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削鐵鎖青釭試鋒 下戰書長江交兵

關燈
兩個差人倒楣,就把他們兩人當作劉備弟兄兩人殺了再說,暫時平一平我心頭之恨!因此,周瑜下令:把江邊和臨江殿的一切都收拾一下。

    然後衆将交令,各各回營。

    周瑜回寝帳,關照放魯肅。

    魯肅在營後早已把臨江殿之事打聽得明明白白。

    心想,枉然是一家都督,把我禁押,不料自己反被關君侯拉來扯去,弄得沒有辦法收場。

    讓我出去羞他一羞,看他還能在我面前耍威風否!魯肅到達寝帳,見周瑜面有愠色,殺氣尚在,知道他正在惱羞成怒之際,在尋找出氣洞。

    魯肅不敢打趣,上前招呼一聲。

    此時,手下又報入帳來:&ldquo報都督!差官在大營之前求見都督。

    &rdquo周瑜一聲吩咐:&ldquo傳令升帳!&rdquo立時,帳上起鼓,營前炮響,聚集水、陸、糧三軍文武。

     周瑜又命人到參謀船上傳宣諸鹆戀前丁?諸葛亮從七蘆灣回到三江,料着周瑜要傳我上岸,因此早在船上等候。

    現在手下傳令到,先生上岸。

    他一路走,一路想:今朝周瑜殺劉備不成,肯定要尋事生非,我要百般小心在意,不可造次。

    他上得大帳,見周瑜已經坐在中央,兩旁文武歸班站立,徑向周瑜走去。

    周瑜見諸葛亮走來,心裡想,人稱你諸葛亮未蔔先知。

    今朝我瞞了你邀劉備過江赴會,可惜機謀敗露。

    此等大事,諒你耳聰目明,也難以知曉。

    讓我來看一看他的神色,可有先見之明?諸葛亮已察覺到周瑜用挑釁的目光打量自己,知道他在試探自己。

    他想,周瑜啊,别自作聰明,掩耳盜鈴了。

    你的所作所為要瞞過我,這是不可能的。

    我非但消息靈通,而且暗中已會晤了劉備,錦囊也已發出,隻等東風起,坐收漁利了。

    恐怕這些事情,你反被我瞞過了吧。

    孔明眉毛一揚,臉上略顯得意之色,表明自己已有所耳聞了。

    兩人口不開,眉來目去傳遞音息,衆文武一點都不知道。

     孔明到虎案前,向周瑜拱一拱手。

    &ldquo都督在上,亮有禮了。

    &rdquo周瑜說:&ldquo先生少禮,一旁坐了。

    &rdquo孔明說一聲&ldquo謝坐。

    &rdquo在旁坐了下來。

    周瑜見三營文武齊集,傳曹操的差官進見。

    曹操在赤壁滿以為十天一過,孫權會率衆過江投降。

    不料未過幾天,周瑜帶兵屯紮三江,毫無歸順之意。

    知道孫權詐稱投降,暗中調兵遣将,準備迎戰。

    他還不知掮了徐庶的木梢。

    因此,命兩個手下為正、副差官到江東下戰書,約期開兵。

    此時,正差官手捧一道戰書,副差官跟在後面上了大帳。

    副差官站在帳口,正差官跨到虎案前,雙手把戰書呈上,然後一拱到底:&ldquo江東大都督在上,曹營差官有禮了。

    &rdquo周瑜見這兩個差官如此傲慢無禮,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想,剛才在臨江殿碰了一鼻子灰,現在兩個小小的差人也敢如此小觑于我,本當一肚子氣無處出,我就被你們一個當作劉備,一個當作關雲長,殺掉算了。

