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
關燈
小
中
大
人,不宜于戰場上殺,否則必與東吳結下深仇大恨,有礙我的西進大計呀。
我看周瑜氣量狹小,偏又屢欲施其計謀,欲奪荊州,早晚必有招其損、自取喪亡也。
” 關羽一聽,這才明白孔明之所以不殺周瑜,乃是着眼于更宏偉的進取大計,不由贊道:“兄長得軍師扶助,真有如北鬥泰山也。
” 孔明淡然一笑,下令收軍回荊州。
返抵荊州南郡,劉備下令于府中補辦喜宴,招待一衆有功之士,及文武幕僚,龐統、雕雪、張飛等自然亦同為座上賓客。
席間,劉備親手斟滿一杯先敬孔明,歎道:“若非先生神機妙算!劉備隻怕已喪身東吳!這一杯我該敬先生。
” 孔明卻淡然一笑道:“主公,若論功勞,這一杯理當先敬趙子龍。
” 劉備笑道:“我可安然回返荊州,先生與子龍一般大功勞埃”孔明道:“不然,我雖早有安排,但于關鍵處仍有疏漏。
若非趙子龍随機應變,以神功不戰而屈東吳之兵,那便不能達三者兼收之奇功也。
” 劉備道:“未知先生指的是哪三者呢?” 孔明尚未答話,龐統已大笑接口道:“主公,孔明指的是既保主公安然奪得美人歸;又可留有餘地,保住孫、劉聯盟;更可進一步圖取西進大業也!這豈非三者兼收之奇功嗎? 因此這一杯呵,孔明既須先敬,但子龍亦不可落後也。
” 劉備一聽,不由歎道:“劉備何德何能,有卧龍、風雛、子龍如此文武奇才匡扶,他日功成,皆在座諸位之大功勞!但我手中隻有一杯酒,欲敬有功之士,總得先後,鳳雛先生以為該先敬誰呢?” 趙子龍一聽,即一躍而起,正容道:“主公,既在座中人,皆有功之士,何不一齊舉杯,同賀主公安然歸來。
” 劉備一聽大喜道:“子龍主意不錯!那劉備這一杯,便敬在座各位,一同暢飲吧。
” 在座文武臣屬幕僚,此時均一躍而起,齊齊舉杯道:“我等賀主公安然歸來。
”衆人均将手中酒一飲而荊宴會堂上,登時洋溢一片歡樂振奮的笑聲,令人心潮激蕩,人人均有奮發昂揚的氣概。
孔明見這一場宴會,成為拓展大業的誓師大會,不由欣然的笑了。
散席後,劉備依然不舍與孔明分開,将他留了下來。
趙子龍和司馬芝亦有迷惑,欲向孔明請教,因此亦留在劉備府中。
僅一會,司馬芝先就忍不住了,忙向孔明道:“諸葛大哥,小妹委實難明,有滿腹驚奇向大哥請教埃”孔明含笑點頭道:“司馬姑娘有話但說無妨。
” 司馬芝急急說道:“為甚在劉備将軍陷于迷惑危機時,子龍哥哥僅憑大哥的四道青符便可旋乾轉坤,令奇迹出現,頓令劉将軍精神大振,決然返荊州?”司馬芝因并無任何官職,僅是以趙子龍師妹的身份留在荊州,因此說話也不必按官場禮節,十分率直。
孔明見在座的均是三分天機勢格中人,因而也不必隐瞞什麼,便趁機開導,含笑道:“司馬姑娘,當日我錦囊中的四道青犁符,乃風水地脈學中的克脈法符也,當日東吳前來提親,我便料悉必是東吳方面,欲在借美人計圖謀荊州;同時更以風水陰陽相吸大法,欲借孫氏血脈,以強陰吸弱陽,令主公的祖宗龍脈地力大洩,因此氣運不濟,鬥志消沉,向東吳臣服,将荊州五郡拱手讓與東吳也。
” 趙子龍聽了,心中不由暗道:“原來如此,怪道主公自與孫夫人成親之後,即意志消沉,終日沉迷于東吳的溫柔鄉中了!原來竟是這等強陰吸弱陽的風水玄術作怪也。
孔明一頓,又道:“因此我為此分作兩步行法,一方面潛入涿郡,替主公的祖宗地脈施行旺氣大法;另一面又暗中伏下青犁符于錦囊,着子龍于危急時赴吳郡赤龍山,于孫氏的祖脈墓地中施法,以錦囊中的青犁符克制孫氏的祖脈龍氣。
如此兩面施為,既可旺主公的弱陽,又能克制孫氏血脈中的強陰,彼消此長,足令主公意志重振;同時,亦反過來令孫氏血脈——孫夫人傾心相随于主公,終可得美人歸也。
” 劉備這才明白,在他赴江東之前,孔明又為他不辭勞苦,奔波于千裡外的涿郡、荊州之間,布伏驚世天機。
他不由歎道:“先生之能,真鬼神莫測也。
” 司馬芝亦格格笑道:“諸葛大哥原來精于風水地脈之學。
這等神通,他日抛開軍務,與雕雪姐姐一道,結伴暢遊天下,尋龍堪輿,大展風水神機,豈非十分有趣嗎?” 劉備一聽,不由吓了一跳,忙道:“司馬芝姑娘!先生乃我的左右臂也,怎可抛下軍務,去暢遊天下?先生若去,我猶如斷了臂膀,雖生猶死也。
” 孔明亦呵呵一笑道:“司馬姑娘之意甚佳,可惜并非時候,我尚須為這三分天機辛勞一番也。
” 此時劉備忽然想起什麼,忙問孔明道:“先生剛才于席間提及,有一些難題,先生亦始料不及,不知是甚?” 孔明目注趙子龍一眼,欣然笑道:“孫夫人本屬孫氏血
