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

關燈
等,進軍須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可冒進,韓德雖折損二萬兵力,但武都守軍仍在,且魏軍大部,必火速前來武都救援,而我軍隻得一萬兵力,若被魏軍設伏包圍,我軍危矣。

    不如先紮下營寨,待丞相大軍趕到會合,再作迸擊。

    ” 司馬鄧芝,亦侍同一意見,主張先行休整,再作進攻武都的行動。

     趙子龍道:“不然,北伐中原、複興漢室,是丞相曆來大志,亦是我的心願,如今北伐之戰已打響,五大虎将卻隻剩下我一人,若我畏首畏尾,不顯其虎将猶在的威力,怎能激勵北伐大軍土氣呢?因此,我知犯險,亦不得不為也。

    ” 蕭侯儀想了想,便向趙子龍道:“子龍師兄,既然如此,可否将先鋒大軍分為兩部,前部由你統率進攻武都,後部由鄧司馬和小弟率領,作前鋒的後盾?” 趙子龍慨然道:“我此戰乃為激勵軍心,不在兵之多寡,依師弟之計行事可也。

    ” 于是蜀軍先鋒大軍分作兩部,前鋒三千兵馬,由趙子龍統率,向武都挺進,後軍五千兵力,由蕭侯儀和鄧芝在後面布防,準備随時接應前鋒。

     在武都城,韓德聞趙子龍率大軍殺到,向統帥夏侯琳請戰道:“趙子龍殺我四子,此仇不報,我在為人也!願領軍出城迎擊蜀軍。

    ” 夏侯琳并無甚主見,韓德堅決請戰,又自恃兵雄将多,便答應韓德出戰。

     韓德率二萬大軍,出城十裡,迎戰趙子龍。

    他為報四子被殺之仇,決心不惜一切殺死趙子龍。

    他布下重兵在後面,自己僅率五千兵馬挑戰趙子龍,以便将他誘入重圍,一舉斬殺。

     很快趙子龍的兵馬已逼近,韓德也不待趙子龍立好陣勢,即掄刀拍馬,直取趙子龍。

     趙子龍見韓德雙眼血紅,知他深恨自己斬其四子,彼此已無任何回旋餘地,他也再不猶豫,展開槍法,不到三個回合,便一槍刺韓德于馬下。

     趙子龍趁勢率軍沖殺,韓德部署的二萬大軍,因主将已死,又畏懼趙子龍的神威,未戰先潰,二萬大軍隻有五千餘人逃返武都。

     夏侯琳接敗軍之報,不由大駭,驚呼道:“我久聞趙子龍之名,一直未睹其人,今日方信當年所傳并不虛也!他如何神勇無敵,如何是好?”他無心應戰,欲下令堅守不出。

     此時,曹操的謀士程昱之子程武,甚有乃父的智計,向夏侯琳進言道:“聽說蜀軍五大虎将已死其四,趙子龍必因此而激動,犯了兵家急進的大忌。

    都督可親統大軍出戰,先伏兩軍于左右山中,都督佯退,誘趙子龍入重圍,将他四面圍住,輪番沖殺,趙子龍便有三頭六臂,也必一舉被斬呀。

    ” 夏侯琳依從程武之計,先埋伏六萬大軍于兩翼,他自己率五萬大軍,出城迎戰趙子龍。

     趙子龍見夏侯琳親統兵至,大喜道:“若斬此人,武都城垂手可得。

    ”他不顧疲累,率五千兵馬,向夏侯琳的五萬大軍發起進攻。

     夏侯琳見趙子龍神勇,心生畏懼,根本不敢露面,隻令八員偏将迎戰趙子龍。

     趙子龍毫不畏懼,奮力與八員魏将厮殺。

    八員魏将心驚膽戰,根本不敢與趙子龍正面交鋒,每人虛晃一槍,便輪番退走。

     趙子龍大笑道:“不料魏軍今日競無一能戰之将了!”他毫不猶豫,一馬當先,追殺八員魏将。

     魏軍退入山谷,趙子龍率軍随後殺人。

     就在此時,夏侯琳已登臨山頂,令旗一揮,左右兩翼埋伏的六萬大軍,沖殺而至,将趙于龍的五千兵馬,攔腰斬斷,趙子龍身邊隻得千餘兵跟随。

    魏軍以小部兵力,圍攻五千蜀軍,以五萬大軍四面堵住趙子龍的千餘兵馬,猶如洪流,輪番向趙子龍沖擊。

     趙子龍毫不畏懼,奮力殺退魏軍。

    但一批魂軍剛退,另一批又沖殺上來,如人海巨浪,輪番沖卷上來。

    趙于龍激戰連場,内力消耗甚巨,連他的獨門神功天象六合神劍也因為極為耗内力,而無法施展,他雖仍奮力沖殺,但他所率的千餘蜀軍,卻已戰死過半。

    幸而蜀軍經孔明的督訓,戰力十分旺盛,又仗恃主将趙子龍的神威,因此雖然死傷過半,依然拼死力戰,并無一人降退。

     後面被分割包圍的四千蜀軍,亦以一當十,拼死向重圍中的趙子龍靠攏,令魏軍不得不分兵堵截,減輕了趙子龍軍的部分壓力。

    因此趙子龍統率的前鋒,尚可勉強支撐,将六萬魏軍死死纏祝不過,趙子龍雖然神勇無敵,但他的内力畢竟有限,再鬥下去,他必然力竭而亡。

     就在此時,山谷西面,突地炮響震天,鼓角齊嗚,蜀軍從四面八方殺了上來,也不知有多少人馬,為首一員大将,更令魏軍膽戰心驚,但見他坐下赤兔千裡馬,手提青龍偃月刀,神威凜凜,仿如關羽再世。

     夏侯琳在山頂,見有蜀軍殺入,又接報領軍蜀将,仿如關羽再世,他不由大吃一驚,慌忙下令分出一半兵馬,前去堵截增援的蜀軍。

     再生關羽的訊息,已傳遍魏軍軍中,魏軍參将懾于趙子龍的神勇,早已膽戰心驚,誰也不敢與趙子龍正面交鋒,如今又突然殺出一位再世關羽,因此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