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諸葛亮智激孫權 吳國太舉薦周瑜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回諸葛亮智激孫權吳國太舉薦周瑜
此番諸葛亮到江東舌戰群儒,上大堂面見吳侯,聯兵伐曹。
孫權見先生雙眼微合,以為他昨日到此未曾睡好,對文班中魯肅看看,可是未能好好安置軍師?魯肅知道孔明的脾氣,他是一年到頭這個樣子,有話隻管與他講。
孫權說:&ldquo啊!先生,權常聞魯子敬談及足下,今日得見,平生之幸,敢求教益。
&rdquo 我經常聽魯肅講起你諸葛先生的雄才大略,今天相見,定要向你請教,諒必你能給我很大益處。
&ldquo亮年幼無才,有辱明問。
&rdquo 衆文官一聽,頓時驚呆。
剛才在&ldquo迎賓館&rdquo時你是何等高傲,不把江東文人放在眼裡,說得管仲、樂毅都比不上你。
現在見了我家吳侯,又是這般謙虛,彬彬有劄,與剛才判若兩人。
此人真是無可捉摸,随機應變。
孔明從離開&ldquo迎賓館&rdquo,到吳侯大堂,已經把辦法想了出來。
孫權,乃是一家主人,雖則年輕,卻常與謀士戰将聚議天下大事,曹操虎視江東,大有吞并之勢。
孫權他手下能征慣戰的将士頗多,兼有長江天險,讓他北面稱臣,非其所為,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敢作敢為。
故而對他不可輕慢,否則他要看我不起,不用我計。
隻有以善言相勸,大言相激,方可達到目的。
&ldquo曹孟德雄兵百萬,戰将千員,屯兵赤壁,虎視江東。
權未知其底細,望先生以實相告。
&rdquo孫權開門見山問道。
&ldquo吳侯聽了,想我主兵微将寡,曹操兵多将廣;曹兵出,我軍棄甲抛戈,聞風而逃,焉知曹兵虛實?&rdquo &ldquo先生何必客套。
常與曹操相峙,定知彼方消息。
請教了!&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ldquo先生請講!&rdquo &ldquo那個&hellip&hellip&rdquo 孫權心直口快,說話歡喜爽氣。
現在講了沒有幾句話,孔明便是這個那個,心裡感到有些不耐煩。
要想催他快講,又不好意思,隻得将身子在虎案上一靠,強裝鎮定等待他回答。
主賓兩個屏在那裡,卻急壞了文官班中的魯大夫。
他想,孔明啊!曹兵五十萬,我早已與你打過招呼,何必裝模作樣隻管在那裡這個、那個!可是你貴人多忘事,把我的說話忘懷的了?趕快讓我指點于他。
魯踱頭以為孔明在動腦筋,竭力回想剛才的說法,少說一點沒有關系,倘然被他說他一百萬來,那孫權還攻打嗎?孫權降曹,我江夏吊喪相請諸葛亮,前功盡棄。
想到這裡,他顧不了許多,因站在前排,便對着孔明連連咳着冷嗽,同時舉起一隻右手,張開五隻手指,頻頻示意,提醒諸葛亮。
孔明冷眼裡看得清楚,見這踱頭暗中打着手勢,不覺好笑!你要我講五十萬,我豈會忘記。
可是打仗非同兒戲,一時騙得孫權出兵,我今後被孫權得知曹兵虛實,定要說我華而不實,詭計多端。
因此把頭向左旋轉,不理睬他。
魯肅一看,哎呀!孔明沒有看見。
要緊從大堂後面兜到左面,繼續假咳嗽,又伸出右手對孔明一招。
孔明見他到左邊,知道他不死心,索性把頭一低,裝作思索的樣子。
魯肅想,這下完了。
不要被他亂說一通,吓得主人不敢交戰。
他象捉迷藏一樣,也不顧堂上衆目睽睽,悄悄地跑到了孔明的背後,對着他咳嗽,舉起五指,恨不得代孔明說出這五十萬。
孫權端坐大堂,等候孔明回答。
見魯肅從右到左,起初不甚在意,後來見他蹑手蹑腳走到自己背後,不知他有什麼事情這麼神秘。
