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東吳臨江宴劉備 樊口秉燭聚文武
關燈
小
中
大
。
&rsquo愚兄不能決。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雲長手撩長項,一言不發。
&ldquo怎樣?&rdquo劉備催問道。
關将軍聽到劉備連連追問,從座上直立起來。
說一聲:&ldquo待弟寝帳容想。
&rdquo往寝帳而去。
大帳上的人見關将軍進寝帳,都在想;關将軍真奇怪,他歡喜悶想。
帳上又沒有人來幹擾你。
可是等了好一會。
不見雲長出來。
劉備想,二弟啊,你想不出辦法來,我做兄長的不會逼煞你的,何苦躲到住帳中不露面。
因此劉備傳令相請二弟。
手下請了一次,不見雲長出來。
劉備命手下再請,一連請了三次,雲長還是沒有出來。
坐在正中的張飛見三情還未遭出二哥,心裡想,我家二哥的架子比我家的軍師還要大。
大哥三顧茅廬請出先生,三請二哥卻人影不見,可是二哥在和我們打趣? 大家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隻見寝帳門内走出一字長蛇二十名關西漢,個個身長九尺二三寸,頭戴披肩巾,身穿箭衫,腳蹬薄底靴,腰懸單刀一口,雄赳赳、氣昂昂,走到劉備面前,十左十右兩邊分開。
這二十名家将都是關雲長的心腹,他們始終不離雲長,赤膽忠心。
劉備不知雲長要變什麼戲法,心裡想,家将一出場,二弟就亮相。
不料等了片刻還不見雲長走出寝帳,心中又犯起疑來。
他問家将道:&ldquo我家二弟在裡邊幹些什麼?&rdquo 這班家将們一動不動,人人眼觀鼻,鼻觀口,目不斜視,心無二想。
劉備越看越覺糊塗,怎麼個個都象木雕泥塑一般?再次問道:&ldquo家将們,我家二弟在裡邊何事啊?&rdquo 等到劉備問完,這二十名家将中的十九個家将都一齊将目光射到其中一人身上。
這樣,更引起了大帳上所有的人好奇。
隻見此人伸手把頭上的紮巾向上一推,額前路出兩條卧蠶眉;又把兩耳背後的鈎子摘下,然後挑出胸前的須囊,解去囊套,飄出二尺多長的美髯,鋪滿胸膛,頓然變出一個關雲長來。
頃刻,大帳上一陣騷動。
劉備看到關雲長改扮成一個家将,一無破綻,竟使自己難以辨别,心裡想;好巧妙啊!若不是二弟推開紮巾,解脫須囊,我如何認得出他是關雲長? 雲長命家将們分左右站立,自己在原位上坐定,對劉備說:&ldquo大哥,适才問計于小弟,小弟一時無從對答。
待小弟到寝帳之中仔細一想,覺得文武之言皆有道理。
勸大哥不去者,唯恐周瑜心存不良,要将大哥為難;勸大哥去者,與軍師三江相聚,慰大哥相思之情。
小弟想,大哥升坐夜帳,必有去吳之意,并非貪飲豐盛佳肴,而是因軍師去後消息全無。
&rdquo 劉備說:&ldquo唯二弟知我心耳。
&rdquo 雲長又說:&ldquo大哥既然欲過江赴會,子龍之言不可不聽:非要大将保護不可、周瑜年紀雖小,然詭計多端,況常有害人之心。
小弟再三思量,保護大哥過江赴會,唯小弟最宜。
小弟此去,一不騎赤兔馬,二不提青龍刀。
想周瑜如若沒有圈套;必然早作準備,預備大哥帶領大将保駕。
我隻是輕裝紮束,暗中提防。
這樣,便出乎周瑜意料,使他無甚戒備。
&rdquo 劉備問:&ldquo何以見得?&rdquo 雲長說:&ldquo大哥,小弟此去理由有二:其一,手下二十名家将都是心腹,個個彪形大雙,與我是關西同鄉,面貌、身材相似。
小弟隻消把頭上的巾遮住蛾蠶眉,長髯用須囊套住,塞在胸前,露出三、四寸短須,與家将們一般無二。
剛才小弟立于家将隊列之中,将大哥和衆文武試探,無一看破。
以此小弟改扮家将,雜于隊列中,跟随大哥去江東赴宴。
其二,如果席間周瑜作難大哥,露出本相,與周瑜決不罷休。
