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劉備被困漢江邊 關羽獨擋漢津口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五回劉備被困漢江邊 關羽獨擋漢津口
張飛見曹操退兵,便吩咐弟兄們:&rdquo快把這頂橋梁拆掉。
&rdquo小兵又不懂得進出的,自然聽你張飛作主。
弟兄們正要上前動手,張飛叫大家閃過一旁。
原來他見長坂橋年深月久,跑到橋畔,起手中長矛,望橋闆的縫隙中就是一矛搠進去,然後用力一撬,這座橋闆到了張飛的矛上,再用力向河對面把矛一甩。
隻聽得&ldquo哧嗵&rdquo一聲,隻見橋闆已在急流之中往下遊漂去。
張飛遠望曹兵大隊退去,方才放心帶兵而去。
樹林之中的文官武将也同劉備一樣,一個個提心吊膽地等待着張飛的消息。
忽聞一聲巨響,後又聽得一片人喊馬嘶的嘈雜之聲,把沉睡中的趙雲驚醒。
見自己的頭枕在皇叔的腿上,感到疚愧難當,急忙從地上跳起來。
又見銀甲洗刷一新,子龍想,皇叔啊,你待我真是親如骨肉,情同手足,我趙雲何德何能,竟能&ldquo君股臣枕&rdquo,就是肝腦塗地,亦難報其恩。
趙雲心中更是感激不盡。
自此君臣更是肝膽相照。
趙雲馬上穿好銀甲,青釭劍腰内插好,上馬提槍,準備迎敵。
皇叔與文武全都上馬,甘夫人抱小主上了軍車。
一切整頓齊備,待命出發。
就在此時,張飛帶兵趕到:&ldquo大哥啊!&rdquo &ldquo三弟,你竟回來了。
那曹操怎樣?&rdquo &ldquo大哥啊,曹操百萬賊兵,被兄弟吼叫一聲,吓退了。
&rdquo &ldquo三弟,竟有此等事麼?哈&hellip&hellip真是古今少有的了。
&rdquo &ldquo大哥,放心吧,曹賊永遠不會前來了。
&rdquo &ldquo三弟,你怎見得老賊無法追來了?&rdquo &ldquo這座長坂橋被兄弟拆去,沒有了橋梁,他還有什麼辦法過來呢?&rdquo 皇叔一聽,就知道張飛又犯下錯誤了。
因此對他說道:&ldquo呵呀,三弟,你又把軍師的話忘懷了!你一拆橋,曹操馬上就來!&rdquo 張飛聽了大哥劉備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自己用了計反而自己又去拆穿,便同劉備說:&ldquo拆也拆了,曹兵若來,兄弟再去抵擋,現在趕快走吧。
&rdquo 張飛、趙雲保了皇叔和甘夫人、小主等,同衆文武、子民、漢兵一起往前趕路。
百姓們扶老攜幼在前,立往東南而去。
走不多遠,隻聽背後炮聲隆隆,殺聲震天,曹操的大隊果然追趕前來。
剛才,曹操同衆文武被張飛的吼叫聲吓破了膽,聞風而逃。
後來發現張飛沒有追上來,曹操便傳令停隊,方才松了口氣,重整旗鼓,一面命小兵再去打探軍情。
曹操便問旁邊文武:&ldquo你們為何一起後退?&rdquo文武曰:&ldquo丞相你自己高喊&lsquo啊喲&rsquo,我們以為你見張飛害怕,叫我們後退,所以大家都退了下來。
&rdquo曹操說:&ldquo我因侄兒夏侯傑被馬踏死,因此&lsquo啊喲&rsquo。
你們都弄錯的了。
&rdquo曹操想,這都是我叫了一聲的不好,幸得張飛未追上來。
這時,探兵已回來,将探到的情況一一向曹操察報:&ldquo相爺,面前不要說沒有火攻,就是張飛的人影都不知去向,而且一頂長坂橋都被他拆去的了。
&rdquo曹操想,我又中了阿憨的計策,剛才全隊沖上去,料他無能抵擋我八十三萬大軍。
不過現在還來得及,他拆橋就是怕我追趕上去,到底是阿憨,豈不想想,我百萬大軍要造幾頂行軍大橋,還不是易如反掌,即使造-百頂也花不了多少工夫。
待我造好橋梁追趕上去,亦不為晚矣。
曹操一面命令小兵上前将夏侯傑的屍首抱下來,買棺成殓。
此番雖然打了勝仗,可是棺材倒要買不少。
