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薦幼子王德自刎 托小主糜氏赴井

關燈
法,外面敵人重軍圍困,你有如此大的本領,尚且要打到這種地步,何況我一個女子,一則要懷抱小主,二則我騎馬不行,即使上得馬背,也是蹒跚而行。

    況且前面曹營重重疊疊,敵兵人山人海,根本用不着大将趕來,隻須幾個小兵,也已足可把我生擒活捉。

    再者,你趙雲馬将改作步将,本領再大,多少也要打些折扣。

    敵人上來十個八個把你纏住,你就無法來顧及我們母子兩人,如何還經得起百萬大軍的輪番作戰、往來沖突?如果再打得你精疲力盡,你的性命也有危險。

    我們母子捉到曹操處,當然準備一死。

    這樣,我們三個人一個都不能保全。

    既然我總是一死,那末還是現在就死,免得連累小主人和你趙将軍的遭難。

    這樣你子龍仍舊可以上馬。

    一個三歲的孩童,諒必你還能設法保全。

    哪怕抱了小主一馬奔馳,也比這樣做要強得多。

    以上這些道理,難道子龍不懂嗎?糜夫人知道,在他的處境下,臣子對主母隻有以死報效。

    但我應該明白這種利害關系,絕不能貪一時之生,而壞大事。

    有得三個人一同死,還是死一個好。

    因此我隻好一死才是。

    所以說,糜夫人是劉備的良妻,阿鬥的賢母──等到長坂坡之戰結束,孔明在江夏郡吊喪,糜夫人是大家哀悼中最隆重者之一。

     現在子龍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小主人,因此雙手亂搖,連連在旁勸說:&ldquo請主母快走吧!&rdquo 這時的小主劉禅,倒是睡得鼻息濃濃。

    他那裡懂得娘親欲要自盡。

    老百姓和漢兵們連連喊叫:&ldquo主母唉!請你快跟趙将軍一起走吧!&rdquo他們以為,有了趙将軍保護,我們可以一起離開這裡了。

    其實,你們這班人,即使子龍出山套,也一個都跑不出的,直要到曹操撤走大軍,你們才能脫離虎口。

    現在主母決定一死,子龍定要勸她走,這樣,事情變成了僵局。

     就在這時,突然在第三重山套口,傳來一班百姓的叫嚷聲:&ldquo趙将軍,不好睐!賊兵賊将來個哉!&rdquo 主母聽得有敵人前來,要緊吩咐子龍:&ldquo趙将軍,子民在叫喊,曹兵曹将來了,請将軍速速前去抵擋!&rdquo &ldquo是!主母放心,有末将前去抵擋。

    &rdquo說罷,立即上前用槍鑽一點,飛身上馬。

    心裡想,讓我殺退來犯的曹兵,再勸主母動身。

     等到趙雲飛馬過來,到第三重與第二重山套的中間,四下一看,并無曹兵曹将。

    這是怎麼一回事?可能是百姓心虛亂喊。

    其實,剛才是有一股敵兵,執了火把,他們奉了曹操之命,來探聽趙雲究竟在哪裡。

    到第三重山套口,感到裡面好象有人聲,因此把頭往裡邊探一探。

    這時的老百姓個個膽小如鼠,見有人影一晃,馬上喊起來。

    外面這班曹兵聽說趙雲在裡面,連忙旋轉身體往外就逃。

    因此,等子龍出來,已經銷聲匿迹,逃之夭夭了。

    趙雲來到山套口一看,沒有一點動靜,心裡擔心着主母、小主,急忙又圈馬回轉,打算再回去勸說一番。

    前面早已說過,主母決心一死。

    見趙雲出去,心想,機會來了。

    此時不死,待趙雲回來,又要被他勸阻的;我一死,料你趙雲絕不會辜負我的重托。

    她便将小主人輕輕地放到地上,雙眼注視着阿鬥。

    心想,孩兒呀!我娘親無法陪同你的了。

    你父親屢次大敗。

    今後你這孩子如何長大成人,我也無法估計,從此母子永别了。

    她手提裙子,最後對子龍看看,相信你子龍一定能為我保全這小主人。

    方始旋轉身來,向井邊奔去。

    子龍迅速回轉,對眼前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心想,主母準備赴井而死了,叫喊子民也來不及了。

    這時周圍的百姓們沒有一點提防。

    說時遲,那時快,趙雲起槍鑽對地上用力一點,兩足在馬踏镫上一蹬,人象利箭一般,向井旁蹿了過去:&ldquo主母且慢也!&rdquo 銀槍&ldquo當啷&rdquo落地,人到井邊站定身軀。

    此時的主母早已雙手扶在井圈邊上,頭朝下,腳朝上,一個倒插之勢。

    趙雲也顧不得一切了,便急忙上前起雙手将主母攔腰一抱,以為可以抱住。

    誰知道一抱一個空,隻聽得&ldquo轟嗵&rdquo一聲,主母栽下井去。

    老百姓一片混亂:&ldquo不好唻,糜主母赴井哉!&rdquo這時子龍急得手足無措,沿着井圈四周奔跑。

    嘴裡隻是喊道:&ldquo主母,你好&hellip&hellip&rdquo 旁邊的百姓也是手忙腳亂。

    到處找繩子和竹竿,企圖将主母打撈上來。

    其實,一個人決心一死,你放任何東西下去,也無濟于事。

    再說,這重重山套之中,何處去找尋得到繩索和竹竿呢?況且,這樣的一位王夫人,一下井,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趙雲心想,也罷!回去同樣要被孔明所殺,倒不如自刎了。

    那怎麼死呢?也向井裡一跳。

    不好!因為井内有主母,我是個臣子,又是個男人,豈能赴井?那末拔劍自殺。

     一摸腰間,隻有劍殼,寶劍又給了王德,這倒難了。

    定神一想,有了。

    隻見旁邊的井欄圈沒有連牢,子龍認為,把并欄圈舉起,然後一松手,這樣的硬東西擊在頭上一定有死無生了。

    他想定之後,雙手合抱井欄,用力高高舉在頭頂之上。

    老百姓一看都明白,子龍将軍也要自盡了,大家要想上前阻止。

    恰巧旁邊的小主&ldquo喔哇,喔哇&hellip&hellip&rdquo接連哭聲不絕于耳。

    原來,糜主母投井後,百姓們的一片喧嘩之聲,将熟睡的小主人驚醒。

    小主阿鬥的哭聲,留住了子龍手中的井圈,又很快使得他頭腦清醒起來。

    對旁邊啼哭的小孩看看,再又冷靜地想想。

    高舉着的井欄圈也從上到下慢慢地放下來。

    他想:主母為何早不死,晚不死,定要見到我才死呢?若然我再一死,小主又托付誰?回想起主母對我講的一番活,分明把小主生死重擔交付與我,相信我有信心、有能力把小主保全。

    她的死也是為了堅定我必勝的信念,為此她舍身而亡。

    我若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就對不起糜主母。

    我不能死!死,反而助長賊兵賊将的嚣張氣焰。

    趙雲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