可容人。
再看第五張。
三三得九條大船,同樣連在一起,上面用木闆鋪平,撒上江砂&hellip&hellip 以下的幾張,全部畫的是連環舟的構造圖,各個部分如何鈎搭,都畫得一清二楚。
等于現在的設計圖。
最後兩張上,好象是無救戰艦連在一起,不但船棚上全部鋪得象平地,而且營頭紮得密密底層,營上插滿了旗幡,似有千軍萬馬。
這連環舟在長江面上宛如一個小島,任憑風吹浪打,卻是巋然不動,穩如泰山。
如果把整個連環舟比作一座龐大的營帳的話,那四周足有數丈高的、此起彼落的波浪,就家一根根粗壯挺拔的石柱,牢牢地安住了營角,煞是雄偉壯觀! 曹操越看越想看,把圖案翻來翻去,愛不釋手,就好象進入了一座光怪陸離的迷宮,流連忘返。
看罷,兩隻手往虎案上一撐,仔細盤算:我得到荊襄三十萬水率,戰船一萬條。
其中三千餘都是浪裡鑽、水上飛的小船,這些船不能搭連環的,七千艘大号艨艟,二号戰艦。
雖然在長江初戰中損傷了幾百艘,但畢竟是無足輕重,還有六千餘艘呢。
如果把這些大船全部連在一起,上下兩層,非但水軍全可以容納,而且陸軍也可以駐紮不少,騎兵也可在上面馳騁。
任憑風浪再大,也難以動搖它,完全象在陸地上作戰一樣。
這樣的龐然大物瀉過江去,周瑜怎樣抵擋得了?根本不用交兵。
隻要連環舟朝他們輕輕一撞,不把他們有多少大小戰船,統統要撞他們一個底朝天。
嗐!我有這麼雄厚的實力,怎麼自己就想不出辦法來利用呢?象下棋一樣,同樣是這麼多棋子,龐統就能把它走活,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并且得心應手,運用自加,使每一隻棋子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如此看來,&ldquo鳳維&rdquo二字真不謬也!總之,有了連環舟,陸軍也能水戰了。
但我并非要靠這環舟同周瑜在長江裡決戰,而是為了把我的陸軍渡過江去。
隻要一過江,一登岸,七十萬精銳就可以充分發揮巨大的威力了。
想到此間,曹操放聲大笑,連連稱贊龐士元:&ldquo鳳雛先生,此計妙極了!老夫佩服之至。
等待蕩平江東,先生第一大功。
&rdquo &ldquo多蒙丞相誇謬了。
此計來年便無用了!&rdquo 曹操想,怎麼這句話又來了?為什麼非要拖這麼一句尾巴呢?我看了這連環圖,也還是弄不懂呀!這麼好的計,别說明年,幹到後代都盡管好用嘛。
隻要遇到同樣的情況,就可以攀搭連環舟。
曹操想,我也不來問你此話的原因了,反正破吳也不會等到明年了,馬上就要用的。
曹操此時無法表達自己心頭的喜悅和對龐統的感微,對文武道:&ldquo列公,爾等快來觀看鳳雛先生的妙計啊!&rdquo 兩旁文武也都想看看這位天下奇才的妙計,到底好到如何程度?竟使丞相贊不絕口。
于是。
文先武後,從上到下,分批依次上前觀摩。
看過的人,個個翹拇指。
人人點頭笑。
徐庶擠在人流中一看:&ldquo好啊,真是妙極了!&rdquo心裡想,燒起來一個都逃不了。
實在是好! 曹操想,别人的話我不要聽,你也稱贊是妙計,可見得這條計的确是高明的了。
文官們看完之後,都以為是好計,沒有一個看出漏洞。
曹操對這班武将道:&ldquo爾等皆是馬、步之将,不習水性,而今有了連環舟,爾等也能長江水戰。
殺往對江。
斬将立功,全出于龐先生之賜。
萬萬不可忘懷了鳳雛先生的功德!&rdquo 龐統一聽,不錯。
你們死了之後,到閻王那裡去告我的狀好了,都是死在我手裡的。
武将上前一看,果然。