另一方面吩咐手下,立即在長坂河上架起十二頂行軍大橋。
這種行軍大橋,不是用磚頭石頭砌成,而是用粗竹編紮而成。
這些行軍橋早已造好,随軍帶來,所謂逢水架橋,隻要把編好的竹橋搭在河面上,就可過河了。
因此,十二頂大橋片刻之間齊備。
曹操在紅羅傘蓋下,文武左右簇擁着丞相,一彪彪、一隊隊整整齊齊,過行軍橋,追了上去。
劉備帶領文武也在向前進發。
前面已見兩座山峰,叫飛虎山。
這時劉備坐在馬上:心事重重,悶悶不樂。
心想,原打算到江夏那劉琦公子那裡去避一避,可是自己敗到如此地步,有何面目!不覺已到飛虎山下,本來要轉彎走的,但是前面百姓領路,他們不知如何走法,隻是一直向前走。
直走了十來裡路,方才知道走岔了路,百姓都在叫喊:&ldquo不好走嘞!不好走呀!&rdquo大家站定,擡頭一看,面前白茫茫一江阻隔,但聽得一片白浪拍岸之聲。
漢江到了,劉備獨自思忖:我與這條江的緣份确實不錯,上次兵敗汝南, 也是困到漢江,不過是另一頭。
今天兵敗長坂,又被困在漢江。
看來今天不能脫險了,命該如此。
見江面上一無船隻,這樣闊的江面,更談不上橋了。
後面的炮聲、喊聲越來越近,曹操大隊已經離此不遠了。
真是前不能進一一江水滔滔;後不能退一-敵兵殺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倘然再回轉飛虎山,繞道而行已經來不及了,那時正好曹兵趕到,豈非自投羅網。
大家都無法可想,一個個眼睜睜地望着劉備。
皇叔長歎一聲,想我自從桃園結義以來,掃黃巾、戰虎牢,受聖天子衣帶血诏,欲滅曹操。
誰料想敗小沛、徐州、汝南、當陽,尤其此戰敗得不可收拾。
看來我劉備今生無能為力,隻能被曹操所滅。
他便對所有文武說道:&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爾等皆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國。
跟了劉備,耽擱爾等錦繡前程。
待劉備一死,爾等把劉備的首級送與曹操,尚可保命。
曹操與我是冤家對頭,與你們無幹的。
&rdquo說罷,劉備的手捏到腰懸的寶劍柄上,&ldquo哐&rdquo把劍拔出半口,準備一死。
護衛在旁的趙雲立即-把抓住劍柄,便與劉備說道:&ldquo主公,你何必英雄志短?老賊到此,我可與三将軍一起抵擋。
&rdquo 文武都異口同聲勸說皇叔:&ldquo千萬不可如此。
&rdquo張飛想,我與你是結義弟兄,同生共死。
所以對劉備說道:&ldquo大哥,你一死,我也要死的。
&rdquo子龍把劉備抽出的半口劍推了進去。
劉備想,我敗到如此地步,手下文武為我吃了不少苦頭,可是目前情緒還這樣好,對曹操個個咬牙切齒,并無懼敵之心。
倘然我一死了之,這班文武叫他們何處投身呢?難道叫他們棄明投暗,降曹助虐嗎?他們跟了我多年以來,肝膽相照。
對大漢基業赤膽忠心,我這未竟的事業叫誰來完成呢?雖說眼下的局勢于我不利,但我的一班人馬尚全,還有孔明軍師,我自己不能灰心喪氣。
常說道:&ldquo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rdquo假如過此難關,日後步步高升 也未可知。
因此劉備逐漸堅定了信念,決定同衆将在此背水一戰。
旁邊的張飛也在動腦筋:今朝都是我拆橋的壞處;要是不拆橋,曹操也不會馬上趕來,大哥也不會想到拔劍自刎。
見到這種情景,他實在忍不住氣了,說道:&ldquo大哥啊:請你放心在此等候便了,來者賊兵賊将,待兄弟前去抵擋。
&rdquo &ldquo三弟,你怎樣抵擋曹兵呢?&rdquo劉備想,你剛才一拆橋,把計策全部戳穿,還有什麼辦法去抵擋曹操。
倘若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劉備更是危險。