回頭一看,&ldquo啊?&rdquo見他對孔明又是咳嗽,又是做手勢。
心裡想,你文人就應該站立文班,跑到這裡鬼鬼祟祟有何花樣?因此對他雙眼一彈。
魯肅見主人回頭發覺自已,連忙收轉右手對着孔明白了一眼,你不看見,倒被主人看見了,不知你還懂不懂我的意思,棋錯一招,要輸全盤,就看你怎樣講了。
所以他無可奈何地退回原地。
孫權等了一會,還不見孔明回答,要想問他可曾想好。
這時孔明已經開口:&ldquo吳侯。
&rdquo 孫權聽他總算開口了,方才放下了心。
與他講話真吃力,一句話要等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同他談判,那不知要到何時結束。
聽他講些什麼:&ldquo先生怎樣?&rdquo &ldquo曹兵共有一百五十萬。
&rdquo &ldquo喔呀嚯&mdash&mdash&rdquo吳侯不急,急壞了魯踱頭。
我叫你說五十萬,你卻變本加厲、添油加醋說有一百五十萬。
曹操自号雄兵百萬,那還有五十萬人馬從何而來?這樣,孫權還敢戰嗎? 孫權聽說有一百五十萬,他當然不相信。
凡是用兵的人隻有多說,從無少說,此乃&ldquo兵不厭詐&rdquo,這點他也懂得。
因此問道:&ldquo哪來一百五十萬?&rdquo &ldquo吳侯,據亮所知,曹操初出皇城,帶青州兵二十萬;後剿滅袁紹,收降兵六十萬;下江南招兵四十萬;取荊襄,降兵三十萬。
豈不是一百五十萬?&rdquo 魯肅想,這筆帳我算不來了,你竟說得活龍活現,不知情者哪有不信之理? &ldquo啊!先生,那末曹将共有多少?&rdquo孫權又問道。
旁邊的魯肅聽見主人問曹将多少,睜大了眼睛對孔明看,意思是,曹兵一百五十萬,你已經說出了口,難以收回,可能把曹将說得少些,飯桶一些,說起來兵多不稀奇,主要看大将。
大将本領平常,我家主人還可以膽壯一些。
隻見魯肅在文班中,對孔明用兩個指頭一指。
你可懂否? &ldquo吳侯,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将,車載鬥量。
曹将共有二千員。
&rdquo &ldquo哦,嚯&mdash&mdash&rdquo魯肅連連歎氣,心中說道:孔明,你在放屁了。
孫權一聽,曹操果真有雄兵一百五十萬,大将二千員。
有了一百萬,我們江東尚且難敵,再有二千員戰将,叫我如何抵擋得住?是降是戰,倒不如請你孔明一決。
即使我們完蛋,我也有個交托,總算聽了當今卧龍的說話,諸葛亮尚且沒有破敵之策,叫我如何能勝此強敵?于是便說道:&ldquo或降或戰,請先生一決!&rdquo 孔明想,你孫權戰意已決,苦無良謀,何必再優柔寡斷。
雖然我也主戰,不過在降與戰的抉擇上,我不參與己見。
如果我勸吳戰曹,一舉成功,那無可非議,江東君臣感我相助之恩。
倘然偶遭挫折,一則江東文人曬笑,二來孫權萬一反目,說我眼高手低,将其大業糟蹋,我何顔于世?我也不說降,也不勸其戰,讓你自已說出戰,我方才用計。
&ldquo故将軍&mdash&mdash&rdquo 孫權知道孔明在說我哥哥孫策。
想我哥哥倘若在世,也用不着我勞神費力,早有決斷了。
&ldquo劉皇叔&mdash&mdash&rdquo孔明說。
乃是你家的主人。
&ldquo曹孟德,乃是&hellip&hellip&rdquo 孫權想,曹操是我們兩家的大敵。
&ldquo前二十年并争天下。
&rdquo 二十年前,大家都還沒有成天下,正是你争我奪的時候。
&ldquo直到眼下,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盡被曹操所滅。
