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甘甯飛舟救都督 蔣幹過江作說客

關燈
,定叫你吓一跳!因此,昂首挺胸邊走邊說:&ldquo我乃同你家都督是九江同窗,今天特來拜望,費心通報。

    &rdquo衛兵們聽了這幾句話,滿面堆笑走上前來:&ldquo啊!原來如此。

    好罷!&rdquo&ldquo好&rdquo字出口,旁邊四個小兵直擁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蔣幹擡了起來,騰空把蔣幹送到裡面,嘴裡還在叫嚷:&ldquo蔣幹進&hellip&hellip&rdquo蔣幹身體騰空,覺得不對頭。

    心裡想,在外面坐大轎,到了裡面卻乘&ldquo飛轎&rdquo,乘&ldquo飛轎&rdquo就等于押犯人。

    先坐大轎,後乘&ldquo飛轎&rdquo,弄得蔣幹十分尴尬,不知周瑜搞的是什麼名堂。

    其實,周瑜就是要搞得他七葷八素,糊裡糊塗,然後叫他就範。

    來到周瑜虎案之前,四個小兵的八隻手一放,将幹跌一個仰面朝天,頭上便巾脫落,手中紙扇掉下。

    他趴在地上對着周瑜一眼不眨地看着。

    心想,多年的同窗重逢,請我坐大轎的是你,現在又把我當作書包一樣抛了進來,你安的是什麼樣的心?可是周瑜見了蔣幹隻是對着他看,一言不發。

    蔣幹想,孫、曹兩家敵對,我從赤壁到此不是受歡迎的嘉賓,他們都有戒備之心,我隻有自己見機行事。

    他迅速從地上爬起來,撿起便巾戴在頭上,紙扇一執,抖了抖衣服上的灰塵,戰戰兢兢走到虎案前向上一拱到底:&ldquo公瑾兄在上,小弟蔣幹有禮了。

    &rdquo周瑜想,為了表示你我之間的親密關系,在此大帳上與我稱兄道弟,我卻不來和你的調。

    &ldquo蔣幹,爾今日到此有何貴幹?&rdquo我到此做說客,勸你歸順曹操。

    這些話,在此大帳不能說,要與你單獨談。

    蔣幹笑盈盈地回答道:&ldquo公瑾兄,小弟久違尊顔,特地前來叙闊别之情。

    &rdquo&ldquo蔣幹,爾莫非來此作曹氏的說客?&rdquo周瑜開門見山地點穿他的來意。

    蔣幹心中暗暗佩服。

    他想,我與他同在九江念書,莫怪他能做江東的大都督,他的腦子确實靈活,我的來意被他一猜就着。

    我無論如何不可承認,一承認自己是說客,腦袋就要落地。

    因此,蔣幹矢口否認:&ldquo公瑾兄,非也!非也!小弟特來拜望。

    &rdquo周瑜聽他抵賴,放聲大笑,說道:&ldquo本督雖無師曠之聰,然聞弦歌而知雅意。

    &rdquo古代晉國有個琴師,名喚師曠,因為兩隻眼睛東張西望分了他的心,學琴不見上進。

    因此,把自己的兩隻眼睛熏瞎。

    這樣,他就一心學琴了。

    結果,他的琴越操越好,簡直可以代替兩隻眼睛,任何事情都能從他的琴聲中表達出來。

    倘有别人操琴,隻要他能聽見,師曠就能從琴聲中聽出操琴人的心聲。

    因此稱到&ldquo聞弦歌而知雅意&rdquo。

    蔣幹聽到這句話,知道周瑜已吃定他是來做說客。

    因此,蔣幹想,你周瑜把話說到如此地步,我沒有理由再留在這裡,否則自己危險了。

    他對周瑜拱一拱手:&ldquo公瑾兄,小弟好意前來拜望,何故疑慮小弟?如此即便告辭了。

    &rdquo周瑜想,你要想跑沒有這麼便當,要你來也不是容易之事。

    你要想走,我要托你帶封信回去。

    周瑜就喝道:&ldquo且慢!&rdquo&ldquo是,公瑾兄怎樣?&rdquo周瑜說:&ldquo并非本督疑慮你&hellip&hellip&rdquo蔣幹想,到底多年同窗契友,還是有點交情的。