想小弟斬顔良、誅文醜,沙場之上小有威名,何懼江東鼠輩乎!料周瑜不敢輕舉妄動,而以禮相待,送大哥回轉江夏。
不知大哥意下然否?&rdquo 劉備聽得關雲長這一番話,暗暗稱是。
心想,此去江東,準蔔。
二弟雲長改扮家将,确是真假難辨,就是我們二十年弟兄也看不出來,何況周瑜與他素不相識,怎能知道其中底細。
而且二弟武藝超群,智勇兼備,曹操以官祿美女相誘,也難以收買其心,奈何他不得。
他去,我是最放心了。
這真是一條萬全之策。
放而劉備把頭一點,表示贊同。
又對雲長說道:&ldquo二弟,愚兄過江赴會,賴及賢弟改份家将,有損虎威。
&rdquo劉備想,一家堂堂皇封君侯,為了自己兄長的安危,不恥下賤,甘當侍從,我做兄長的如何過意得去? 雲長說:&ldquo大哥!君有難,臣保駕,乃是小弟的職責,理所當稱。
何顧及小弟微末之譽?&rdquo 坐在中間的張飛聽到大哥、二哥的這番對話,早已念動真心。
心裡想,同是桃園結義弟兄,偏你二哥有此深情?我等三人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大哥去江東,二哥扮家将,我就袖手旁觀?所以他立即對劉備說:&ldquo大哥,小弟也要改扮家将,與二位兄長共去江東。
&rdquo 劉備想,這倒很好。
我家弟兄三人共在江東,更是太平無事。
所以對雲長說;&ldquo二弟,三弟要去江東,你看可好?&rdquo 雲長要緊對劉備說:&ldquo大哥,三弟黑臉環眼實難遮掩,去則有妨。
&rdquo心想,我與十九個關西漢都是重棗紅臉,他是一張黑臉,倘然混雜在一起,定要被江東人看出破綻。
尤其是他的一對環眼,上下眼皮向外翻出,甚是可怕。
再說,他的面貌兇惡,脾氣急躁,見周瑜略有不到之地肯定忍耐不住,我如何把握得住他。
那時,被他發怒起來,豈不被江東人笑話?萬萬不可将他帶去。
劉備想,既然如此,也不必多此一舉了。
讓三弟在此鎮守大營責任也不輕。
不過想到雲長一下騎馬,二不帶刀,總覺得不保險。
因此又問:&ldquo二弟,爾龍刀不帶,龍馬不騎,若周瑜無禮,如之奈何?&rdquo 現在已商定過江赴會,但這随身武器倒成問題了。
雲長對挂在腰間的一口刀看看,心想,這種刀是不經大敵的,用什麼家夥呢?雲長低頭沉思起來。
站在一旁的趙雲,聽得關将軍的一番話,暗暗稱一聲:想得周到。
現在見劉備弟兄倆談到武器時,不禁用手摸一摸腰間的&ldquo青釭&rdquo寶劍、心想,自從得了此劍,皇叔與我配上了劍匣,至今人不離劍,劍不離人,還未開過殺戒,倒不如借于雲長随主過江保駕,顯一顯這口寶劍的鋒刃,也不湮沒了這口寶劍的良材。
想到這裡,他把寶劍拿在手中,對着雲長說:&ldquo君侯,可要末将&lsquo青釭&rsquo一用?&rdquo 雲長聽見趙雲的問話,對他手上的寶劍一看,頓時眼前生光。
心裡想,好極了!倘得這柄家夥伴駕,何愁小人暗算。
雲長雙手接過寶劍,看之再三,十分喜悅。
說一聲&ldquo謝子龍&rdquo。
然後命家将統統丢刀換劍,自已就将這口寶懸挂腰間。
果然是:威風凜凜人之傑,寒光閃閃劍中王。
這裡一切準備停當。
雲長又命周倉來朝改扮水手,保護船隻,唯恐周瑜埋伏兵将,要把船隻偷盜。
最後,雲長吩咐張飛,待我等過江之後,帶兵三千,十幾條戰船在後接應,見我等船上紅旗揮動,說明事情緊急,速速前來接應;若見白旗飄蕩,表明一切順利,太平無事,你便緩緩而行。
張飛遵命,按計而行。
這裡樊口山水、陸、糧三座大營全由趙雲鎮守。
諸事議定,已是下半夜了。
劉備想,孫乾回來曾說,周瑜在三江口等候消息,要我連夜送信告知。
所以,劉備就命一個弟兄立即報知周瑜:來朝踐約。
小兵送信不提。
再說,三江口的周瑜吃過晚飯,坐在大帳中等候劉備的消息。
直到下半夜,方才得訊劉備來朝過江赴會。