原來我們隻能陸戰,一到船上,别說與敵厮殺,連站都站不穩。
現在有了連環舟,到們照樣可以跨着戰馬殺過長江──這批家夥都想在船頭上跑馬了!那當然要被燒得走投無路為止。
武将比文官更感興趣,看着圖,隻知一個勁地叫着:&ldquo好哇!&rdquo&ldquo妙啊!&rdquo&ldquo啘嘿,妙計!&rdquo一片贊賞、捧場之聲。
文武全部看過連環圖後,回到兩旁站好。
龐統想,曹操已經上當了。
那末獻連環計是否就算成功了呢?還沒有。
曹孟德和這班文武畢竟不是瞎子,現在他們懵懂一時,等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弊病的。
說不定現在已經有人看出破綻了,隻是因為曹操在叫好,他
阚澤尚且能使曹操上當,獻成詐降書,何況我龐統?故而他胸有成竹,滿不在乎。
手執鵝毛扇,跟随手下人出本帳,直往中軍大帳。
一雙鳳國對兩旁文武一看:嘻!别着你們都是大袍闊服,明盔亮甲,挺胸凸肚,神氣活現,充其量不過是一批燒坯而且!又對文官班中的徐庶注目一看:小兄弟啊!你本事是不錯,可惜被老娘的一座墳墓壓在身上,埋沒了你的良材,今天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我顯神通,出風頭了。
徐庶也對他看看:不要輕敵,需要小心了!曹操不是三尺蒙童,他是老奸巨猾,詭計多端,弄得不好,識破計謀,你目已有殺身之禍,還毀了劉皇叔的三分天下!得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并不是我們山林隐士的光彩。
龐統映到虎案之前對曹操把手一拱:&ldquo丞相在上,貧道有禮了&rdquo &rdquo鳳雛先生少禮──來,擺座!先生請坐了。
&rdquo &ldquo告坐。
&rdquo 龐士元就在曹操上首的位子上坐定。
不等曹操動問.就先開口道:&ldquo丞想,貧道昨日受丞相之托,回轉本帳,輾轉反側,無計可施。
&rdquo 曹操想,是啊,昨夜手下人都報給我聽了,你為了這條計,苦思冥想,絞盡腦汁。
他裝得一點都不知道,好象聽了龐統的話,為之感動,又急切要知道下文。
明知故問:&ldquo那麼,後來便怎樣?&rdquo 這兩個人在帳上,你騙我,我騙你,一個假作不知,一個當你真的不曉,爾虞我詐。
龐統想,看誰的詐術高明。
說道:&ldquo起更之後,隻覺倦意襲來,便靠在床上和衣而卧。
誰知心事重重,不能人夢。
複番起身,搜索枯腸。
&rdquo 曹操想,這些話我早已從手下人口中聽得。
問:&ldquo可曾想得良策?&rdquo &ldquo貧道反複思慮,一籌莫展。
酒性未消,昏昏欲睡。
隻得再次卧床歇息。
不料夢中得其一計。
此計名為連環計。
來年便無用了。
&rdquo 曹操想,來了來了,又是這一句令人費解的話。
我從昨晚想到今天,仍舊未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但曹操又不敢闖。
因為龐統的講話十分大方、随和,就好象在與故友拉家常似的,一聽就能明白。
如果貿然一問,隻怕要被龐統笑活:你枉空身為丞相,連這一點起碼的知識都不懂。
倒在帳上丢臉現醜,犯不着。
好在我知道你昨夜畫了連環圖,待我看了你的圖再說。
所以問道:&ldquo何為鐵連環?&rdquo &ldquo不須貧道贅述,丞相一看便知。
&rdquo 曹操裝聾作啞地問:&ldquo先生,叫老夫看些什麼?&rdquo 龐統并不答話,把鵝毛扇移到左手,右手伸到左面袖手裡&hellip&hellip 曹操一看,不錯,昨夜放在左邊袖中,今天仍從老地方取出來。
