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諸葛亮戰倒群儒 黃公覆力排衆議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六回諸葛亮戰倒群儒黃公覆力排衆議
孔明罵死薛綜,衆文官都在袖手旁觀。
孔明想,我越是緊張,他們越是得意。
我應該及早拿出個主見來。
他心裡雖急,可表面上裝得十分坦然,好象我是大漢軍師,罵死個把人不算一回事,即使我今天要殺掉薛老,也不在話下。
因此孔明他急中生智,起手中羽扇,對着靠在座位上的薛綜一指:&ldquo真造化你!真是造化了你!&rdquo 旁邊文人聽你孔明這般說法,都覺出乎意料。
照此說法,我們江東文人休想占他的便宜,莫非被他罵死,那才算得交上好運,薛老大夫被他罵死,也算是他的福分。
大家不明白,如此一樁人命歸天的大事,竟給他不了了之,他究竟有何靠山?量劉備區區兵将,他孔明卻敢在我江東吆五喝六,視我江東大夫如草芥。
想孔明剛進&ldquo迎賓館&rdquo時,曾自封為大漢軍師、中郎将,坐在吳侯孫權的獨座上,談笑自如,旁若無人,連我家主人都奈何不得他,罵死一個&ldquo皓首匹夫&rdquo又何足為怪? 想到這裡,大家都開始着急起來。
薛綜被孔明氣死,時間不長,還可将其喊醒;時間一拖延,真的命歸陰司,我們怎向吳侯交代?我們同孔明舌戰,原是要不使六郡遭災,現在薛老危在旦夕,要是被孫權知道,說我們文人委屈于他,圍攻鄰國賓客,叫我們如何吃罪得起?因此衆人一擁而上,走到薛綜座位前,叫的叫,喚的喚,有人掐人中,有的拉頭發,手忙腳亂地連聲呼喚:&ldquo老大夫醒來!老大夫醒來!&rdquo &ldquo喔喲&mdash&mdash嚯&mdash&mdash&rdquo薛綜耳邊聽得一片鬧哄哄,大喘了一口氣,慢慢地蘇醒還來。
孔明見薛老回轉了這口氣,暗暗叫一聲:&ldquo還好!&rdquo知道他一時還死不了,所以他做功十足,對着&ldquo迎賓館&rdquo的手下人叫喊一聲:&ldquo來啊!把這老匹夫亂棍趕出迎賓館!&rdquo &ldquo喔唷!&rdquo真是燒香帶倒佛。
你孔明是江夏來的客人,堂上的大夫即使罪不容誅,也輪不上你來面執廷争。
手下人想,不聽使喚吧,他眼睛一彈,衆多文人都非他的對手;趕老大夫出館吧,到底是自己人,尚且我們都是手下人,動了他一根毫毛,今後日子怎麼過?最後大家一商量,就要緊到外面提來一頂小轎把薛綜送回府第。
薛老回去後直躺了兩天,第三天就魂赴黃泉。
盡管他患病在身,但再要活二三年,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為了與孔明争這一口氣,反而枉送了一條性命。
孔明一世罵死了兩個人:今日的薛綜;出祁山罵死王朗。
&ldquo迎賓館&rdquo裡,大家見老大夫回轉,都忿忿不平,舌戰戰出了人性命,愈顯出我等文人的無能。
此時堂上無人多言,寂靜無聲。
孔明見堂上的大夫都不言語,尋思道:一場風波總算平息,料他們也不敢再來鬥口了。
因此重新坐定。
不料,還未等你坐穩,旁邊傳來一陣冷笑:&ldquo嘿&mdash&mdash&rdquo孔明想,未說先笑,不是好兆。
不知是哪一個大夫不知趣,還要來碰碰壁。
要想看一看是誰在發笑。
&ldquo啊!先生,曹操乃是賊也。
&rdquo此人已經開口。
孔明見這說話之人并不相識,年紀尚輕,不過二十餘歲,從身上的穿戴來看,地位倒也不小,是孫權手下的中大夫。
孔明想,薛綜年齡這麼大,資格這麼老,尚且被我罵得差些氣絕身亡。
你在我眼睛裡看起來,還是個乳臭未退的孩童,敢與我來鬥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開了飯店,不怕你肚子大。
你有多大的能為,隻管施展開來。
孔明也不問其姓名,隻是對他望望,意思是曹操是賊不是賊,你自己心裡明白,讓你講完了,我再訓斥你。
&ldquo你雖稱他為賊,何乃是相國之後,世代宰相,将門之子?&rdquo 曹操的祖上叫曹參,是高祖身旁的丞相,漢室開國功臣,到今天,仍是姓曹的為丞相這個事實,你孔明總不能否定吧。
