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
關燈
小
中
大
患已漸複,精神振奮,一聽不由呵呵大笑道:“子敬真當今第一老實人也!試想西川關塞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連曹操亦不敢輕舉妄動,孔明亦退避三舍,我又怎會拿東吳去為他人作嫁衣!我之所借取西川,出動五萬大軍,實為假途滅虢之計也。
等大軍抵荊州南群城下,劉備、孔明出城犒軍,我便趁機發難,先斬劉備、孔明,再取荊州,以洩我心頭之恨。
” 魯肅的心胸到底比周瑜寬厚,他想了想,對周瑜道:“公瑾此計甚妙,荊州必可重歸東吳!但荊州因然須奪,卻是否留有餘地,保留孔明、劉備生命?好教他們為抗曹再次出力助東吳呀。
” 周瑜冷哼一聲道:“子敬心腸好不寬厚!劉備若乖乖獻出荊州,我或許饒他一命;若加抗拒,我必殺劉備。
” 周瑜說罷,卻毫不猶豫,請魯肅先去禀報孫權。
另一面也不待魯肅回報,即下命甘甯為先鋒,自己和徐盛、丁奉為中軍,淩統、呂蒙為後隊,點發五萬水陸大軍,分從水陸兩路,浩浩蕩蕩,開赴荊州南郡而來。
周瑜因自負精幹水戰,因此親率水軍二萬,分乘五十餘艘戰船,風馳電掣直撲荊州。
他在船上十分興奮,不時高聲大笑,斷認孔明已中其計。
不一日,前鋒水軍已抵夏口。
周瑜立刻派人查問:“荊州方面有派人出夏口迎接我軍麼?” 就在此時,忽然來報,說劉備已派糜竺前來拜見,周瑜心中暗喜,将糜竺喚入中艙,立刻問道:“劉皇叔打算如何犒勞我的大軍?” 糜竺回道:“劉皇叔已安排準備妥當,待都督大軍一到,即出城犒勞都督大軍。
” 周瑜又道:“那現在劉皇叔在何處呢?” 糜竺立刻回道:“皇叔已在荊州南郡城門外等候,都督大軍一到,便好與都督把酒言歡。
” 周瑜故意肅然說道:“我出動大軍,乃為劉備攻取西川,因此勞軍之禮務必隆重,不可輕率,以慰我軍之心也。
” 糜竺亦立刻肅然答應,回去轉告劉備,然後糜竺便向周瑜拜辭走了。
周瑜此時心中再無猶豫,立刻下令水陸大軍,全速向荊州南郡進發。
周瑜在戰船上坐鎮,眼見已抵荊州南郡不到十裡水路,江面依然靜悄悄的,不見一艘船隻駛來迎接,周瑜微感疑慮,思忖片刻。
他到底抵受不住一舉奪回荊州五郡的強大誘惑,竟不顧一切,下令将船駛近南郡岸邊,他下船登岸,由甘甯、徐盛統率三千親兵,先行搶奔荊州南郡。
周瑜等三千東吳大軍先鋒,抵達南郡城下。
周瑜馳馬奔近,隻見城門外城樓上靜悄俏的,并不見任何迎接的動靜。
周瑜不由大怒厲聲叫道:“東吳周都督在此!城内之人快出來迎接。
” 喝聲響過,城樓上忽地一聲鼓響,近萬守城兵士倏地亮出刀槍,寒光閃閃,十分雄壯。
一員戰将站立城樓上大笑道:“都督不遠數百裡而來,辛苦了埃”周瑜循聲一看,原來城樓上的戰将,便是令東吳兵不戰而屈的趙子龍!他心中不由突突一跳,急忙高聲道:“趙子龍!我率軍替你主公往取西川,你怎不出城迎接?” 趙子龍大笑道:“周都督!我軍師先生早已料知,都督所施乃假途滅虢之計!這等微末小計,連小兒也瞞不了也!可笑呵可笑。
‘周瑜一聽,心中一涼,連忙拔馬便回。
就在此時,探子己飛奔而至,向周瑜報道:“都督!大事不妙!劉備有四路兵馬,一齊殺到。
” 周瑜仍強作鎮靜,道:“是哪四路?兵力多少?” 探子道:“關羽從西面殺到,張飛從東面殺來,黃忠從北面殺到,魏延從南面殺來!四路兵馬聲勢浩蕩,不下數萬,兵士皆高叫要生擒活捉周瑜也。
” 周瑜一聽,深知他的一番算計,辛苦奔波數百裡,卻早已被孔明洞悉!他連番受挫于孔明,心中不由又慚又恨又痛又氣,觸動舊傷,但感心頭劇痛,大叫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堕落馬下。
東吳大将甘甯等,慌忙救起周瑜,退回江中船上。
說也奇怪,周瑜回返戰船,僅一會便蘇醒過來,他耳際但聞四面金鼓齊嗚,喊殺聲震天,不由吓了一跳,也不知從哪兒凝聚的力氣,一躍而起,問身邊的先鋒大将甘甯道:“外面是甚響聲?” 甘甯道:“兩岸均是劉備的兵馬,不下數萬隻四面圍定,并不進攻,兵士均在喊叫:“周郎周郎,勿須驚惶,速回江東,保你命長。
” 甘甯話音未落,周瑜心如遭電殲,又大叫一,聲,昏了過去。
周瑜悠悠醒轉,甘甯道:“都督剛才昏迷過去時,孔明派人送了封書函至此,未将未敢遂拆,隻待部督醒來閱之。
” 周瑜取書函拆閱,但見孔明在書函中道:“漢軍師中郎将諸葛亮,書呈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柴桑一别,至今難舍,今聞閣下欲取西川,我以為不可,益州兵強地險,劉璋雖昏庸,卻足以自守,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也。
