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東吳臨江宴劉備 樊口秉燭聚文武
關燈
小
中
大
見。
&rdquo 大家聽得軍師回來了,如釋重負,一個個都輕松活躍起來。
都在想,為來為去就是為了軍師,現在軍師回來了,大家不必商量了。
劉備聽得手下報來,将信将疑。
對孫乾看看:你不是說,軍師明日同孫權共到三江口赴會,怎麼他又提前回來了呢? 孫乾知道主公在問我,他也在想,周瑜親口對我說的話,我沒有聽錯。
大概我離開三江口之後周瑜已傳訊給他,說我已奉皇叔之命到江東接取軍師回營,料理軍務。
關照軍師連夜回轉樊口山,免得主公來回再來接他。
因此軍師提前回來了。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别的道理來。
劉備想,既然軍師回轉,不必在此商議,他在江東為破曹兵,運籌帷幄,日理萬機,肯定疲乏得很。
我等君臣相别已久,思念似渴,讓我帶文武親自出接,以此告慰軍師辛勞。
劉備吩咐衆文武:&ldquo啊!軍師回來了。
衆位先生、列位将軍,随孤親自迎接我家軍師。
&rdquo &ldquo是啊!請請請!&rdquo衆人跟了劉備一起出帳迎接軍師。
劉備邊走邊想:軍師老規矩,頭着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飄飄然似神仙一般。
不料走到營前一看,哪來什麼軍師,隻見面前一人,渾身墨黑,烏油盔甲,豹頭環眼,黑須随風飄揚。
不是别人,卻是三弟張飛。
劉備見是阿憨,又好氣又好笑。
心想,早知是他,我也不出來接了。
張飛見大哥劉備帶領文武出來迎接,覺得很有趣,他對着大家哈哈大笑:&ldquo哈哈!大哥啊!兄弟有禮了。
&rdquo他邊笑邊想,今日我占了大便宜,若然我家老師在此,這樣的風頭是出不着的。
怎麼阿憨會做軍師的呢?原來,自從諸葛亮過江聯兵去後,營中軍務少人料理。
張飛想,我家老師不在,看來隻有我這個學生來代理了。
前番大戰長坡坡時,我曾代理三天,現在一客不煩二主,仍舊我來代理軍師。
所以,張飛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哥劉備。
劉備想,反正軍師不在,軍機大事大家商議,讓你代理一階段也沒有問題。
因此一口應承下來。
張飛一直守在水營上,今日聽到劉備升坐夜帳,他一面安頓好水營軍務,命手下密切注意江面動靜,一面自己趕到陸營前。
手下見張飛匆匆趕來,知道他要見皇叔,轉身向裡欲去報信,不料已被張飛看見,忙叫他停住。
手下問張飛可要進見,張飛想,數日來,軍師一去江東,聲息全無;大哥肯定十分思念。
我若就報一聲:&ldquo張飛求見&rdquo,大哥最多不過相請而已,不會有多大的客套。
今日趁軍師不在,我來與大哥開個玩笑,說&ldquo軍師求見&rdquo,大哥必定以為軍師回來,而率衆出接,老張豈不威風!想到這裡,張飛對手下說,快去禀報我家大哥,說軍師求見。
所以,引出了這一串笑聲來。
劉備見張飛這樣高興,心裡想,你這個老阿憨真是個小人脾氣,叫你做了幾天代理軍師,你不出風頭心裡放不下,今日有事在身,我也沒有心思和你計較,讓你占了這個便宜去吧。
所以說一聲:&ldquo我道是誰,原是三弟。
愚兄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哥,兄弟回禮不周。
&rdquo &ldquo三弟請了!&rdquo &ldquo大哥先請!&rdquo 文武一齊上前見過張飛,然後跟随劉備回進大帳。
張飛因是軍師身價,在中間座位上坐下,劉備在上首裡坐定,文武歸班兩旁站立。
&ldquo請問大哥,為何升坐夜帳目?&rdquo張飛問。
&ldquo三弟,為了過江赴會,愚兄在此商議。
&rdquo劉備将孫乾過江,周瑜設宴請我過江,從頭至尾講個一清二楚。
