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劉皇叔扁舟赴會 關将軍單劍保駕

關燈
第十四回劉皇叔扁舟赴會關将軍單劍保駕 話說劉備在艙中站起身來,向艙門走去。

    後面二十名家将中,雲長走在最先,緊随劉備。

    雲長想,今日護兄赴會,責任不輕,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劉備走到艙門口,将龍袍一拎,一隻腳已跨出艙門。

    江邊的東吳兵将,見艙門口伸出一隻龍頭靴,知道劉備果真來了。

    因為除了劉皇叔可以戴龍冠、着龍袍、穿龍靴之外,還有哪一個可以穿?隻聽得江邊又是一陣喝彩叫好之聲。

    劉備伸出頭,朝外邊一看,頓時驚呆:江邊人頭濟濟,人聲鼎沸。

    心想,可笑自己身為皇叔,從未受人如此擁戴,如此盛況,怎能猜疑周瑜有不良之心?他徐步來到船頭站立。

    雲長和家将們身不離左右,也來到船頭。

     雲長向江邊一看,沿江一帶稠人廣衆,熱鬧非凡。

    不禁想道:盡管我家大哥也是一國之君,然而,對江東并無尺寸之功,擺下這麼大的場面,莫非其中有詐?不管是真是假,我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有備而無患。

    所以,跟随劉備踏跳闆,登江岸。

    周瑜見劉備上岸,連忙從江邊匆匆過來。

    到劉備面前,擡頭對劉備仔細一看:方臉大耳,三绺清須,龍冠龍服,滿臉紫氣。

    他心中想,劉備吉人有天相,久後必成大事。

    他将兩手一拱,說道:&ldquo啊,來者我道是誰,原來是皇叔。

    瑜有失迎迓,在此有禮了。

    &rdquo劉備也早已看清,面前披袍顯甲,雉尾雙飄,腮下無須,風流異常,不問可知,定是江東大都督周瑜。

     見他行禮,劉備說:&ldquo啊呀呀!大都督,劉備何德何能,有勞都督遠迎?劉備回禮了。

    &rdquo&ldquo皇叔請了!&rdquo&ldquo大都督請了!&rdquo&ldquo挽手同行可好?&rdquo&ldquo這倒使得。

    &rdquo周瑜一把抓住劉備的手,想想好笑:劉備是當今的皇叔,曾掃黃巾,戰虎牢,威德蜚聲四海。

    曹操處心積慮地要滅他,總是枉費心機。

    不想我今日略施小計,他竟鳌魚上鈎,中我之計,要死在我周瑜手中。

    他想到這裡,得意忘形,不覺一陣冷笑:&ldquo啊哈,嘿嘿&mdash&mdash&rdquo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關雲長在劉備和周瑜的背後,見周瑜言不由衷,皮笑肉不笑,更猜他心懷二意。

    在心中暗暗地對劉備說:大哥啊,看來今天赴會不會有什麼好收場的,處處要小心。

    他再對腰中的這口寶劍看看:恐怕今日要借這口寶劍來殺一條血路了。

    他一聲不響地跟着劉備,向大殿走去。

     此時雲長用鳳眼向四周一看,見背後跟了好多不明真相的人,并且都在交頭接耳、鄖運接。

    又見側面不遠處有許多東吳兵卒團團圍住一個人和一隻錨,定睛一看,卻是周倉立在錨邊。

    心裡明白,剛才江邊的喧嚣之聲,大概就是衆人為他喝彩叫好。

    此時,周瑜帶着劉備等人向臨江殿走去。

    來到甬道口,一員大将騎在馬上,手抱長槍,此人便是陸軍正先鋒太史慈将軍。

     他奉周瑜之命,在此甬道口阻擋劉備手下的大将。

    現在見劉備已近甬道口,背後二十名家将,并無一個大将,是攔是放,他心中犯起疑來:倘說放這二十個家将過去吧,沒有事情不去說它,有了差錯,都督怪罪下來,擔當不起;要是不放吧,一則劉備心中要生疑,防備有人要暗算。

