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斬蔡張過後方知 害孔明掘坑逮虎

關燈
得個鴨吃砻糠──空歡喜。

    現在,你問我箭的用途,那末我就介紹一番:&ldquo都督,弓箭确有大用,不論水戰陸戰,突陣沖鋒,守營把寨,皆需用箭。

    &rdquo &ldquo原來如此。

    如今本督營中缺少十萬狼牙。

    &rdquo 孔明一聽,周瑜缺少十萬支箭。

    那不是等于開了飯店沒有糧米嗎?但是,我不管你是真缺還是假缺,反正附和于你就是了:&ldquo都督,此乃軍中大忌也。

    &rdquo 周瑜聽了叫好,我隻要你說這句話,此計才能成功。

    周瑜立即拔令在手:&ldquo先生,将令一支,為造備官,督造十萬狼牙。

    先生願為否?&rdquo 孔明想,不答應也隻能答應。

    否則我真的要死的。

    因為你是統帥,我是部下,你表面上與我商量,實則就是命令,違抗将令要殺頭的。

    故而應道:&ldquo亮理當從命。

    &rdquo &ldquo那末先生,造就狼牙十萬,可要多少日子?&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諸葛亮想,這日期倒的确要算算準确的,日期不對,腦袋不保。

    所以先生眼睛一閉,在動腦筋。

     周瑜一看,諸葛亮突然沉默不語,心想,不要去催他,要他上當都不容易,要做出十萬支箭對他來說,是個棘手的大事,讓他靜靜心,想一會兒。

    一催,他或許有所覺察,收回成命就麻煩了。

     此時,急壞了旁邊的魯大夫。

    魯肅想,孔明啊,你既然答應了造箭之事,那末這個日期就是關鍵,周瑜要公道殺你,也就殺在這個日期上。

    我雖然是文官,但也懂得造一支箭是不容易的,要經過多道工序:打箭頭,削箭杆,粘翎毛,然後再把箭頭裝上箭杆,并用膠漆膠住,這才成為一支箭。

    我們這裡,現有五十名制箭工匠,造一萬支箭一般需要三天,十萬支箭就要三十天,再少是不行的了。

    難道你孔明不知道這個情況嗎?否則,為什麼想了那麼半天還不開口呢?如果你算不準确的話,甯可多說幾天倒不要緊的,隻怕你說少了,正好落入圈套,那都督是不會與你客氣的。

    所以,魯肅咳一聲冷嗽。

    見孔明眼睛睜開來了,他便偷偷地伸出三個指頭比劃着,意思是,十萬支箭需造三十天。

    再一想,不行。

    我是一個指頭代表十天,不要諸葛亮以為是一天,三個指頭總共三天,相差了二十七天,那也不必造箭了,還是吃吃玩玩等死吧。

    那怎麼辦呢?踱頭倒很聰明,連忙再用左手的食指往右手的三個指頭上一搭,等于在中間加了一橫,成為一個&ldquo卅&rdquo字。

    心裡想,這下你孔明總可以看得明白了吧! 諸葛亮用眼梢對魯肅一瞟,險些笑了出來。

    心想,你倒真賣力,已經給我算好了日子了,還搭個字給我看看呢。

    不過,你有你的算法,我有我的估計,我說出來的日子要叫你們這裡的人都吓一大跳。

    開口道:&ldquo都督。

    &rdquo 周瑜雖則在旁不催,但心裡也很急。

    現在一聽,等了那麼半天總算開口了,不知他要多少天。

    所以,周瑜忙答應道:&ldquo先生。

    &rdquo &ldquo以亮看來,造就十萬狼牙,三天足夠矣。

    &rdquo 魯肅一聽,哎呀!我這隻手指連連加上去已經來不及了,他的嘴巴比我的動作快得多。

    這下我闖下大禍了。

     周瑜聽他說隻要三天,反而不敢馬上答應了,因為時間相差太懸殊了。

    他想,即使工匠粗制濫造,夜以繼日地幹,也做不了這許多箭呀。

    不要是諸葛亮在故意戲弄我?如果我說一準如此,他說,你來試試看!那倒弄僵我了。

    周瑜自以為老資格,做事謹慎,特地再問一聲:&ldquo莫非戲弄本督麼?&rdquo 孔明十分莊重地說:&ldquo軍中無戲言!&rdquo這是中軍帳,不是茶坊酒肆,不是開玩笑的地方,怎可以戲弄你都督呢? 周瑜一聽,哎喲,反而被他搶白了一句!好,孔明,你不要被自己的大話搞得利令智昏,你以為今日在此大帳上的說話口說無憑,到時候可以抵賴嗎?哼!休想。