&ldquo兩旁意下如何?&rdquo &ldquo公侯說不去為妙,憲和、子仲言道:&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子龍道及單槍匹馬保護過江。
三弟看來怎樣?&rdquo 張飛想,久聞周瑜心底狹窄,常有害人之心。
今日相請大哥赴宴,不知其居心何在。
但兩國聯兵,禮尚往來,乃是常有之事。
不管他真心與否,卻之不恭,大哥應去赴宴,而戒備之心不可無。
去雖則要去,但身邊定要有大将衛護。
這樣方保無虞。
張飛對劉備說:&ldquo&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rsquo,頗有道理。
大哥,可知&lsquo鴻門宴&rsquo上先帝好險啊!&rdquo張飛想,兩國互結盟好,這是一件大好事,但不可不防叵測之心。
劉備的祖宗劉邦,被楚霸王項羽請去鴻門宴,結果楚霸王命項莊席間舞劍,意在刺殺劉邦,幸得樊哙保護,不然性命危險。
現在周瑜好比項羽,大哥就象劉邦。
要有樊哙這樣的大将方可保護前去。
劉備聽了這一番話,頻頻點首,覺得很有道理。
對張飛說:&ldquo今非昔比,三弟近來大有長進了。
&rdquo 張飛一點也不客氣,說道:&ldquo老張粗中有細。
&rdquo 劉備見張飛在諸葛亮的影響下,逐漸精明能幹起來,十分高興。
心裡想,我要重興漢室,必須有幾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大将。
今日張飛居然也能引經據典來開導我,看來漢事有望。
劉備見了張飛,又想起了另一個黑臉周倉,好象剛才見到過他,怎麼不見他開口。
想他也是沙場之中屈指可數的上将,與二弟關雲長朝暮相處,雲長喜讀《春秋》,定然對周倉有所啟發。
不知他有什麼看法。
讓我來問他一聲:&ldquo漢壽。
&rdquo 周倉聽到皇叔叫他的名字,立即從旁閃出,答應一聲:&ldquo皇爺,小人在!&rdquo 劉備屯兵樊口山,命關雲長率部下鎮守糧營。
今天,雲長聽得劉備升坐夜帳,不知何事,命周倉、關平先到大帳打聽一下消息,如果軍情緊急,關雲長随後就到。
&ldquo來朝過江赴會,意下如何?&rdquo劉備問。
周倉想,我是一個粗魯之人,要說叫我疆場殺敵、偷營劫寨實,我自有辦法。
現在叫我出謀劃策,這倒難了。
想我家主人君侯大智大勇,前番在曹操營中過五關、斬六将,來去無人抵敵,他肯定要叫皇叔去江東赴會。
我若叫皇叔去江東又有什麼好辦法呢?周倉百思不得一解,隻得笑着對劉備說:&ldquo皇爺來朝過江赴會,小人另有見識。
&rdquo 劉備聽他說另有計策,心想,倒看不出,你竟也學得十分聰明了,倒要聽一聽:&ldquo周将軍有何高見?&rdquo 周倉說:&ldquo皇爺來朝過江赴會,依小人看來,去也好,不去也好。
&rdquo心裡想,叫我出點子是不行的,隻好和你的調。
說完,他退了下去。
劉備聽了,想道,原以為你有好主意,不把全是廢話,等于沒有說。
一時大帳上鴉雀無聲。
就在此時,外面小兵報進大帳:&ldquo報禀皇權;糧營上關将軍求見。
&rdquo 關雲長在糧隊上自從叫關于、周倉去探聽消息後,不見他們回采,估計定有疑難之事。
故而帶了二十名家将,直往大營而來。
不等劉備傳令相請,他已經踏上大帳。
見衆文武都聚集在此,跨上來見劉備:&ldquo某見皇兄。
&rdquo &ldquo二弟罷了。
旁側坐下。
&rdquo 張飛也起身見過了二哥雲長。
關将軍就在張飛下首裡坐定,開口問劉備:&ldquo請問皇兄,為何升坐夜帳?&rdquo &ldquo二弟,隻因周瑜相請愚兄來朝過江赴會,故而在此大帳商議,尚無決斷。
二弟看來怎樣?&rdquo &ldquo兩旁如何?&rdquo &ldquo文人皆雲&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子龍道及&lsquo單槍匹馬保護’三弟言道&lsquo鴻門宴門宴上好險’漢壽曰:&lsquo去也好,不去也好
