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劉皇叔扁舟赴會 關将軍單劍保駕

關燈
座,待瑜來拜見。

    &rdquo&ldquo大都督,哪裡話來。

    請都督上座,待備來拜見。

    &rdquo兩人請讓客套一番,并行一禮,分賓主坐下。

    手下送茶已畢。

     周瑜想,時光尚早,先與他空敷衍一時:&ldquo啊!瑜久聞皇叔掃黃巾,戰虎牢,乃當世之英雄。

    今日得能拜識,瑜三生有幸。

    &rdquo劉備也謙遜地說道:&ldquo都督客套了。

    備聞得都督乃是江東小輩英豪,有統帶三軍之能,一十三歲披發為将,實是世所罕見。

    備得以見到都督,真是有幸得很。

    &rdquo劉備嘴上在客套,心裡頭在想,你周瑜昨日對孫乾說,孔明同孫權在此三江等候我,叫我面見孔明,親自領他回去。

    怎麼一個都不見呢?所以問道:&ldquo啊!都督,吳侯可曾來此?&rdquo&ldquo啊!皇叔,時光尚早,我們先暢飲一杯,諒他們就要到此。

    &rdquo周瑜說罷,命手下擺酒。

    不消多時,席上已放好酒肴,各個面前黃金酒杯一隻,筷箸一副。

    雲長在露台上聽說擺酒,凝神對桌上一看,山珍海味,瓊漿佳釀,确是豐盛得很。

    再對兩人面前一看,各人一隻黃金酒杯。

    心裡想,還好,這種杯子飲酒無妨,倘有毒藥,諒必大哥還能察覺。

    除金杯之外,銀杯用酒,若酒内藏砒,酒杯壁上會呈黑色;玉杯篩酒,若酒中有毒,杯中立刻有&ldquo噶O8@落&rdquo之聲,甚至酒杯會爆碎。

     其實,此時周瑜還未下毒手,他要與劉備先飲上幾杯酒,等候徐盛、丁奉二将前來複命,方肯動手。

    手下上前一一斟過酒,周瑜舉起金杯,說道:&ldquo啊!皇叔,些些薄酒,不成敬意。

    請了!&rdquo劉備說:&ldquo啊!都督,如此盛情,卻之不恭。

    請了!&rdquo&ldquo瑜竟幹了。

    &rdquo&ldquo備亦幹了。

    &rdquo兩人你請我請,不覺已酒過三巡。

    皇叔想,既來之,則安之,飲了幾杯再說,等候軍師到來。

    周瑜想,怎麼徐、丁二将劫船還未複命?暫且飲幾杯酒,先穩住劉備之心,反正他到了這裡,就好比鳥入籠中,插翅難飛。

    再說,徐盛、丁奉二人奉周瑜之命,改扮手下,意欲偷盜劉備的大船。

    他們見劉備和家将進入甬道,自忖道:此番劉備進得臨江殿,難出甬道口,到此江東如羊入虎口,必死無疑,我們也可相機行事了。

    兩人跑進亂哄哄、鬧紛紛的人圈子,混進人群,對圈中注目一望,見這水手雙手叉腰,立在鐵錨旁邊,兩眼觀看長江四處的形勢。

    兩人知道這隻大錨的分量不輕,尤其這水手膂力過人,本領不小。

    倘使貿貿然去搬動這隻鐵錨,恐怕這水手不容。

    徐、丁二将兩人相向丢了一個眼色,就蹲下身子把大錨搬起來掂了一掂分量,然後移動幾步放了下來。

    他們準備趁這水手不備之際,把大鐵錨移出人圈子,這樣就可以人不知、鬼不覺地把船盜走。

     哪裡知道,今日的周倉非比往日,他奉命保船,别的都不管,一心看守這隻船。

    現在,他發覺身邊有人移動鐵錨,低頭一看,兩個人貓着腰蹲着。

    周倉想,可能這兩個人見我力氣過人,有些不相信,故而來試試這錨的分量,别無用心的。

    後來看到這兩個人又要動錨,周倉馬上意識到,這兩個人不懷好意,不管他們是不是來劫船,這隻大錨不能讓他們再移動了。

    所以,他從眼梢中瞄着這兩人的一舉一動。

    不料徐、丁二将見周倉一無動靜,愈加膽大妄為,正想搬起大錨,就在這一瞬間,周倉一言不發,雙腳一掂,直向大錨這裡縱過來,起雙手在徐、丁二人的肩胛上一把捏住,用力向下一按。

