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易華章孔明誦賦 屯精兵孫權贈劍

關燈
落葉。

    再不久就是隆冬季節,天寒地凍,草都枯黃,無法放馬,全靠把稻草和黃豆來飼養馬匹。

    三十萬隻馬,日資百車,萬一斷一斷馬料,曹營必然混亂。

    再說百萬大軍每天要吃多少糧食,更難以勝數。

    此地江東離開湖南許昌路途遙遠,運載糧草非常不便。

    這确是一大忌。

     &ldquo軍兵屯紮江邊,潮來潮退,多生疾病。

    此乃兵家四大忌。

    &rdquo 孫權想,不錯。

    曹操率兵遠道而來,不服水土,在長江邊吃了東西,都不消化,有的嘔吐,有的腹瀉,身體日見衰弱,病号逐漸增加,不但不能打仗,反而給大隊帶來重重困難,确實是一大忌。

     &ldquo西涼馬騰、韓遂未滅,曹孟德屯紮赤壁,乃是後顧之優,心腹大患,用兵必然不周。

    乃是兵家之五大忌。

    &rdquo 這第五條一般不易被人察覺,要從曹操的心理上推測。

    此番曹兵屯紮赤壁,前四個破綻是明擺着的,一目了然。

    而這五大忌,必定要有一定的洞察力,知彼知己,才能從複雜的情況中抓住敵人的緻命弱點。

    當年,受萬歲衣帶血诏之後,七個人組成了一個集團,稱為&ldquo滅奸團&rdquo。

    後來,消息洩漏,被曹操殺去五個,逃走兩個,即劉備和馬騰。

    馬騰是東漢伏波将軍馬援的後裔,他幸免遇害,逃到了西涼。

    現獨霸西涼,有四十萬兵,三個兒子、一個阿侄,無敵大将龐德,結拜兄弟太守韓遂,手下戰将數十,勢力漸漸強大起來。

    他一宜在等待機會,聯合劉備。

    隻要他取許昌,自己就從西涼出兵,前後夾擊,一舉剿滅曹操。

    可是劉備屢次挫敗,馬騰隻好暫時按兵不動。

    現在曹操雖然屯紮赤壁,時常提防馬騰從後突然襲擊,擔心造成腹背受敵的局勢。

    俗話說,&ldquo心無二用&rdquo。

    曹操顧前憂後,哪有不失着的道理! 周瑜一口氣将敵我力量這樣一對比,孫權豁然開朗,勇氣百倍。

    他從座位上站起來用手指着北面大聲說道:&ldquo呔!老賊啊,國賊!天下人懼怕你這老賊,唯有我不怕你。

    &rdquo回頭對周瑜說:&ldquo公瑾,你隻管帶兵前往,屯紮三江,與賊交戰,權随後接應。

    &rdquo說罷,他将身子一側,&ldquo哐!&rdquo從腰間抽出一口龍泉寶劍,寒光閃閃,冷氣森森。

    對着周瑜說:&ldquo權付你寶劍一口,屯兵三江,上至大将,下至小卒,誰人再言&lsquo降&rsquo字,便将此劍斬首。

    &rdquo說完,起手中寶劍,對準面前虎案的右角就是一劍,隻聽&ldquo嚓!&rdquo一聲,将案角斬了下來。

    然後把寶劍遞與周瑜,表示這是君命,不容違抗。

    因此今後周瑜設計打黃蓋,老黃蓋說聲降曹,幾遭酷刑毒打。

    雖則是詐降,為遮人耳目,假戲真做,卻也令他痛不欲生。

    周瑜從此腰懸一劍匣,直要等到火燒赤壁後,周瑜方才将此劍交令奉還。

    孫權一世主要有三次寶劍出匣,第二次交與呂蒙,呂蒙收複荊州。

    第三次交與陸遜,陸遜火燒連營。

     大都腳劍在手,對兩旁文武說道:&ldquo來朝本督出兵伐賊,請到帥府聽令。

    &rdquo 就這樣,孫權退堂,文武紛紛退出。

    魯肅跟随周瑜,一起來到帥府。

     周瑜回到府第,将寶劍供在帥府。

    等到屯紮三江口,每逢升帳,便把寶劍放在案桌上,退帳收回。

    周瑜想,既然吳侯已經下令伐曹,那末要請教孔明軍師破曹的妙計。

    但是今日大堂未見,諒其定在府中聽候消息,可叫魯肅将他請來。

     &ldquo啊!子敬。

    &rdquo &ldquo大都督。

    &rdquo &ldquo爾去軍師府相請先生到此。

    &rdquo &ldquo是是是!&rdquo 魯肅想,你與孔明能如此知交,那是再好也沒有了。

    他離開帥府,來到孔明公館,跑進去。

    此時孔明剛用過早膳,坐在那裡。

