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坐領江東

關燈
張溫、程秉等一幹新降的都沒面子。

     隻有找機會證明自已的能力,才能重新擡起頭來,作為追随高寵最久的人,許邵很長時間都被散放在豫章外郡,好不容易等到高寵這一次回召,如何能放過這個出名的機會。

     “諸君以為如何?”高寵淡淡一笑,許邵的話有一些道理,如果能有揚州牧的封号,自已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治理江東治下的會稽、吳、丹揚、豫章、廬陵、廬江六郡了。

     張溫猶豫了一下,出列道:“去歲,冀州袁紹在聽說曹操被加封為大将軍後,勃然大怒,揚言要舉兵進攻許都,在迫不得已之下,曹操隻好改任司空,将大将軍位讓給了袁紹。

    有此前車之鑒,寵——寵帥亦可為之!” 張溫這話一出,大多數官員都點頭以示同意,在他們許多人的心裡,漢室衰微朝廷的威儀早已不在,隻要有了實力,讓朝廷授一個封号還不容易。

     高寵目光掃過衆人,見大多數人是群情激昂,倒是張昭依舊一臉沉靜,聲色不動。

     “子布,以為如何?”高寵也被衆人說的心動,他素知張昭大才,這時倒想聽聽他的意見。

     張昭略一沉吟,出列谏道:“寵帥,昭以為請授揚州牧朝廷恐不會同意。

    ”張昭在江東名望甚大,雖然是不得已降了高寵,但卻絲毫不能降低張昭在士族大夫心目中的影響,他這一句話如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頓時激蕩起陣陣的漣漪。

     “願聞子布高論!”許邵臉漲的通紅,大聲道,本以為獻的這一策已十拿九穩,卻不想被張昭橫插了一杠子。

     張昭無視許邵的挑釁,對着高寵道:“寵帥明鑒,當今朝政為司空曹操所把持,但凡诏令文書非經司空府閱批,皆不得外傳,昔日江東有吳侯——,有孫策與寵帥相争,有道是兩虎相争,必有一傷,這是曹操最樂意看到的,如今寵帥一家獨大,坐領江東,曹操焉能不懼,故此昭以為,求請揚州牧之事恐不成矣!” 聽罷張昭的話,高寵、魯肅、徐庶等人臉上皆露出贊許之色,張昭除了名望之外,也确實有真才實學,怪不得孫策會倚為左右手。

     這時,徐庶上前道:“寵帥,子布說的是,上次曹操遣孔融出使秣陵,擺明了就是試探我軍的虛實,這一次我們若強求封号,必然會進一步加深曹操的疑心,其實,揚州牧隻不過是一個虛名,有更好,沒有也不會影響大局。

    ” 高寵擺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這樣一次難得的聚會,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商量,決不能為了封号這等不甚相關的事情而荒廢。

     “顧公,各郡、縣察舉、征辟賢能的事情辦的如何了?”高寵轉頭,對着顧雍道。

     顧雍闆着個臉,沉聲道:“寵帥頒布的唯才是舉恩令和榜書已分發到各郡、縣,這十餘日來,應募者雖多,但真正有才能者寥寥!” 顧雍的話讓高寵實感意外,在占領了秣陵之後,高寵依照在豫章的舊例張榜納賢,并指定各郡縣官員選拔優秀人才入仕,想不到結果卻是不理想。

     顧雍肅然又道:“江東地處偏僻,中原有識之士多畏路遠,數在堂的諸君中,又多為流亡至此的江北士族,至于察舉征辟,提拔者多為親近之士,那些出身低微的有才能者,則并沒有得到機會。

    ” 所謂“察舉”,是指各級郡吏在轄區内,定期的考察、選拔人才并推薦給朝廷,這些被推薦的人,經過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職。

    與此同時,官員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來做官。

    由朝廷征聘為朝廷官員的,稱為“征”,由官員征聘為自己屬官的,稱為“辟”。

    而“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

    意思就是選拔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讓他們出仕做官。

     這樣一種人才的選用制度自秦以來就一直被延續下來,在漢武帝時期,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