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曹操起疑窺動靜 楊修恃才破陰謀
關燈
小
中
大
我想辦法。
不知能不能想出個好辦法來。
吩咐手下:&ldquo再去與我打探。
&rdquo 此時已是起更時分,外面傳來&ldquo别蔔,别蔔,嘭!&rdquo敲更之聲。
龐統聽得打更之聲,伸了一個懶腰,說了聲:&ldquo起更了,待我安睡吧,明日再想。
&rdquo說着,走到行軍床旁,往床上一倒,和衣而睡。
兩個手下一看,好了,他已入睡,咱們也好回去睡了。
他們一起回來禀複曹操:&ldquo回丞相,他說起更了,今天不想了,待明天再想。
&rdquo &ldquo可曾安睡?&rdquo &ldquo衣服也沒脫就躺下了。
&rdquo 曹操想,天這麼冷,和衣而卧不是真睡。
大概他多喝了幾杯酒,有點疲乏,休息一下,可能就要起來的。
既然遣刺探,就要探一個水落石出。
說過:&ldquo和衣而卧乃是假寐,爾等再去打探。
&rdquo 手下人想,你反正躲在營帳中,一杯熱茶、一隻火爐,多麼暖和,咱們在風裡吹,還要趴在地上,怎能與你想比。
人家已經睡了,還打探得到什麼東西。
兩個小兵不敢違拗,吞了怨言,隻好再去。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龐統躺了一會,忽地從床上豎了起家,&ldquo唉!心事重重,難以入夢。
&rdquo 手下人又忙不疊去回複:&ldquo禀丞相:他又起來了。
說,心事重重,睡不着。
&rdquo 曹操想,此人的脾氣也是急躁得很,想不出辦法睡不着覺的。
看來他今晚非要想出來不可,這倒稱了我的心了,&ldquo與我再去打探。
&rdquo 龐統在帳中兜了幾個圈子,打了個呵欠,自語道:&ldquo多飲了幾杯酒,疲倦得緊,還是安睡吧。
&rdquo說罷,又躺了下去 手下人想,龐統仍舊沒有脫衣服,看來又不會睡着的,我們不必趕來趕去回複丞相了,還是在這冷風裡再等一會吧。
&ldquo别蔔,别蔔,嘭!嘭!&rdquo梆敲二更。
龐統突然從床上一躍而起,一臉驚喜之色,然後揚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适才得一兆,夢中忽生妙計。
此計名為鐵連環,能使陸軍也善水戰,踏平江東易如反掌。
來年便無用了.豈不怪哉!&rdquo 手下人連忙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二次和衣而睡。
二更時分,從夢中驚醒,說是夢中忽生一條妙計。
&rdquo 曹操一聽,有感于心:為我曹操破江東,他是日思夜想,夢中還在惦記着這件事,而且還想出一條計來,可謂精誠所至耳。
他自己也認為是妙計,那這條計肯定不會差的。
問道:&ldquo他想出了什麼妙計?&rdquo &ldquo他說叫做鐵連環。
&rdquo &ldquo鐵連環?噫,嘻&hellip&hellip&rdquo 曹操想,我一聽這名稱就喜歡了。
我曹操苦心經營的這份人家就是靠連環發迹的。
當年董卓專權,勢大滔天,加上呂有骁勇,我們十八路諸侯的聯軍都奈何不得他。
後來司徒王允用了一條連環計。
把貂蟬獻給董卓,同時又許與呂布,使他們父子反目。
大鬧鳳儀事,呂布殺了董卓。
董卓一死。
天下大亂。
我趁此機會帶二十萬青州軍從山東出兵,勤王保駕,定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步登天,獨攬朝納。
沒有連環計,董卓不死,我哪有今日?全靠連環計啊!今天龐統又來一條連環計,看來此番我可以蕩平江東,進而一統天下,稱孤道寡了!──誰知此連環不是那連環,你這份人家連環上來,連環上去,叫做湯裡來,水裡去。
