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江東王氣
關燈
小
中
大
以女婿的身份,拜見了吳國太這位“嶽母大人”,在威儀中不失禮貌。
吳國太見劉備雖年已半百,但紅光滿面,精神奕奕,十分健壯,心中不由大喜,她雙手扶起劉備,吩咐賜坐。
又轉身向喬國老歎道:“玄德不失為東吳快婿埃”喬國老對劉備印象更佳,他亦向吳國太道:“劉玄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仁德之名布于天下,國太得此女婿,當真可喜可賀也。
” 劉備向吳國太、喬國老拜謝,然後坐下,不一會便擺上便宴,與吳國太、喬國老同飲,司馬芝則站于劉備身後,向場中灼灼而視。
稍一會,趙子龍背插倚天劍,手中并無攜銀槍,大步走進内殿,先向吳國太拜揖,然後侍立于劉備身側。
吳國太見趙子龍神威凜凜,比劉備的“書僮”顯然又威儀幾分,暗道:劉備身邊人材濟濟,他日必成大業,我有此乘龍快婿,夫複何求?吳國太心中已十分歡喜,愛屋及烏,連劉備的侍從亦很喜歡,不由向劉備問道:“玄德,剛進來的将軍是誰呢?” 劉備道:“他是常山趙子龍,忠心護主,我待之如弟也。
” 吳國太一聽,奇道:“莫非便是于曹操百萬軍中救少主的将軍嗎?” 劉備歎道:“正是趙子龍,當日劉備落難,全憑子龍等舍命相護,今日才有幸拜見國太也。
” 吳國太不由贊道:“真忠心護主的英雄将軍!玄德有此人材匡扶,何愁大業不成埃”說時,趙子龍悄聲向劉備道:“我于周圍查察,發現殿外走廊有刀斧手埋伏,必不懷好意。
” 劉備慌道:“這如何是好?” 趙子龍從容一笑道:“軍師已有先見之明,吩咐若能與吳國太見面,便可将吳國太視作護身符也。
” 劉備一聽,當下也不敢猶豫,立刻離席,跪在吳國太席前,流淚告道:“國太,若欲誅殺劉備,便請動手吧。
” 吳國太驚道:“玄德為何如此驚惶?” 劉備道:“殿外走廊已伏刀斧手,豈非要殺劉備麼?” 吳國太一聽,不由大怒,她将孫權召入,責罵道:“我已決招劉備為女婿,即我的兒女也,你為甚暗伏刀斧手?難道連為母亦欲誅殺麼?” 孫權慌道:“母親息怒,孩兒怎敢如何大逆不道?刀爺手之事,隻怕是下人誤事,待我喚人查詢便是。
” 孫權無奈,隻好将賈華召進責問道:“你怎敢未得我令旨,私自埋伏刀斧手,如今惹怒母親,教我如何是好呢?” 賈華一聽,知是孫權被國太責備,無奈将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他也不敢辯駁,隻默然不語。
吳國太見賈華默然,怒道:“此人擅作主張,推出去斬了。
” 孫權無言以對,十分無奈。
劉備見狀,他不想令孫權為難,遷怒于他,便為賈華求情道:“國太息怒,若斬賈将軍,于親事隻怕不吉利,劉備亦怕難久居膝下也。
” 喬國老亦勸道:“玄德仁義之人,迎親大喜日子,委實不宜見血不吉埃”吳國大這才回心轉意,向賈華喝道:“若非我婿親口為你求情,必将你斬了,你還不下令刀斧手退出去嗎?” 賈華一聽,不由如逢大赦,連忙拜謝不殺之恩,喝令三百刀斧手抱頭鼠竄而去。
孫權見劉備肯為他解圍,免他負上逆母不孝之名,對劉備的敵意不由稍減了。
他為表謝意,邀劉備一道出後殿更衣。
劉備出殿前,見庭下有一大石塊,心中一動,拔出侍從所佩之劍,仰天祝道:“若劉備得安然無恙,重返荊州,以成王霸大業,則劍到石斷,如若注定劉備死于此地,則斬石不破。
” 話音未落,劉備手中劍猛地向大石一揮,劈了下去。
就在此時,劉備眼前一花,似有一團雪自的兔形煙雲,猛地纏住他的手臂,力度陡增數倍,利劍揮下,大石竟應聲斷為兩截。
孫權在一旁見了,不由吃了驚,駭然道:“玄德好強的臂力,但為甚如此痛恨此石呢?” 劉備見劍劈石斷,心中暗喜,他掩飾說道:“劉備年近五十,未能為國家剿除賊黨,心中愧恨。
今蒙國太招我為婿,乃平生大快事也。
因此忍不住向天問卦,若能破曹興漢,則劍下石斷,幸呈此吉兆也。
” 孫權一聽,心中不安,暗想道:劉備所祝,莫非圖謀荊州永占不還嗎?他既得此吉兆,我的荊州五郡豈非長陷他手中嗎?這還得了? 孫權心中轉念,便呵呵笑道:“我也問天識卦,若破曹賊,則此石亦為我劍所斷。
”一面卻暗中祈祝道:“若我再取得荊州,興旺東吳,則砍石斷兩半。