我主劉皇叔新敗當陽道。
能與曹操交戰者,唯吳侯一人。
&rdquo 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二十年後的今天,曹操勢大滔天,各路諸侯幾乎全被其蠶食,你家主人敗績于當陽,避難于江夏。
真正還可以與曹操争天下的人,隻有我孫權一個人了。
這确是事實。
孫權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父兄的基業總算沒有在我的手中敗掉,此番能一仗取勝,前途無量。
&ldquo量力而行。
能戰者,請把六郡兵馬糧饷整頓,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rdquo 如果有能力的話,就與曹操決一雌雄,這是孔明對孫權的正面開導。
正如對聯一樣,這是上聯,接下來就是下聯&mdash&mdash &ldquo如其不能&hellip&hellip&rdquo 孔明早已料到孫權,打是想打的,就是缺少經驗,膽子又小,恐不能取勝而無法收場,最好有人包他打勝仗。
因此,他必定要聽下聯。
但聽了下聯,肯定要弄僵。
所說夾裡總歸不及面子漂亮,好話總比壞話容易接受。
果然見孫權聚精會神,側耳靜聽。
&ldquo如果不能,那便采納文人權宜之計,辦降書降表,北面降曹。
&rdquo 孫權以為孔明要說出萬全之計。
不料要他屈膝降曹,一丈水退下了八尺。
這算得了什麼好辦法呢?我要降曹,早已有人出此高論,哪裡還要你來教?他回頭對魯肅看看:虧你說得孔明的本領如此如此的大,照我看來,也隻平常得很,徒有虛名耳。
要想站起身來往裡面一走,但想到他此番到吳,到底是一片誠意,弄得他沒有下場勢,人家要說我無禮。
因此耐下心來,問道:&ldquo劉皇叔何不降曹?&rdquo 孫權畢竟英雄氣短,經不起孔明的言語挑逗,已經面露嗔色,将孔明諷刺起來。
孔明一看,暗暗叫好。
心
孫權見先生雙眼微合,以為他昨日到此未曾睡好,對文班中魯肅看看,可是未能好好安置軍師?魯肅知道孔明的脾氣,他是一年到頭這個樣子,有話隻管與他講。
孫權說:&ldquo啊!先生,權常聞魯子敬談及足下,今日得見,平生之幸,敢求教益。
&rdquo 我經常聽魯肅講起你諸葛先生的雄才大略,今天相見,定要向你請教,諒必你能給我很大益處。
&ldquo亮年幼無才,有辱明問。
&rdquo 衆文官一聽,頓時驚呆。
剛才在&ldquo迎賓館&rdquo時你是何等高傲,不把江東文人放在眼裡,說得管仲、樂毅都比不上你。
現在見了我家吳侯,又是這般謙虛,彬彬有劄,與剛才判若兩人。
此人真是無可捉摸,随機應變。
孔明從離開&ldquo迎賓館&rdquo,到吳侯大堂,已經把辦法想了出來。
孫權,乃是一家主人,雖則年輕,卻常與謀士戰将聚議天下大事,曹操虎視江東,大有吞并之勢。
孫權他手下能征慣戰的将士頗多,兼有長江天險,讓他北面稱臣,非其所為,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敢作敢為。
故而對他不可輕慢,否則他要看我不起,不用我計。
隻有以善言相勸,大言相激,方可達到目的。
&ldquo曹孟德雄兵百萬,戰将千員,屯兵赤壁,虎視江東。
權未知其底細,望先生以實相告。
&rdquo孫權開門見山問道。
&ldquo吳侯聽了,想我主兵微将寡,曹操兵多将廣;曹兵出,我軍棄甲抛戈,聞風而逃,焉知曹兵虛實?&rdquo &ldquo先生何必客套。
常與曹操相峙,定知彼方消息。
