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放暗箭自傷二命 車輪戰奪槊三條

關燈
第六回放暗箭自傷二命 車輪戰奪槊三條 趙子龍向三營沖去。

    三營守将便是曹成、曹順。

     這弟兄二人并非曹操的嫡親侄子,而是他們會做人,自己湊上去叫曹操做叔父。

    曹操就認他們作侄兒。

    兩人的本領是三流的,但他們另有一手絕招,都射得一支好箭。

    好到何等程度呢?有兩個渾号可以說明問題:阿哥曹成号為&ldquo賽養叔&rdquo,兄弟曹順人稱&ldquo蓋潘黨&rdquo。

    養由基和潘黨是楚國的大将。

    在晉楚交戰期間,有一天,大将潘黨正在營中與衆将高談闊論,誇耀自己的箭法天下無雙。

    大家問他,你的箭究竟好在哪裡?潘黨說,我能夠箭透七甲。

    一般來說,大将穿上一件甲,就可以防箭,而他可以在百步之外,把疊在一起的七層甲射穿。

    說明潘黨力大無窮。

    正在此時,外面進來一個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将軍。

    衆将一見,都叫他養叔,即養由基。

    養叔聽到潘黨說自己的箭天下獨一無二,就同潘将軍說,我與你比試一下如何?潘黨問,你的箭法有何好處?養叔說,你是臂力,我是眼力,我可以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兩人互不服氣,于是就開始比賽起來。

