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江東王氣
關燈
小
中
大
知?”
孫權一聽,知母親已獲悉劉備招親的事,心中不由又驚又氣,好一會作聲不得!
吳國太見孫權默不作聲,不由更氣,狠狠的訓斥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之常情也。
但我既是你兄妹二人生母,婚娶大事,豈能不先向為母禀明?你私自作主,眼中還有母親麼?你如此不孝,如何配做一國之君?” 孫權無奈道:“母親息怒,此事實别有内情,乃周瑜用計,欲誘劉備至東吳,扣作人質,逼他交還荊州。
并非真的将我妹妹許配于他,望母親見諒。
” 吳國太一聽,不由大罵道:“周瑜這匹夫,他有本事做江東六郡八十四州大都督,怎的便無能去取荊州?反要我女作餌,使此美人計!如今東吳人人皆知劉備已聘我女為妻,若殺劉備,我女便須守寡,日後還有誰敢娶她?你使計卻不知害了你親妹終生矣。
” 孫權見吳國太大罵周瑜,心中不由哭笑不得,明知母親愛女情切,乃借罵周瑜來訓斥他這不孝之子,但又不敢辯駁。
孫權無奈道:“母親諒察,荊州乃江東門戶命脈,不容有失,為國家大局,孩兒和周公瑾不得不為也。
” 吳國太生氣道:“你若用此美人計坑妹……便得還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你如何對得住你的先父亡兄也。
” 孫權見吳國太用先父兄來責他,登時無言以對,他憶起兄長孫策在生之日,對弟妹愛護有加,心中不由又有點慚愧,大罵魯肅“借”出荊州,又惱怒周瑜千不用萬不用,偏用他的親妹施這條美人計……孫權無奈道:“但事到如今,母親說如何是好呢?” 吳國太道:“事已至此,劉玄德到底是漢室宗親,不如将錯就錯,招他為婿,也不會辱沒了我女也。
” 孫權道:“但恐彼此年齡太懸殊也。
” 吳國大怒道:“為母當日嫁你父親,年齡不也相差一大截嗎?難道你敢以為你父親配不起母親嗎?” 孫權道:“孩兒不敢。
” 吳國太見孫權已肯回心轉意,心想:他到底是一方之王,不可令他太難堪,便口氣一緩,道:“這樣吧,我并未見過劉備,明日可約他于甘露寺相見,若為母認為不配為女婿,則任從你等行事,若我合意,我便将女兒嫁他為妻,你等不許從中作梗。
” 孫權見母親肯原諒他,不再傷心,他是至孝之人,不敢再違逆,便當即一口答應了。
孫權拜辭吳國太,出了後宮來到大殿,立刻派人将吳國太的令旨,傳知周瑜。
周瑜接報,卻又托來人轉告孫權道:“主公可令賈華率三百刀爺手,伏于甘露寺兩廊,若國太合意,無話可說;若不合意,一聲令下,兩邊刀斧手撲出,将劉備擒下。
” 孫權亦同意依周瑜之計行事,但他不敢再違逆母親,決定一切按吳國太的心思再行處置。
吳國太待孫權離開,即告知喬國老,讓他回去告訴劉備,說她将于明日在甘露寺接見。
喬國老親到劉備居停的館舍,告知吳國大的賜會,又說明日吳侯孫權,亦在甘露寺相見,請劉備小心應對。
劉備急與趙子龍、司馬芝商量。
趙子龍道:“明日之會,必兇多吉少!我帶五百軍前去保護便是。
” 司馬芝亦慨然道:“我亦帶劍化妝赴宴!若周瑜、孫權敢對劉皇叔不利,我先将孫權生擒活捉,好教劉皇叔你從容離去。
” 劉備有趙子龍、司馬芝二人貼身保護,心中這才稍安。
并無拒絕赴宴的表示。
第二天一早,劉備按趙子龍的吩咐,内披精細铠甲,外穿錦袍。
司馬芝女扮男裝,背“青虹劍”,以劉備的貼身書僮身份緊随劉備身邊。
趙子龍則全身披甲,背插“倚天劍”,手執銀槍,率五百精兵護行。
大隊迎親隊伍,一路向柴桑城甘露寺進發。
此時,在甘露寺内殿,吳國太、喬國老早已抵達,兩老端坐,等着當面審察這東吳快婿。
稍後,孫權亦率引一班謀臣來到甘露寺。
但其中的主角人物周瑜、吳中卻不見露面。
劉備、趙子龍、司馬芝等一行人抵達甘露寺前,劉備下馬,先去與孫權相見。
孫權這是第一次與劉備見面,他但見劉備儀表非凡,連貼身書僮亦神威凜凜,心中不由一陣怯懼。
孫權因母命難違,與劉備略為客套幾句,便對劉備道:“家母急欲與玄德見面,這便請進内殿吧。
” 劉備不知内殿情形,不由略一猶豫。