&ldquo大哥,你不要擔心,兄弟自有主張。
&rdquo張飛說罷,圈馬飛奔而去。
此地都在等候他的消息
&rdquo小兵又不懂得進出的,自然聽你張飛作主。
弟兄們正要上前動手,張飛叫大家閃過一旁。
原來他見長坂橋年深月久,跑到橋畔,起手中長矛,望橋闆的縫隙中就是一矛搠進去,然後用力一撬,這座橋闆到了張飛的矛上,再用力向河對面把矛一甩。
隻聽得&ldquo哧嗵&rdquo一聲,隻見橋闆已在急流之中往下遊漂去。
張飛遠望曹兵大隊退去,方才放心帶兵而去。
樹林之中的文官武将也同劉備一樣,一個個提心吊膽地等待着張飛的消息。
忽聞一聲巨響,後又聽得一片人喊馬嘶的嘈雜之聲,把沉睡中的趙雲驚醒。
見自己的頭枕在皇叔的腿上,感到疚愧難當,急忙從地上跳起來。
又見銀甲洗刷一新,子龍想,皇叔啊,你待我真是親如骨肉,情同手足,我趙雲何德何能,竟能&ldquo君股臣枕&rdquo,就是肝腦塗地,亦難報其恩。
趙雲心中更是感激不盡。
自此君臣更是肝膽相照。
趙雲馬上穿好銀甲,青釭劍腰内插好,上馬提槍,準備迎敵。
皇叔與文武全都上馬,甘夫人抱小主上了軍車。
一切整頓齊備,待命出發。
就在此時,張飛帶兵趕到:&ldquo大哥啊!&rdquo &ldquo三弟,你竟回來了。
那曹操怎樣?&rdquo &ldquo大哥啊,曹操百萬賊兵,被兄弟吼叫一聲,吓退了。
&rdquo &ldquo三弟,竟有此等事麼?哈&hellip&hellip真是古今少有的了。
&rdquo &ldquo大哥,放心吧,曹賊永遠不會前來了。
&rdquo &ldquo三弟,你怎見得老賊無法追來了?&rdquo &ldquo這座長坂橋被兄弟拆去,沒有了橋梁,他還有什麼辦法過來呢?&rdquo 皇叔一聽,就知道張飛又犯下錯誤了。
因此對他說道:&ldquo呵呀,三弟,你又把軍師的話忘懷了!你一拆橋,曹操馬上就來!&rdquo 張飛聽了大哥劉備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自己用了計反而自己又去拆穿,便同劉備說:&ldquo拆也拆了,曹兵若來,兄弟再去抵擋,現在趕快走吧。
&rdquo 張飛、趙雲保了皇叔和甘夫人、小主等,同衆文武、子民、漢兵一起往前趕路。
百姓們扶老攜幼在前,立往東南而去。
走不多遠,隻聽背後炮聲隆隆,殺聲震天,曹操的大隊果然追趕前來。
剛才,曹操同衆文武被張飛的吼叫聲吓破了膽,聞風而逃。
後來發現張飛沒有追上來,曹操便傳令停隊,方才松了口氣,重整旗鼓,一面命小兵再去打探軍情。
曹操便問旁邊文武:&ldquo你們為何一起後退?&rdquo文武曰:&ldquo丞相你自己高喊&lsquo啊喲&rsquo,我們以為你見張飛害怕,叫我們後退,所以大家都退了下來。
&rdquo曹操說:&ldquo我因侄兒夏侯傑被馬踏死,因此&lsquo啊喲&rsquo。
你們都弄錯的了。
&rdquo曹操想,這都是我叫了一聲的不好,幸得張飛未追上來。
這時,探兵已回來,将探到的情況一一向曹操察報:&ldquo相爺,面前不要說沒有火攻,就是張飛的人影都不知去向,而且一頂長坂橋都被他拆去的了。
&rdquo曹操想,我又中了阿憨的計策,剛才全隊沖上去,料他無能抵擋我八十三萬大軍。
不過現在還來得及,他拆橋就是怕我追趕上去,到底是阿憨,豈不想想,我百萬大軍要造幾頂行軍大橋,還不是易如反掌,即使造-百頂也花不了多少工夫。
待我造好橋梁追趕上去,亦不為晚矣。
曹操一面命令小兵上前将夏侯傑的屍首抱下來,買棺成殓。
此番雖然打了勝仗,可是棺材倒要買不少。
另一方面吩咐手下,立即在長坂河上架起十二頂行軍大橋。
這種行軍大橋,不是用磚頭石頭砌成,而是用粗竹編紮而成。
這些行軍橋早已造好,随軍帶來,所謂逢水架橋,隻要把編好的竹橋搭在河面上,就可過河了。
因此,十二頂大橋片刻之間齊備。
