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斬蔡張過後方知 害孔明掘坑逮虎

關燈
雖快,不殺無罪之人。

    &rdquo &ldquo大夫,你要明白,周郎手操生殺大權,殺人如同割雞,他可尋釁借端而殺。

    &rdquo 孔明心裡想,我如果真的怕他殺人,也就不同你講了,隻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了。

    到底講與不講,這個随你魯肅的便。

     魯肅随口應了一聲,走出艙來,仍由小船擺渡上岸,直抵周瑜寝帳。

     &ldquo都督,下官回來了。

    &rdquo 周瑜見魯肅回來了,忙問道:&ldquo諸葛亮知曉本督之計否?&rdquo 魯肅想,我臨走時,諸葛亮關照我不能老實講的,說了真話又要生出事情來的,那還是少說為妙,免得多事,便道&ldquo孔明絲毫不知。

    &rdquo 周瑜聽說這條反間計連諸葛亮都被自己瞞過,按捺不住心頭之喜,高興得放聲大笑:&ldquo哈哈!哈哈!啊哈&hellip&hellip子敬,這反間計非但瞞過蔣幹、曹操,連諸葛亮也全然不知,你看本督此計如何啊?&rdquo &ldquo都督,反間計雖好,惜乎啊惜乎!&rdquo 不防魯踱頭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周瑜一愣,心想,你剛才說我這條計勝過王翦反間殺李牧,十全十美,怎麼到諸葛亮的船上去了一趟之後,弄了個惜乎出來?不知這惜乎又是何意? &ldquo子敬,惜乎在哪裡?&rdquo &ldquo這反間計的前面半截十全十美,惜乎者後面半段都督失于檢點。

    &rdquo &ldquo何處失于檢點?&rdquo &ldquo蔣幹偷書盜令逃回赤壁之時,若然是下官施用此計&hellip&hellip&rdquo 魯肅的面皮倒也挺老的,諸葛亮說&ldquo若然是本軍師施用此計&rdquo,他變成了&ldquo若然是下官施用此計&rdquo。

     周瑜想,你用此計?我從來沒有看見你用過計,你也會用計?便問:&ldquo爾用此計便怎樣?&rdquo &ldquo理當派遺一将,帶兵五百至一千,随其後緊緊追趕,迫使蔣幹倉皇逃竄,不及詳察内中情理。

    而今一兵一卒全無,由其安然回轉赤壁,倘然蔣幹稍有才智,便能察覺其中有詐。

    幸得蔣幹好大喜功,九江才子有名無實;曹操久有殺蔡、張之心,故而一怒之下誤中反間,錯殺二奸。

    他随即便會醒悟。

    因此,反間計雖則成功,并非都督之能&hellip&hellip&rdquo魯肅指頭點到周瑜鼻尖上,&ldquo乃是吳侯之洪福也!&rdquo 周瑜聽完這番話,手持雉尾,兩眼發直。

    仔細一想,方才你說我的計如何如何的好,現在竟能頭頭是道地指出這麼一個破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俗活說,三日不見,刮目相看,怎麼片刻工夫,你魯肅就判若兩人了。

    真是眼睛一眨,母雞變鴨。

    不是我周瑜看不起你魯肅,你還沒有這個能耐,肯定是諸葛亮說的。

     &ldquo子敬,你這番說話,莫非諸葛亮所講?&rdquo &ldquo呃?正是軍師所講。

    &rdquo魯肅想,我哪裡想得出呢? &ldquo嗳!諸葛亮啊諸葛亮,本督不殺爾諸葛亮,非為人也!&rdquo &ldquo哈哈!不出軍師所料。

    大都督,鋼刀雖快,不殺無罪之人。

    &rdquo &ldquo嗳,呆子!本督掌握生殺大權,殺人易如割雞,本督可以尋釁借端而殺&hellip&hellip &ldquo嗨嗨!又被軍師料到。

    &rdquo 魯肅以為講這麼幾句話無足輕重,不料周瑜低下了頭正在動殺諸葛亮的腦筋了。

     他想,諸葛亮實在厲害,我心頭之事一樁都瞞不過他,非但曉得我的計,還能捉出這麼一個漏洞,你這個人還能放在世上!周瑜沉吟片刻,頓生一計。

    他慢慢地擡起頭來,目露兇光,對魯肅講:&ldquo子敬,本督要公道殺諸葛。

    &rdquo 魯肅想,何必要說&ldquo公道&rdquo二字呢!你害孔明從未講過公道,總是無事生非,挖空心思,倒不如說一聲蓄意殺人痛快些!明知道周瑜又要施計殺孔明,魯肅隻得問他:&ldquo請問大都督,怎樣的公道?&rdquo &ldquo本督已有一計,名謂&lsquo掘坑逮虎&rsquo之計。

