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自毀長城

關燈
烏程,七千精銳整裝待發。

     周瑜看着麾下的這些充滿期待的目光,心頭不禁膨湃起伏:“伯符,你看到了嗎?這一戰不管是勝也好,敗也罷,我都要為你痛快的去撕殺!” 三日前,淩操在吳興一帶與甘甯纏鬥,雖然傷亡甚重,但吸引甘甯注意力的目的還是達到了,而在昨晚,呂範的先鋒三千将士夜襲松江、華亭,從背後斜插入高寵的腹地,在這個關健時候,周瑜蓄謀已久的最後一搏就在眼前的七千健兒身上。

     “公謹,吳侯有令:須穩守烏程,不可冒險持強!”蔣欽勒緊了馬缰,黝黑色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忐忑。

     周瑜神色平靜,沉聲道:“公奕,決勝就在今日,你我切莫負了吳侯的知遇之恩!” 蔣欽猶豫着張了張口,終又将到了嘴邊的一句話咽下,他知道周瑜所說的吳侯是指已故的孫策,而不是現在的孫權,雖然孫權剛在幾天前獲得朝廷的任命,得以承繼孫策的吳侯襲位。

     “起兵!”周瑜一聲令下。

     号角的嗚咽聲響起,瑟瑟寒風中身着單衣的士卒一個個無畏的昂起頭,用一種崇敬的眼神看着統帥,這一刻,他們已将性命托咐給了周瑜。

     “公謹且慢!”随着這一聲大喝,不遠處,有數騎飛奔而來,為首一将,虎背熊腰,在肩頭處有一個錦囊微微發顫,再看盔纓下的面容,端是鐵骨铮铮、剛毅果敢的一條漢子,盔沿下露出的一縷須發俱已花白。

     “公覆,你怎麼來了!”周瑜心頭一重,此老将不是旁人,正是追随孫堅的四虎将中碩果僅存的大将黃蓋,隻不知一直守衛會稽的黃蓋緣何到了這裡。

     黃蓋飛身下馬,從背上取下那個刺繡的錦囊,舉在手中大聲道:“公謹,吳侯有令:速速傳令淩操回撤,其餘各軍謹守烏程!” 周瑜臉色一變,并不理會黃蓋的呼喝,轉身朝着前陣的蔣欽喝道:“兵發吳郡城下!” 黃蓋見周瑜不聽勸阻,大怒道:“公謹,你敢違抗吳侯之命!” 周瑜冷冷一笑,道:“瑜心中自有吳侯,不屑公覆多言!” 黃蓋見周瑜執迷不悟,遂策馬擋住蔣欽的去路,喝道:“周瑜,你若再不下令回軍,休怪我黃蓋不講情面!諸軍且聽了,吳侯有令,有擅自出戰者,立斬無赦!” 黃蓋說罷,猛然拉開錦囊的封口,從囊中取出一把古鞘長刀,厲聲喝道:“古綻刀在此,諸軍還不從命?” 古綻刀是孫家傳了三世的寶物,據傳是當初孫堅率衆攻破洛陽時從皇宮的廢墟中尋得的,孫堅死後便傳給了孫策,孫策死時又将這把象征着權力和榮耀的寶刀交給了孫權。

     刀鋒映着陽光,飛幻出流光溢彩,讓人不敢正視,七千将士轟然跪倒,一時鴉雀無聲。

     “伯符,天意如此,瑜區區一已之力,奈何如哉!”周瑜仰天長歎,玉面慘白,嘴角鮮血點點沁出。

     一見黃蓋拿出古綻刀,周瑜就知道事情已不可挽回了,雖然自已是主帥,但這些兵卒畢竟是孫家的人馬,在衆目睦睦之下,若是強行違令,追随自已的除了本部部曲外,估計不會再有其它人。

     孫權雖然很有才幹,但容人的肚量卻遠不及其兄,在自已的身邊,周瑜知道一定有不少的暗探在窺伺着,不然的話黃蓋怎麼會來的這麼快,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孫權為人穩重有餘,但卻無拓疆的膽識,又加上自已手握重兵,不免會引起猜忌。

     “回營!”周瑜神情悲憤,艱難的吐出這兩個字後,身軀已是搖搖欲墜。

     黃蓋見周瑜如此情狀,臉上也露出一絲不忍,遂朝着蔣欽道:“公奕,你送公謹回軍帳休息,這裡交與我好了!” 吳興,淩操已兵臨絕境。

     甘甯的戰鬥力是如此的強悍,僅是三次淺嘗即止的接觸,已讓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