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
關燈
小
中
大
脈中的強陰,與主公合體後,吸納了主公陽氣,其自身的陽剛之氣竟然熾烈旺發,在東吳兵将追及時,竟欲大開殺戒,若她出手傷人,必失了與東吳的和氣,于日後的西進大業十分不利。
幸而于此危急時刻,有趙子龍在場,他如何大顯神威,化解此危機,司馬姑娘在場,自然比我更清楚也。
” 當時劉備已先行,後面的事并不知道,因此他忙向司馬芝道:“司馬姑娘!子龍當時到底如何大發神威?” 司馬芝眼見連孔明亦十分欣賞她的子龍哥哥,不由心花怒放,高興得格格笑道:“我也不知詳細!隻知子龍哥哥銀槍連抖六抖,便見石裂、沙飛、樹斷,十分吓人,東吳數千兵将,竟呆如木雞,鬥意全消,不得不退縮十丈,不再追殺!但到底是甚神通,我也說不明白。
” 趙子龍淡淡的笑道:“我于危急之際,牢記軍師吩咐,不可傷了兩家和氣,壞了孫、劉聯盟,因此唯有用自創天象六合神劍招式,化槍為劍,施為一番,望能不戰而屈其兵……終僥幸成功,但若非軍師伏下奇兵,于江岸接應,主公亦難脫危機也。
” 劉備一聽,不由贊歎道:“子龍勝不居功,胸懷坦蕩,神功蓋世,真當乃天下一代虎将也。
” 至此,趙子龍和司馬芝心中再無迷惑,知孔明尚有要事與劉備密議,便先行告辭了。
劉備待趙子龍、司馬芝走後,果然又向孔明道:“先生真欲取西川之地嗎?” 孔明微笑道:“荊州南郡,扼西川門戶,若不取西川,又何必千方百計保住荊州?但目下尚非最佳時機,暫時宜按兵不發,謀定而後動也。
” 劉備道:“為何時機尚未成熟呢?” 孔明道:“西川屬益州之地,尚包括南方廣大地域,關山險塞,沃野千裡,乃天府之地。
如今益州在劉璋治下,劉璋昏庸積弱,根本無法保住益州,早晚必被曹操攻取,因此主公必先占益州不可,可惜目下我方兵力未足,糧未夠,又不知益州内裡底細,尚不宜輕舉妄動;同時東吳周瑜因被曹操表奏朝廷,對南郡太守,他必日夜圖謀荊州,乃我之心腹大患也;而孫權極信賴周瑜,周瑜在世一日,我便不能不加防備,又怎可分心進取益州?” 劉備道:“那周瑜一日健在,我便一日不能取益州,東吳六面催逼交還荊州,屆時如何應付?” 孔明微一沉吟,即斷然說道:“我決先除周瑜,去此後顧之憂再圖進取益州……但周瑜此人,不能明殺,隻可促其自斃,否則便傷了與東吳的和氣,與東吳結下深仇,壞了聯吳抗曹的大計。
” 劉備道:“周瑜對荊州志在必得,荊州一日未到其手,他又怎會罷手?而且周瑜正值英年,怎會一時自斃?不料天降此人,阻我進取,乃天不助我劉備成大業也。
” 就在此時,孔明偶然瞥眼窗外天際,窗口又恰好向東,但見東面天際,一顆大星搖搖欲堕,卻又忽然猛地一抖随即發出十分熾烈的光華。
孔明微一思忖,即呵呵笑道:“此星乃周瑜之将星,其搖搖欲堕,忽然大放光華,恰好人之将死,其回光返照也,依此推斷,周瑜之死期不遠也。
” 劉備此時見不到任何征兆,對孔明的判斷不由半信半疑,孔明的雄材偉略,劉備自然深信,但他的推運測算之學,又是否當真靈驗呢? 眨眼又過了三十多天,此時已是二月初春時節了,荊州城外城内,百花齊放,春意盎然,哪有半分肅殺的戰争圖景? 但就在這天,東吳使者魯肅,忽地前來荊州南郡,說有要事與劉備商議,劉備接報,連忙傳知孔明。
孔明立刻趕到劉備的府上,劉備尚未開口,孔明已呵呵笑道:“魯肅此行,必與荊州有關。
待會他說的話,若我點頭,主公便隻管答應下來。
” 不一會,魯肅被引領而進,彼此見禮,客氣幾句,魯肅便連忙道:“我此行特來告知劉皇叔,因吳候十分欣賞皇叔的德才,與諸将商妥,打算出兵替皇叔打西川,取了西川,權當吳侯嫁妹厚禮,贈送皇叔,卻換回荊州五郡。
皇叔意下如何?” 劉備瞥一眼孔明,見他微一點頭,便立刻道:“吳侯如此厚意,劉備又怎會拒絕呢?” 魯肅大喜,又續道:“既然皇叔答應,那東吳兵馬路過南郡時,務請出城犒軍,接濟部分錢糧。
” 孔明點頭道:“這個當然啦,難得吳侯一番心意也。
” 劉備見孔明點頭,又接口道:“多謝子敬為我美言之德,東吳大軍到時,劉備必定接濟錢糧便是。
” 魯肅見劉備和孔明皆無異議,欣然答應,心中不由暗喜道:“這回周瑜棋高一着,孔明到底中計了!他也不敢多留,推說速趕回江東,向孫權回報,很快便告辭下船,駛回江東去了。
魯肅回到江東,卻不去見孔權,而是迳直到都督府,告知周瑜道:“都督大軍抵荊州南郡之日,劉備、孔明均欣然答允,出城犒軍,送錢送糧。