現在曹操高興非凡,&ldquo連環計,妙極了!&rdquo &ldquo回丞相,他還說,用了這條計,陸軍也能水戰,踏平江東易如反掌。
&rdquo &ldquo呣呣呣!那是當然。
&rdquo &ldquo又說,明年沒有用了。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這句話曹操聽不懂了。
心想,好的計策别說隔年,隔代也好用的,怎麼他的這條計明年就沒用了呢?今天是十一月十三,到過年隻有一個半月了,這條連環計不是夭壽麼?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龐統獻連環計的奧妙就在這句話上。
而且這句話一定要今天講,明天當場講就沒有作用了。
知道曹操善于思考,故意讓他聽得不明不白,越是不懂,越是要去揣摩、研究。
這樣,這句話在他腦子裡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到明天,自然會領悟出其中的道理來。
曹操命手下人再去探聽。
手下人伏在地上,掀起一點篷帳,朝裡面望去,隻見龐統已坐在案桌之前,把茶壺裡的水滴一些在硯台裡,然後磨墨;磨好之後,把鵝毛扇放下,将袖子一卷。
在桌上鋪平紙張,提起筆來舔飽墨汁。
一面在紙上畫,一面口中念念有詞:&ldquo貧道今宵畫就連環圖,來朝帳上獻與丞相觀看。
計策雖妙,來年便無用了。
&rdquo 手下人又到大帳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在畫連環圖,準備明天獻給丞相。
可是他又說道,明年無用了。
&rdquo 曹操想,龐統一再提及這句話,想必是至關重要的警句。
但我對這句話的奧妙在于何處,尚未領悟。
好在他明天就要獻國給我看,看了之後肯定會明白的。
又問道:&ldquo可曾見他在畫什麼?&rdquo &ldquo回丞相,他在桌上畫,咱們趴在外邊的地上,一點不知。
&rdquo &ldquo與我再去觀看。
&rdquo 龐統畫了一會,想道,連環圖早已在我袖中。
但今晚一定要補上這麼一課,讓曹操以為我在此間一夜畫就,更說明我的一番苦心。
既然如此。
那幹脆就在這裡将連環圈一揮而就不是更好嗎?何必一番手腳兩番做,要在江東畫好了帶過來,這裡又重回一遍呢?因為連環圖比較複雜,如果在這裡畫的活,一來時間倉促;二來分散精力,不能把全部思想集中在使曹操中計的問題上了。
那末,龐統真的在畫連環圖嗎?非也。
他在專心一緻地把白天在将台上所看到曹營的破綻畫下來,把破窗兵的那幾條要領寫下來。
等到連環計獻完,回轉三江,隻要把這幾張紙給周瑜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因此,他嘴上說的與筆下畫的,完全是兩碼事。
外面的兩個探子隻看見他文思流暢,筆下生風,而看不出他究竟是在畫什麼,真是一舉兩得。
然而,這些破綻和要領不用幾張紙就能寫完、記好的,其餘的紙上仍是畫的連環圖,但很潦草和馬虎。
這樣,即使探子看見,也隻以為是畫的初稿。
龐統畫好一張,就往床上一攤&hellip&hellip沒有多少時間,床上畫稿攤滿。
全部畫好後,龐統把筆在桌上一擱,拿起了鵝毛扇走到床前,自語道:&ldquo墨迹未幹。
&rdquo說罷,用鵝毛扇搧那畫稿。
搧了一會見,墨迹幹了,他便将圖紙一張張地全部理起來,疊好,把畫破綻的幾張卷在最中間,在左手袖中一塞。
外面梆敲三更,實足畫了一個更次。
龐統搓握手,說道:&ldquo圖已畫畢,時光不早了。
早些睡吧,明日大帳獻圖。
&rdquo說罷,将腰中絲縧一松,卸下道施。
所畫的假連環圖在短襖袖子裡,道袍卸下來毫無問題,然後掀開被子,脫掉靴、襪,用鵝毛扇搧熄了蠟燭,十分疲乏地躺了下去。
