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

關燈
魏延仍不服氣,道:“丞相大軍,若從大路進發,直出陽平關,則魏軍必盡起關中之兵,沿途截擊,我軍進展延緩,必失先機也。

    ”魏延并不明白孔明北伐中原的總戰略是以攻為守、以保蜀川,因而孔明的戰略方針便隻能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絕對不可犯險冒進、孤軍深入。

    否則若是稍有差錯,弱勢的蜀國不但不能以攻為守,且立有亡國之危。

     孔明因此絕不會采納魏延之計,他決然說道:“不必多說!我從隴右取平坦大路,隻須善用計謀,必可破魏阻擊之軍。

    ” 魏延心中不悅,悻悻而退。

    孔明也不加理會,斷然下令前部先鋒趙子龍、蕭侯儀,出陽平關向中原突進。

     趙子龍、蕭侯儀兩将接令,即毫不猶豫,率領前鋒大軍,北出陽平關,向隴右的武都挺進。

     大軍進抵武都城外三十裡的鳳鳴山,即遇關西大将韓德所統的二萬魏軍。

     兩軍擺開陣勢。

    蜀軍先鋒旗下是趙子龍,左有蕭侯儀。

     右有鄧芝,魏軍則是韓德及其四子,挺立帥旗下,十分威武。

     韓德并不認識趙子龍,也不知副先鋒蕭侯儀是何方神聖,因此厲聲大罵道:“反國之賊,怎敢犯我疆界。

    ” 趙子龍雖然已屆中年,但神勇絲毫不減,見魏将出言無禮,不由大怒,猛地一拍戰馬,挺槍驟出,直取韓德。

     鄧芝忙對蕭侯儀道:“趙将軍半生英名,決不可在此地折損!蕭将軍快上前接應。

    ” 蕭侯儀從容的笑道:“鄧司馬放心!趙将軍神功不但未減,且更精進也!魏将雖勇,決非趙将軍之敵手。

    ”他一頓,又決然說道:“趙将軍乃我師兄,我已奉丞相密令,負責保護他的安全,但有我在此,決不教趙将軍有分毫傷損。

    ” 蕭侯儀說罷,即凝神戒備,見趙子龍稍有危機,即上前救應。

     此時,韓德的長子韓瑛,見趙子龍直擊其父馬前,且單人匹馬,十分驕做,不由大怒,驟馬而出,挺槍接住趙子龍,激鬥起來。

     韓德其餘三子韓瑤、韓瓊、韓琪,見長兄一人左支右绌,不敵趙子龍,但尚未至落敗,料想合四人之力,必可斬蜀将先鋒于馬下。

    于是三子便舞刀弄槍,一齊殺出,欲以多取勝。

     趙子龍的天象六合神劍,卻是遇敵強才能發揮威力。

    剛才韓瑛一人獨戰,尚激發不出六合神劍的精髓,因此尚可勉強保存生命。

    但此時,韓瑤等三子齊出,将趙子龍困于核心,刀槍并舉,欲置趙子龍于死地,這便激起趙子龍的豪氣來了。

     隻見趙子龍長嘯一聲,銀槍之勢驟變,他即以槍代劍,天象六合神劍的第一式‘三三不頸’摹地施展,銀槍尖吐出三道劍光,猶如三道光箭,射透韓瑛的槍尖,韓瑤的刀身、韓瓊的大刀背,又透胸而入,三人連一聲驚呼也不及發出,便倒下馬去,立刻斃亡。

     剩下韓琪一人,見三兄均被趙子龍殺死,不由心膽俱裂,拼死舞刀向趙子龍劈下,一面大叫:“我今日誓取你狗頭,替三位兄長報仇償命。

    ” 趙子龍本來已收攝劍勢,改用槍法,欲放韓琪一條生路。

     因趙子龍并不嗜殺,拼戰之時,非必要總會給對手留有生機。

     此時他見韓家四子已死其三,便不欲再趕盡殺絕,槍勢不徐不疾,好讓韓琪知機而退。

     不料韓琪不但毫不領情,更不知死活,空門大開,拼死掄刀劈來,欲先換一槍,再以刀劈趙子龍,拼個同歸于荊趙子龍不由大怒,厲喝一聲道:“我已容你存命而逃,怎地尚如此不知死活……”他銀槍閃電一刺,将韓德的大刀一截,将他刺于馬下。

     韓德見四子皆喪,心膽俱裂,慌忙奔入陣中,不敢出戰。

     趙子龍奮起神威,單人匹馬,殺人魏軍陣中。

    魏軍中有當年參戰的老兵,認得趙子龍,驚呼道:“此人乃力敵百萬大軍的常山趙子龍……”因此魏軍皆如驚弓之鳥,趙子龍所到之處,勢如洪流,無人敢于堵截迎戰。

     鄧芝見狀,大喜,忙向蕭侯儀道:“趙将軍真虎将也!蕭将軍可趁機率軍殺人敵陣,必獲全勝。

    ” 蕭侯儀亦正有此意,即率五千兵馬,向魏軍沖殺,魏軍全線崩潰,連韓德亦幾乎被生擒活捉。

    他所統的二萬兵馬,逃出重圍的隻有不到千人。

     隴右武都一役,蜀軍正副先鋒趙子龍、蕭候儀、鄧芝等,殺得魏軍鬼哭神号,聞趙子龍之名而膽戰心驚。

     韓德逃進武都城,一面堅守不出,一面派人飛報夏侯琳。

     夏侯琳接報猶半信半疑,不太相信力敵萬人的關西名将韓德,竟如此不堪一擊。

    于是便率軍殺赴武都,近擊蜀軍前部先鋒。

     夏侯琳大軍剛到,便有探子飛報,說蜀軍前鋒已逼近武都。

    領先殺到的大将,正是力斬韓家四子的蜀軍先鋒趙子龍! 原來趙子龍在武都西面風鳴山一役,全殲韓德的主力後,便欲揮軍直搗武都。

     蕭侯儀征戰多年,更獲孔明親授兵略陣法,他的武功智略,均已今非昔比,足可與趙子龍并駕齊驅了,他見趙子龍欲搶攻武都,便向他進言道:“子龍師兄,丞相曾授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