    兩人本當彎腰蹲着,冷不防肩上被人一按,哪裡還站得住,同時向後一個趔趄,一屁股坐到地上,不敢動彈。

    周倉把一隻腳擱到鐵錨上,一對電光眼睜大,臉帶笑意,藐視着這兩個江東人。

    他在心中暗暗地與自己打趣道:我本來一個人在這裡寂寞得很,你兩人無事可做,就在這裡陪着我,等我家主人保了皇叔回到船上,再請你們站起來。

    要是不是想的話,莫怪我周爺爺手下無情,定教你們的腦袋撞一個頭破血流,去見閻王。

     徐盛、丁奉兩人明白,這水手身手不凡,功夫到家,看來我倆不是他的對手。

    既然已被他看破,我們隻有坐在地上,聽候他的發落。

    這叫好漢不吃眼前虧,否則性命攸關。

    這裡一面要盜船,一面要保船,暫且不提。

    周瑜在臨江殿與劉備說說談談,又飲了好幾杯酒,還不見徐盛、丁奉到來報信,他心裡開始着急起來了。

    哪裡知道他倆盜船不成,反被周倉看押在江邊。

    在江東,心情最急的人要數諸葛亮。

    &ldquo臨江會&rdquo之事,孔明一點都不知道。

    今日在船上閑坐,猛然間,聽得炮聲連連,而且就在三江口。

    心裡想,這炮聲響得好蹊跷啊!無事端端放什麼炮呢?自己又不能上岸去打聽,急得他在船上踱來踱去,苦思冥想,實在想不出三江口發生了什麼事情。

    因此,隻得命王四到岸上去探聽一下。

    早已說過,自從諸葛亮對他說,破曹之後,許他在劉備手下為官,王四他是兢兢業業,一心一意侍候孔明,每逢差遣,他總是不遺餘力辦到。

    現在,聽得軍師命他上岸打聽為何放炮,他要緊擺渡上岸,朝三江口而去。

    船上人上岸,這是家常便飯,誰也不知道他如今已是諸葛亮的心腹耳目。

     王四匆匆來到三江口,見人煙辏集,彩牌樓高高矗立,吹鼓手吹吹打打,人山人海,川流不息,不似過節,又勝似過節,好大的一番場面。

    他走到熱鬧處,擠進人群,見中央有一人手按二将,站立江邊,滿腮虬須,面貌可怕。

    坐在地上的兩員大将一動不動,面貌好象徐盛、丁奉二位将軍。

    這三人說是親熱,又不說話;說是仇人,又不争鬥。

    王四見到這個場景,心裡覺得有些奇怪,不敢多停留。

    他又獨自退出人群,四下張望,見人們的目光都一齊射向甬道口。

    他又急步趕到那裡,奮力挨到前面,要想看個仔細。

    不料前面的小兵舉着棒槌叫道:&ldquo哪一個王八蛋在此擁擠?招打!&rdquo王四要緊回答:&ldquo老兄,且慢!&rdquo小兵聽得聲音頗熟,回頭一看,見是王四,忙嬉皮笑臉地說:&ldquo啊!我道是誰?原來是王四。

    &rdquo 原來這小兵見是王四,知道他是當今水軍參謀船上諸葛軍師的手下,他又不曉得周瑜想方設法要害孔明,心想,諸葛亮是江東的頭面人物,身兼要職,王四在他手下做事,倚官托勢牌頭硬,得罪不起,日後還要托托他在軍師面前多進美言,自己好多得些便宜。

    因此,放下棒槌,滿臉堆笑上來搭讪:&ldquo原是王四小哥。

    &rdquo王四問:&ldquo老兄,我要問你,今日為何這般熱鬧?&rdquo&ldquo啊,王四,你還不知?我家大都督相請劉皇叔在臨江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