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趙子龍救主回營 張翼德拒水斷橋

關燈
:要是火攻是假,見到我八十三萬人馬沖鋒,你畢竟是人包的膽,而不是膽包的人,總要露形。

    等到這時,我趁勢沖。

    對。

    曹操立即傳令:&ldquo來!與老大大隊前沖!&rdquo 曹操左手執令旗,起右手的袍袖向前面一抖,發出了假沖鋒的信号。

    盡管是假的,但聲勢浩大。

    大将備執手中兵刃,長短武器都起着盤頭,開着四門。

    本來刀槍全部落下,刹那間,從前到後,刀槍旗幡統統高舉。

    馬隊将馬一拎,馬兒昂首嘶叫,準備潑蹄。

     步兵準備開步走。

    正是:号角吹,戰鼓敲,炮聲隆隆,一片喊叫之聲:&ldquo沖──!&rdquo真是地動天搖,震耳欲聾。

    曹操在橋下定神觀察張飛的神情。

     雖說是假沖鋒,但百萬大軍的聲勢實在太大了。

    張飛以為曹操已經看破機關:但怎樣被他看破的呢?一想,肯定樹林裡的這隊馬軍馬尾巴的樹枝掉了,或者哪個下馬來大小便,被曹操看破;或者聽見曹兵的喊叫,吓破了膽,故而露出破綻。

    要是被他們沖過橋來,那末阿哥阿嫂、文官武将會一網打盡,子龍又打得精神疲乏,難以抵敵,眼睜睜地、看着我家大哥徹底完結,叫我于心何忍?你曹操要沖上橋,我張飛也不逃,索性沖下去,殺你一個落花流水,打一個魚死網破。

    張飛是橫眉目暴,眉頭高挑,虎須倒豎,須發皆張,威震敵膽。

    張飛也作了一個準備沖下來的姿勢,你不上來,我也不下去。

    畢竟張飛一個人,沒有人助威呐喊。

    因此他把文八蛇矛手中一抱,嘴裡一聲吼叫:&ldquo哇呀&hellip&hellip !&rdquo如虎嘯,似龍吟,登時飛禽落地,走獸失足。

     這一聲喊叫,張飛自己還未意識到威力如何。

    隻見曹操身邊的小侄夏侯傑,他本領尋常,在馬上手執如意拐,猛聽張飛一聲吼叫,心膽俱裂。

    他的坐騎又非久戰沙場,聽得猛獸般的叫聲,馬屁股往上一掀,一個後羊樁,夏侯傑從馬背上倒栽下來,正巧滾到曹操馬前。

    曹操的馬雖然不差,但聽得叫喊,兩耳直豎,心裡也十分緊張。

    突然腳邊有一樣東西滾來,吃驚不小,要緊縮蹄,放下時正好踩在夏候傑的胸部,當場踏死。

    曹操正注目察看張飛的神态,見他一聲叫,又覺自己馬兒前蹄動,低頭一看,見自己的侄兒已喪命,因此一個忘形,高喊一聲:&ldquo啊呀!&rdquo 這時的所有戰将都被張飛這聲撕心裂肺的叫聲所懾,頓時個個都想起前幾年的一樁事來:關雲長當時在白馬坡前,斬去河北名将顔良。