他心中暗暗高興:孔
&rsquo愚兄不能決。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雲長手撩長項,一言不發。
&ldquo怎樣?&rdquo劉備催問道。
關将軍聽到劉備連連追問,從座上直立起來。
說一聲:&ldquo待弟寝帳容想。
&rdquo往寝帳而去。
大帳上的人見關将軍進寝帳,都在想;關将軍真奇怪,他歡喜悶想。
帳上又沒有人來幹擾你。
可是等了好一會。
不見雲長出來。
劉備想,二弟啊,你想不出辦法來,我做兄長的不會逼煞你的,何苦躲到住帳中不露面。
因此劉備傳令相請二弟。
手下請了一次,不見雲長出來。
劉備命手下再請,一連請了三次,雲長還是沒有出來。
坐在正中的張飛見三情還未遭出二哥,心裡想,我家二哥的架子比我家的軍師還要大。
大哥三顧茅廬請出先生,三請二哥卻人影不見,可是二哥在和我們打趣? 大家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隻見寝帳門内走出一字長蛇二十名關西漢,個個身長九尺二三寸,頭戴披肩巾,身穿箭衫,腳蹬薄底靴,腰懸單刀一口,雄赳赳、氣昂昂,走到劉備面前,十左十右兩邊分開。
這二十名家将都是關雲長的心腹,他們始終不離雲長,赤膽忠心。
劉備不知雲長要變什麼戲法,心裡想,家将一出場,二弟就亮相。
不料等了片刻還不見雲長走出寝帳,心中又犯起疑來。
他問家将道:&ldquo我家二弟在裡邊幹些什麼?&rdquo 這班家将們一動不動,人人眼觀鼻,鼻觀口,目不斜視,心無二想。
劉備越看越覺糊塗,怎麼個個都象木雕泥塑一般?再次問道:&ldquo家将們,我家二弟在裡邊何事啊?&rdquo 等到劉備問完,這二十名家将中的十九個家将都一齊将目光射到其中一人身上。
這樣,更引起了大帳上所有的人好奇。
隻見此人伸手把頭上的紮巾向上一推,額前路出兩條卧蠶眉;又把兩耳背後的鈎子摘下,然後挑出胸前的須囊,解去囊套,飄出二尺多長的美髯,鋪滿胸膛,頓然變出一個關雲長來。
頃刻,大帳上一陣騷動。
劉備看到關雲長改扮成一個家将,一無破綻,竟使自己難以辨别,心裡想;好巧妙啊!若不是二弟推開紮巾,解脫須囊,我如何認得出他是關雲長? 雲長命家将們分左右站立,自己在原位上坐定,對劉備說:&ldquo大哥,适才問計于小弟,小弟一時無從對答。
待小弟到寝帳之中仔細一想,覺得文武之言皆有道理。
勸大哥不去者,唯恐周瑜心存不良,要将大哥為難;勸大哥去者,與軍師三江相聚,慰大哥相思之情。
小弟想,大哥升坐夜帳,必有去吳之意,并非貪飲豐盛佳肴,而是因軍師去後消息全無。
&rdquo 劉備說:&ldquo唯二弟知我心耳。
&rdquo 雲長又說:&ldquo大哥既然欲過江赴會,子龍之言不可不聽:非要大将保護不可、周瑜年紀雖小,然詭計多端,況常有害人之心。
小弟再三思量,保護大哥過江赴會,唯小弟最宜。
小弟此去,一不騎赤兔馬,二不提青龍刀。
想周瑜如若沒有圈套;必然早作準備,預備大哥帶領大将保駕。
我隻是輕裝紮束,暗中提防。
這樣,便出乎周瑜意料,使他無甚戒備。
&rdquo 劉備問:&ldquo何以見得?&rdquo 雲長說:&ldquo大哥,小弟此去理由有二:其一,手下二十名家将都是心腹,個個彪形大雙,與我是關西同鄉,面貌、身材相似。
小弟隻消把頭上的巾遮住蛾蠶眉,長髯用須囊套住,塞在胸前,露出三、四寸短須,與家将們一般無二。
剛才小弟立于家将隊列之中,将大哥和衆文武試探,無一看破。
以此小弟改扮家将,雜于隊列中,跟随大哥去江東赴宴。
其二,如果席間周瑜作難大哥,露出本相,與周瑜決不罷休。
想小弟斬顔良、誅文醜,沙場之上小有威名,何懼江東鼠輩乎!料周瑜不敢輕舉妄動,而以禮相待,送大哥回轉江夏。
