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坐領江東

關燈
建安三年十月二十日,會稽被高寵軍占領。

     周瑜的歸附讓孫權徹底喪失了翻盤的希望,在陸遜、甘甯、朱桓、李通的諸路并剿下,錢唐、烏程等地先後被攻破,孫權見大勢已去,率孫靜、孫河等一衆親随乘舟浮于海上,飄泊月餘之後,無人知其所終。

     曾有漁者傳:在東海外的一帶海面見過數條大船駛過,其行進的方向乃是向着東北方向,如果是孫權的話,他要從海路北歸中原應該向正北方航行,現在他卻朝着東北方,這樣一路下去,就隻能離中原越來越遠。

     東北方,是扶桑諸島的地域,難道說孫權想效徐福東渡海外,另創基業? 留守會稽的張昭、程秉等人在無可奈何之下,最終選擇了出城投降,至此,除了退守到東陽一帶的黃蓋殘部尤在抵抗外,孫策在短短三年間創下的基業已盡數被高寵所取代。

     秣陵,一派氣象更新。

     街市,繁忙如織,在中原動蕩不安的今天,高寵以他無以倫比的胸襟與魄力将江東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從興平二年十月到建安三年的十月,将近四年血與火的峥嵘歲月,人雖未老,心已老。

     高寵一臉喜氣的步出府門,他剛從大喬那裡出來,馬上要為人父的感覺真的很不錯,高寵忽然間有了另一種别樣的牽挂,而這一份挂念都是因為那一個還未出生的小生命。

     “我要把和平作為最好的禮物送給自已的孩子!”看着街市上人來人往的繁華,高寵心中由衷的感歎。

     戰火能摧毀這一切,也能重新創造這一切。

     所不同的隻不過是人而已。

     高寵沒有騎馬,刺史府就在二條街遠一點的地方,隻需拐個彎就到,沒需要興師動衆的在街市上張揚,所以除了幾個親随的宿衛,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人,因為這是在秣陵城中,高寵并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秣陵的百姓對于給予了他們安甯生活的高寵,已視如神人。

     在街市上,如果有人敢說高寵不好的,就會遭到周圍人的群起而攻之,對此,高寵既為之得意,又為之煩擾。

     得意的是百姓的擁戴是檢驗自已能力的最好證明,煩惱的是即便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就會因為這一種盲目崇拜的氣氛而不敢明言,這便是高寵緊急召來各郡官員來秣陵議事的目的之一,隻有廣開言路,納賢視聽才能保持長久的興旺。

     議事大廳内,幾乎與街市一樣的喧鬧。

     “子将兄,别來無恙乎?” “呵,托福——,前些日子為了察舉賢良之事搞得焦頭爛額的,好在終于挺過去了!”許邵一臉的春風,朝着打召呼的人笑道。

     亂世是武将們縱橫的舞台,盛世則是文臣們長袖善舞的地方。

     許邵他們都是被高寵召來共商如何建設江東的大計的,在這個時候,以顧雍為首,許邵、許靖、劉基、倉慈、鄭渾、張溫等一大批郡吏官員都擠在一處熱鬧的談論着,談論着他們翹首以待的安甯建設大好時期。

     陸遜、甘甯等統兵征戰的武将因有鎮守一方的重任在身,不能離開,故此在座衆人中,除了魯肅、徐庶、劉晔、和洽幾個重要的謀士外,差不多都是文官。

     待高寵正中坐定,許邵搶先出列,力谏道:“寵帥,先主繇為天子加授揚州牧,振武将軍,今我軍已盡占江東,何不明正言順的要求朝廷歸授揚州牧的封号!” 許邵雖是善相,但除此一技外,卻少有才幹,更無有膽識,當初在孫策興兵攻打上缭時,還與許靖二人鼓動放棄豫章,不過好在有慕沙、顧雍的堅持,加上徐盛的全力回援,才總算保住了上缭。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高寵也并沒有追究許邵、許靖兩人的意思,但對于一向自命清高的許氏叔侄來說,這實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有時候二人甚至覺得自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