頓時帳中漆黑一片,寂靜無聲。
手下人忙從地上小心翼翼地爬起來,向回去路上走了一段,飛也似地去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畫了十來張圖,卷好後塞在左邊袖子裡。
現在他真的睡了,不但脫了衣眼,而且蠟燭都滅了。
&rdquo 曹操想,他現在已經大功告成,所以安然大睡了。
那是真的睡了。
半夜工夫,确實很辛苦。
我也要歇息了,看他明天這卷圖是否從左手袖子中取出。
曹操轉的念頭太笨了。
龐統施搧熄了蠟燭,就把兩隻袖子中的兩卷東西對掉好了。
丞相吩咐手下人退出,自己到内帳安寝。
半宵易過,東方破曉。
十一月十四,是龐統獻連環計的日子。
丞相一早坐帳,文武兩旁歸班站立。
徐庶在想,我們這小弟兄三人中,我的本領不及他們。
龐統可以與孔明齊名,但他沒有孔明這樣的耐心和度量,性格高傲且脾氣急躁,好象天底下數他本事最大。
那末,今天倒要看看他如何獻這連環計了。
曹操想,我們軍營裡的規矩,哪怕我睡得再遲,也要一早升帳。
而他們這批山林隐士是散漫慣的,或早或晚,或起或睡,都無一定的常規,對他不能這樣要求。
龐統昨夜三更才睡,現在讓他多睡一會吧。
丞相就先料理掉一些日常事務。
按現在的鐘表計算,大約在八點鐘光景,曹操命手下人去請龐先生起身。
手下人遵照丞相的吩咐,準備好一盆洗臉水,一碗參湯,到龐統帳前叫門:&ldquo龐先生,請起身吧。
&rdquo 龐士元打了個呵欠,應道:&ldquo來了。
&rdquo一邊答應,一邊從床上坐起來,先伸手摸一摸兩隻袖子。
恐怕睡覺時把兩卷圖掉了出來。
一摸,兩卷東西都在。
這才穿好襪子,套上靴子,披上道袍.腰間絲縧系緊,走過去把帳門拉開,讓手下人進來。
手下人把盆、碗放在桌上。
龐統梳洗完畢。
端起碗來把參湯一飲而盡。
手下人說.&ldquo龐先生,丞路大帳有請。
&rdquo 龐統想,昨天半夜的做功,曹操已全部聽說了,我今天隻要象背書似地去背一遍,讓曹操再看一遍,老賊
不知能不能想出個好辦法來。
吩咐手下:&ldquo再去與我打探。
&rdquo 此時已是起更時分,外面傳來&ldquo别蔔,别蔔,嘭!&rdquo敲更之聲。
龐統聽得打更之聲,伸了一個懶腰,說了聲:&ldquo起更了,待我安睡吧,明日再想。
&rdquo說着,走到行軍床旁,往床上一倒,和衣而睡。
兩個手下一看,好了,他已入睡,咱們也好回去睡了。
他們一起回來禀複曹操:&ldquo回丞相,他說起更了,今天不想了,待明天再想。
&rdquo &ldquo可曾安睡?&rdquo &ldquo衣服也沒脫就躺下了。
&rdquo 曹操想,天這麼冷,和衣而卧不是真睡。
大概他多喝了幾杯酒,有點疲乏,休息一下,可能就要起來的。
既然遣刺探,就要探一個水落石出。
說過:&ldquo和衣而卧乃是假寐,爾等再去打探。
&rdquo 手下人想,你反正躲在營帳中,一杯熱茶、一隻火爐,多麼暖和,咱們在風裡吹,還要趴在地上,怎能與你想比。
人家已經睡了,還打探得到什麼東西。
兩個小兵不敢違拗,吞了怨言,隻好再去。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龐統躺了一會,忽地從床上豎了起家,&ldquo唉!心事重重,難以入夢。
&rdquo 手下人又忙不疊去回複:&ldquo禀丞相:他又起來了。
說,心事重重,睡不着。
&rdquo 曹操想,此人的脾氣也是急躁得很,想不出辦法睡不着覺的。
看來他今晚非要想出來不可,這倒稱了我的心了,&ldquo與我再去打探。
&rdquo 龐統在帳中兜了幾個圈子,打了個呵欠,自語道:&ldquo多飲了幾杯酒,疲倦得緊,還是安睡吧。
&rdquo說罷,又躺了下去 手下人想,龐統仍舊沒有脫衣服,看來又不會睡着的,我們不必趕來趕去回複丞相了,還是在這冷風裡再等一會吧。