請教了!&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ldquo先生請講!&rdquo &ldquo那個&hellip&hellip&rdquo 孫權心直口快,說話歡喜爽氣。
現在講了沒有幾句話,孔明便是這個那個,心裡感到有些不耐煩。
要想催他快講,又不好意思,隻得将身子在虎案上一靠,強裝鎮定等待他回答。
主賓兩個屏在那裡,卻急壞了文官班中的魯大夫。
他想,孔明啊!曹兵五十萬,我早已與你打過招呼,何必裝模作樣隻管在那裡這個、那個!可是你貴人多忘事,把我的說話忘懷的了?趕快讓我指點于他。
魯踱頭以為孔明在動腦筋,竭力回想剛才的說法,少說一點沒有關系,倘然被他說他一百萬來,那孫權還攻打嗎?孫權降曹,我江夏吊喪相請諸葛亮,前功盡棄。
想到這裡,他顧不了許多,因站在前排,便對着孔明連連咳着冷嗽,同時舉起一隻右手,張開五隻手指,頻頻示意,提醒諸葛亮。
孔明冷眼裡看得清楚,見這踱頭暗中打着手勢,不覺好笑!你要我講五十萬,我豈會忘記。
可是打仗非同兒戲,一時騙得孫權出兵,我今後被孫權得知曹兵虛實,定要說我華而不實,詭計多端。
因此把頭向左旋轉,不理睬他。
魯肅一看,哎呀!孔明沒有看見。
要緊從大堂後面兜到左面,繼續假咳嗽,又伸出右手對孔明一招。
孔明見他到左邊,知道他不死心,索性把頭一低,裝作思索的樣子。
魯肅想,這下完了。
不要被他亂說一通,吓得主人不敢交戰。
他象捉迷藏一樣,也不顧堂上衆目睽睽,悄悄地跑到了孔明的背後,對着他咳嗽,舉起五指,恨不得代孔明說出這五十萬。
孫權端坐大堂,等候孔明回答。
見魯肅從右到左,起初不甚在意,後來見他蹑手蹑腳走到自己背後,不知他有什麼事情這麼神秘。
回頭一看,&ldquo啊?&rdquo見他對孔明又是咳嗽,又是做手勢。
心裡想,你文人就應該站立文班,跑到這裡鬼鬼祟祟有何花樣?因此對他雙眼一彈。
魯肅見主人回頭發覺自已,連忙收轉右手對着孔明白了一眼,你不看見,倒被主人看見了,不知你還懂不懂我的意思,棋錯一招,要輸全盤,就看你怎樣講了。
所以他無可奈何地退回原地。
孫權等了一會,還不見孔明回答,要想問他可曾想好。
這時孔明已經開口:&ldquo吳侯。
&rdquo 孫權聽他總算開口了,方才放下了心。
與他講話真吃力,一句話要等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同他談判,那不知要到何時結束。
聽他講些什麼:&ldquo先生怎樣?&rdquo &ldquo曹兵共有一百五十萬。
&rdquo &ldquo喔呀嚯&mdash&mdash&rdquo吳侯不急,急壞了魯踱頭。
我叫你說五十萬,你卻變本加厲、添油加醋說有一百五十萬。
曹操自号雄兵百萬,那還有五十萬人馬從何而來?這樣,孫權還敢戰嗎? 孫權聽說有一百五十萬,他當然不相信。
凡是用兵的人隻有多說,從無少說,此乃&ldquo兵不厭詐&rdquo,這點他也懂得。
因此問道:&ldquo哪來一百五十萬?&rdquo &ldquo吳侯,據亮所知,曹操初出皇城,帶青州兵二十萬;後剿滅袁紹,收降兵六十萬;下江南招兵四十萬;取荊襄,降兵三十萬。
豈不是一百五十萬?&rdquo 魯肅想,這筆帳我算不來了,你竟說得活龍活現,不知情者哪有不信之理? &ldquo啊!先生,那末曹将共有多少?&rdquo孫權又問道。
旁邊的魯肅聽見主人問曹将多少,睜大了眼睛對孔明看,意思是,曹兵一百五十萬,你已經說出了口,難以收回,可能把曹将說得少些,飯桶一些,說起來兵多不稀奇,主要看大将。
大将本領平常,我家主人還可以膽壯一些。
隻見魯肅在文班中,對孔明用兩個指頭一指。
你可懂否? &ldquo吳侯,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将,車載鬥量。