不知大哥意下然否?&rdquo 劉備聽得關雲長這一番話,暗暗稱是。
心想,此去江東,準蔔。
二弟雲長改扮家将,确是真假難辨,就是我們二十年弟兄也看不出來,何況周瑜與他素不相識,怎能知道其中底細。
而且二弟武藝超群,智勇兼備,曹操以官祿美女相誘,也難以收買其心,奈何他不得。
他去,我是最放心了。
這真是一條萬全之策。
放而劉備把頭一點,表示贊同。
又對雲長說道:&ldquo二弟,愚兄過江赴會,賴及賢弟改份家将,有損虎威。
&rdquo劉備想,一家堂堂皇封君侯,為了自己兄長的安危,不恥下賤,甘當侍從,我做兄長的如何過意得去? 雲長說:&ldquo大哥!君有難,臣保駕,乃是小弟的職責,理所當稱。
何顧及小弟微末之譽?&rdquo 坐在中間的張飛聽到大哥、二哥的這番對話,早已念動真心。
心裡想,同是桃園結義弟兄,偏你二哥有此深情?我等三人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大哥去江東,二哥扮家将,我就袖手旁觀?所以他立即對劉備說:&ldquo大哥,小弟也要改扮家将,與二位兄長共去江東。
&rdquo 劉備想,這倒很好。
我家弟兄三人共在江東,更是太平無事。
所以對雲長說;&ldquo二弟,三弟要去江東,你看可好?&rdquo 雲長要緊對劉備說:&ldquo大哥,三弟黑臉環眼實難遮掩,去則有妨。
&rdquo心想,我與十九個關西漢都是重棗紅臉,他是一張黑臉,倘然混雜在一起,定要被江東人看出破綻。
尤其是他的一對環眼,上下眼皮向外翻出,甚是可怕。
再說,他的面貌兇惡,脾氣急躁,見周瑜略有不到之地肯定忍耐不住,我如何把握得住他。
那時,被他發怒起來,豈不被江東人笑話?萬萬不可将他帶去。
劉備想,既然如此,也不必多此一舉了。
讓三弟在此鎮守大營責任也不輕。
不過想到雲長一下騎馬,二不帶刀,總覺得不保險。
因此又問:&ldquo二弟,爾龍刀不帶,龍馬不騎,若周瑜無禮,如之奈何?&rdquo 現在已商定過江赴會,但這随身武器倒成問題了。
雲長對挂在腰間的一口刀看看,心想,這種刀是不經大敵的,用什麼家夥呢?雲長低頭沉思起來。
站在一旁的趙雲,聽得關将軍的一番話,暗暗稱一聲:想得周到。
現在見劉備弟兄倆談到武器時,不禁用手摸一摸腰間的&ldquo青釭&rdquo寶劍、心想,自從得了此劍,皇叔與我配上了劍匣,至今人不離劍,劍不離人,還未開過殺戒,倒不如借于雲長随主過江保駕,顯一顯這口寶劍的鋒刃,也不湮沒了這口寶劍的良材。
想到這裡,他把寶劍拿在手中,對着雲長說:&ldquo君侯,可要末将&lsquo青釭&rsquo一用?&rdquo 雲長聽見趙雲的問話,對他手上的寶劍一看,頓時眼前生光。
心裡想,好極了!倘得這柄家夥伴駕,何愁小人暗算。
雲長雙手接過寶劍,看之再三,十分喜悅。
說一聲&ldquo謝子龍&rdquo。
然後命家将統統丢刀換劍,自已就将這口寶懸挂腰間。
果然是:威風凜凜人之傑,寒光閃閃劍中王。
這裡一切準備停當。
雲長又命周倉來朝改扮水手,保護船隻,唯恐周瑜埋伏兵将,要把船隻偷盜。
最後,雲長吩咐張飛,待我等過江之後,帶兵三千,十幾條戰船在後接應,見我等船上紅旗揮動,說明事情緊急,速速前來接應;若見白旗飄蕩,表明一切順利,太平無事,你便緩緩而行。
張飛遵命,按計而行。
這裡樊口山水、陸、糧三座大營全由趙雲鎮守。
諸事議定,已是下半夜了。
劉備想,孫乾回來曾說,周瑜在三江口等候消息,要我連夜送信告知。
所以,劉備就命一個弟兄立即報知周瑜:來朝踐約。
小兵送信不提。
再說,三江口的周瑜吃過晚飯,坐在大帳中等候劉備的消息。
直到下半夜,方才得訊劉備來朝過江赴會。
他心中暗暗高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