    不是你疑心我,誰會疑心呢?周瑜接着說:&ldquo爾且聽了,手下人報到你子翼兄來此,兩旁文武與本督言道:來人是個說客。

    本督不信,與衆文武争執不下,為此将子翼兄當衆一試,請勿見怪。

    &rdquo我道周瑜為什麼忽而叫我坐大轎招搖過市,忽而又叫我乘&ldquo飛轎&rdquo,當衆出醜,原來諸位文武心中不服,故而大帳相試。

    江東文武了不起,人人有資格,幸得我口齒乖巧,未露馬腳,否則這班文武個個怒目而視,定要被他們看出破綻來。

    蔣幹邊想,邊對兩旁文武看着,面有得意之色。

    衆位文武對蔣幹看看。

    他們想,我們這些人話都沒有說過一句,誰來懷疑你到這裡來做說客呢?還不是周瑜他一個人自編自唱,自說自話?蔣幹見大家疑團盡釋,再對周瑜說:&ldquo公瑾兄,不必多疑,小弟好意。

    &rdquo周瑜說:&ldquo既然子翼兄一團美意,本督欲與子翼兄到寝帳暢飲一盞。

    &rdquo說罷,周瑜站起身來,轉出虎案,走到蔣幹身旁,攜他的手臂,吩咐兩旁:&ldquo退帳。

    &rdquo然後向寝帳而去。

    蔣幹聽到寝帳飲酒,正中下懷,心想,好極了!我與周瑜兩個人寝帳飲酒,就可以推心置腹地勸他歸降曹操。

    因此嘴上客套:&ldquo公瑾兄如此款待,小弟恭敬不如從命,叨擾了。

    &rdquo腳上生油走得很快。

    周瑜回頭見兩旁文武站在那裡一動都不動,開口問:&ldquo爾等緣何立而不退啊?&rdquo按規矩說來,周都督的話就是将令,令出如山,文武應該立即退出,今日這班文武剛才已有人與他們面授機宜,故此對周瑜的話充耳不聞,站立原地。

    蔣幹也覺得奇怪:這裡的文武天資聰穎,但不太聽話。

    就連都督的命令他們也可以不執行。

    這種情況,曹營中就沒有了。

    周瑜見蔣幹十分驚異,喊道:&ldquo子翼兄。

    &rdquo&ldquo公瑾兄。

    &rdquo&ldquo可知文武為何不退啊?&rdquo蔣幹想,你們江東這裡的風土人情我不了解,怎麼客人來了,手下文武可以不聽主帥的将令,發&ldquo人來瘋&rdquo?回答道:&ldquo小弟不知何故。

    &rdquo周瑜說:&ldquo他們唯恐子翼兄到了裡面要解勸本督歸降,故而不肯退帳。

    &rdquo蔣幹一聽,心裡一怔。

    他想,我以為衆文武的疑心已被我剛才一番說話搪塞過去。

    不料,還是對我不放心。

    真有眼力。

    他心裡慌,臉上強裝鎮定:&ldquo公瑾兄,斷無此理。

    請勿見疑!&rdquo&ldquo既然這樣,衆文武與本督共到寝帳痛飲便了。

    &rdquo這班文武,聽得共進寝帳飲酒,個個喜逐顔開,齊聲叫道:&ldquo都督請!大都督請!請哪!&mdash&mdash&rdquo大家簇擁着周瑜和蔣幹走進寝帳。

    蔣幹一看這等勢頭,心想,完了!這許多人來到裡面,我怎樣和周瑜說話呢?蔣幹無可奈何,隻得攜了周瑜的手往寝帳而去。

    正是:大言未向同窗谏,衆議已将說客嫌。

    未知蔣幹可曾把周瑜勸轉,歸順曹操,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