但公瑾真的打算攻下西川,去與劉備交換荊州五郡嗎?” 周瑜此時傷
幸而于此危急時刻,有趙子龍在場,他如何大顯神威,化解此危機,司馬姑娘在場,自然比我更清楚也。
” 當時劉備已先行,後面的事并不知道,因此他忙向司馬芝道:“司馬姑娘!子龍當時到底如何大發神威?” 司馬芝眼見連孔明亦十分欣賞她的子龍哥哥,不由心花怒放,高興得格格笑道:“我也不知詳細!隻知子龍哥哥銀槍連抖六抖,便見石裂、沙飛、樹斷,十分吓人,東吳數千兵将,竟呆如木雞,鬥意全消,不得不退縮十丈,不再追殺!但到底是甚神通,我也說不明白。
” 趙子龍淡淡的笑道:“我于危急之際,牢記軍師吩咐,不可傷了兩家和氣,壞了孫、劉聯盟,因此唯有用自創天象六合神劍招式,化槍為劍,施為一番,望能不戰而屈其兵……終僥幸成功,但若非軍師伏下奇兵,于江岸接應,主公亦難脫危機也。
” 劉備一聽,不由贊歎道:“子龍勝不居功,胸懷坦蕩,神功蓋世,真當乃天下一代虎将也。
” 至此,趙子龍和司馬芝心中再無迷惑,知孔明尚有要事與劉備密議,便先行告辭了。
劉備待趙子龍、司馬芝走後,果然又向孔明道:“先生真欲取西川之地嗎?” 孔明微笑道:“荊州南郡,扼西川門戶,若不取西川,又何必千方百計保住荊州?但目下尚非最佳時機,暫時宜按兵不發,謀定而後動也。
” 劉備道:“為何時機尚未成熟呢?” 孔明道:“西川屬益州之地,尚包括南方廣大地域,關山險塞,沃野千裡,乃天府之地。
如今益州在劉璋治下,劉璋昏庸積弱,根本無法保住益州,早晚必被曹操攻取,因此主公必先占益州不可,可惜目下我方兵力未足,糧未夠,又不知益州内裡底細,尚不宜輕舉妄動;同時東吳周瑜因被曹操表奏朝廷,對南郡太守,他必日夜圖謀荊州,乃我之心腹大患也;而孫權極信賴周瑜,周瑜在世一日,我便不能不加防備,又怎可分心進取益州?” 劉備道:“那周瑜一日健在,我便一日不能取益州,東吳六面催逼交還荊州,屆時如何應付?” 孔明微一沉吟,即斷然說道:“我決先除周瑜,去此後顧之憂再圖進取益州……但周瑜此人,不能明殺,隻可促其自斃,否則便傷了與東吳的和氣,與東吳結下深仇,壞了聯吳抗曹的大計。
” 劉備道:“周瑜對荊州志在必得,荊州一日未到其手,他又怎會罷手?而且周瑜正值英年,怎會一時自斃?不料天降此人,阻我進取,乃天不助我劉備成大業也。
” 就在此時,孔明偶然瞥眼窗外天際,窗口又恰好向東,但見東面天際,一顆大星搖搖欲堕,卻又忽然猛地一抖随即發出十分熾烈的光華。
孔明微一思忖,即呵呵笑道:“此星乃周瑜之将星,其搖搖欲堕,忽然大放光華,恰好人之将死,其回光返照也,依此推斷,周瑜之死期不遠也。
” 劉備此時見不到任何征兆,對孔明的判斷不由半信半疑,孔明的雄材偉略,劉備自然深信,但他的推運測算之學,又是否當真靈驗呢? 眨眼又過了三十多天,此時已是二月初春時節了,荊州城外城内,百花齊放,春意盎然,哪有半分肅殺的戰争圖景? 但就在這天,東吳使者魯肅,忽地前來荊州南郡,說有要事與劉備商議,劉備接報,連忙傳知孔明。
孔明立刻趕到劉備的府上,劉備尚未開口,孔明已呵呵笑道:“魯肅此行,必與荊州有關。
待會他說的話,若我點頭,主公便隻管答應下來。
” 不一會,魯肅被引領而進,彼此見禮,客氣幾句,魯肅便連忙道:“我此行特來告知劉皇叔,因吳候十分欣賞皇叔的德才,與諸将商妥,打算出兵替皇叔打西川,取了西川,權當吳侯嫁妹厚禮,贈送皇叔,卻換回荊州五郡。
皇叔意下如何?” 劉備瞥一眼孔明,見他微一點頭,便立刻道:“吳侯如此厚意,劉備又怎會拒絕呢?” 魯肅大喜,又續道:“既然皇叔答應,那東吳兵馬路過南郡時,務請出城犒軍,接濟部分錢糧。
” 孔明點頭道:“這個當然啦,難得吳侯一番心意也。
” 劉備見孔明點頭,又接口道:“多謝子敬為我美言之德,東吳大軍到時,劉備必定接濟錢糧便是。
” 魯肅見劉備和孔明皆無異議,欣然答應,心中不由暗喜道:“這回周瑜棋高一着,孔明到底中計了!他也不敢多留,推說速趕回江東,向孫權回報,很快便告辭下船,駛回江東去了。
魯肅回到江東,卻不去見孔權,而是迳直到都督府,告知周瑜道:“都督大軍抵荊州南郡之日,劉備、孔明均欣然答允,出城犒軍,送錢送糧。
但公瑾真的打算攻下西川,去與劉備交換荊州五郡嗎?” 周瑜此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