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諸葛亮登台拜将 張翼德怒闖轅門

關燈
下,心裡想,他不要睡,這便如何呢?後來大家想着了,不是皇叔早吩咐的嗎,要是三将軍酒後不睡,可以把公子劉禅抱出來将他纏住。

    因此,在旁邊問三将軍:── 差人:&ldquo三将軍!&rdquo 張飛:&ldquo怎樣?&rdquo 差人:&ldquo你可要抱一抱、親一親公子劉禅?&rdquo 張飛聽他們提到侄兒劉禅,他不覺雙手撩着腮下長長的虎須,笑得滿口白牙都露了出來。

    他在想,我等弟兄三人,就大哥有其一子。

    我與二哥雲長多年離鄉背井,為了興漢,抛妻别子,不知他們生死如何。

    聽說我家鄉被黃巾餘黨把房廊燒一個幹淨,妻兒老小死個盡光,我當時得到這個消息,禁不住大哭三聲。

    大哥勸我說,人死不能複生,不必傷心了。

    我聽大哥的勸說,從此以後不再提起此事,一心為兄長興漢的大業。

    但是,我張飛可以沒有子孫,而大哥劉備成了天下,一定要有人傳宗接代。

    可是,我家大哥雖然娶了二位嫂嫂,他還是同我等兩個兄弟安睡在一起。

    從這點看,張飛半點也不戆,他恐怕劉備要見怪,所以,有一次,他用說笑話的方式同劉備說道:&ldquo大哥啊!你不同嫂嫂在一起,是要沒得兒子的。

    你快到裡面去睡吧!&rdquo 皇叔以為張飛吃飽了老酒在與他打趣。

    所以,笑着回答:&ldquo你這匹夫,又要鬧笑話出來了。

    &rdquo 這時雲長也在旁邊,他便嚴肅地同劉皇叔說:&ldquo大哥啊,我看三弟之言不是笑話,這是有關後代的大事。

    請大哥以此為重!&rdquo 劉備笑着對兩個兄弟說:&ldquo二位賢弟,生男育女乃是小事。

    豈能為此而減弱我等弟兄桃園之情。

    &rdquo 劉備還是按照常規辦事。

    雲長一時無法可想,可是,三将軍一直放在心上。

    他常常暗中與雲長商量,說二哥啊,大哥不去同嫂嫂阃覺,豈不要斷宗絕祠嗎?關羽回答張飛說,三弟,這有何法呢?這又不好當他小孩子賴學那樣送進學校去的。

    但是,張飛心中一直在考慮這件事。

    有一天晚上,弟兄三人吃過夜飯之後,談談講講一起進了房間。

    忽然,張飛把劉備一拉,拉到了外面堂上,劉備問他何事?三将軍輕輕地同劉備說道:&ldquo六哥啊!兄弟得到了一塊美玉,要請大哥來此一看,這是什麼樣的一塊寶玉!&rdquo 劉備聽說如此,心想,自古以來,在列國時代有塊&ldquo卞和璧&rdquo,這确實是塊價值連城的稀罕之物。

    不知三弟得到的是什麼樣的玉,所以要緊問他:&ldquo三弟速速拿來,待愚兄看來。

    &rdquo 張飛一手伸到衣袋中拿了半天沒有摸出來,結果他笑笑說:&ldquo大哥啊,兄弟要緊出房,忘了拿出來,在我床邊。

    請大哥在此少等片刻,兄弟去去就來!&rdquo說罷,他轉身便向房中奔去。

     劉皇叔想,這個匹夫還是如此魯莽,一本正經給我看玉,結果忘了帶出來。

    那末,就等他一會吧。

    哪知道,等了半天不見張飛出來。

    劉備想,怎麼這塊玉拿不來了?因此,他也轉身回房。

    不料走到門外,隻見兩扇房門早已關上。

    起手一推,房間牢牢地拴上了。

    裡面燈火全無,隻聽得張飛鼾聲濃濃,呼呼大睡。

    劉備想,世界上真有這樣的戆大,拿拿東西不顧别人等得心焦,隻管自己睡覺。

    皇叔便開口喊着張飛:&ldquo三弟開門來啊!&rdquo 張飛:&ldquo大哥啊!兄弟睡熟的了!&rdquo 劉備一聽,心裡想,放你的屁!睡熟了哪能回答人家的話,知道自己受了騙。