    &rdquo 掘坑逮虎之計,又名掘坑誘虎之計,即設下陷阱,引誘猛虎落入坑内,然後捕而殺之。

     魯肅一聽,明白周瑜是想做成一個圈套,讓孔明自己來鑽。

    心想,早知如此,我也不把孔明的話講給你聽了。

    現在他拉下臉來,真的要殺諸葛亮了,趕快讓我來勸勸他吧。

    因此,說道:&ldquo都督為何又要殺他?看在下官的份上,就算了吧!&rdquo &ldquo子敬不必多言,與我退了出去。

    ──來,起鼓升帳。

    &rdquo 魯肅一看,解勸無用,又聽得聚将鼓響。

    他隻得走上大帳。

     片刻之間,文武聚集中軍帳上。

    周し願來令兵去請孔明上岸議事,自己登上大帳,在虎案中坐定。

    文武參見已畢,兩廂站立。

     孔明聞得周瑜相請,立即離舟登岸,直抵大帳。

    對魯肅看看:我叫你不要同周瑜講,你偏偏不聽,現在他又要殺我了,否則不會叫我上岸來的。

     魯肅對孔明豎起兩個指頭,表示都督要用&ldquo公道&rdquo二字殺你,你今天千萬要小心,不要被他公道掉了腦袋! 孔明對大夫看看:我是講者不怕,伯者不講。

    隻怪你嘴巴太快,肚皮裡藏不牢東西,現在你着急已經來不及了。

     軍師若無其事,走到周瑜虎案之前:&ldquo亮見都督。

    &rdquo &ldquo先生少禮,請坐了。

    &rdquo 孔明在老位子上坐定,一手捋須,一手輕搖羽扇,閉目養神。

     周瑜想,諸葛亮這家夥聰明得很,我如果馬上用計,恐怕他要覺察出來。

    讓我先同兩旁文武空敷衍幾句,然後趁他不備,再把話題轉過來。

    因此,周瑜對着大帳上說:&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本督略施一條反間之計,使曹操将蔡瑁、張允斬了,調令于禁、毛玠為水軍都督。

    &rdquo 衆文武聽到反間計已成功,把曹操的水軍主帥的頭都搬掉了,帳上群情振奮,自然個個高興,人人雀躍。

     周瑜這才回過頭來,對孔明道:&ldquo先生。

    &rdquo &ldquo大都督。

    &rdquo &ldquo蔡、張已除,操賊無倚。

    本督克日長江破敵,請問先生,臨江水戰當以何種兵器為先?&rdquo 兩旁文武一聽,覺得都督問出外行說話來了。

    江中水戰以何種兵器為先,這是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了,不要說我們這些文官武将都知道,就是小兵也懂得。

    孔明他是堂黨一家軍師,前番長江初戰,他是指揮若定,一無差錯。

    你去問他這話,正好被他譏笑一番,豈非自讨沒趣? 周瑜明知這是大家知道的常識,但故意不問别人,而一定要諸葛亮來回答,然後借他之口來殺他的頭。

    這便叫公道殺他。

     孔明想,江上水戰最重要的兵器自然是弓箭。

    在水面上行動不靈便,往往看得見敵人,而一時長槍、大刀夠不上,而箭可以射出一百步,拒敵兵于百步之外。

    你身為大都督,并且是以善于指揮水戰而聞名于世的,江東的小孩都會唱&ldquo臨江水戰有周郎&rdquo,怎麼你連這一點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不可能,大概你要考一考我吧?這根本難不着我。

    既然這樣,那我就來講給你聽吧:&ldquo都督,臨江水戰,當以弓箭為上。

    &rdquo &ldquo請問軍師,弓箭有何好處?&rdquo 孔明想,你越問越不象話了,連弓箭有什麼長處都不知道,還當什麼大都督!分明是要我自掘墳墓葬自身。

    諸葛亮已經明白周瑜用的是掘坑逮虎之計,而且計的内容也心中有數了。

    心想,我這隻老虎現在就睜開眼睛往你設置的陷阱裡跳,讓你先高興一下。

    但是,我今天跳進去,過幾天還要跳出來的,叫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