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
關燈
小
中
大
烈焰飛馳,高寵緊緊的伏在火紅色的戰馬身上,側耳聆聽着嘩嘩掠過的風聲,朦胧間有一種身心舒暢的愉悅與快感。
周瑜在什麼地方,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高寵已讓江東的群豪看到了他不計前嫌、求賢若渴的大度。
從建安元年的八月到三年後的今天,高寵與周瑜就象兩隻虎視眈眈想要随時一口吃掉對方的猛虎,每時每刻都在窺伺着對手的破綻,初戰番陽——,高寵挾百騎踏營之餘威,險險将周瑜生擒于石印山下;次戰皖城——,白崖山前高寵跨馬擒矟,談笑間逼退孫策數萬精兵;再戰神亭,苦苦支撐的周瑜面對陸遜、甘甯尚能從容應對,但當高寵出現時,周瑜能做的除了迅速撤退已沒有其它辦法。
所有這些敗績,并不能絲毫貶低周瑜的能力,受制于孫策軍中重重的阻礙,周瑜的計謀除了奇襲石印山獲得了孫策的全力支持外,上缭、烏程這二次都還未來得及施展胸中奇謀。
與寒門出身、曾淪為家奴一無所有的高寵相比,孫策得益于父親孫堅留下的豐厚基礎,有程普、黃蓋、韓當、孫靜、孫河等一大批忠勇之士舍命相随,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有這樣那樣的掣肘存在,年輕的周瑜憑着與孫策的同窗之誼,被委以了重任,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三年仇怨,豈是說了就能了的。
仇深似海,用這四個字來比喻高寵刹那間的感受是最貼切不過,三年血腥征伐,無論是孫策還是高寵,損失的将士都已不計其數,高寵這一方除去太史慈傷重險亡外,黃越、黃楚等年輕有為的少年将領早早的殒落,而在孫策一方,程普、韓當、呂蒙、周泰諸将也是先後失了性命。
雖說孫策才是高寵的終極對手,但是周瑜畢竟與呂範、淩操等人不同,他是具體謀劃祖郎反叛的策劃者,沒有他的參與,石印山上的二千丹楊将士不會全軍覆沒。
接納周瑜,意味着要讓大家放棄矢志複仇的信念,在倏然之間,太史慈、甘甯、雷緒、梅乾這些追随已久的将士一時恐怕接受不了。
最後,是魯肅的一席話,徹徹底底的打消了高寵的這些顧慮。
“寵帥,千軍易得,一将難求,周瑜此人,若善用之,則可抵上江東數萬精甲!”在魯肅抵達吳郡的當晚,面對着喜氣洋洋的高寵,魯肅語出驚人。
“我有子敬相助,已足矣!”當時,高寵并不以為意,隻是哈哈大笑的回應道。
魯肅卻是一臉的正容,據理力谏道:“肅之能,長于戰略而弱于戰術,瑜之能,則才略俱佳、為一時之俊秀,寵帥若錯過此人,則兵指中原無望矣!” 自魯肅相投之後,高寵實實在在感到了擁有一個得力的左膀右臂的輕松,以往在陷陣之餘,高寵還不得不費心思來思考下一步的戰略,而現在,魯肅會早早的做好這一切,高寵隻需要做的就是拍闆定奪最佳的方略。
魯肅隻用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說服了高寵,兵指中原——,是的,江東早已容不下高寵那一顆激蕩奔流的雄心,中原群豪——曹操、袁紹、呂布、劉備,能青史留名者,豈隻北方之人,南人亦可。
昔有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擊破強秦,今高寵亦如是! “知吾心者,子敬也!”高寵暢懷大笑,這一笑間,他的胸襟豁然開朗,恩與仇、刀與血纏結在心頭的萬千情結終于解開。
讓世之有才者,皆為吾所用。
憐才的高寵對于周瑜,已勢在必得。
“寵帥,周瑜和小喬姑娘已到了楓橋!”高寵策馬出得胥門,一名斥侯跑得滿頭大汗,急急的報道。