    你說到這樣的話,我就不會放過你。

    問道:&ldquo既然如此,可願立下軍令狀?&rdquo 孔明幹幹脆脆地說道:&ldquo願立。

    &rdquo &ldquo立上來。

    &rdquo &ldquo是。

    &rdquo 孔明把椅子移到周瑜虎案近旁。

    手下給他鋪紙、磨墨。

    軍師把扇子一放,提筆在手&hellip&hellip 周瑜見他真的願寫軍令狀,十分驚詫。

    但是再一想,他在動什麼腦筋呢?三天造十萬支箭根本不可能的。

    不管怎樣,這張筆據就是他的腦袋。

    到那時,孔明拿不出這許多箭,我就殺之有名了。

    周瑜高興得站了起來,将令箭往虎案上一放,一手撩雉尾,一手搭在案角上,得意洋洋,側目觀看諸葛亮立狀。

     一邊的魯肅實在按捺不住了。

    心想,孔明啊孔明,你要尋死就講明好了!說得出隻要三天,而且還敢寫下這張軍令狀,在這裡打什麼趣!你一死,我的日子難過了,劉備那裡我怎麼交代呢?魯肅急得從文官班中走了出來,他急得忘了大賬上的規矩,兜到了孔明的側背後,對他雙手亂搖。

     諸葛亮覺得頭頸裡有風,側過頭來用眼梢一窺,原來踱頭在那裡搖手,袍袖亂晃。

    孔明心想,真是&ldquo皇帝不急急太監&rdquo。

    你不用急成這種樣子,我一支箭都不需要造,人家已經給我準備好在那裡,我隻要去拿就可以了。

     魯肅見他不理不睬,以為他還沒有發覺,所以雙手越搖越急,不留神碰到了周瑜的一根雉尾上。

     周瑜覺得頭上的一根雉尾忽然在索索索索地抖動,回頭一望,不禁&ldquo啊!&rdquo地一聲叫了出來。

     &ldquo哎喲!&rdquo魯肅雙手縮轉來都來不及。

    心想,真是急煞人!我搖了這半天手,孔明沒有覺察,倒被大都督看見了,弄得自己窘态畢露。

     周瑜對魯肅把眼睛一瞪:你這個人怎麼臂膀朝外彎的?我要諸葛亮中計都不容易,你來搖手阻攔與我作對!他若軍令狀不立,我就不能拿掉他的腦袋,這條計策就前功盡棄了,周瑜厲聲斥道:&ldquo子敬,爾失規了!&rdquo你怎麼好跑到這兒來! 幸虧是魯肅,若是旁人的話,周瑜就沒有這麼客氣了,決不肯輕饒。

     踱頭無辦法,隻得回到文官班中站好。

     這時,孔明略加思索,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已将軍令狀寫好。

    話雖不多,但語氣很重:&ldquo亮奉都督将令,督造十萬雕翎。

    限定日期三天,到期如數交箭。

    倘然缺少半支,甘受軍法處置。

    立狀人,諸葛亮。

    &rdquo 孔明把筆一擱,拿起軍令狀送給周瑜:&ldquo大都督,軍令狀在此!&rdquo 周瑜連忙伸手去接。

     孔明突然把手一縮,軍令狀往身後一放,&ldquo慢!&rdquo &ldquo先生怎樣?&rdquo &ldquo都督,這三天之期,今日自然不在其内,當從來朝初五算起。

    都督以為如何?&rdquo 周瑜想,今天不算就不算,反正現在已經下午了,不見得多給你這半天時間,就能造滿十萬支箭了。

    再給你十個半天也不要緊,不在乎這半天了,我也樂得派頭大點,到時殺起人來也更顯得公道些。

    所以一口答應:&ldquo就依先生便了。

    &rdquo這樣顯得我周瑜寬容。

     哪知孔明的活命往往就在這種微不足道的細節之處,在你周瑜不知不覺時,他的腦袋已從你的刀下滑掉了。

    孔明算準初七晚上大霧,從初五算起,剛好三天,初八早上可以交令。

    他方才計算的就是這個日期。

    周瑜不識天文,哪知其中奧妙?不料日期半天,腦袋一個! 孔明重新提起筆來,在軍令狀的最後,寫上&ldquo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初五立&rdquo。

    寫好,擱筆,再次将軍令狀呈給周瑜:&ldquo大都督,軍令狀在此!&rdquo &ldquo拿來。

    &rdquo周瑜伸手來接。

     孔明又是一縮,&ldquo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