&ldquo别蔔,别蔔,嘭!嘭!&rdquo梆敲二更。
龐統突然從床上一躍而起,一臉驚喜之色,然後揚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适才得一兆,夢中忽生妙計。
此計名為鐵連環,能使陸軍也善水戰,踏平江東易如反掌。
來年便無用了.豈不怪哉!&rdquo 手下人連忙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二次和衣而睡。
二更時分,從夢中驚醒,說是夢中忽生一條妙計。
&rdquo 曹操一聽,有感于心:為我曹操破江東,他是日思夜想,夢中還在惦記着這件事,而且還想出一條計來,可謂精誠所至耳。
他自己也認為是妙計,那這條計肯定不會差的。
問道:&ldquo他想出了什麼妙計?&rdquo &ldquo他說叫做鐵連環。
&rdquo &ldquo鐵連環?噫,嘻&hellip&hellip&rdquo 曹操想,我一聽這名稱就喜歡了。
我曹操苦心經營的這份人家就是靠連環發迹的。
當年董卓專權,勢大滔天,加上呂有骁勇,我們十八路諸侯的聯軍都奈何不得他。
後來司徒王允用了一條連環計。
把貂蟬獻給董卓,同時又許與呂布,使他們父子反目。
大鬧鳳儀事,呂布殺了董卓。
董卓一死。
天下大亂。
我趁此機會帶二十萬青州軍從山東出兵,勤王保駕,定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步登天,獨攬朝納。
沒有連環計,董卓不死,我哪有今日?全靠連環計啊!今天龐統又來一條連環計,看來此番我可以蕩平江東,進而一統天下,稱孤道寡了!──誰知此連環不是那連環,你這份人家連環上來,連環上去,叫做湯裡來,水裡去。
現在曹操高興非凡,&ldquo連環計,妙極了!&rdquo &ldquo回丞相,他還說,用了這條計,陸軍也能水戰,踏平江東易如反掌。
&rdquo &ldquo呣呣呣!那是當然。
&rdquo &ldquo又說,明年沒有用了。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這句話曹操聽不懂了。
心想,好的計策别說隔年,隔代也好用的,怎麼他的這條計明年就沒用了呢?今天是十一月十三,到過年隻有一個半月了,這條連環計不是夭壽麼?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龐統獻連環計的奧妙就在這句話上。
而且這句話一定要今天講,明天當場講就沒有作用了。
知道曹操善于思考,故意讓他聽得不明不白,越是不懂,越是要去揣摩、研究。
這樣,這句話在他腦子裡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到明天,自然會領悟出其中的道理來。
曹操命手下人再去探聽。
手下人伏在地上,掀起一點篷帳,朝裡面望去,隻見龐統已坐在案桌之前,把茶壺裡的水滴一些在硯台裡,然後磨墨;磨好之後,把鵝毛扇放下,将袖子一卷。
在桌上鋪平紙張,提起筆來舔飽墨汁。
一面在紙上畫,一面口中念念有詞:&ldquo貧道今宵畫就連環圖,來朝帳上獻與丞相觀看。
計策雖妙,來年便無用了。
&rdquo 手下人又到大帳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在畫連環圖,準備明天獻給丞相。
可是他又說道,明年無用了。
&rdquo 曹操想,龐統一再提及這句話,想必是至關重要的警句。
但我對這句話的奧妙在于何處,尚未領悟。
好在他明天就要獻國給我看,看了之後肯定會明白的。
又問道:&ldquo可曾見他在畫什麼?&rdquo &ldquo回丞相,他在桌上畫,咱們趴在外邊的地上,一點不知。