我看周瑜氣量狹小,偏又屢欲施其計謀,欲奪荊州,早晚必有招其損、自取喪亡也。
” 關羽一聽,這才明白孔明之所以不殺周瑜,乃是着眼于更宏偉的進取大計,不由贊道:“兄長得軍師扶助,真有如北鬥泰山也。
” 孔明淡然一笑,下令收軍回荊州。
返抵荊州南郡,劉備下令于府中補辦喜宴,招待一衆有功之士,及文武幕僚,龐統、雕雪、張飛等自然亦同為座上賓客。
席間,劉備親手斟滿一杯先敬孔明,歎道:“若非先生神機妙算!劉備隻怕已喪身東吳!這一杯我該敬先生。
” 孔明卻淡然一笑道:“主公,若論功勞,這一杯理當先敬趙子龍。
” 劉備笑道:“我可安然回返荊州,先生與子龍一般大功勞埃”孔明道:“不然,我雖早有安排,但于關鍵處仍有疏漏。
若非趙子龍随機應變,以神功不戰而屈東吳之兵,那便不能達三者兼收之奇功也。
” 劉備道:“未知先生指的是哪三者呢?” 孔明尚未答話,龐統已大笑接口道:“主公,孔明指的是既保主公安然奪得美人歸;又可留有餘地,保住孫、劉聯盟;更可進一步圖取西進大業也!這豈非三者兼收之奇功嗎? 因此這一杯呵,孔明既須先敬,但子龍亦不可落後也。
” 劉備一聽,不由歎道:“劉備何德何能,有卧龍、風雛、子龍如此文武奇才匡扶,他日功成,皆在座諸位之大功勞!但我手中隻有一杯酒,欲敬有功之士,總得先後,鳳雛先生以為該先敬誰呢?” 趙子龍一聽,即一躍而起,正容道:“主公,既在座中人,皆有功之士,何不一齊舉杯,同賀主公安然歸來。
” 劉備一聽大喜道:“子龍主意不錯!那劉備這一杯,便敬在座各位,一同暢飲吧。
” 在座文武臣屬幕僚,此時均一躍而起,齊齊舉杯道:“我等賀主公安然歸來。
”衆人均将手中酒一飲而荊宴會堂上,登時洋溢一片歡樂振奮的笑聲,令人心潮激蕩,人人均有奮發昂揚的氣概。
孔明見這一場宴會,成為拓展大業的誓師大會,不由欣然的笑了。
散席後,劉備依然不舍與孔明分開,将他留了下來。
趙子龍和司馬芝亦有迷惑,欲向孔明請教,因此亦留在劉備府中。
僅一會,司馬芝先就忍不住了,忙向孔明道:“諸葛大哥,小妹委實難明,有滿腹驚奇向大哥請教埃”孔明含笑點頭道:“司馬姑娘有話但說無妨。
” 司馬芝急急說道:“為甚在劉備将軍陷于迷惑危機時,子龍哥哥僅憑大哥的四道青符便可旋乾轉坤,令奇迹出現,頓令劉将軍精神大振,決然返荊州?”司馬芝因并無任何官職,僅是以趙子龍師妹的身份留在荊州,因此說話也不必按官場禮節,十分率直。
孔明見在座的均是三分天機勢格中人,因而也不必隐瞞什麼,便趁機開導,含笑道:“司馬姑娘,當日我錦囊中的四道青犁符,乃風水地脈學中的克脈法符也,當日東吳前來提親,我便料悉必是東吳方面,欲在借美人計圖謀荊州;同時更以風水陰陽相吸大法,欲借孫氏血脈,以強陰吸弱陽,令主公的祖宗龍脈地力大洩,因此氣運不濟,鬥志消沉,向東吳臣服,将荊州五郡拱手讓與東吳也。
” 趙子龍聽了,心中不由暗道:“原來如此,怪道主公自與孫夫人成親之後,即意志消沉,終日沉迷于東吳的溫柔鄉中了!原來竟是這等強陰吸弱陽的風水玄術作怪也。
孔明一頓,又道:“因此我為此分作兩步行法,一方面潛入涿郡,替主公的祖宗地脈施行旺氣大法;另一面又暗中伏下青犁符于錦囊,着子龍于危急時赴吳郡赤龍山,于孫氏的祖脈墓地中施法,以錦囊中的青犁符克制孫氏的祖脈龍氣。
如此兩面施為,既可旺主公的弱陽,又能克制孫氏血脈中的強陰,彼消此長,足令主公意志重振;同時,亦反過來令孫氏血脈——孫夫人傾心相随于主公,終可得美人歸也。
” 劉備這才明白,在他赴江東之前,孔明又為他不辭勞苦,奔波于千裡外的涿郡、荊州之間,布伏驚世天機。
他不由歎道:“先生之能,真鬼神莫測也。
” 司馬芝亦格格笑道:“諸葛大哥原來精于風水地脈之學。
這等神通,他日抛開軍務,與雕雪姐姐一道,結伴暢遊天下,尋龍堪輿,大展風水神機,豈非十分有趣嗎?” 劉備一聽,不由吓了一跳,忙道:“司馬芝姑娘!先生乃我的左右臂也,怎可抛下軍務,去暢遊天下?先生若去,我猶如斷了臂膀,雖生猶死也。
” 孔明亦呵呵一笑道:“司馬姑娘之意甚佳,可惜并非時候,我尚須為這三分天機辛勞一番也。
” 此時劉備忽然想起什麼,忙問孔明道:“先生剛才于席間提及,有一些難題,先生亦始料不及,不知是甚?” 孔明目注趙子龍一眼,欣然笑道:“孫夫人本屬孫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