&ldquo爾主劉備,眼見是個織席販履之夫。
真是腐草的螢火,豈及當空的皓魄。
&rdquo 你家主人劉備,衆所周知,是個織織席子、賣賣草鞋的人,就象螢火蟲的光,怎麼好同天上的月亮光來比較呢?雖然曹操為人奸惡,畢竟他出身煊赫,非劉備可比。
他說罷,自以為得計,便放聲大笑起來:&ldquo嘿&mdash&mdash&rdquo。
一石擊起千層浪。
才平靜了一會兒的&ldquo迎賓館&rdquo,被這番話說得又是議論紛紛。
江東文人都看着他,都稱他一聲&ldquo不簡單&rdquo!可謂後起之秀,真是冷鍋子裡爆出個熱栗子來。
不知此番孔明如何對答。
因此目光都集中到孔明的臉上,谛視着他,意思是,不要有嘴說别人,無嘴說自己,你家主人劉備是何等樣人,回去弄弄清楚再來舌戰。
孔明冷不防聽到這番說話,暗暗吃驚。
天下人都說劉備織席販履,我卻從未聽到過此等說法,又沒有問過劉備,會不會是他們惡語中傷?看來也不會是謠傳。
倘然劉備确實出身如此低賤,那無論如何不能與曹操相比。
這下倒難以回答了。
孔明再望到這位年輕人,自得其樂。
看來要輸在他的手裡。
不過再一想,&ldquo英雄何論出身低&rdquo,我家主人出身清貧,可你們的吳侯的祖上亦非顯官達貴、豪門貴族,乃是錢塘江衙門裡的一個小小差人,同織席販履比起來,半斤八兩。
你們要譏笑劉備麼,等于在嘲諷孫權,五十步笑一百步。
不過這話又不好同他們說,罵你們江東文人還不要緊,如果得罪了孫權,我的計劃全要落空。
&ldquo這便如何是好?&rdquo再把他的說話來細細回想一下,竟有了辦法。
我家主人早年喪父,隻有老母在堂,母子相依為命。
就算劉備織席販履來贍養老母,他二十八歲與關、張義結弟兄,掃黃巾,今年已經四十九歲,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末你這後生又有多大歲數?量他不過二十一、二歲,那麼劉備織席販履他怎麼看得見?恐怕還在娘的肚子裡。
既然看不見,隻可說耳聞,不可說&ldquo眼見&rdquo。
孔明也懂得,他說了耳聞,我就有話可說。
耳聞是虛
孔明想,我越是緊張,他們越是得意。
我應該及早拿出個主見來。
他心裡雖急,可表面上裝得十分坦然,好象我是大漢軍師,罵死個把人不算一回事,即使我今天要殺掉薛老,也不在話下。
因此孔明他急中生智,起手中羽扇,對着靠在座位上的薛綜一指:&ldquo真造化你!真是造化了你!&rdquo 旁邊文人聽你孔明這般說法,都覺出乎意料。
照此說法,我們江東文人休想占他的便宜,莫非被他罵死,那才算得交上好運,薛老大夫被他罵死,也算是他的福分。
大家不明白,如此一樁人命歸天的大事,竟給他不了了之,他究竟有何靠山?量劉備區區兵将,他孔明卻敢在我江東吆五喝六,視我江東大夫如草芥。
想孔明剛進&ldquo迎賓館&rdquo時,曾自封為大漢軍師、中郎将,坐在吳侯孫權的獨座上,談笑自如,旁若無人,連我家主人都奈何不得他,罵死一個&ldquo皓首匹夫&rdquo又何足為怪? 想到這裡,大家都開始着急起來。
薛綜被孔明氣死,時間不長,還可将其喊醒;時間一拖延,真的命歸陰司,我們怎向吳侯交代?我們同孔明舌戰,原是要不使六郡遭災,現在薛老危在旦夕,要是被孫權知道,說我們文人委屈于他,圍攻鄰國賓客,叫我們如何吃罪得起?因此衆人一擁而上,走到薛綜座位前,叫的叫,喚的喚,有人掐人中,有的拉頭發,手忙腳亂地連聲呼喚:&ldquo老大夫醒來!老大夫醒來!&rdquo &ldquo喔喲&mdash&mdash嚯&mdash&mdash&rdquo薛綜耳邊聽得一片鬧哄哄,大喘了一口氣,慢慢地蘇醒還來。
孔明見薛老回轉了這口氣,暗暗叫一聲:&ldquo還好!&rdquo知道他一時還死不了,所以他做功十足,對着&ldquo迎賓館&rdquo的手下人叫喊一聲:&ldquo來啊!把這老匹夫亂棍趕出迎賓館!&rdquo &ldquo喔唷!&rdquo真是燒香帶倒佛。
你孔明是江夏來的客人,堂上的大夫即使罪不容誅,也輪不上你來面執廷争。
