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東吳臨江宴劉備 樊口秉燭聚文武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三回東吳臨江宴劉備樊口秉燭聚文武
卻說周瑜在帳中盤算着害劉備的計策,傳令手下相請公侯大夫。
不一會,孫乾來到中軍大帳,見面前此人這般的冠袍裝束,心内便猜測到此人必是周瑜,所以踏上一步,一拱到底:&ldquo下官見都督。
&rdquo &ldquo啊!先生少禮,旁側請坐。
&rdquo &ldquo都督在此哪有下官的座位?&rdquo &ldquo請不必客套了,請坐。
&rdquo &ldquo下官放肆,告坐了。
&rdquo 孫乾與周瑜兩人分賓主坐定,恰待叙談,外面魯肅進來。
剛才魯肅聽說孫乾到此,他想,我前番去江夏吊喪,全靠他引領我去面見劉皇叔,他來到這裡,我應該盡地主之誼,殷勤款待于他,所以他匆匆趕來大帳。
隻見他倆寒暄一番後各自歸坐。
正待說話,魯肅就從旁邊輕手輕腳走過,站在&mdash旁聽他們說話。
孫乾見魯肅進來,心裡想,來得正好!我奉皇叔之命到此江東,就是為了引領孔明回轉江夏郡,你是當事人,我正要尋你索回軍師,免得夜長夢多。
&ldquo啊!先生到此何事?&rdquo周瑜開口問道。
&ldquo大都督,下官奉皇叔之命,前來犒賞三軍,全兩國之盟。
些些薄禮,望請曬納!&rdquo孫乾說罷,将一張禮單送上。
周瑜接到手裡向上面一看,暗暗好笑:窮劉備這些禮物真可謂&ldquo區區薄禮&rdquo了,叫我七萬大軍怎麼個犒賞法。
就是送給我周瑜一個人,我也未必會曬納。
所以他不以為然收過禮單。
孫乾在旁看得清楚,見周瑜将禮單不屑一顧地放在台上,心裡已經明白了幾分。
心裡想,你不要小看了這些禮物,我家皇叔為了它已經出了一身汗,就好象剝去了一層皮。
孫乾又說:&ldquo大都督,下官一來犒賞三軍,二來因營中軍務繁瑣,無人料理,如今奉皇叔之命,引領軍師回營。
&rdquo 旁邊的魯肅聽到這句說話,心裡十分高興。
他想,還是讓孔明早些回去吧,若再不回去,在此三江早晚要被周瑜害掉性命,就是我魯肅也為此事到處奔波,勞神費力,幾乎送掉半條命。
孔明一走,我也太平些。
所以在旁點頭稱是。
周瑜聽孫乾如此說法,他也在想,要把孔明帶回江夏,沒有這麼便當。
我處心積慮要殺他,至今未得到一點好處,相反處處暴露自己的用心。
現在你們要想輕而易舉地将他帶回去,方方辦不到,除非孔明腦袋落地,才讓你們來收屍。
活的孔明休想回轉江夏!幸得我已想好計謀,與你周旋便了:&ldquo啊!先生,軍師不在這裡。
&rdquo 站在一旁的魯肅想,你這個人就是不誠實,明明孔明在此三江,卻說他不在。
他有點按捺不住,要想插嘴,隻見周瑜雙眼對他一彈,吓得他有口難言,不敢聲張。
孫乾不知是計,還在繼續打聽孔明的下落:&ldquo請問都督,我家軍師現在何處?&rdquo &ldquo現在南徐。
&rdquo在鎮江城裡。
孫乾聽說孔明不在三江,而在南徐,他想,還是讓我到鎮江去一起,面晤軍師,将皇叔的話告訴他。
孫乾正要開口,此時周瑜又說:&ldquo來朝軍師與我主吳侯同到此地三江。
&rdquo 孫乾想,軍師明天就到這裡,那末我也不必再去南徐,今宵在此江邊營中住上一宿,等明日孔明來,我就同他一起離開江東。
周瑜見孫乾不響,又說:&ldquo請先生今日回轉江夏,來朝相倩爾主皇叔過江赴宴,與我家吳侯相見,約期出兵破曹。
然後再把先生引領回去。
&rdquo 孫乾聽他的話音,已知明日不可能将軍師領回江夏,至少要到破曹之後。