閣下萬裡遠征,雖孫武、吳起再生,亦難有勝望。
且曹操失利于赤壁,又怎會不思
等大軍抵荊州南群城下,劉備、孔明出城犒軍,我便趁機發難,先斬劉備、孔明,再取荊州,以洩我心頭之恨。
” 魯肅的心胸到底比周瑜寬厚,他想了想,對周瑜道:“公瑾此計甚妙,荊州必可重歸東吳!但荊州因然須奪,卻是否留有餘地,保留孔明、劉備生命?好教他們為抗曹再次出力助東吳呀。
” 周瑜冷哼一聲道:“子敬心腸好不寬厚!劉備若乖乖獻出荊州,我或許饒他一命;若加抗拒,我必殺劉備。
” 周瑜說罷,卻毫不猶豫,請魯肅先去禀報孫權。
另一面也不待魯肅回報,即下命甘甯為先鋒,自己和徐盛、丁奉為中軍,淩統、呂蒙為後隊,點發五萬水陸大軍,分從水陸兩路,浩浩蕩蕩,開赴荊州南郡而來。
周瑜因自負精幹水戰,因此親率水軍二萬,分乘五十餘艘戰船,風馳電掣直撲荊州。
他在船上十分興奮,不時高聲大笑,斷認孔明已中其計。
不一日,前鋒水軍已抵夏口。
周瑜立刻派人查問:“荊州方面有派人出夏口迎接我軍麼?” 就在此時,忽然來報,說劉備已派糜竺前來拜見,周瑜心中暗喜,将糜竺喚入中艙,立刻問道:“劉皇叔打算如何犒勞我的大軍?” 糜竺回道:“劉皇叔已安排準備妥當,待都督大軍一到,即出城犒勞都督大軍。
” 周瑜又道:“那現在劉皇叔在何處呢?” 糜竺立刻回道:“皇叔已在荊州南郡城門外等候,都督大軍一到,便好與都督把酒言歡。
” 周瑜故意肅然說道:“我出動大軍,乃為劉備攻取西川,因此勞軍之禮務必隆重,不可輕率,以慰我軍之心也。
” 糜竺亦立刻肅然答應,回去轉告劉備,然後糜竺便向周瑜拜辭走了。
周瑜此時心中再無猶豫,立刻下令水陸大軍,全速向荊州南郡進發。
周瑜在戰船上坐鎮,眼見已抵荊州南郡不到十裡水路,江面依然靜悄悄的,不見一艘船隻駛來迎接,周瑜微感疑慮,思忖片刻。
他到底抵受不住一舉奪回荊州五郡的強大誘惑,竟不顧一切,下令将船駛近南郡岸邊,他下船登岸,由甘甯、徐盛統率三千親兵,先行搶奔荊州南郡。
周瑜等三千東吳大軍先鋒,抵達南郡城下。
周瑜馳馬奔近,隻見城門外城樓上靜悄俏的,并不見任何迎接的動靜。
周瑜不由大怒厲聲叫道:“東吳周都督在此!城内之人快出來迎接。
” 喝聲響過,城樓上忽地一聲鼓響,近萬守城兵士倏地亮出刀槍,寒光閃閃,十分雄壯。
一員戰将站立城樓上大笑道:“都督不遠數百裡而來,辛苦了埃”周瑜循聲一看,原來城樓上的戰将,便是令東吳兵不戰而屈的趙子龍!他心中不由突突一跳,急忙高聲道:“趙子龍!我率軍替你主公往取西川,你怎不出城迎接?” 趙子龍大笑道:“周都督!我軍師先生早已料知,都督所施乃假途滅虢之計!這等微末小計,連小兒也瞞不了也!可笑呵可笑。
‘周瑜一聽,心中一涼,連忙拔馬便回。
就在此時,探子己飛奔而至,向周瑜報道:“都督!大事不妙!劉備有四路兵馬,一齊殺到。
” 周瑜仍強作鎮靜,道:“是哪四路?兵力多少?” 探子道:“關羽從西面殺到,張飛從東面殺來,黃忠從北面殺到,魏延從南面殺來!四路兵馬聲勢浩蕩,不下數萬,兵士皆高叫要生擒活捉周瑜也。
” 周瑜一聽,深知他的一番算計,辛苦奔波數百裡,卻早已被孔明洞悉!他連番受挫于孔明,心中不由又慚又恨又痛又氣,觸動舊傷,但感心頭劇痛,大叫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堕落馬下。
東吳大将甘甯等,慌忙救起周瑜,退回江中船上。
說也奇怪,周瑜回返戰船,僅一會便蘇醒過來,他耳際但聞四面金鼓齊嗚,喊殺聲震天,不由吓了一跳,也不知從哪兒凝聚的力氣,一躍而起,問身邊的先鋒大将甘甯道:“外面是甚響聲?” 甘甯道:“兩岸均是劉備的兵馬,不下數萬隻四面圍定,并不進攻,兵士均在喊叫:“周郎周郎,勿須驚惶,速回江東,保你命長。
” 甘甯話音未落,周瑜心如遭電殲,又大叫一,聲,昏了過去。
周瑜悠悠醒轉,甘甯道:“都督剛才昏迷過去時,孔明派人送了封書函至此,未将未敢遂拆,隻待部督醒來閱之。
” 周瑜取書函拆閱,但見孔明在書函中道:“漢軍師中郎将諸葛亮,書呈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柴桑一别,至今難舍,今聞閣下欲取西川,我以為不可,益州兵強地險,劉璋雖昏庸,卻足以自守,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也。
閣下萬裡遠征,雖孫武、吳起再生,亦難有勝望。
且曹操失利于赤壁,又怎會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