手下人想,不聽使喚吧,他眼睛一彈,衆多文人都非他的對手;趕老大夫出館吧,到底是自己人,尚且我們都是手下人,動了他一根毫毛,今後日子怎麼過?最後大家一商量,就要緊到外面提來一頂小轎把薛綜送回府第。
薛老回去後直躺了兩天,第三天就魂赴黃泉。
盡管他患病在身,但再要活二三年,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為了與孔明争這一口氣,反而枉送了一條性命。
孔明一世罵死了兩個人:今日的薛綜;出祁山罵死王朗。
&ldquo迎賓館&rdquo裡,大家見老大夫回轉,都忿忿不平,舌戰戰出了人性命,愈顯出我等文人的無能。
此時堂上無人多言,寂靜無聲。
孔明見堂上的大夫都不言語,尋思道:一場風波總算平息,料他們也不敢再來鬥口了。
因此重新坐定。
不料,還未等你坐穩,旁邊傳來一陣冷笑:&ldquo嘿&mdash&mdash&rdquo孔明想,未說先笑,不是好兆。
不知是哪一個大夫不知趣,還要來碰碰壁。
要想看一看是誰在發笑。
&ldquo啊!先生,曹操乃是賊也。
&rdquo此人已經開口。
孔明見這說話之人并不相識,年紀尚輕,不過二十餘歲,從身上的穿戴來看,地位倒也不小,是孫權手下的中大夫。
孔明想,薛綜年齡這麼大,資格這麼老,尚且被我罵得差些氣絕身亡。
你在我眼睛裡看起來,還是個乳臭未退的孩童,敢與我來鬥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開了飯店,不怕你肚子大。
你有多大的能為,隻管施展開來。
孔明也不問其姓名,隻是對他望望,意思是曹操是賊不是賊,你自己心裡明白,讓你講完了,我再訓斥你。
&ldquo你雖稱他為賊,何乃是相國之後,世代宰相,将門之子?&rdquo 曹操的祖上叫曹參,是高祖身旁的丞相,漢室開國功臣,到今天,仍是姓曹的為丞相這個事實,你孔明總不能否定吧。
&ldquo爾主劉備,眼見是個織席販履之夫。
真是腐草的螢火,豈及當空的皓魄。
&rdquo 你家主人劉備,衆所周知,是個織織席子、賣賣草鞋的人,就象螢火蟲的光,怎麼好同天上的月亮光來比較呢?雖然曹操為人奸惡,畢竟他出身煊赫,非劉備可比。
他說罷,自以為得計,便放聲大笑起來:&ldquo嘿&mdash&mdash&rdquo。
一石擊起千層浪。
才平靜了一會兒的&ldquo迎賓館&rdquo,被這番話說得又是議論紛紛。
江東文人都看着他,都稱他一聲&ldquo不簡單&rdquo!可謂後起之秀,真是冷鍋子裡爆出個熱栗子來。
不知此番孔明如何對答。
因此目光都集中到孔明的臉上,谛視着他,意思是,不要有嘴說别人,無嘴說自己,你家主人劉備是何等樣人,回去弄弄清楚再來舌戰。
孔明冷不防聽到這番說話,暗暗吃驚。
天下人都說劉備織席販履,我卻從未聽到過此等說法,又沒有問過劉備,會不會是他們惡語中傷?看來也不會是謠傳。
倘然劉備确實出身如此低賤,那無論如何不能與曹操相比。
這下倒難以回答了。
孔明再望到這位年輕人,自得其樂。
看來要輸在他的手裡。
不過再一想,&ldquo英雄何論出身低&rdquo,我家主人出身清貧,可你們的吳侯的祖上亦非顯官達貴、豪門貴族,乃是錢塘江衙門裡的一個小小差人,同織席販履比起來,半斤八兩。
你們要譏笑劉備麼,等于在嘲諷孫權,五十步笑一百步。
不過這話又不好同他們說,罵你們江東文人還不要緊,如果得罪了孫權,我的計劃全要落空。
&ldquo這便如何是好?&rdquo再把他的說話來細細回想一下,竟有了辦法。
我家主人早年喪父,隻有老母在堂,母子相依為命。
就算劉備織席販履來贍養老母,他二十八歲與關、張義結弟兄,掃黃巾,今年已經四十九歲,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末你這後生又有多大歲數?量他不過二十一、二歲,那麼劉備織席販履他怎麼看得見?恐怕還在娘的肚子裡。
既然看不見,隻可說耳聞,不可說&ldquo眼見&rdquo。
孔明也懂得,他說了耳聞,我就有話可說。
耳聞是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