至于明日周瑜要請主人過江赴宴,這等大事,孫乾不放擅作主張。
他是劉備的心腹大臣,跟随皇叔多年,忠心耿耿,曆盡千辛萬苦,深知人情世故。
現在聽得周瑜相請,又見他言語舉止非同一般,明日過江是兇是吉,不能預蔔,要回轉江夏報告皇叔,與大家商議一下。
軍師不在身邊,要謹小慎微。
因此回答:&ldquo大都督,來朝我家皇叔來與不來,下官不能擅作主張。
&rdquo &ldquo先生,皇叔來朝來與不來,請他今夜命人回複本督,瑜可早作準備,迎接皇叔!&rdquo 周瑜嘴上講迎接皇叔,其實心裡早已安排好了計策,如果劉備不來,我的全盤計劃落空。
好得樊口山離此不遠,隻消從雙方的巡哨小船上通個音信。
想必孔明不在江夏,劉備無法識破我的圈套。
再說,劉備要接孔明回去,肯定要來見一下孔明。
他一來,我就将其殺死;他不來,我再想法殺孔明。
總之,劉備、孔明兩個人之間,總要殺掉一個,我才無後顧之憂。
所以,今夜一定要劉備送個消息過來。
孫乾想,今夜通消息是應該的,讓我早點回去,早作準備。
因此孫乾起身告辭:&ldquo都督,既然如此,下官告退了。
&rdquo &ldquo請便!代送。
&rdquo周瑜想,一則我的身價與他相差懸殊,不需我親自送行;二則我若去送他,他可能要觀看江東的沿江兵力布置,被他東張西望,倘然正巧孔明的采诓謀船駛過此地江面,被孫乾看見,肯定要與孔明相見,到那時,計謀戳穿,劉備就不會過江赴宴了。
現在,命人代我相送,使得孫帶有所不便,也就無這麼多麻煩的事情了。
所以吩咐&ldquo代送&rdquo。
孫乾不以為意,拱别周瑜,踏出大帳,向江邊行去。
魯肅見孫乾剛出大帳,實在忍不住氣,要緊說:&ldquo大都督,軍&hellip&hellip&rdquo &ldquo恩?&rdquo周格對着他眉毛豎,眼睛彈,不許他說話。
&ldquo啧啧啧!&rdquo魯肅連忙緘口結舌,不敢出聲。
魯肅要想說&ldquo軍師現在三江口&rdquo,不等&ldquo師&rdquo字出口,已經被周瑜的喝聲懾住。
兩人見孫乾走遠,退入大帳。
不一會,手下進帳報禀:&ldquo大都督,孫老已開船走了。
&rdquo 周瑜一邊命手下退出,一邊想,現在我可以将自己的意圖與踱頭講了。
因此說道:&ldquo子敬,來朝本督請劉備過江赴會,你可知曉用意否?&rdquo &ldquo下官不知。
&rdquo魯肅想,總歸沒有好念頭。
&ldquo實不相瞞,來朝劉備到此赴會,本督設下埋伏,将劉備殺死。
諸葛亮一旦無主,定然歸順江東、即使他不投順江東,本督也不足為懼。
此乃一條&lsquo倒樹盡根&rsquo之計也。
&rdquo 魯肅聽完此計,渾身發抖。
心裡想,周瑜啊!你詭計多端,專要暗中傷人,非大丈夫所為。
你殺不了諸葛亮倒也罷了,今日又要設宴害劉備。
你倘然殺了諸葛亮,這事情已經大得不得了,劉、關、張、趙從此與江東刀兵不息,決不肯就此甘休。
現在你又包藏禍心害劉備,他劉備與你是什麼冤家,你竟要弄得他這樣狼狽不堪?更有甚者,你将這劉備殺死,他的三個兄弟定要盡起江夏之兵殺來江東報仇,我等如何抵擋得住?倘然曹操得知,乘機進兵,我看江東危在旦夕,不日便亡。
魯肅想到這裡,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要想辦法來勸勸周瑜,但一時又想不出好辦法來,急得他搔頭摸耳,一無主張。
到底魯肅學識淵深,被他急中生智想到了一個辦法來。
他想,要勸轉周瑜的鐵石心腸不是三言而語可以完結的,倒不如讓我趕到孔明船上,關照他寫一書信,叫劉備明日不要過江赴會。
劉備接到孔明的書信,肯定不來江東了。
這樣,周瑜欲殺劉備就成了一句空話,江東、江夏都避免一場大禍。