    魯肅上前見禮:&ldquo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夫少禮。

    到來何事?&rdquo &ldquo大都督相請。

    &rdquo &ldquo今日都督上堂怎樣?&rdquo 魯肅就把周瑜堂上怒責張昭,曹操屯兵赤壁犯兵家五大忌,孫權砍案付寶劍,與曹操決一死戰等等詳情告禀。

    并受周瑜之命,相請軍師帥府相見。

    孔明聽後,不假思索,站起身來跟随魯肅來到帥府。

     &ldquo亮見都督。

    &rdquo &ldquo啊!先生請坐。

    &rdquo &ldquo告坐了。

    &rdquo &ldquo先生,我主吳侯欲與曹操交戰,請問軍師可有破曹妙計?&rdquo 孔明聽到周瑜說孫權如此決斷,自己心裡明自,此乃孫權一時勇氣。

    老實講,我孔明這張嘴總要比你周瑜厲害得多,前番曾說得孫權欲将六郡兵馬交付于我。

    但是後來不知怎麼又狐疑不決了,所以他命人請你回來。

    現在單憑你這幾句話就将他說得幡然改圖,我無論如何不相信。

    孔明想,為了使你周瑜今後不敢小觑我諸葛亮,今天就顯示一下我的本領給你看看。

    其實,你孔明不顯露自己的本領,周瑜心中已知他手段高強,不在我之下。

    就因為這一顯露,周瑜遂存殺機,幾次三番要害孔明。

    但是,孔明的目的在于通過這樣一來,自已可以穩固在江東的立足點,不料幾誤大事。

     &ldquo都督,破曹之計,腹中皆有,可惜不能奉獻。

    &rdquo &ldquo為了何事?&rdquo &ldquo爾主吳侯尚未定論,倘然獻計之後擱之不用,天長日久反而洩漏,若被曹操知曉,将計就計如之奈何?&rdquo &ldquo吳侯堂上親付寶劍,怎言意猶未決?&rdquo &ldquo堂上付爾寶劍,乃是壓服兩旁文武之心,其實他心中尚有三分疑慮。

    如若不信,請都督再去吳侯府打聽明白。

    待到正式議定,亮方肯獻計不遲。

    再見!&rdquo孔明說罷,對周瑜拱手而别,出帥府回歸自己府第而去。

     周瑜見孔明說話如此躲躲閃閃,欲言又止,心甚不快。

    想我周瑜與孫權多年君臣,義笃情洽,我的話兒總是言聽計從。

    被你孔明這樣一說,倒反不如你竟這麼了如指掌?今日以少勝多,雖則我并不懼怕曹操奸雄,但要戰勝他,卻也非容易之事,确實需要象孔明這樣的人輔佐。

    現在孔明已覺察到吳侯心頭之憂,不管是真是假,俗話說,甯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一國之君猶豫不決,于軍不利,讓我趕去吳侯府一探,反正近在這裡。

    因此命魯肅在此等待回音。

     周瑜離帥府,到達孫權府,手下迎接。

    周瑜關照:&ldquo不必通報。

    &rdquo徑自朝裡面走去。

    因為周瑜常出常進,手下無人阻攔。

    他來到孫權的書院,隻見兩扇書院門半掩半啟,從裡面隐隐傳出痰嗽之聲。

    周瑜在門跟首站定,側耳靜聽。

    隻聽得孫權在裡面走來踱去的腳步聲,說明他确實疑慮重重,心事滿腹。

    又聽得他自言自語說道:&ldquo啊!曹兵百萬,戰将千員,這便如何是好?适才堂上付寶劍與公瑾,乃是為了壓服将士之心。

    其實,權心中尚有三分疑慮。

    &rdquo &ldquo哦&mdash&mdash&rdquo周瑜聽到孫權自己如此表白,方才真正歎服孔明真是老謀深算,由此遂萌加害之心。

    周瑜頓了一頓,推門走了進去。

     孫權覺得有人進來,問一聲:&ldquo誰啊?&rdquo &ldquo瑜見吳侯。

    &rdquo &ldquo公瑾到此何幹?&rdquo &ldquo我度吳侯尚有幾分疑慮,特此前來勸說。

    &rdquo &ldquo公瑾真是有心之人,料事入木三分。

    &rdquo 周瑜想,我還沒有這麼大的本領,倒是被孔明全部料到。

    就對孫權講:&ldquo吳侯,還請吳侯不要生疑。

    此番周瑜屯紮三江口,先與曹操交兵,如能取勝,諒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