&rdquo 大家聽得軍師回來了,如釋重負,一個個都輕松活躍起來。
都在想,為來為去就是為了軍師,現在軍師回來了,大家不必商量了。
劉備聽得手下報來,将信将疑。
對孫乾看看:你不是說,軍師明日同孫權共到三江口赴會,怎麼他又提前回來了呢? 孫乾知道主公在問我,他也在想,周瑜親口對我說的話,我沒有聽錯。
大概我離開三江口之後周瑜已傳訊給他,說我已奉皇叔之命到江東接取軍師回營,料理軍務。
關照軍師連夜回轉樊口山,免得主公來回再來接他。
因此軍師提前回來了。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别的道理來。
劉備想,既然軍師回轉,不必在此商議,他在江東為破曹兵,運籌帷幄,日理萬機,肯定疲乏得很。
我等君臣相别已久,思念似渴,讓我帶文武親自出接,以此告慰軍師辛勞。
劉備吩咐衆文武:&ldquo啊!軍師回來了。
衆位先生、列位将軍,随孤親自迎接我家軍師。
&rdquo &ldquo是啊!請請請!&rdquo衆人跟了劉備一起出帳迎接軍師。
劉備邊走邊想:軍師老規矩,頭着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飄飄然似神仙一般。
不料走到營前一看,哪來什麼軍師,隻見面前一人,渾身墨黑,烏油盔甲,豹頭環眼,黑須随風飄揚。
不是别人,卻是三弟張飛。
劉備見是阿憨,又好氣又好笑。
心想,早知是他,我也不出來接了。
張飛見大哥劉備帶領文武出來迎接,覺得很有趣,他對着大家哈哈大笑:&ldquo哈哈!大哥啊!兄弟有禮了。
&rdquo他邊笑邊想,今日我占了大便宜,若然我家老師在此,這樣的風頭是出不着的。
怎麼阿憨會做軍師的呢?原來,自從諸葛亮過江聯兵去後,營中軍務少人料理。
張飛想,我家老師不在,看來隻有我這個學生來代理了。
前番大戰長坡坡時,我曾代理三天,現在一客不煩二主,仍舊我來代理軍師。
所以,張飛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哥劉備。
劉備想,反正軍師不在,軍機大事大家商議,讓你代理一階段也沒有問題。
因此一口應承下來。
張飛一直守在水營上,今日聽到劉備升坐夜帳,他一面安頓好水營軍務,命手下密切注意江面動靜,一面自己趕到陸營前。
手下見張飛匆匆趕來,知道他要見皇叔,轉身向裡欲去報信,不料已被張飛看見,忙叫他停住。
手下問張飛可要進見,張飛想,數日來,軍師一去江東,聲息全無;大哥肯定十分思念。
我若就報一聲:&ldquo張飛求見&rdquo,大哥最多不過相請而已,不會有多大的客套。
今日趁軍師不在,我來與大哥開個玩笑,說&ldquo軍師求見&rdquo,大哥必定以為軍師回來,而率衆出接,老張豈不威風!想到這裡,張飛對手下說,快去禀報我家大哥,說軍師求見。
所以,引出了這一串笑聲來。
劉備見張飛這樣高興,心裡想,你這個老阿憨真是個小人脾氣,叫你做了幾天代理軍師,你不出風頭心裡放不下,今日有事在身,我也沒有心思和你計較,讓你占了這個便宜去吧。
所以說一聲:&ldquo我道是誰,原是三弟。
愚兄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哥,兄弟回禮不周。
&rdquo &ldquo三弟請了!&rdquo &ldquo大哥先請!&rdquo 文武一齊上前見過張飛,然後跟随劉備回進大帳。
張飛因是軍師身價,在中間座位上坐下,劉備在上首裡坐定,文武歸班兩旁站立。
&ldquo請問大哥,為何升坐夜帳目?&rdquo張飛問。
&ldquo三弟,為了過江赴會,愚兄在此商議。
&rdquo劉備将孫乾過江,周瑜設宴請我過江,從頭至尾講個一清二楚。
&ldquo兩旁意下如何?&rdquo &ldquo公侯說不去為妙,憲和、子仲言道:&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子龍道及單槍匹馬保護過江。