高寵一夾馬腹,從斥侯身邊疾馳而過,風中
周瑜在什麼地方,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高寵已讓江東的群豪看到了他不計前嫌、求賢若渴的大度。
從建安元年的八月到三年後的今天,高寵與周瑜就象兩隻虎視眈眈想要随時一口吃掉對方的猛虎,每時每刻都在窺伺着對手的破綻,初戰番陽——,高寵挾百騎踏營之餘威,險險将周瑜生擒于石印山下;次戰皖城——,白崖山前高寵跨馬擒矟,談笑間逼退孫策數萬精兵;再戰神亭,苦苦支撐的周瑜面對陸遜、甘甯尚能從容應對,但當高寵出現時,周瑜能做的除了迅速撤退已沒有其它辦法。
所有這些敗績,并不能絲毫貶低周瑜的能力,受制于孫策軍中重重的阻礙,周瑜的計謀除了奇襲石印山獲得了孫策的全力支持外,上缭、烏程這二次都還未來得及施展胸中奇謀。
與寒門出身、曾淪為家奴一無所有的高寵相比,孫策得益于父親孫堅留下的豐厚基礎,有程普、黃蓋、韓當、孫靜、孫河等一大批忠勇之士舍命相随,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有這樣那樣的掣肘存在,年輕的周瑜憑着與孫策的同窗之誼,被委以了重任,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三年仇怨,豈是說了就能了的。
仇深似海,用這四個字來比喻高寵刹那間的感受是最貼切不過,三年血腥征伐,無論是孫策還是高寵,損失的将士都已不計其數,高寵這一方除去太史慈傷重險亡外,黃越、黃楚等年輕有為的少年将領早早的殒落,而在孫策一方,程普、韓當、呂蒙、周泰諸将也是先後失了性命。
雖說孫策才是高寵的終極對手,但是周瑜畢竟與呂範、淩操等人不同,他是具體謀劃祖郎反叛的策劃者,沒有他的參與,石印山上的二千丹楊将士不會全軍覆沒。
接納周瑜,意味着要讓大家放棄矢志複仇的信念,在倏然之間,太史慈、甘甯、雷緒、梅乾這些追随已久的将士一時恐怕接受不了。
最後,是魯肅的一席話,徹徹底底的打消了高寵的這些顧慮。
“寵帥,千軍易得,一将難求,周瑜此人,若善用之,則可抵上江東數萬精甲!”在魯肅抵達吳郡的當晚,面對着喜氣洋洋的高寵,魯肅語出驚人。
“我有子敬相助,已足矣!”當時,高寵并不以為意,隻是哈哈大笑的回應道。
魯肅卻是一臉的正容,據理力谏道:“肅之能,長于戰略而弱于戰術,瑜之能,則才略俱佳、為一時之俊秀,寵帥若錯過此人,則兵指中原無望矣!” 自魯肅相投之後,高寵實實在在感到了擁有一個得力的左膀右臂的輕松,以往在陷陣之餘,高寵還不得不費心思來思考下一步的戰略,而現在,魯肅會早早的做好這一切,高寵隻需要做的就是拍闆定奪最佳的方略。
魯肅隻用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說服了高寵,兵指中原——,是的,江東早已容不下高寵那一顆激蕩奔流的雄心,中原群豪——曹操、袁紹、呂布、劉備,能青史留名者,豈隻北方之人,南人亦可。
昔有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擊破強秦,今高寵亦如是! “知吾心者,子敬也!”高寵暢懷大笑,這一笑間,他的胸襟豁然開朗,恩與仇、刀與血纏結在心頭的萬千情結終于解開。
讓世之有才者,皆為吾所用。
憐才的高寵對于周瑜,已勢在必得。
“寵帥,周瑜和小喬姑娘已到了楓橋!”高寵策馬出得胥門,一名斥侯跑得滿頭大汗,急急的報道。
高寵一夾馬腹,從斥侯身邊疾馳而過,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