讓我快些去放聲風。
魯肅也不看看周瑜在動什麼腦筋,上前告退:&ldquo大都督,下官告退了。
&rdquo說罷,将紅袍一拎,
不一會,孫乾來到中軍大帳,見面前此人這般的冠袍裝束,心内便猜測到此人必是周瑜,所以踏上一步,一拱到底:&ldquo下官見都督。
&rdquo &ldquo啊!先生少禮,旁側請坐。
&rdquo &ldquo都督在此哪有下官的座位?&rdquo &ldquo請不必客套了,請坐。
&rdquo &ldquo下官放肆,告坐了。
&rdquo 孫乾與周瑜兩人分賓主坐定,恰待叙談,外面魯肅進來。
剛才魯肅聽說孫乾到此,他想,我前番去江夏吊喪,全靠他引領我去面見劉皇叔,他來到這裡,我應該盡地主之誼,殷勤款待于他,所以他匆匆趕來大帳。
隻見他倆寒暄一番後各自歸坐。
正待說話,魯肅就從旁邊輕手輕腳走過,站在&mdash旁聽他們說話。
孫乾見魯肅進來,心裡想,來得正好!我奉皇叔之命到此江東,就是為了引領孔明回轉江夏郡,你是當事人,我正要尋你索回軍師,免得夜長夢多。
&ldquo啊!先生到此何事?&rdquo周瑜開口問道。
&ldquo大都督,下官奉皇叔之命,前來犒賞三軍,全兩國之盟。
些些薄禮,望請曬納!&rdquo孫乾說罷,将一張禮單送上。
周瑜接到手裡向上面一看,暗暗好笑:窮劉備這些禮物真可謂&ldquo區區薄禮&rdquo了,叫我七萬大軍怎麼個犒賞法。
就是送給我周瑜一個人,我也未必會曬納。
所以他不以為然收過禮單。
孫乾在旁看得清楚,見周瑜将禮單不屑一顧地放在台上,心裡已經明白了幾分。
心裡想,你不要小看了這些禮物,我家皇叔為了它已經出了一身汗,就好象剝去了一層皮。
孫乾又說:&ldquo大都督,下官一來犒賞三軍,二來因營中軍務繁瑣,無人料理,如今奉皇叔之命,引領軍師回營。
&rdquo 旁邊的魯肅聽到這句說話,心裡十分高興。
他想,還是讓孔明早些回去吧,若再不回去,在此三江早晚要被周瑜害掉性命,就是我魯肅也為此事到處奔波,勞神費力,幾乎送掉半條命。
孔明一走,我也太平些。
所以在旁點頭稱是。
周瑜聽孫乾如此說法,他也在想,要把孔明帶回江夏,沒有這麼便當。
我處心積慮要殺他,至今未得到一點好處,相反處處暴露自己的用心。
現在你們要想輕而易舉地将他帶回去,方方辦不到,除非孔明腦袋落地,才讓你們來收屍。
活的孔明休想回轉江夏!幸得我已想好計謀,與你周旋便了:&ldquo啊!先生,軍師不在這裡。
&rdquo 站在一旁的魯肅想,你這個人就是不誠實,明明孔明在此三江,卻說他不在。
他有點按捺不住,要想插嘴,隻見周瑜雙眼對他一彈,吓得他有口難言,不敢聲張。
孫乾不知是計,還在繼續打聽孔明的下落:&ldquo請問都督,我家軍師現在何處?&rdquo &ldquo現在南徐。
&rdquo在鎮江城裡。
孫乾聽說孔明不在三江,而在南徐,他想,還是讓我到鎮江去一起,面晤軍師,将皇叔的話告訴他。
孫乾正要開口,此時周瑜又說:&ldquo來朝軍師與我主吳侯同到此地三江。
&rdquo 孫乾想,軍師明天就到這裡,那末我也不必再去南徐,今宵在此江邊營中住上一宿,等明日孔明來,我就同他一起離開江東。
周瑜見孫乾不響,又說:&ldquo請先生今日回轉江夏,來朝相倩爾主皇叔過江赴宴,與我家吳侯相見,約期出兵破曹。
然後再把先生引領回去。
&rdquo 孫乾聽他的話音,已知明日不可能将軍師領回江夏,至少要到破曹之後。
至于明日周瑜要請主人過江赴宴,這等大事,孫乾不放擅作主張。
他是劉備的心腹大臣,跟随皇叔多年,忠心耿耿,曆盡千辛萬苦,深知人情世故。
現在聽得周瑜相請,又見他言語舉止非同一般,明日過江是兇是吉,不能預蔔,要回轉江夏報告皇叔,與大家商議一下。
