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擦肩奪取青釭劍 劈面槍挑賽猿精

關燈
第九回擦肩奪取青釭劍 劈面槍挑賽猿精 那末前面來的究竟是哪一個呢?此人雙姓夏侯,單名一個恩,本領不大,身價不小,乃是曹操身旁最寵愛的阿侄。

    自從昨夜曹操不見了趙雲,他一方面布置好絆馬索、地菱釘、陷馬坑,準備讓趙雲出山套中計,将他活擒;一方面命侄兒夏侯恩陪伴在大帳中飲酒。

    不知不覺一夜将要過去了,曹操年已五十四歲了,年齡大些的人,血氣比較衰弱,一夜不睡,倒亦還好。

    旁邊的夏侯恩感到疲倦了,要想辭别自己阿叔,準備回帳去安睡。

    這時,有個小兵來報軍情說趙雲在山套之中尋找他的主母、小主。

    曹操命小兵退下。

     他想,我早已準備活擒于他,因此,我正等着他來自投羅網。

    旁邊夏侯恩聽到此言,馬上忘記了疲倦。

    他想,人家背後經常講我夏侯恩狐假虎威,盛氣淩人,皆是仗了阿叔丞相的勢。

    好象我一無自立之能,從未立過功勞。

    因此心中有點忿忿不平。

    但是說到立功吧,小者我不願,大者也無能。

    現在一聽,機會難得。

    若能拿到劉備的家眷,那真是功勞非小。

    想我本領雖小,捉拿一個女子和一個小孩,那還綽綽有餘。

    功勞既大,又是非常容易。

    嗯!叫你們這般大将看看,我到底是不是無用之輩!對!這個機會不可放過。

    夏侯恩啊,若然你昨晚趕進山套,可能碰到好運道,現在時過境遷,就沒有什麼便宜給你占了。

    但是又恐叔父不同意我走,一想,有了。

    他便對着曹操連打幾哈欠,伸了幾下懶腰。

    曹操在旁看得清楚,開口便問:&ldquo侄兒,怎樣了?&rdquo &ldquo小侄倦了。

    &rdquo 曹操想,我命你相伴到現在,你也夠疲勞了。

    俗話說:&ldquo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rdquo年輕人,血氣方剛,我倒把你忘了。

    因此立即吩咐:&ldquo侄兒,快去睡吧。

    &rdquo &ldquo小侄告退了。

    &rdquo實際上尋死路去了。

     曹操哪裡知道,他一點也不想睡,出了大帳又是生龍活虎,精神特别好。

    然後對旁邊小兵一聲令下:&ldquo來,與我帶馬!&rdquo 夏侯恩向來靠着曹操的勢力,耀武揚威,架子很大,曹兵見他都有氣。

    現在聽見使喚帶馬,心想,你的氣派太大了,睡覺還要帶馬?這裡到寝帳又沒有幾步路,就是爬末,也不消多少時間。

     &ldquo公子爺,你去睡覺還要帶什麼馬?&rdquo &ldquo哪個要睡覺?誰人要睡覺?&rdquo &ldquo那你不是去睡覺,帶馬何幹?&rdquo &ldquo公子爺要前去捉拿劉備的家眷。

    &rdquo &ldquo什麼?你要去捉劉備的家眷?嗳!你要知道有趙子龍,有趙子龍啊!&rdquo 曹兵一面對他說,一面翹起了一個大拇指,示意他,趙子龍了不得!公子爺想,我又不去同趙雲交戰。

    但是在小兵面前還要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道:&ldquo趙子龍?我公子爺不怕他。

    速速與我帶馬!&rdquo 小兵想,倘然把馬帶給你,出了事情,我們吃罪不起。

    因此回夏侯恩說:&ldquo我們去禀報一下丞相,然後再帶馬給你。

    &rdquo 夏侯恩想,我就是不要給丞相知道,所以推托去睡覺,若被叔父知道定然不放。

    因此他對小兵面孔一闆,腰中抽出寶劍半口,威脅他們道:&ldquo你們不帶馬,我先把你們的狗頭拿下!&rdquo 曹兵本來與他不睦,心裡想,他不聽說話,那就讓他去,勸他不聽,我們也盡到了責任。

    因此,一個小兵就将馬兒牽了過來:&ldquo好,公子爺,你的馬在這裡。

    &rdquo 夏侯恩劍入匣,上了馬。

    立即命令:&ldquo來,将我的長槍拿來!&rdquo 小兵并不多說,便把一條竹竿槍拿給他。

    原來他用的一杆長槍,是用一根較粗的竹竿,外面包一層鐵皮,前面裝一個槍頭,全重不滿十五斤。

    用這家夥,真是&ldquo少爺的本領&rdquo。

    公子爺抱槍拍馬而去。

    手下小兵立即進帳報禀丞相:&ldquo報禀丞相,不好了!&rdquo &ldquo何事驚慌?&rdquo &ldquo公子爺夏侯恩他不是去睡覺,而是要去捉拿劉備的家眷。

    小的對他說,趙子龍本事了得。

    少爺說,不怕。

    我們不帶馬,他要把我們的腦袋拿下。

    因此無奈,隻能帶馬扛槍。

    他已去了。

    請丞相定奪。

    &rdquo 曹操聽完,歎息道:&ldquo侄兒啊,你真是小兒見識,你有何能去捉拿劉備的家眷,更談不上與趙雲交戰了。

    子龍昨天在此的打法,難道你還不知道嗎?你現在上去,分明是上前送死!這個阿侄曹操最歡喜,勝過自己的兒子。

    因此立即下令,命中軍帳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