    但是,他連聲叫着三弟開門。

    張飛在裡面笑着回答說:&ldquo大哥啊!今夜門是我不開了。

    你要睡覺,到裡面嫂嫂那裡去睡吧!兄弟是用的一條&lsquo關門計&rsquo。

    &rdquo 劉備想,我上你憨大的當,真是要被人笑歪了嘴巴。

    劉備叫二弟雲長開門,雲長也睡在裡面,他回答劉備說:&ldquo我被三弟拖住了,無法來開大哥的門。

    你要不進内室去,那末,就在房門外立一夜吧。

     這時,劉備才明白他們弟兄二人串通一氣,是存心把我關出門外的。

    夜間寒風刺骨,難以忍受。

    劉備進了内室,丫環報于二位夫人出來迎接。

    從此以後,張飛時常要用這條關門計的,皇叔一不小心便被他關在門外。

    這樣日子一長,甘夫人終于懷孕了,十月滿足,在建安十一年的冬季裡甘夫人生下一子。

    這年劉皇叔四十七歲,真是老來得子,萬分歡喜。

    就請雲長與孩子取名,關将軍取了一個名叫&ldquo禅”劉備叫張飛同孩子題個字,因為《三國》之中的人物大都是雙名,例如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趙雲字子龍,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張遼字文遠,許褚字仲康,孫權字仲謀,周瑜字公瑾,魯肅字子敬,司馬懿字仲達,姜維字伯約,等等。

    因此,一定要有個好的字。

    可是,三将軍一時沒有準備,而且他在這方面比較馬虎,所以随口說,叫他阿木吧。

    劉備說阿木不好聽,張飛說叫他阿土吧,皇叔想你擺了一個阿字,總提不出什麼美号來。

    可是三将軍是個耿直的人,他想我一定要阿得它有道理。

    最後,想到過去劉備同我們兩個兄弟談起,自從大嫂甘夫人懷孕之後,經常做着一個夢,在夢中仰吞北鬥。

    因此,張飛高聲喊道:叫他阿鬥。

    從此,劉阿鬥一直叫下去,叫了一千七百多年。

    今後還要叫下去。

    所說《三國》之中,三個&ldquo阿&rdquo最有名:曹操小名叫阿瞞,傳說他父母生到曹操是第十個孩子,生得怕了,為了避免再生下去,因此提了個&ldquo阿瞞&rdquo的小名,意思是滿了,不要再生了。

    曹操的祖上本姓夏侯,結果把他過寄曹嵩,因此改姓曹。

    第二個便是劉阿鬥。

    第三個是《後三國》中,江東有位大将,白盔白甲,白馬長槍,人稱賽趙雲,名叫文羊,小名叫阿羊。

    當然,其他這種阿大、阿二、阿貓、阿狗不計其數,都不在此例。

    亦有傳說,在劉阿鬥生下來的那一天,有一白鶴在屋脊上連叫四十三聲,然後望西飛去,暗示今後劉禅在西川稱帝四十餘年。

    其實,這是後世人加以神化了的傳說罷了。

    現在說來,還帶有一點迷信色彩。

    在當時,劉禅隻有虛齡三歲,又是劉、關、張三房一子,張飛哪有不喜歡之理!所以,聽當差說可要親一條阿鬥?張飛笑得眉飛色舞,心花怒放。

    心想,這個孩子要是我不用關門計,恐怕到今天還生不下來。

    加上弟兄之深情,因此聽到&ldquo阿鬥&rdquo兩字,什麼事都要放開,耍緊命令當差快些去抱出來。

    手下人要緊趕到衙門内室,先同丫環講明三将軍要抱一抱公子劉禅,又是皇叔同意的。

    丫環連忙與二位夫人一講,當然便把公子抱了出來。

    但是擔心恐怕被三将軍受了驚,因為知道張飛酒醉之後嗓音更高,不要把阿鬥吓壞了。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三将軍看見手下人已經把侄兒阿鬥抱了出來,他吩咐快快地抱過來,當差将小主人送了過去。

