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一銀槍猛刺曹操 九節鞭怒打徐晃

關燈
第七回一銀槍猛刺曹操 九節鞭怒打徐晃 徐庶手執紙扇上馬背,一路下山。

    路過中軍營,碰到文聘。

    仲業問徐庶:&ldquo下山何事?&rdquo元直答曰:&ldquo奉相爺之命,相勸子龍歸降。

    &rdquo文将軍感到奇怪,你怎麼會勸子龍降曹?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徐庶出中軍營,一路向前&hellip&hellip 再說趙雲。

    子龍當時連挑三将,右手提槍,左手執一槊,上前檢驗死屍。

    趙雲想,我若能活着回去,都要向孔明一一彙報,傷了多少曹将。

    因此這些敵将的名字都要記在心中。

    看到淳于普當胸中槍,已經氣絕身亡;淳于安咽喉中槍,一命嗚呼;唯獨淳于瓊未死,打斷了幾根肋骨,躺在地上呼呼地喘着氣。

    趙雲想,你反正活不成了,把你的槊歸原主吧!說一聲:&ldquo送你回去!&rdquo左手的槊象舂米一樣,往他頭上砸去,頓時腦漿進裂。

    然後,将馬一夾,向中軍營沖擊。

    隻見營頭上一面大旗高飄,上書&ldquo襄陽──文&rdquo。

    子龍一看就知道是文聘。

    心想,我與他是好友,現在沖到他的營上,怎麼辦? 正在此時,聽得前面馬蹄得得,并有人在招呼:&ldquo馬上子龍将軍,徐某在此。

    &rdquo趙雲本來是擡頭望旗,現在聽得聲音,對前面一看,隻見馬上徐庶在向自己招手。

    子龍看到元直,好象見到孔明一樣。

    心想,我沖營到現在,遇到的都是敵人,隻有你是自己人。

    所以連忙他馬上前:&ldquo前面我道是誰,原來元直先生,趙雲馬上有禮了。

    &rdquo 徐庶為什麼要那末老遠就打招呼?因為知道趙雲現在殺得性起,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他聽到前面有聲音,本能地一槍馬上就會搠過來,要喝住都來不及,自己人搠死自己人,算什麼名堂?故而要早些打招呼,讓他看清,冷靜下來。

    現在徐庶點馬上前。

     &ldquo元直先生下山何事?&rdquo子龍問道。

     元直道:&ldquo某奉曹操之命,來谏勸子龍歸降。

    &rdquo 趙雲對他笑笑,說:&ldquo若要趙雲降曹,除非西天日出,黃河逆流。

    &rdquo 徐庶說:&ldquo我早知子龍不會歸降,某乃借此為由,特來詢問将軍,緣何冒死沖營?&rdquo 子龍想:我在别人面前不講,同你元直先生應該講講明白,萬一我戰死在此,你一定會設法把我的一片誠心轉達主公與軍師的。

    便說:&ldquo元直先生那!趙雲奉軍師将令,保護二位主母、一位小主。

    不料為救皇叔而顧此失彼,在亂軍之中,被曹兵沖散頭隊。

    土山上趙雲槍挑高覽,救得大主母已過長坂橋,如今再來找尋二主母與小主公!&rdquo 徐庶一聽,不出我所料,果然有樁大事情。

    諸葛亮把劉備的半份人家交托給他,他末能盡職,莫怪要拼死一戰。

    便對趙雲說:&ldquo我在曹操身旁,知道你二主母與小主公未曾被擒。

    若是主母、小主已被囚禁在曹營之中,那末你如此沖殺還有道理,殺得曹操被迫把主母、小主交出來。

    而現在你盡管殺得厲害,曹操不會因為你要救主母、小主而陪你一起去尋找的。

    再說,曹操手下人多,随你殺,你也殺不完。

    你這樣槍挑鑽打,隻不過殺掉些兵将而已,總不可能把曹操殺了吧!&rdquo 子龍聽到這裡,微微一笑,對徐庶講:&ldquo曹将之中也隻有不識時務者敢到我馬前來送死,識相一點的就不肯來了,何況曹操,他豈會到我馬前來送死?&rdquo 徐庶聽他說曹操不可能到他馬前,搖搖頭說:&ldquo倘然曹操到你馬前,你可有能耐将他槍挑?&rdquo 趙雲說:&ldquo如果這老賊到我馬前,我無論如何要賞他一槍。

    可惜他不會來。

    &rdquo 徐庶說:&ldquo那末我與你一言為定:曹操來不來,是我的責任;能不能把他槍挑,就看你的本事了。

    萬一你挑不掉他,老賊回到山上,我徐庶性命危險。

    &rdquo 趙雲說:&ldquo你隻管放心,我在這裡等侯老賊。

    不過,他來與不來,你都要給我個信,我不能在這裡白白久等。

    &rdquo 兩人講定之後,子龍在這裡等侯,徐庶圈馬而歸。

    沿路上山,一路動腦筋,如何把曹操騙下山來。

    辦法想好,己到山上。

    此時曹操已回大帳,徐庶便在帳口下馬,走上帳來:&ldquo丞相,徐某回來了。

    &rdquo 曹操哪裡知道徐庶去了一趟,已經與趙雲合謀做好圈套要他去鑽了!── &ldquo元直公,勸說子龍歸降,可有眉目?&rdquo &ldquo丞相,趙雲不願歸順,反把丞相大罵了一頓。

    &rdquo &ldquo那末,爾便如何?&rdquo &ldquo徐某曉之以利害得失。

    我說,将軍有如此本領,投效劉備實是埋沒,如今丞相雄兵百萬,戰将千員,奉旨出師,吊民伐罪,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常言道:&lsquo識時務者為俊傑&rsquo,還望将軍三思。

    趙雲聽罷,沉吟片刻,他說願意歸降了。

    &rdquo 曹操一聽,哈哈大笑:&ldquo趙雲歸降老夫了!&rdquo早知如此,我早就把他的名字寫在花名冊上了,雖然他還未到,我先看看他的名字也開心的。

     兩邊文武一聽,徐庶老滑頭又來了,與上次樊城白來的一樣的。

    丞相上次吃了他苦頭,這次總不會再上當了! 曹操苦頭吃不怕的。

    他因為愛子龍,故而當局者迷,象見了寶貝一樣,恨不得馬上到手。

    但是曹操再一想:&ldquo元直公,趙雲既然願降,為何不與你同來見老夫?&rdquo &ldquo丞相,子龍言道,丞相若能應允他三樁大事,他方願歸降。

    &rdquo 曹操想,大好佬都有三樁條件的。

    當年關雲長于土山約法三章。

    現在隻要他肯投降,别說三樁,十樁也要滿足他。

    因此問道:&ldquo請問元直公,趙雲所講怎樣三樁?&rdquo &ldquo徐某再三問他,子龍言道,在我面前不須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