曹操在紅羅傘蓋下,文武左右簇擁着丞相,一彪彪、一隊隊整整齊齊,過行軍橋,追了上去。
劉備帶領文武也在向前進發。
前面已見兩座山峰,叫飛虎山。
這時劉備坐在馬上:心事重重,悶悶不樂。
心想,原打算到江夏那劉琦公子那裡去避一避,可是自己敗到如此地步,有何面目!不覺已到飛虎山下,本來要轉彎走的,但是前面百姓領路,他們不知如何走法,隻是一直向前走。
直走了十來裡路,方才知道走岔了路,百姓都在叫喊:&ldquo不好走嘞!不好走呀!&rdquo大家站定,擡頭一看,面前白茫茫一江阻隔,但聽得一片白浪拍岸之聲。
漢江到了,劉備獨自思忖:我與這條江的緣份确實不錯,上次兵敗汝南, 也是困到漢江,不過是另一頭。
今天兵敗長坂,又被困在漢江。
看來今天不能脫險了,命該如此。
見江面上一無船隻,這樣闊的江面,更談不上橋了。
後面的炮聲、喊聲越來越近,曹操大隊已經離此不遠了。
真是前不能進一一江水滔滔;後不能退一-敵兵殺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倘然再回轉飛虎山,繞道而行已經來不及了,那時正好曹兵趕到,豈非自投羅網。
大家都無法可想,一個個眼睜睜地望着劉備。
皇叔長歎一聲,想我自從桃園結義以來,掃黃巾、戰虎牢,受聖天子衣帶血诏,欲滅曹操。
誰料想敗小沛、徐州、汝南、當陽,尤其此戰敗得不可收拾。
看來我劉備今生無能為力,隻能被曹操所滅。
他便對所有文武說道:&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爾等皆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國。
跟了劉備,耽擱爾等錦繡前程。
待劉備一死,爾等把劉備的首級送與曹操,尚可保命。
曹操與我是冤家對頭,與你們無幹的。
&rdquo說罷,劉備的手捏到腰懸的寶劍柄上,&ldquo哐&rdquo把劍拔出半口,準備一死。
護衛在旁的趙雲立即-把抓住劍柄,便與劉備說道:&ldquo主公,你何必英雄志短?老賊到此,我可與三将軍一起抵擋。
&rdquo 文武都異口同聲勸說皇叔:&ldquo千萬不可如此。
&rdquo張飛想,我與你是結義弟兄,同生共死。
所以對劉備說道:&ldquo大哥,你一死,我也要死的。
&rdquo子龍把劉備抽出的半口劍推了進去。
劉備想,我敗到如此地步,手下文武為我吃了不少苦頭,可是目前情緒還這樣好,對曹操個個咬牙切齒,并無懼敵之心。
倘然我一死了之,這班文武叫他們何處投身呢?難道叫他們棄明投暗,降曹助虐嗎?他們跟了我多年以來,肝膽相照。
對大漢基業赤膽忠心,我這未竟的事業叫誰來完成呢?雖說眼下的局勢于我不利,但我的一班人馬尚全,還有孔明軍師,我自己不能灰心喪氣。
常說道:&ldquo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rdquo假如過此難關,日後步步高升 也未可知。
因此劉備逐漸堅定了信念,決定同衆将在此背水一戰。
旁邊的張飛也在動腦筋:今朝都是我拆橋的壞處;要是不拆橋,曹操也不會馬上趕來,大哥也不會想到拔劍自刎。
見到這種情景,他實在忍不住氣了,說道:&ldquo大哥啊:請你放心在此等候便了,來者賊兵賊将,待兄弟前去抵擋。
&rdquo &ldquo三弟,你怎樣抵擋曹兵呢?&rdquo劉備想,你剛才一拆橋,把計策全部戳穿,還有什麼辦法去抵擋曹操。
倘若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劉備更是危險。
&ldquo大哥,你不要擔心,兄弟自有主張。
&rdquo張飛說罷,圈馬飛奔而去。
此地都在等候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