    張飛把阿鬥用雙手抱到自己胸前。

    他睜大了一雙環眼,借着西書院廳堂上的燈火,在望着阿鬥的小臉。

    劉禅虛齡三歲,十足不滿二周歲,正當可愛的時候,圓圓的臉蛋,一對大眼睛望着三将軍,放開了一張小嘴咯咯地好笑。

    所說兩歲的小孩子,也有一點反應了,阿鬥見張飛生個黑臉,尤其一對環眼象銅鈴一樣落了出來,他感到有趣。

    因此,阿鬥抱到三将軍手裡從來沒有哭過一次。

    今夜,張飛借着醉意逗引着阿鬥,對劉禅說開了真心話:&ldquo侄兒啊!你認識老張嗎?我看你相貌堂堂,将來一定要做皇帝的!&rdquo 張飛想,大家都認為劉備仁義待人,加上我與二哥雲長忠心于他,龍刀長矛又是沙場無敵,天下定會太平。

    這個孩子必然能成帝業。

    确實被張飛料到,但是劉阿鬥做皇帝,張飛早就去世了。

    因為他壽命不太長,隻活五十五歲。

    可是,今後張飛生下的一個女兒,便是阿鬥的妻子,是《後三國》中漢室皇帝劉禅的正宮娘娘。

    接下來,三将軍歎了一口氣,說道:&ldquo侄兒啊!你家老子沒得良心,得到妖道諸葛亮,便漸漸忘記你家三叔。

    今後你做了皇帝啊,千萬不要聽你老子的說話,要聽你家三叔的話。

    侄兒,你可聽得麼?&rdquo旁邊所有的手下人和當差,都聽着在好笑!認為隻有二、三歲的孩子,他懂得什麼呢?事實上,這幾句說話表明了張飛同劉備有着意見。

     就在這時,張飛又聽得隐隐炮聲。

    他想剛才當差對我說是趙子龍在操場練兵,可是,現在已夜靜更深,怎樣還在操練呢?感到其中定有緣故。

    因此,他便叫手下人把劉阿鬥抱了進去。

    然後,站起身來向外走去。

    四個當差要緊一面跟着,一面問張飛說:&ldquo請問三将軍到哪裡去?&rdquo 張飛:&ldquo老張到外面去玩耍玩耍。

    &rdquo 差人:&ldquo請三将軍早一些睡覺,明天出去玩吧!&rdquo 張飛:&ldquo時光尚早。

    &rdquo他說着便向衙門口走去。

     大門口一對石獅子分立兩旁,對面一堵照牆。

    張飛已經站立在門口。

    他隻見西門外天上紅光閃亮,炮聲又從那裡而起,将軍正在懷疑,耳邊聽得&ldquo叮當&rdquo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衙門裡賣飯的人。

    因為在過去衙門裡的當差,每日收入較少,所以逢到不值班的時候,有幾個當差到了晚間去做一些小買賣,再掙幾個錢。

    所稱&ldquo賣飯&rdquo,其實是粽子、包子等類的東西。

    現在做完了生意,多吃了幾杯酒,眼睛半開半閉,腳步踉跄,一手提了隻籃,籃裡的幾隻空碗,互相碰撞發出了&ldquo叮當&rdquo之聲。

    張飛酒在肚裡事在心,他認出此人乃是衙門中的當差。

    他想,時光不早,你到哪裡去做買賣的呢?因為在三國時代,很少半夜裡有市面。

    因此,他從衙門口走下來,立到了街道中間。

    他等着這個賣飯的過來,準備問個訊。

    張飛他畢竟喝醉了酒,帶着一點孩子氣,要來同這當差的尋個開心。

    張飛生得身材魁梧,來人十分矮小,又見他彎着腰、低着頭,正巧他的腦袋撞在張飛的肚腹上,三将軍就把肚腹用力一凸,這個當差本來酒醉得沒有腳勁,被你這麼肚皮一凸,他兩足一跛,跌了個仰面朝天,一籃碗盞抛得一地。

    他正要開口罵人,張飛開玩笑地說道:&ldquo你這個人怎樣跑路跑到我肚子上來了?&rdquo 當差聽出是張飛的聲音,哪裡還敢開口罵人呢,要緊從地上爬起來說道:&ldquo你莫非是三将軍嗎?&rdquo 張飛:&ldquo原是老張。