    他是眼噴怒火,心藏殺機,盯着面前的差官。

    孔明在旁看得仔細,知道這兩個差人災星将臨。

    心想,你們兩人快點跪下來,或許還有求生之望。

    周瑜和你家曹操一樣的心狠手辣,再不跪下,後悔莫及了。

    這兩個差人見周瑜怒容滿面,氣勢洶洶,他們也在想,中間坐的不要說是你周瑜,就是孫權升堂,我們也不跪。

    這叫上邦之師不跪下邦之主,看你把我們怎樣。

    這兩個差人實在不識相,曹操與孫權互為仇敵,哪來什麼上下之分、貴賤之别。

    今日周瑜火冒三丈,區區差人根本不在眼裡。

    不要說不跪,就是跪了下來也逃不了厄運。

    周瑜見他們不跪,作色道:&ldquo唗!爾見了本都督,擅敢立而不跪。

    來!與我軍棍伺候!&rdquo帳上手下一聲吆喝,起軍棍向這正差官的腳上就是用力一棍。

    差官挨着打,哪裡敢遲延,慌忙雙膝跪下。

    周瑜問:&ldquo爾到此何幹?&rdquo差官說:&ldquo奉命下戰書。

    &rdquo說罷,又講戰書高高舉起。

    值張官接過戰書呈給周瑜。

    周瑜接到手中正待拆看,又忽然回過頭來對旁邊的孔明看看,心想:慢!前番諸葛亮曾對我說過,曹操早有不軌之心,對我家眷垂涎三尺。

    倘使戰書上曹賊故意以言相辱,我如何禁得住這等氣惱!與其被他侮辱,我還不如不看。

    反正要與這老賊決戰,看與不看還不是一回事?周瑜想到這裡,便把戰書撕一個粉碎,把紙片揉成一團,朝地上一丢。

    孔明看到這般模樣,把周瑜的心理已猜到了十之八九。

    他想,周瑜此人量小氣狹,我是無中生有,他卻信以為真。

    跪在地上的差官,見周瑜把曹操的戰書不由分說地扯掉,不禁暗暗地想,你真好大的膽子,竟将丞相的戰書撕去,日後我家丞相打過江來,看你怎樣說法。

    周瑜撕了戰書,餘怒未息,嚴厲喝道:&ldquo與我擡起頭來。

    &rdquo差官說:&ldquo是!&rdquo差官擡起頭來。

    周瑜問:&ldquo你姓甚名誰?&rdquo差官答:&ldquo小的名叫宋忠。

    &rdquo周瑜還以為此人在與他說笑話,心裡想,既然名字叫&ldquo送終&rdquo,那就成全了你,就在此三江口送你的終。

    &ldquo來!将這宋忠拿下,至中軍帳送終。

    &rdquo諸葛亮聽說此人叫宋忠,想起了在火燒新野之前,宋忠奉命去宛洛道送降書降表,被周倉捉到新野,大家都要送他的終,卻被劉備放走的。

    确有此人,不是謊告。

    看來今日非送了終不可。

    原來,周瑜要殺他,并非因為他叫了宋忠而要送他的終,而是因為這差官來得不是時候。

    須臾,手下人已把宋忠繩穿索綁,推到外面。

    隻聽得一聲炮響,人頭落地,一個血淋淋的腦袋送上帳來:&ldquo請虎駕驗證。

    &rdquo周瑜傳令:&ldquo放在旁側。

    &rdquo又舉目對副差官看看:一個&ldquo劉備&rdquo被我殺了,還有個&ldquo關雲長&rdquo是否要就地正法呢?不能。

    若然兩人一齊殺了,無人回複曹操。

    我派人去送信,定遭殺戮。

    不殺他吧,也太便宜了他,不能讓他太太平平地回去。

    周瑜又是一聲呼喚:&ldquo來!将這副差官拿下,到中軍帳割鼻去耳。

    &rdquo孔明在旁想,周瑜确是殘暴得很。

    我一向反對施用酷刑,要殺就殺,要放便放,何必把人弄得半死不活,求生不能,欲死不得。

    帳上的文武也都旋轉了頭,見這差官早已吓得魂不附體,渾身發抖,都不忍目睹其慘狀。

    手下得令,一擁而上把差官一把拉出大帳,七手八腳将他雙手反剪,跪在地上。

    兩個手下按住他的身體,三個手下各執一把三面铮亮的利刃,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一手抓住差官的耳朵,一手将刀架在他的耳朵之上。

    還有一個手下把短刀貼在他的上嘴唇上,刀口向上,準備行刑。

    隻聽得兩旁虎威連連:&ldquo奉虎駕之命:用刑&mdash&mdash呼&hellip&hellip呼&rdquo頃刻間三個劊子手一齊動手,兩把刀向下一勒,兩片耳朵雙雙落下,鮮血淋漓;一把刀向上一枭,一隻鼻子已成身外之物,血如泉湧。

    刑畢,手下把他松了綁。

    此時的差官已痛得連叫喊都不能,隻是用兩隻手向三處傷口按将上去。

    就兩隻手怎能同時按住三處傷,按了這邊,那邊疼痛,忙得他兩手來回不停地轉動。

    鮮血不停地滴下來,渾身血迹斑斑,真是痛不欲生。

    令人慘不忍睹。

    周瑜還想,回文也不必多談,總歸明天與曹操江邊交戰,為激怒曹操,回文寫好就系在正差官的腦袋上。

    周瑜提筆在手,上首裡寫着:&ldquo來朝長江決雌雄&rdquo,明天與你長江之上見個高低;下首裡寫着:&ldquo洗頸伺候斬曹賊。

    &rdquo你準備象宋忠一樣&ldquo送終&rdquo吧。

    周瑜寫完,手下将回文在人頭上系好,把發髻分成兩股,打了一個結,再把副差官的耳、鼻用繩穿起來,一并挂在副差官的頭頸裡。

    然後周瑜傳令:&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