曹将共有二千員。
&rdquo &ldquo哦,嚯&mdash&mdash&rdquo魯肅連連歎氣,心中說道:孔明,你在放屁了。
孫權一聽,曹操果真有雄兵一百五十萬,大将二千員。
有了一百萬,我們江東尚且難敵,再有二千員戰将,叫我如何抵擋得住?是降是戰,倒不如請你孔明一決。
即使我們完蛋,我也有個交托,總算聽了當今卧龍的說話,諸葛亮尚且沒有破敵之策,叫我如何能勝此強敵?于是便說道:&ldquo或降或戰,請先生一決!&rdquo 孔明想,你孫權戰意已決,苦無良謀,何必再優柔寡斷。
雖然我也主戰,不過在降與戰的抉擇上,我不參與己見。
如果我勸吳戰曹,一舉成功,那無可非議,江東君臣感我相助之恩。
倘然偶遭挫折,一則江東文人曬笑,二來孫權萬一反目,說我眼高手低,将其大業糟蹋,我何顔于世?我也不說降,也不勸其戰,讓你自已說出戰,我方才用計。
&ldquo故将軍&mdash&mdash&rdquo 孫權知道孔明在說我哥哥孫策。
想我哥哥倘若在世,也用不着我勞神費力,早有決斷了。
&ldquo劉皇叔&mdash&mdash&rdquo孔明說。
乃是你家的主人。
&ldquo曹孟德,乃是&hellip&hellip&rdquo 孫權想,曹操是我們兩家的大敵。
&ldquo前二十年并争天下。
&rdquo 二十年前,大家都還沒有成天下,正是你争我奪的時候。
&ldquo直到眼下,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盡被曹操所滅。
我主劉皇叔新敗當陽道。
能與曹操交戰者,唯吳侯一人。
&rdquo 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二十年後的今天,曹操勢大滔天,各路諸侯幾乎全被其蠶食,你家主人敗績于當陽,避難于江夏。
真正還可以與曹操争天下的人,隻有我孫權一個人了。
這确是事實。
孫權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父兄的基業總算沒有在我的手中敗掉,此番能一仗取勝,前途無量。
&ldquo量力而行。
能戰者,請把六郡兵馬糧饷整頓,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rdquo 如果有能力的話,就與曹操決一雌雄,這是孔明對孫權的正面開導。
正如對聯一樣,這是上聯,接下來就是下聯&mdash&mdash &ldquo如其不能&hellip&hellip&rdquo 孔明早已料到孫權,打是想打的,就是缺少經驗,膽子又小,恐不能取勝而無法收場,最好有人包他打勝仗。
因此,他必定要聽下聯。
但聽了下聯,肯定要弄僵。
所說夾裡總歸不及面子漂亮,好話總比壞話容易接受。
果然見孫權聚精會神,側耳靜聽。
&ldquo如果不能,那便采納文人權宜之計,辦降書降表,北面降曹。
&rdquo 孫權以為孔明要說出萬全之計。
不料要他屈膝降曹,一丈水退下了八尺。
這算得了什麼好辦法呢?我要降曹,早已有人出此高論,哪裡還要你來教?他回頭對魯肅看看:虧你說得孔明的本領如此如此的大,照我看來,也隻平常得很,徒有虛名耳。
要想站起身來往裡面一走,但想到他此番到吳,到底是一片誠意,弄得他沒有下場勢,人家要說我無禮。
因此耐下心來,問道:&ldquo劉皇叔何不降曹?&rdquo 孫權畢竟英雄氣短,經不起孔明的言語挑逗,已經面露嗔色,将孔明諷刺起來。
孔明一看,暗暗叫好。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