    軍營中大将比武是經常的事。

    衆将也都想看看他們的箭究竟淮好。

    先看養由基百步 穿楊。

    有人說,百步穿楊是把三片楊柳葉疊起來,一箭穿透。

    這個說法不确切,也不顯得是絕技,這象打靶子一樣,箭法好一點的小兵也能辦到。

    養由基的百步穿楊是在柳樹林中,這日士正值春末夏初之際,樹木興旺,養由基命三個小兵爬在一棵樹上,每人手裡拿一支朱砂筆,養由基在馬上手執寶雕弓,飛羽袋中插滿了箭。

    隻要樹上的弟兄用朱砂筆在一片柳葉上點一點,叫一聲&ldquo在此&rdquo,養叔的箭馬上就到,把點有朱砂的葉子射下來。

    點到東射到東,點到西射到西,馬在樹林中掃圈子,箭象流星一樣連連飛出。

    連射十多箭,每一箭都把一片葉子射了下來,确是箭無虛發。

    衆文武看得掌聲雷動。

    然後再看潘黨能透七甲。

    叫小兵向大将借來七副甲,疊在一起。

    潘黨上馬,彎弓搭箭。

    這一張鐵胎硬弓,一般大将都不能将它開足。

    潘黨弓開滿月,&ldquo飕&rdquo地一箭射去,隻見火星直冒。

    定睛一看,七層甲确是都射穿了,力氣大一點,就可以全部穿過。

    就在此時,養叔補射一箭,不偏不倚,正從潘黨射的箭眼裡射進去,箭頭頂住箭尾,把潘黨的箭趕出去,自己的箭留在裡面,真乃喧賓奪主,取而代之。

    不但眼力好,而且力量也算得淮:太重,兩枝箭一起穿出;太輕,一枝也出不了。

    看得兩邊彩聲全無,個個膛目結舌,看呆忒了。

    然後命兩個小兵擔了七副甲、二枝箭,大家同去面見楚王。

    衆将對大王說,你手下有這樣兩枝好箭。

    以為楚王定要稱贊養、潘,哪知楚王傳令把二人推出斬首。

    衆将感到驚奇,練就這身功夫實非容易,怎麼反要送掉性命?問楚王,他們身犯何罪? 楚王回答一句話:&ldquo恃藝必死。

    &rdquo依仗着自己的某一特長,過于自信、自負、自大,必定要死在這特長上面,好箭死在箭上,好水性死在水裡。

    衆将竭力讨情,楚王才免将二人斬首。

    但是下旨:養叔、潘黨從今以後不許射箭,除非有我的旨意。

    因此,此後的摘纓會,青河橋養由基射死鬥越椒,就是奉了楚王之命射的。

     那末,曹成、曹順稱到&ldquo賽養叔&rdquo、&ldquo蓋潘黨&rdquo不問可知,其箭法必定十分了得。

     現在弟兄二人聽說趙雲沖到營前,知道自己不是趙雲的對手,隻有用箭。

    曹成與曹順說:&ldquo你帶一隊兵,設立旗門,在旗門前戰趙雲;能勝最好,不能勝圈馬回來。

    你逃,讓他追,我在旗門後準備好一條箭,結果了他性命拉倒。

    &rdquo 兩人商量停當,立即命一千小兵出營頭,設立旗門,刀槍旗幡插得特别多──因為後面有一枝暗箭,所以前面要象唱戲一樣,多放些布景,可以混淆趙雲的視聽。

    曹順上馬提槍,到旗門前兩百步扣馬。

    曹成在旗門後,彎弓搭箭,弓開滿月,準備施放冷箭。

     子龍一路往前沖過來,見前面旗門立好,便扣住戰馬。

    &ldquo蓋潘黨&rdquo對趙雲喝道:&ldquo呔!大膽趙雲,竟敢在丞相營中沖來殺擊!可知曉大将軍曹順在此!&rdquo 子龍聽到他叫出自己的名字,心想,我既然留了名,那就索性挂在嘴上:&ldquo從奸賊将,既知趙大将軍威名,還敢馬前攔阻!與我放馬領死!&rdquo 曹順想,一準與你打一打,反正吃敗仗也不要緊,有阿哥的箭幫忙。

    因此,長槍一抖,喊聲:&ldquo趙雲看槍!&rdquo向子龍迎面一槍。

     趙雲起銀槍招架。

    兩條槍碰頭,&ldquo锵&rdquo曹順那條槍彈得老遠。

     幸虧他早有準備,子龍剛要還手,他已圈馬逃走。

    趙雲想,你若往左右逃,我不來追趕,你往旗門逃,我本來要沖營,現在是順路。

     &ldquo賊将哪裡定,趙雲來也!&rdquo拍馬追趕。

     曹順逃了一半路,馬頭一側,向左邊一斜。

    子龍見他往左逃,就不去理會他。

    隻管往旗門沖去。

    但是覺得有一點奇怪!大将逃走,旗門下的小兵卻紋絲不動,立得斬斬齊齊。

    照說,大将是三軍之膽,将吃敗仗,兵要混亂。

    因為旗門後面有支箭,小兵一個都不能走。

    子龍根本不知道有暗箭埋伏,隻是感到有點異常。

    因此繼續沖過來,一邊喝道:&ldquo賊兵們讓路,大将軍趙雲來也!&rdquo &ldquo賽養叔&rdquo為啥還不放箭?為了讓趙雲再靠近些,最好是五六十步,這樣把握更大,力量更足。

    他弓已引滿,瞄準了子龍的眉心。

     再說&ldquo蓋潘黨&rdquo馬到橫裡,見趙雲不追,就扣住馬匹。

    心想,阿哥的箭是百發百中的,但世界上往往有些巧事情,一百條箭中了九十九條,恰恰這一條不中。

    反正我也是好箭,讓我來補上一箭,兩箭中至少能中一條,趙雲必死無疑。

    所以他圈馬趕來,輕輕跟在趙雲後面,距離三四十步,探弓抽箭,箭上弓弦,對準子龍後腦──他算來幫忙,不料他同高槐幫高平一樣,越幫越忙。

     此時趙雲前後有兩支箭,一支對眉心,一支對後腦。

    趙雲沖到離旗門五六十步路時,見小兵還是絲毫不動,知道苗頭不對,定有埋伏,又聽得背後隐隐馬蹄之聲,料有暗算。

    要想圈馬跑,已經來不及了。

    隻聽得前後&ldquo當!&rdquo、&ldquo當!&rdquo兩聲弓弦響,心裡明自兩條箭從兩頭射來,沒有别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