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諸葛亮戰倒群儒 黃公覆力排衆議

關燈
ash一作答。

     黃蓋見孔明說話有氣無力,肯定是個好人。

    再對文人看了一看,你們真該死,欺侮陌生人。

    文人們想,他好算是好人?他人都罵得死。

     此時,但聽得&ldquo訴訴&rdquo&ldquo镗镗&rdquo鐘鼓齊鳴。

    吳侯升堂了!&ldquo迎賓館&rdquo裡的文人和黃蓋都一齊向外走去,單剩下窗口的魯肅和獨座上的諸葛亮。

    魯肅正在擔心,由于自己的粗心而給先生帶來了這麼多的麻煩,他一早與文人舌戰到現在,恐怕諸葛亮要對我誤解,至少要埋怨一番。

    不進去吧,把他耽擱在這裡,也不是道理,孫權等着要見他。

    所以他隻好硬着頭皮跨了進去,滿面笑容地走到先生面前,把手一拱:&ldquo啊!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孔明見魯肅到來,睜大了雙眼,怒氣沖沖,起手中羽扇,對他一指:&ldquo你好!你好!&rdquo 這聲好,比罵人還要有分量。

    你魯肅竟然如此言而無信,到這時候才來。

    倘然到孔明腦笨口拙一點,豈不要被他們逼得走投無路?魯肅見孔明這樣惱怒,隻得唯唯諾諾,連連打拱作揖:&ldquo下官該死!下官該死!軍師,吳侯升堂了,我們堂上面見吳侯把!&rdquo 魯肅要緊叉到橫裡去,免得你孔明再發怒埋怨我。

     孔明立起身來,跟了魯肅出&ldquo迎賓館&rdquo,直往大堂而來。

    路上魯肅對孔明說:&ldquo軍師啊!你見了我主吳侯,說曹兵隻有五十萬。

    &rdquo &ldquo為何啊!&rdquo &ldquo我主吳侯非比劉皇叔,他自即位以來,從未經過這等大事,心中膽懼,因此,你講五十萬曹兵,那江東還有這些人馬,勢均力敵還敢交戰。

    &rdquo 孔明一聽,魯肅确是個老實人,叫我少報一點敵人的兵力。

    不過,我見了孫權自有對答,要看人說話。

    我可能說曹兵隻有十萬,或許說曹兵要有三百萬,或多或少,要見機行事。

    你這麼說,我就這麼聽,怎樣應付孫權,我心中有數。

    孔明并不與他多說,跟着魯肅。

    不多片刻,已近大堂。

     &ldquo軍師,請你在此暫等片刻,下官先去報禀吳侯,然後再來相請于你。

    &rdquo 孔明對他把手揮揮,立定在大堂外面,讓魯肅上堂。

     今日大堂之上,文武确實比往日要多,統統到齊。

    但文官大都無精打采,就因為一大清早被孔明罵得垂頭喪氣。

    而大将都精神飽滿,等候諸葛先生。

    孫權坐在大堂之上。

    魯子敬走上前去,深深一禮:&ldquo下官見吳侯有禮了。

    &rdquo &ldquo子敬,軍師現在何處?&rdquo &ldquo在外面等候。

    &rdquo &ldquo傳話相請。

    &rdquo 魯肅想,孔明是大漢軍師,至少是我請來與我們合兵戰曹的定計的人,豈能傳話請?應該出接。

    再一想,主公出接不便,還是讓我代接最為妥當:&ldquo下官代表吳侯去相倩,可好啊?&rdquo 孫權一聽,此話也有道理,久聞諸葛亮是山林高士,計策滿腹,不能怠慢他。

    所以關照:&ldquo子敬代接倒也好。

    &rdquo 魯肅奉命,來到大堂外面,看見先生站在那裡:&ldquo軍師,吳侯命下官代接。

    請了!&rdquo &ldquo請!&rdquo &ldquo五十萬啊!&rdquo 魯肅唯恐先生一時忘懷,再次提醒,不要吓壞了主人。

    孔明也不言語,隻管見了孫權再說。

    魯肅在前,孔明在後,步入堂來。

     魯肅一到堂上,往文人班中立定。

    孔明一面撩須,一面跨上前來。

    衆文武見到孔明如此神态,暗暗稱奇,果然飄面跨上前來。

    衆文武見到孔明如此神态,暗暗稱奇,果然飄飄然似神仙一般。

     所說,孫權自己年輕有為,眼界很高,他看慣了周瑜雉尾雙挑,披袍顯甲,風流異常。

    一般的人,他都不甚入眼。

    現在見到來的諸葛先生另有一種威風,綸巾鶴氅,不失&ldquo卧龍&rdquo風度。

    他心裡高興,嘴裡馬上笑了出來:&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 這班大夫想,我們看見他,哭都哭得出來,你主人還笑得這麼開心。

     孔明走到孫權虎案前,把手一拱:&ldquo吳侯在上,大漢軍師、中郎将諸葛見吳侯,有禮了。

    &rdquo 孔明到了江東,不管他們承認不承認,常常把這金字招牌挂在口上吓唬吓唬人,讓他們不敢鄙視自已,倒确實很起作用。

    孫權本想還一個禮,聽得&ldquo大漢軍師&rdquo,吓得直立地立了起來,哪敢搪塞,這銜頭比我侯爺大得多:&ldquo啊!我道是誰,原來是軍師鶴駕降臨,權尚未出接,還禮了。

    來!擺座位&mdash&mdash軍師請坐了!&rdquo 手下人立即擺上一隻座位。

     孔明見座位擺好,上前兩步,回轉身來,對着衆文官把手招招,說一聲:&ldquo列位先生,衆位大夫,大家請坐了。

    &rdquo 孔明想,在&ldquo迎賓館&rdquo時,你們好刁鑽,故意把座位搬掉,現在你們看看,吳侯為我擺座,你等還敢難我否?文人知道孔明在捉弄他們,報一座之恨。

    你有坐,我們隻好立。

    孫權見這位先生沒有架子,一團和氣,雖與文官各執已見,但禮貌到家,連坐都要招呼一下文官,真是出頭露面,客來客去。

    文官們見孫權對孔明露出贊許的目光,知道他被孔明的做作所迷惑,可又不能說穿。

    說穿了,吳侯反怪我們的不是,這種冤枉氣隻有忍下了。

    心裡想,與孔明是不能做冤家的,做了冤家我們有得受他的氣。

     諸葛亮一坐好,他老規矩:腳一擱,一手撩須,一手執扇,閉目養神。

    其實,今日諸葛亮他是雙眼微合,斜視着孫權,觀察他的神态。

    孔明見孫權儀表不俗,相貌堂堂,确是一家英雄之相。

    聽得魯大夫講,他家吳侯未經戰事,少有經驗,膽子尚小,又見他脾氣直爽,定然梗得很。

    我同他講正經話,他未必肯相信,隻有用言語激他,弄得他火冒三丈,然後,曉之以大義,說之以利害,他方肯言聽計從,出兵與曹操交戰。

    不過,怎樣用言語來激孫權呢?孔明坐在一旁暗暗籌劃。

    不知諸葛亮用何計說得孫權聯劉拒曹,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