司馬芝在他耳邊悄聲道:“将軍放心,子龍哥哥已傳音于我,一切他自有安排,請将軍安心入見吳國太。
” 劉備一聽,這才欣然進内殿端坐。
劉備進内,先
但我既是你兄妹二人生母,婚娶大事,豈能不先向為母禀明?你私自作主,眼中還有母親麼?你如此不孝,如何配做一國之君?” 孫權無奈道:“母親息怒,此事實别有内情,乃周瑜用計,欲誘劉備至東吳,扣作人質,逼他交還荊州。
并非真的将我妹妹許配于他,望母親見諒。
” 吳國太一聽,不由大罵道:“周瑜這匹夫,他有本事做江東六郡八十四州大都督,怎的便無能去取荊州?反要我女作餌,使此美人計!如今東吳人人皆知劉備已聘我女為妻,若殺劉備,我女便須守寡,日後還有誰敢娶她?你使計卻不知害了你親妹終生矣。
” 孫權見吳國太大罵周瑜,心中不由哭笑不得,明知母親愛女情切,乃借罵周瑜來訓斥他這不孝之子,但又不敢辯駁。
孫權無奈道:“母親諒察,荊州乃江東門戶命脈,不容有失,為國家大局,孩兒和周公瑾不得不為也。
” 吳國太生氣道:“你若用此美人計坑妹……便得還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你如何對得住你的先父亡兄也。
” 孫權見吳國太用先父兄來責他,登時無言以對,他憶起兄長孫策在生之日,對弟妹愛護有加,心中不由又有點慚愧,大罵魯肅“借”出荊州,又惱怒周瑜千不用萬不用,偏用他的親妹施這條美人計……孫權無奈道:“但事到如今,母親說如何是好呢?” 吳國太道:“事已至此,劉玄德到底是漢室宗親,不如将錯就錯,招他為婿,也不會辱沒了我女也。
” 孫權道:“但恐彼此年齡太懸殊也。
” 吳國大怒道:“為母當日嫁你父親,年齡不也相差一大截嗎?難道你敢以為你父親配不起母親嗎?” 孫權道:“孩兒不敢。
” 吳國太見孫權已肯回心轉意,心想:他到底是一方之王,不可令他太難堪,便口氣一緩,道:“這樣吧,我并未見過劉備,明日可約他于甘露寺相見,若為母認為不配為女婿,則任從你等行事,若我合意,我便将女兒嫁他為妻,你等不許從中作梗。
” 孫權見母親肯原諒他,不再傷心,他是至孝之人,不敢再違逆,便當即一口答應了。
孫權拜辭吳國太,出了後宮來到大殿,立刻派人将吳國太的令旨,傳知周瑜。
周瑜接報,卻又托來人轉告孫權道:“主公可令賈華率三百刀爺手,伏于甘露寺兩廊,若國太合意,無話可說;若不合意,一聲令下,兩邊刀斧手撲出,将劉備擒下。
” 孫權亦同意依周瑜之計行事,但他不敢再違逆母親,決定一切按吳國太的心思再行處置。
吳國太待孫權離開,即告知喬國老,讓他回去告訴劉備,說她将于明日在甘露寺接見。
喬國老親到劉備居停的館舍,告知吳國大的賜會,又說明日吳侯孫權,亦在甘露寺相見,請劉備小心應對。
劉備急與趙子龍、司馬芝商量。
趙子龍道:“明日之會,必兇多吉少!我帶五百軍前去保護便是。
” 司馬芝亦慨然道:“我亦帶劍化妝赴宴!若周瑜、孫權敢對劉皇叔不利,我先将孫權生擒活捉,好教劉皇叔你從容離去。
” 劉備有趙子龍、司馬芝二人貼身保護,心中這才稍安。
并無拒絕赴宴的表示。
第二天一早,劉備按趙子龍的吩咐,内披精細铠甲,外穿錦袍。
司馬芝女扮男裝,背“青虹劍”,以劉備的貼身書僮身份緊随劉備身邊。
趙子龍則全身披甲,背插“倚天劍”,手執銀槍,率五百精兵護行。
大隊迎親隊伍,一路向柴桑城甘露寺進發。
此時,在甘露寺内殿,吳國太、喬國老早已抵達,兩老端坐,等着當面審察這東吳快婿。
稍後,孫權亦率引一班謀臣來到甘露寺。
但其中的主角人物周瑜、吳中卻不見露面。
劉備、趙子龍、司馬芝等一行人抵達甘露寺前,劉備下馬,先去與孫權相見。
孫權這是第一次與劉備見面,他但見劉備儀表非凡,連貼身書僮亦神威凜凜,心中不由一陣怯懼。
孫權因母命難違,與劉備略為客套幾句,便對劉備道:“家母急欲與玄德見面,這便請進内殿吧。
” 劉備不知内殿情形,不由略一猶豫。
司馬芝在他耳邊悄聲道:“将軍放心,子龍哥哥已傳音于我,一切他自有安排,請将軍安心入見吳國太。
” 劉備一聽,這才欣然進内殿端坐。
劉備進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