    回營時,曹操極力稱贊關将軍本領高強。

    關雲長就對曹操說:&ldquo關某雖好,怎及我家三弟。

    &rdquo曹操問雲長:&ldquo令弟有多大能為?&rdquo雲長回答說:&ldquo我家三弟吼叫&mdash聲,能力漲千斤。

    在百萬營中,取上将首級,宛如囊中取物。

    &rdquo當時,曹操叫大家聽好,千萬不可忘卻,而且曹操把這幾句話用筆記在戰袍之上。

    現在大家聽見這聲叫,個個心驚肉跳,神色慌張,萬一他沖下來,我們自己也不是他的對手,如何保你丞相呢。

    又聽得丞相&ldquo啊呀&rdquo一叫,以為曹操心中害怕,大家誤會,都想早些脫身逃命。

    手下見此狀,要緊将曹操的馬頭圈轉,準備逃跑。

    衆文武見丞相馬動,好似一道命令,乘機回馬。

    一時間,人頭簇動,争先恐後,家夥鑽子在馬屁股上亂打。

    曹操的銀鬃馬吃到家夥,潑開四蹄向前便逃。

    這樣一來,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前呼後擁,一片混亂,大隊倒退。

     徐庶暗自高興,一面逃,一面乘機恐吓曹操:&ldquo丞相!丞相不好了,張飛追上來了!&rdquo &ldquo喔喲!&rdquo曹操慌忙逃跑。

     這時張飛自己倒發愣了:曹操這麼好端端的百萬大軍為何要後退呢?張飛過去在戰場之上從未這樣吼叫過,今天難得這樣喊叫一聲,并不知道有多少作用。

    現在他卻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哦!原來曹兵是被我吓退的。

    一聲吼叫以緻能使曹操百萬大軍被吓退而混亂不堪!其實,又豈止吓退百萬曹兵,就連那滾滾東流的長坂河水,被張飛這麼一聲喊,竟然喝住,朝西滾滾而去。

    從此有&ldquo喝水倒流&rdquo之說。

    到底張飛這聲吼叫,有多少威風?前人有幾句贊詞:長坂橋邊殺氣生,橫矛立馬眼圓睜。

    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這幾句話,是足夠想象玩味的。

    可知其威力究竟有多少! 話說小樹林裡的一隊馬軍,正跑得氣喘籲籲時,隻聽得耳邊一陣山崩地裂的轟鳴聲,大家聽得清楚,卻不知何物響亮到如此地步。

    一齊扣馬對長坂橋方向看去,隻見百萬曹兵慌忙而退,正是人似潮湧,馬如山崩,自相踐踏,不計其數。

    又見張飛一個人在橋面上橫矛勒馬高聲喊叫:&ldquo老張來也!&rdquo這隊馬軍立即把馬尾巴上的樹枝松去,飛馬趕到橋頭── &ldquo三将軍!三将軍!&rdquo 張飛聽得有人喊叫,他回頭一看,見這隊馬軍已到跟前。

    他渾身是勁&ldquo弟兄們,爾等可曾聽得,老張一聲吼叫,吓退了曹兵百萬?&rdquo &ldquo剛才我們聽到的聲音,原來是你吼叫的聲啊?&rdquo &ldquo是啊!&rdquo 大家朝前看看,敵人确實已經全部退走。

    張飛獨退百萬大軍,真是古今少有。

     弟兄們對張飛說道:&ldquo三将軍,既然曹操退兵,那我們也快走吧!&rdquo &ldquo好,我們走吧。

    &rdquo張飛退過橋頭,剛剛準備要走,忽然又立定,他對這頂長坂橋看看,想,雖然曹兵百萬被我吓退,但不知他們到底為什麼退兵。

    如此看來,這頂橋放在那裡,總覺不妥當,倘然我帶兵一走,曹操打聽下來沒有火攻,他肯定馬上就追上來,我們還是逃不遠。

    所以他下令把這座橋拆去。

    張飛拆了橋以後,認為即使你曹操要想追;追上來,已經沒有橋了!他就無法可想。

    其實張飛又犯老毛病了:上次樊城吊橋計成,事後把襄江面上的船隻全部燒去,被孔明軍師指出,這是個破綻。

    曹操生平多疑,反而馬上追來。

    你隻要把船抛錨帶纜,叫他前來,他倒反而不敢。

    因為你燒船,說明你膽怯,曹操就知道是退兵之計,因此馬上就來。

    現在張飛把孔明的說話又忘得一幹二淨。

    今日拆橋,與往日燒船同出一轍,一無兩樣。

     要知後來曹孟德大隊如何趕來。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