軍師不在身邊,要謹小慎微。
因此回答:&ldquo大都督,來朝我家皇叔來與不來,下官不能擅作主張。
&rdquo &ldquo先生,皇叔來朝來與不來,請他今夜命人回複本督,瑜可早作準備,迎接皇叔!&rdquo 周瑜嘴上講迎接皇叔,其實心裡早已安排好了計策,如果劉備不來,我的全盤計劃落空。
好得樊口山離此不遠,隻消從雙方的巡哨小船上通個音信。
想必孔明不在江夏,劉備無法識破我的圈套。
再說,劉備要接孔明回去,肯定要來見一下孔明。
他一來,我就将其殺死;他不來,我再想法殺孔明。
總之,劉備、孔明兩個人之間,總要殺掉一個,我才無後顧之憂。
所以,今夜一定要劉備送個消息過來。
孫乾想,今夜通消息是應該的,讓我早點回去,早作準備。
因此孫乾起身告辭:&ldquo都督,既然如此,下官告退了。
&rdquo &ldquo請便!代送。
&rdquo周瑜想,一則我的身價與他相差懸殊,不需我親自送行;二則我若去送他,他可能要觀看江東的沿江兵力布置,被他東張西望,倘然正巧孔明的采诓謀船駛過此地江面,被孫乾看見,肯定要與孔明相見,到那時,計謀戳穿,劉備就不會過江赴宴了。
現在,命人代我相送,使得孫帶有所不便,也就無這麼多麻煩的事情了。
所以吩咐&ldquo代送&rdquo。
孫乾不以為意,拱别周瑜,踏出大帳,向江邊行去。
魯肅見孫乾剛出大帳,實在忍不住氣,要緊說:&ldquo大都督,軍&hellip&hellip&rdquo &ldquo恩?&rdquo周格對着他眉毛豎,眼睛彈,不許他說話。
&ldquo啧啧啧!&rdquo魯肅連忙緘口結舌,不敢出聲。
魯肅要想說&ldquo軍師現在三江口&rdquo,不等&ldquo師&rdquo字出口,已經被周瑜的喝聲懾住。
兩人見孫乾走遠,退入大帳。
不一會,手下進帳報禀:&ldquo大都督,孫老已開船走了。
&rdquo 周瑜一邊命手下退出,一邊想,現在我可以将自己的意圖與踱頭講了。
因此說道:&ldquo子敬,來朝本督請劉備過江赴會,你可知曉用意否?&rdquo &ldquo下官不知。
&rdquo魯肅想,總歸沒有好念頭。
&ldquo實不相瞞,來朝劉備到此赴會,本督設下埋伏,将劉備殺死。
諸葛亮一旦無主,定然歸順江東、即使他不投順江東,本督也不足為懼。
此乃一條&lsquo倒樹盡根&rsquo之計也。
&rdquo 魯肅聽完此計,渾身發抖。
心裡想,周瑜啊!你詭計多端,專要暗中傷人,非大丈夫所為。
你殺不了諸葛亮倒也罷了,今日又要設宴害劉備。
你倘然殺了諸葛亮,這事情已經大得不得了,劉、關、張、趙從此與江東刀兵不息,決不肯就此甘休。
現在你又包藏禍心害劉備,他劉備與你是什麼冤家,你竟要弄得他這樣狼狽不堪?更有甚者,你将這劉備殺死,他的三個兄弟定要盡起江夏之兵殺來江東報仇,我等如何抵擋得住?倘然曹操得知,乘機進兵,我看江東危在旦夕,不日便亡。
魯肅想到這裡,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要想辦法來勸勸周瑜,但一時又想不出好辦法來,急得他搔頭摸耳,一無主張。
到底魯肅學識淵深,被他急中生智想到了一個辦法來。
他想,要勸轉周瑜的鐵石心腸不是三言而語可以完結的,倒不如讓我趕到孔明船上,關照他寫一書信,叫劉備明日不要過江赴會。
劉備接到孔明的書信,肯定不來江東了。
這樣,周瑜欲殺劉備就成了一句空話,江東、江夏都避免一場大禍。
讓我快些去放聲風。
魯肅也不看看周瑜在動什麼腦筋,上前告退:&ldquo大都督,下官告退了。
&rdquo說罷,将紅袍一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