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薦幼子王德自刎 托小主糜氏赴井

關燈
心中暗暗佩服糜 主母,真是一個大賢大德的皇夫人。

    我應該竭盡全力,護送小主人到長坂橋,使糜主母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

    諸葛軍師若要把我斬首,我死也甘心。

    大家都知道,長坂坡趙雲救小主,眼前卻是阿鬥救趙雲。

     趙雲考慮停當,便将井欄圈放回老地方。

    走過來雙手抱起地上的小主人,見阿鬥還是哭聲連連。

    旁側百姓說:&ldquo趙将軍啊!小主人是要喂奶了,故而啼哭不休。

    &rdquo趙雲想,這倒難死我了!我這男人家,哪來什麼奶水來哺乳這孩子?這倒真是叫人愁悶!隻聽身旁又有百姓在叫喚趙雲:&ldquo趙将軍,把小主人抱過來,這裡有奶可喂。

    &rdquo在這批逃難的百姓中,也有個别小孩恰才生了而又夭折,故而大人倒有奶水的。

    一個漢軍就從子龍手中抱過小主人,送到百姓那裡。

    對于小囝子來說,有奶便是娘。

    阿鬥吃過奶以後,繼續睡了過去。

    他這一覺足足要睡半天左右。

    現在天色微明,到這天太陽當頂時分,長坂坡一戰最大一個關口,就是子龍遇見北地槍王張繡,那時阿鬥才醒過來。

     現在百姓把小主人複返抱給子龍。

    趙雲想,手中的小主人放在哪裡妥帖呢?我一手抱小主,一手執槍迎戰敵将。

    不行:雖然大将左右都能動手,但這不是一般的交交面而已,而是我單槍匹馬,孤軍奮戰,我輕裝進入曹營已經不易,現在身邊有了一個小主,要沖出曹營更是難上加難。

    那末背在背後吧,又感到不妥。

    我後面沒有長眼睛,不要自己隻顧在前交戰,小主人卻被人射死;如果用繩索把小主人蕩在馬頸之下呢?更不是辦法了。

    這樣不消多時就将被吊死。

    最後一想,有了,&ldquo倒不如把小主人懷在囊中。

    &rdquo 放在囊中,就是說把他放在袋袋裡。

    子龍哪有這樣大的口袋。

    其實是放在胸前的勒甲縧裡。

    此時的阿鬥已經三歲了,與其說三歲,倒不如說隻有一歲多點更為确切些。

    阿鬥生于劉備四十七歲那年的冬季,到今天皇叔四十九歲的九月,兩足歲還差一些。

    按照我們民族的習俗,不管生于何月何日,隻要一過年,便算增加一歲。

    哪怕大年三十生,到明天大年初一,就已經算是兩歲了。

    因此,勒甲縧裡還能放得下。

    子龍便叫漢軍把小主人抱一抱,自己把胸前的那塊護心鏡,從背後的鋼佩上松一松,解了下來放到地上。

    再把胸前的威風帶放松一些,方始左手拉開勒甲縧,一條右手在漢兵手中接過小主人,小心翼翼地先放進兩隻小腳,然後緩緩地将劉禅公子整個身體裝了進去,胸前露出一個小小的腦袋。

    趙雲再細心地檢查了一遍,沒有差錯,方才放下心來。

    要是碰到三叔張飛,就沒有這麼多講究了,定然把阿鬥往袋中一塞,也顧不得頭與足了。

    子龍整頓完畢,再側耳靜聽片刻,隻聽得阿鬥鼻息之聲,起伏不斷。

    心想,一個人在孩童之時,天真幼稚,哪裡知道性命危險,隻知道吃飽便睡。

    子龍想得周到,便把腰間那條獅蠻帶收收緊,因為大将的甲,不象一般的長袍子。

    恐其要拖下來,再把胸前的威風帶緊一緊。

    這樣,小主人睡在裡邊便穩穩當當的了。

     子龍把長槍提到手中,人立在地上,把長槍四下播動。

    試試看,是否影響作戰。

    一看,不要緊!。

     因為小主人的腦袋在子龍的右胸之上。

    常言道:&ldquo槍不過心,刀不過肩。

    &rdquo一槍刺出去,槍鑽不過心的;一刀劈出去,刀鑽不過肩,鑽子過肩的刀,是劈不出去的。

    因此一無妨礙。

    但是胸前有個阿鬥,一塊護心鏡就無法配上,因為胸前凸了出來,也就算了。

    子龍提槍上馬,準備要走,又突然折回來對這口井看看,心想,我現在隻能顧此失彼了。

    待等皇叔有了立足之處,再來收拾主母的遺體。

    不過,時間一長,主母的屍首浮上來以後,不要被敵兵前來發現了,受其糟蹋。

    為此,子龍便命漢軍用一塊石碑,遮在井圈之上,然後自己跑馬到井對面的一垛照牆後面,叫百姓們統統讓開來。

    趙雲提起手中長槍,用力在照牆上一槍一鑽,這垛牆頭年深月久,早已頹廢,被你這麼一來,整個牆身便向井口倒了上去,堆成了一個亂磚墩。

    子龍想,這樣一來,曹兵絕對不會疑心其中有口井了。

    準備要走,子龍又感到不妥。

    這樣一個新的亂磚堆,還有可能引起曹兵的注目。

    趙雲便将馬一拎,在這片廢墟上飛馬奔馳起來。

    這樣反複跑了幾圈,在中間被馬跑出了一條路痕來,看起來已經不象新的亂磚堆了。

    其實就象舊貨店的古董──做就舊的。

    就這樣,有人說子龍踐踏主母──井下二主母糜夫人,大将騎了馬在上面亂跑,這是大錯而特錯的。

    因此,趙雲被趕出武廟。

    這全然是無稽之談。

    姑且不談。

     再說趙雲。

    方始将馬一拎,往山套外面而來。

    到第二重山套,見王德早在劍下喪命。

    子龍起槍碰碰那口劍,感到他緊緊握住劍柄,趙雲也就作罷。

    一出山套之後,子龍感覺渾身無力。

    實際上,主母已死,小主救到在身,他那吊起的一股虛勁立時松了下來。

    尤其天亮前的一刻,微風徐徐吹來,輕拂着子龍那十分疲倦的臉龐,他坐在馬背上,雙眼不覺閉攏來;戰馬同樣也乏了,但畢竟是匹龍馬,尚能堅持。

    子龍心裡明白,一場苦戰還在後面,趁此時并無敵人來幹擾,忙裡偷閑,閉目養神。

    可是他的雙耳象貓兒那樣十分警惕,注意四周的動靜。

    就在這時,隻聽得前面有曹兵在叫喊:&ldquo拿趙雲!捉趙子龍哎!&rdquo &ldquo阿&hellip&hellip!&rdquo子龍聽到有人在叫喊捉拿趙雲,要緊睜開雙眼對前面一看,隻見在他馬前相距一段路的地方,有十幾個曹兵一邊喊,一面潑開雙腿逃跑。

    子龍感到奇怪,便挺槍沖上前去,嘴裡大聲喝道:&ldquo誰敢前來捉拿趙雲!&rdquo 正在此時,子龍突然發現前面來了一人一騎,手執長槍,站在馬上直往子龍方向飛跑而來。

    趙雲想,我在你對面已經不遠了,為何此人還不扣馬?而且看都不對我看一看! 來人究竟是哪一個呢?欲知下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