    你從哪裡而來?&rdquo 差人:&ldquo我去西門校場賣飯的。

    &rdquo 張飛想,半夜裡莫說校場,即使城裡還有誰要買什麼飯吃呢?便說:&ldquo西門校場冷清清所在,誰人要買飯?&rdquo 差人:&ldquo三将軍啊!你沒有知道嗎?今夜西校場是熱鬧非凡。

    &rdquo 張飛想,我本來聽到炮聲和見到火光,已經覺得不對頭,到底在那裡幹些什麼?他追問道:&ldquo你與我快講!&rdquo 這時,立在衙門口的四個當差人知道要被這賣飯的弄出事來了,要想上去阻止他,但已經來不及了。

    隻聽那差人說:&ldquo三将軍你聽了,今晚西校場設下将台、轅門。

    劉皇叔請諸葛先生登台拜将拜為大漢的軍師。

    因此,人山人海,熱鬧紛紛。

    我的飯一下子就賣光了。

    &rdquo 沒有等你把話說完,張飛早已吼叫連連,真是肺也要氣炸!這個賣飯人酒也被吓醒了一半,他曉得事情不妙,轉身就逃,地上的籃子碗盞都不要了。

    四個當差聽到三将軍的怒吼,吓得面如土色,知道他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

    果然如此!張飛想,大哥啊!你明知我張飛與孔明不對頭,你竟将他拜為軍師,存心與我作對。

    再說,既然叫諸葛亮做軍師,這麼大的事情你也應該同我兄弟講一聲。

    現在,新野縣内外百姓無不知曉,即使一個賣飯的當差手下人,他都曉得今晚孔明登台拜将之事,而我堂堂一家三将軍,對我瞞得緊騰騰,連風都沒有吹到一點。

    今晚文武肯定皆去西校場,唯獨我張飛不去,豈非要被人誤解,被人恥笑嗎?好象我張飛沒有資格列入這種場合,定然被人嘲笑看輕!所說張飛闖轅門,也有他個人的道理,再加上吃醉了酒,因此亦稱謂&ldquo酒醉闖轅門&rdquo。

    三将軍到這時候按捺不住沖天的怒氣,他認為你們既然沒有我張飛這個人,那末我也不客氣了。

    讓我趕去西校場将孔明拖下将台,要他活的話,将他向将台下一抛,要他死就把他放在腳底下踩個粉碎。

    但是,一定要上了馬,拿了長矛,那末誰都不怕了,他想到這裡,一聲吩咐:&ldquo來人也!&rdquo 四個當差齊聲應道:&ldquo在!&rdquo 張飛:&ldquo與我帶馬扛槍!&rdquo 所說,他習慣把矛稱謂槍的。

    當差們知道他上馬拿了武器,這禍闖得更不可收場了。

    他們還想避免這個大禍,因此裝得糊塗的樣子,回答道:&ldquo三将軍請快去睡吧。

    天亮之後,再與你帶馬,進衙門安息去吧!&rdquo 單憑這幾句話,豈能平息張飛心頭之火。

    三将軍手搭在腰懸着的寶劍柄上,厲聲說道:&ldquo難道你們不聽老張的話嗎?&rdquo 差人:&ldquo三将軍,我們要是不帶馬,不扛槍,你便怎樣?&rdquo 張飛:&ldquo老張就把你們四個狗頭全都拿下!&rdquo 他說罷,便将匣中寶劍抽出了半口,四個當差吓得連連倒退幾步。

    心想,有得今天死,那末還是聽他吩咐,要是他不闖出大禍,我們還可以不死,因此立即應了一聲,一個當差很快把張飛的戰馬帶了出來,配好馬鞍,拴好肚帶。

    張飛翻身上馬,其他兩個當差把一條丈八蛇矛扛到他馬前,三将軍雙手一抱,然後将馬一拎,馬匹便向西門方向而去。

    四個當差緊緊跟在他的馬後,準備萬一他将闖禍之時,可以勸阻一下。

     張飛點馬而行,他回頭看見四人跟着。

    心裡想,到時候被你們拖拖拉拉我就麻煩了。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