&rdquo &ldquo與我再去觀看。
&rdquo 龐統畫了一會,想道,連環圖早已在我袖中。
但今晚一定要補上這麼一課,讓曹操以為我在此間一夜畫就,更說明我的一番苦心。
既然如此。
那幹脆就在這裡将連環圈一揮而就不是更好嗎?何必一番手腳兩番做,要在江東畫好了帶過來,這裡又重回一遍呢?因為連環圖比較複雜,如果在這裡畫的活,一來時間倉促;二來分散精力,不能把全部思想集中在使曹操中計的問題上了。
那末,龐統真的在畫連環圖嗎?非也。
他在專心一緻地把白天在将台上所看到曹營的破綻畫下來,把破窗兵的那幾條要領寫下來。
等到連環計獻完,回轉三江,隻要把這幾張紙給周瑜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因此,他嘴上說的與筆下畫的,完全是兩碼事。
外面的兩個探子隻看見他文思流暢,筆下生風,而看不出他究竟是在畫什麼,真是一舉兩得。
然而,這些破綻和要領不用幾張紙就能寫完、記好的,其餘的紙上仍是畫的連環圖,但很潦草和馬虎。
這樣,即使探子看見,也隻以為是畫的初稿。
龐統畫好一張,就往床上一攤&hellip&hellip沒有多少時間,床上畫稿攤滿。
全部畫好後,龐統把筆在桌上一擱,拿起了鵝毛扇走到床前,自語道:&ldquo墨迹未幹。
&rdquo說罷,用鵝毛扇搧那畫稿。
搧了一會見,墨迹幹了,他便将圖紙一張張地全部理起來,疊好,把畫破綻的幾張卷在最中間,在左手袖中一塞。
外面梆敲三更,實足畫了一個更次。
龐統搓握手,說道:&ldquo圖已畫畢,時光不早了。
早些睡吧,明日大帳獻圖。
&rdquo說罷,将腰中絲縧一松,卸下道施。
所畫的假連環圖在短襖袖子裡,道袍卸下來毫無問題,然後掀開被子,脫掉靴、襪,用鵝毛扇搧熄了蠟燭,十分疲乏地躺了下去。
頓時帳中漆黑一片,寂靜無聲。
手下人忙從地上小心翼翼地爬起來,向回去路上走了一段,飛也似地去回複曹操:&ldquo禀丞相,龐先生畫了十來張圖,卷好後塞在左邊袖子裡。
現在他真的睡了,不但脫了衣眼,而且蠟燭都滅了。
&rdquo 曹操想,他現在已經大功告成,所以安然大睡了。
那是真的睡了。
半夜工夫,确實很辛苦。
我也要歇息了,看他明天這卷圖是否從左手袖子中取出。
曹操轉的念頭太笨了。
龐統施搧熄了蠟燭,就把兩隻袖子中的兩卷東西對掉好了。
丞相吩咐手下人退出,自己到内帳安寝。
半宵易過,東方破曉。
十一月十四,是龐統獻連環計的日子。
丞相一早坐帳,文武兩旁歸班站立。
徐庶在想,我們這小弟兄三人中,我的本領不及他們。
龐統可以與孔明齊名,但他沒有孔明這樣的耐心和度量,性格高傲且脾氣急躁,好象天底下數他本事最大。
那末,今天倒要看看他如何獻這連環計了。
曹操想,我們軍營裡的規矩,哪怕我睡得再遲,也要一早升帳。
而他們這批山林隐士是散漫慣的,或早或晚,或起或睡,都無一定的常規,對他不能這樣要求。
龐統昨夜三更才睡,現在讓他多睡一會吧。
丞相就先料理掉一些日常事務。
按現在的鐘表計算,大約在八點鐘光景,曹操命手下人去請龐先生起身。
手下人遵照丞相的吩咐,準備好一盆洗臉水,一碗參湯,到龐統帳前叫門:&ldquo龐先生,請起身吧。
&rdquo 龐士元打了個呵欠,應道:&ldquo來了。
&rdquo一邊答應,一邊從床上坐起來,先伸手摸一摸兩隻袖子。
恐怕睡覺時把兩卷圖掉了出來。
一摸,兩卷東西都在。
這才穿好襪子,套上靴子,披上道袍.腰間絲縧系緊,走過去把帳門拉開,讓手下人進來。
手下人把盆、碗放在桌上。
龐統梳洗完畢。
端起碗來把參湯一飲而盡。
手下人說.&ldquo龐先生,丞路大帳有請。
&rdquo 龐統想,昨天半夜的做功,曹操已全部聽說了,我今天隻要象背書似地去背一遍,讓曹操再看一遍,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