三弟看來怎樣?&rdquo 張飛想,久聞周瑜心底狹窄,常有害人之心。
今日相請大哥赴宴,不知其居心何在。
但兩國聯兵,禮尚往來,乃是常有之事。
不管他真心與否,卻之不恭,大哥應去赴宴,而戒備之心不可無。
去雖則要去,但身邊定要有大将衛護。
這樣方保無虞。
張飛對劉備說:&ldquo&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rsquo,頗有道理。
大哥,可知&lsquo鴻門宴&rsquo上先帝好險啊!&rdquo張飛想,兩國互結盟好,這是一件大好事,但不可不防叵測之心。
劉備的祖宗劉邦,被楚霸王項羽請去鴻門宴,結果楚霸王命項莊席間舞劍,意在刺殺劉邦,幸得樊哙保護,不然性命危險。
現在周瑜好比項羽,大哥就象劉邦。
要有樊哙這樣的大将方可保護前去。
劉備聽了這一番話,頻頻點首,覺得很有道理。
對張飛說:&ldquo今非昔比,三弟近來大有長進了。
&rdquo 張飛一點也不客氣,說道:&ldquo老張粗中有細。
&rdquo 劉備見張飛在諸葛亮的影響下,逐漸精明能幹起來,十分高興。
心裡想,我要重興漢室,必須有幾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大将。
今日張飛居然也能引經據典來開導我,看來漢事有望。
劉備見了張飛,又想起了另一個黑臉周倉,好象剛才見到過他,怎麼不見他開口。
想他也是沙場之中屈指可數的上将,與二弟關雲長朝暮相處,雲長喜讀《春秋》,定然對周倉有所啟發。
不知他有什麼看法。
讓我來問他一聲:&ldquo漢壽。
&rdquo 周倉聽到皇叔叫他的名字,立即從旁閃出,答應一聲:&ldquo皇爺,小人在!&rdquo 劉備屯兵樊口山,命關雲長率部下鎮守糧營。
今天,雲長聽得劉備升坐夜帳,不知何事,命周倉、關平先到大帳打聽一下消息,如果軍情緊急,關雲長随後就到。
&ldquo來朝過江赴會,意下如何?&rdquo劉備問。
周倉想,我是一個粗魯之人,要說叫我疆場殺敵、偷營劫寨實,我自有辦法。
現在叫我出謀劃策,這倒難了。
想我家主人君侯大智大勇,前番在曹操營中過五關、斬六将,來去無人抵敵,他肯定要叫皇叔去江東赴會。
我若叫皇叔去江東又有什麼好辦法呢?周倉百思不得一解,隻得笑着對劉備說:&ldquo皇爺來朝過江赴會,小人另有見識。
&rdquo 劉備聽他說另有計策,心想,倒看不出,你竟也學得十分聰明了,倒要聽一聽:&ldquo周将軍有何高見?&rdquo 周倉說:&ldquo皇爺來朝過江赴會,依小人看來,去也好,不去也好。
&rdquo心裡想,叫我出點子是不行的,隻好和你的調。
說完,他退了下去。
劉備聽了,想道,原以為你有好主意,不把全是廢話,等于沒有說。
一時大帳上鴉雀無聲。
就在此時,外面小兵報進大帳:&ldquo報禀皇權;糧營上關将軍求見。
&rdquo 關雲長在糧隊上自從叫關于、周倉去探聽消息後,不見他們回采,估計定有疑難之事。
故而帶了二十名家将,直往大營而來。
不等劉備傳令相請,他已經踏上大帳。
見衆文武都聚集在此,跨上來見劉備:&ldquo某見皇兄。
&rdquo &ldquo二弟罷了。
旁側坐下。
&rdquo 張飛也起身見過了二哥雲長。
關将軍就在張飛下首裡坐定,開口問劉備:&ldquo請問皇兄,為何升坐夜帳?&rdquo &ldquo二弟,隻因周瑜相請愚兄來朝過江赴會,故而在此大帳商議,尚無決斷。
二弟看來怎樣?&rdquo &ldquo兩旁如何?&rdquo &ldquo文人皆雲&lsquo宴無好宴,會無好會’子龍道及&lsquo單槍匹馬保護’三弟言道&lsquo鴻門宴門宴上好險’漢壽曰:&lsquo去也好,不去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