”孫權手中利劍向大石一揮,大石
吳國太見劉備雖年已半百,但紅光滿面,精神奕奕,十分健壯,心中不由大喜,她雙手扶起劉備,吩咐賜坐。
又轉身向喬國老歎道:“玄德不失為東吳快婿埃”喬國老對劉備印象更佳,他亦向吳國太道:“劉玄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仁德之名布于天下,國太得此女婿,當真可喜可賀也。
” 劉備向吳國太、喬國老拜謝,然後坐下,不一會便擺上便宴,與吳國太、喬國老同飲,司馬芝則站于劉備身後,向場中灼灼而視。
稍一會,趙子龍背插倚天劍,手中并無攜銀槍,大步走進内殿,先向吳國太拜揖,然後侍立于劉備身側。
吳國太見趙子龍神威凜凜,比劉備的“書僮”顯然又威儀幾分,暗道:劉備身邊人材濟濟,他日必成大業,我有此乘龍快婿,夫複何求?吳國太心中已十分歡喜,愛屋及烏,連劉備的侍從亦很喜歡,不由向劉備問道:“玄德,剛進來的将軍是誰呢?” 劉備道:“他是常山趙子龍,忠心護主,我待之如弟也。
” 吳國太一聽,奇道:“莫非便是于曹操百萬軍中救少主的将軍嗎?” 劉備歎道:“正是趙子龍,當日劉備落難,全憑子龍等舍命相護,今日才有幸拜見國太也。
” 吳國太不由贊道:“真忠心護主的英雄将軍!玄德有此人材匡扶,何愁大業不成埃”說時,趙子龍悄聲向劉備道:“我于周圍查察,發現殿外走廊有刀斧手埋伏,必不懷好意。
” 劉備慌道:“這如何是好?” 趙子龍從容一笑道:“軍師已有先見之明,吩咐若能與吳國太見面,便可将吳國太視作護身符也。
” 劉備一聽,當下也不敢猶豫,立刻離席,跪在吳國太席前,流淚告道:“國太,若欲誅殺劉備,便請動手吧。
” 吳國太驚道:“玄德為何如此驚惶?” 劉備道:“殿外走廊已伏刀斧手,豈非要殺劉備麼?” 吳國太一聽,不由大怒,她将孫權召入,責罵道:“我已決招劉備為女婿,即我的兒女也,你為甚暗伏刀斧手?難道連為母亦欲誅殺麼?” 孫權慌道:“母親息怒,孩兒怎敢如何大逆不道?刀爺手之事,隻怕是下人誤事,待我喚人查詢便是。
” 孫權無奈,隻好将賈華召進責問道:“你怎敢未得我令旨,私自埋伏刀斧手,如今惹怒母親,教我如何是好呢?” 賈華一聽,知是孫權被國太責備,無奈将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他也不敢辯駁,隻默然不語。
吳國太見賈華默然,怒道:“此人擅作主張,推出去斬了。
” 孫權無言以對,十分無奈。
劉備見狀,他不想令孫權為難,遷怒于他,便為賈華求情道:“國太息怒,若斬賈将軍,于親事隻怕不吉利,劉備亦怕難久居膝下也。
” 喬國老亦勸道:“玄德仁義之人,迎親大喜日子,委實不宜見血不吉埃”吳國大這才回心轉意,向賈華喝道:“若非我婿親口為你求情,必将你斬了,你還不下令刀斧手退出去嗎?” 賈華一聽,不由如逢大赦,連忙拜謝不殺之恩,喝令三百刀斧手抱頭鼠竄而去。
孫權見劉備肯為他解圍,免他負上逆母不孝之名,對劉備的敵意不由稍減了。
他為表謝意,邀劉備一道出後殿更衣。
劉備出殿前,見庭下有一大石塊,心中一動,拔出侍從所佩之劍,仰天祝道:“若劉備得安然無恙,重返荊州,以成王霸大業,則劍到石斷,如若注定劉備死于此地,則斬石不破。
” 話音未落,劉備手中劍猛地向大石一揮,劈了下去。
就在此時,劉備眼前一花,似有一團雪自的兔形煙雲,猛地纏住他的手臂,力度陡增數倍,利劍揮下,大石竟應聲斷為兩截。
孫權在一旁見了,不由吃了驚,駭然道:“玄德好強的臂力,但為甚如此痛恨此石呢?” 劉備見劍劈石斷,心中暗喜,他掩飾說道:“劉備年近五十,未能為國家剿除賊黨,心中愧恨。
今蒙國太招我為婿,乃平生大快事也。
因此忍不住向天問卦,若能破曹興漢,則劍下石斷,幸呈此吉兆也。
” 孫權一聽,心中不安,暗想道:劉備所祝,莫非圖謀荊州永占不還嗎?他既得此吉兆,我的荊州五郡豈非長陷他手中嗎?這還得了? 孫權心中轉念,便呵呵笑道:“我也問天識卦,若破曹賊,則此石亦為我劍所斷。
”一面卻暗中祈祝道:“若我再取得荊州,興旺東吳,則砍石斷兩半。
”孫權手中利劍向大石一揮,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