徐庶對曹操看着:這是他畫好了帶來的。
瞞得過大家,瞞不了我徐庶。
龐士元掏出一卷圖案,呈與曹操:&ldquo請丞相觀看。
&rdquo 然後,他右手把鵝毛扇一執,身體轉向一旁。
心想,讓你曹操去看吧,看完之後必定上當。
有些事情往往講一大套活,寫一大篇文章,卻不如畫一幅圖表達得清晰、具體、形象,有立體感,使人容易理解并産生聯想。
曹操昨夜就想知道他畫的是什麼,現在圖卷呈到自己面前,連忙接過來,放在案上,展開來注目觀看。
第一幅并沒有畫連環圖,而是一瀉萬裡的長江。
隻見波濤奔湧,白浪滔滔,水天相連,浩浩蕩蕩。
畫在這二尺見方的白紙上,曹操隻覺得自己好象已經停立江邊,耳邊如聞驚濤拍岸之聲,目中已見濁浪擊天之勢,親臨其境,栩栩如生。
心中暗暗佩服:真是神筆!廖寥數筆,惟妙惟肖。
所謂琴棋書畫件件皆能,雖然撥墨不多,長江真味已盡在其中矣。
又想,我至今未能蕩平江東。
就是因為面前橫着一條浩翰的長江天塹。
他回這張圖給我看,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翻過第一幅,再看第二幅。
畫的是江中許多小船,船上的軍士身穿&ldquo吳&rdquo字号農。
乃是江東兵。
畫得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
小船在風浪中起伏颠簸,他們毫不在乎,腳下如生了根似的一般,穩站船中。
曹操想,這并非是龐統在我面前長他人志氣,而是事實。
江東的水軍曆來是天下第一,尤其聽說前不久周瑜在鄱陽湖操練了一年,更加精壯。
否則,十月底的一仗,我的水軍怎麼會敗得如此模樣?這個現實必須正視,而不能任其自流。
翻過第二幅,觀看第三幅。
畫的是幾艘艨艟巨艦,上面飄着&lsquo曹&rdquo字旗。
這是指我們的軍隊了。
但船上的士兵個個形容憔悴,萎靡不振。
是不是龐統在滅我的威風?亦非。
昨天看完水軍操練,他當時就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并當面就同我這樣講的。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我也不必求他出謀劃策了。
但究竟用什麼辦法來彌補這個不足呢?趕快看下去。
翻過第三張;朝第四張上看去。
喔,妙計來了!圖上畫兩條大船并在一起,船頭船梢均用鐵連環攀搭。
船棚上鋪着木闆,闆上撒着江砂,象一塊小小的平地。
一條船變成了兩層,艙裡和頂上都可容人。
再看第五張。
三三得九條大船,同樣連在一起,上面用木闆鋪平,撒上江砂&hellip&hellip 以下的幾張,全部畫的是連環舟的構造圖,各個部分如何鈎搭,都畫得一清二楚。
等于現在的設計圖。
最後兩張上,好象是無救戰艦連在一起,不但船棚上全部鋪得象平地,而且營頭紮得密密底層,營上插滿了旗幡,似有千軍萬馬。
這連環舟在長江面上宛如一個小島,任憑風吹浪打,卻是巋然不動,穩如泰山。
如果把整個連環舟比作一座龐大的營帳的話,那四周足有數丈高的、此起彼落的波浪,就家一根根粗壯挺拔的石柱,牢牢地安住了營角,煞是雄偉壯觀! 曹操越看越想看,把圖案翻來翻去,愛不釋手,就好象進入了一座光怪陸離的迷宮,流連忘返。
看罷,兩隻手往虎案上一撐,仔細盤算:我得到荊襄三十萬水率,戰船一萬條。
