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異軍突起

關燈
大梨樹,高達十餘丈,樹身挺直,可作正殿大梁之用。

    ” 曹操大喜,立刻派人前去躍龍潭砍伐巨梨樹。

     第二天,前去砍伐的人卻緊急回報,說巨梨鐵鋸不開,斧砍不入,斬砍不得。

     曹操不信,親率數百騎,前去躍龍寺視察,他但見那巨梨樹高插霄漢,挺直如筆,正是建殿之上佳梁材。

    他下令立刻砍伐,誓要砍倒此樹不可。

     日前砍伐的工匠慌忙勸阻道:“此樹之齡已達數百載,恐已生靈氣,不可砍伐。

    ” 曹操大怒道:“我闖蕩天下四十餘年,天下之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懼我,區區一棵梨樹,敢與我作對。

    ” 他說罷,拔出身佩寶劍,向梨樹軀幹猛力砍下,隻聽掙的一聲,濺出一股鮮血,将曹操的衣飾亦染紅了……曹操不由大駭,将手中寶劍慌忙抛在地上,不發一言,上馬便馳走了。

     他回到洛陽行宮,到當晚二更時分,曹操躺在床上,不能入眠。

    忽見一位老人,滿頭白發,身軀卻挺直如筆,猶如日間所砍的巨梨樹身,手上更握着一柄寶劍,正是曹操日間抛下之劍,劍上尚有血迹斑斑。

    身如梨樹的老人向曹操戟指怒喝道:“我出于天地,已曆世數百年,天地已容我長存,你怎敢以劍斬我?我今特來還你一劍,為天下被你殘殺的百萬冤魂報仇……”說時不容曹操分辯,猛揮手中之劍,砍向曹操! 曹操大叫一聲,不由駭然驚醒,原來仍躺在床上,他身上雖無劍傷,但頸痛卻比前又加重了。

     他不由猛地回憶起,當日他在邺郡青龍山祖墓前,與他的祖宗的一席神交,當時,祖宗便已向他警告,謂其因過于嗜殺,原來本命中的貴氣已被他所犯的血煞沖散,決無帝王之份,若曹操要自稱王,必折壽數,絕難幸免……曹操到此時也不能不信了! 恰好在第二天,東吳孫權又差人疊給他一封親筆密函,奉呈曹操。

     孫權在信中,極盡阿谀奉迎,道:“臣孫權拜見王上,天命所歸,請王上早登帝位,發兵剿滅劉備,掃平西川,臣即率百官親迎王上,獻上江東、荊州四郡之地……”曹操閱罷,大笑道:“碧眼兒欲将我置于爐火上烤矣……我豈有帝君之想?” 侍中陳群忙奉迎進言道:“漢室久已衰微,大王功德巍巍,天下歸心,如今孫權亦奉表稱臣,乃天下仰望之象。

    大王功宜應天順命,早登天子帝位。

    ” 曹操心中卻早有計較,并不為所動,斷然說道:“我亦自知天命,今已登王位,已屬非份,若再稱帝,必惹災劫,令我不得善終呀……天命若歸我曹氏一脈,則我隻要像周朝文王就夠了。

    ” 陳群等人一聽,便知道曹操原已有意安排他的子孫改朝換代、篡漢至魏,因為周朝文王,為兒子鼎定基礎,在他死後,兒子周武王姬發才滅商立周,榮登天子之位。

    曹操将自己比作周文王,他的兒子曹丕,自然便是日後的太子周武王了,于是不敢再奏。

    曹操曹操的心腹大臣們,自這一刻起,全都将目标轉到太子曹丕身上,因為曹丕不久必貴為天子帝王,一切的權力地位、榮華富貴,便不得不附托于曹丕身上。

     曹操病況一日重于一日,終于再不能起床站立。

    曹操知自己時日無多,急召心腹将士曹洪、陳群、賈诩、司馬懿等四人,趕赴洛陽行宮。

     曹洪先行趕到,他跪在曹操的病榻前,叩頭道:“大王善保玉體,不日定必痊愈。

    ” 曹操長歎一一聲,井無言語。

     不久司馬懿、陳群、賈诩三人亦匆匆趕到,同拜于曹操病榻之前。

     曹操見四大心腹将士己齊集,才掙紮而起,半躺半卧,向四人道:“我縱橫天下四十餘載,群雄皆滅,獨剩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克剿除,乃我唯一憾事……我自知殺戮過重,折我壽數,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雖逝而無悔也!我已時日無多,我将後事托附于衆卿,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逝于宛城。

    卞氏所生四子,丕、彰、植、熊。

    三子植乃我平生所愛,可惜此子華而不實,且嗜酒放縱,非繼我志之人。

    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久;皆不足成大業。

    唯有長子曹丕,為人忠厚恭謹,可繼我大志,望卿等善加扶持。

    ” 曹操說罷,即不再多言。

    曹洪、司馬懿等領遺命,叩拜告退。

     曹操又将衆多姬妾召到床前,令人取出平日收藏的名香,贈給衆姬妾。

    又囑衆姬妾道:“我死後,你等須勤習女工針線,可自活養己。

    日後你等須居于銅雀台中,每日拜祭,上食之時須奏樂鳴歌,以祭我的陰靈……”他說到此處,戛然而止,長歎一聲,淚如雨下。

     到當日傍晚,曹操即在洛陽行宮黯然而逝。

     此時太子曹丕,尚留在邺郡,曹洪等人恐軍心浮動,打算先報曹丕,待他趕到,才發喪告。

    司馬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