    二則,都督倘使對我說,這二十名家将成不了氣候,翻不了船,我又不好交差。

    怎麼辦呢?他擡頭見周瑜正好走到自己面前,心想,何不讓我來問個消息?因此,太史慈對着周瑜一聲咳嗽,擠眉弄眼,用嘴對後面歪歪,意思是,劉備後面的這班家将,對他們怎樣處置?周瑜聽得太史慈的暗示,已經知道,他在為二十名家将為難了。

    心裡想,劉備是個聰明人,萬一我們阻擋他的家将,被他辨出苗頭來,我的計劃就落空了。

    劉備肯定要說:&ldquo都督請我赴會,我若不來,是看不起你,如果帶了大将來,更不象自己人。

    所以我隻帶二十名家将,以備路上不時之需。

    照說,象我這種身價,有事外出,起碼是前呼後擁,車馬乘騎不計其數。

    今日隻是防防身,你卻這樣不客氣,拒之于門外。

    恐有二心吧?&rdquo到時叫我怎樣對答?劉備見我窘迫難言,拔腿就跑,他的船泊在江邊,我還來不及去劫,逃回江夏,我就再難将其殺害。

    再說這二十名家将算得了什麼?等到我的伏兵四下殺出,還怕他們逃了一個不成? 周瑜想到這裡,也是咳嗽一聲,向臨江殿那邊努努嘴,暗示太史慈放他們過去。

    故而劉備、周瑜以及二十名家将一齊經過甬道口。

    家眼不見野眼見。

    周瑜和太史慈自以為無人知道,哪料早被背後的雲長悉心洞察,看了個一清二楚。

    雲長見他們兩人眉來目去,越來越覺得大事不妙。

    對自己兄長看看,尚且還在睡夢之中,一點無戒備之心。

    好得今日我在兄長身邊護衛,不然大禍已成矣。

    既然放我們家将進去,那就讓我們進去了再說。

    其實,太史慈放了雲長等二十名家将進去,還是姓周的便宜,可以少吃不少吓頭。

    倘然在甬道口攔住關雲長,必定有不少兵将要在&ldquo青釭&rdquo之上喪身。

    現在,雲長跟在後面,上甬道,見甬道兩旁馬隊排列,都是手執長槍、大刀,跟在家将們後面的吳兵吳将,都被攔在甬道口。

    他想,名不虛傳,周瑜果有害人之心。

    周瑜和劉備一行人走完這二裡路長的甬道,便來到臨江殿下。

    那末,這臨江之處哪來的大殿呢? 原來,當年小霸王孫策,在打平了江東六郡之後,他屯兵在此很長一段時間,為紀念立業之艱難,就在此建造了這座臨江大殿。

    殿外,有一座四丈開闊的露台,過露台便是五丈闊、四丈高的臨江大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殿中早已放好兩隻朱漆靠椅,面南背北。

    周瑜攙扶劉備上露台、進大殿,雲長和十九名家将上得露台,被江東手下擋在殿門之外。

    雲長和家将們十左十右分立兩旁,站定身軀,他正好站在右手一排進殿第一個。

    雲長見周瑜和劉備一起進了大殿,開始注意起四周的動靜。

    他看到大殿左右落地長窗全部緊閉,甬道兩旁的馬隊直排到露台跟前,大有關門落闩、擒龍捉虎之勢。

     雲長想,到了這裡,雖然進不得大殿,倒也可以觀察殿内外的一切情況。

    如果有人從大殿内殺出,我隻要向前幾步,便能跨到兄長身邊将他保護。

    假使有人從露台的左、右、後三面殺來,這更方便了,我守住殿門,一個休想進去。

    不過,雲長見左右長窗緊閉,更是疑雲難釋。

    他想,我家大哥到此附會,周瑜應該将長窗開直,以示迎接之意。

    青天白日将窗戶關得緊騰騰,這是何意呢?不問可知,窗外定有伏兵。

    由此,他更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正确無誤。

    周瑜偕劉備到大殿之中,把劉備的手一松,起袖口将座位一拂,說道:&ldquo啊!皇叔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