其中三千餘都是浪裡鑽、水上飛的小船,這些船不能搭連環的,七千艘大号艨艟,二号戰艦。
雖然在長江初戰中損傷了幾百艘,但畢竟是無足輕重,還有六千餘艘呢。
如果把這些大船全部連在一起,上下兩層,非但水軍全可以容納,而且陸軍也可以駐紮不少,騎兵也可在上面馳騁。
任憑風浪再大,也難以動搖它,完全象在陸地上作戰一樣。
這樣的龐然大物瀉過江去,周瑜怎樣抵擋得了?根本不用交兵。
隻要連環舟朝他們輕輕一撞,不把他們有多少大小戰船,統統要撞他們一個底朝天。
嗐!我有這麼雄厚的實力,怎麼自己就想不出辦法來利用呢?象下棋一樣,同樣是這麼多棋子,龐統就能把它走活,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并且得心應手,運用自加,使每一隻棋子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如此看來,&ldquo鳳維&rdquo二字真不謬也!總之,有了連環舟,陸軍也能水戰了。
但我并非要靠這環舟同周瑜在長江裡決戰,而是為了把我的陸軍渡過江去。
隻要一過江,一登岸,七十萬精銳就可以充分發揮巨大的威力了。
想到此間,曹操放聲大笑,連連稱贊龐士元:&ldquo鳳雛先生,此計妙極了!老夫佩服之至。
等待蕩平江東,先生第一大功。
&rdquo &ldquo多蒙丞相誇謬了。
此計來年便無用了!&rdquo 曹操想,怎麼這句話又來了?為什麼非要拖這麼一句尾巴呢?我看了這連環圖,也還是弄不懂呀!這麼好的計,别說明年,幹到後代都盡管好用嘛。
隻要遇到同樣的情況,就可以攀搭連環舟。
曹操想,我也不來問你此話的原因了,反正破吳也不會等到明年了,馬上就要用的。
曹操此時無法表達自己心頭的喜悅和對龐統的感微,對文武道:&ldquo列公,爾等快來觀看鳳雛先生的妙計啊!&rdquo 兩旁文武也都想看看這位天下奇才的妙計,到底好到如何程度?竟使丞相贊不絕口。
于是。
文先武後,從上到下,分批依次上前觀摩。
看過的人,個個翹拇指。
人人點頭笑。
徐庶擠在人流中一看:&ldquo好啊,真是妙極了!&rdquo心裡想,燒起來一個都逃不了。
實在是好! 曹操想,别人的話我不要聽,你也稱贊是妙計,可見得這條計的确是高明的了。
文官們看完之後,都以為是好計,沒有一個看出漏洞。
曹操對這班武将道:&ldquo爾等皆是馬、步之将,不習水性,而今有了連環舟,爾等也能長江水戰。
殺往對江。
斬将立功,全出于龐先生之賜。
萬萬不可忘懷了鳳雛先生的功德!&rdquo 龐統一聽,不錯。
你們死了之後,到閻王那裡去告我的狀好了,都是死在我手裡的。
武将上前一看,果然。
原來我們隻能陸戰,一到船上,别說與敵厮殺,連站都站不穩。
現在有了連環舟,到們照樣可以跨着戰馬殺過長江──這批家夥都想在船頭上跑馬了!那當然要被燒得走投無路為止。
武将比文官更感興趣,看着圖,隻知一個勁地叫着:&ldquo好哇!&rdquo&ldquo妙啊!&rdquo&ldquo啘嘿,妙計!&rdquo一片贊賞、捧場之聲。
文武全部看過連環圖後,回到兩旁站好。
龐統想,曹操已經上當了。
那末獻連環計是否就算成功了呢?還沒有。
曹孟德和這班文武畢竟不是瞎子,現在他們懵懂一時,等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弊病的。
說不定現在已經有人看出破綻了,隻是因為曹操在叫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