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者之光

關燈
下大勢,自這一晚始,已轉入熾烈爆發的階段了。

     對于如此玄妙的天機異兆,自郭嘉在征伐袁紹時病逝後,成為曹操最得力的謀土荀攸,當時亦未能覺察此異兆。

     他向曹操解釋,說是“當年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因此曹操得銅雀亦以為吉祥之兆。

    但荀攸當時并不明白,或者雖然明白,亦不敢向曹操直言進谏,“玉雀”是碧玉之雀,碧玉主清雅祥和,可調和人的過熾陽氣;而“銅雀”卻是熾烈火陽之物,屬主陽主剛之性,銅雀一旦現世,又近曹操之體,他身中原本潛伏的過熾陽氣,便被猛烈的激發。

    曹操因此而觸發的頭疼,不過是其中一種征兆罷了,日後逐漸暴露的,比起頭痛淺表的征兆,更猛烈嚴重得多,曹操的陽壽亦因此而大減。

     天兆地異,便是如此的奇妙,今後世人苦苦追索而不可思議。

     而且,就因此銅雀的破土而出,使得曹操欲築銅雀台,進而想要金屋藏二喬的訊息,一傳入江東,令大喬夫君孫策胞弟孫權,小喬的夫君周瑜惱怒不已,進而更加觸發二人抗曹的決心和鬥志,聯合劉備,抵抗曹軍,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奇異局面。

     就在江陵城下銅雀出土的同一個晚上,在江東東吳都會柴桑城中,魯肅正欲緊急赴鄱陽湖,向東吳三軍大都督周瑜傳訊求援時,魯肅的親兵報說,大都督周瑜已在柴桑北城門外了。

     原來周瑜正在鄱陽湖操練水軍,聞報曹操大軍壓境,東吳勢危,便連夜飛馬趕回柴桑,準備與孫權商議軍情對策。

     魯肅在朝中與周瑜交情最好,他一聽周瑜已趕返柴桑,不由大喜,連忙親赴城北門,搶先迎接周瑜。

     周瑜風塵仆仆,與魯肅相見,魯肅略略慰問了幾句,迎返周瑜的府中,便急不可待,把朝中面臨的情勢與事态,向周瑜說知,未了魯肅道:“目下連孔明亦未能堅穩主公抗曹的決心,唯一可打動主公的,隻有周都督你一人而已。

    ” 周瑜微一沉吟,即微笑道:“子敬不必憂慮,子敬且快去請他到我府中一議,一切我自有主意。

    ” 魯肅一聽,不敢怠慢,連忙上馬飛赴城中館驿,迎請孔明去了。

     魯肅前腳剛走,周瑜尚在沉吟,親兵忽然進來報說,朝中大臣張昭、顧雍等人,前來都督府拜訪。

    張昭在東吳的身份地位與丞相一般,周瑜的大都督亦與他同級而已,因此周瑜不敢怠慢,出去迎張昭等人進來。

     張昭向周瑜略慰問一句,腳跟未定,便連忙向周瑜道:“都督知道江東的形勢嚴峻麼?” 周瑜微笑道:“我剛回來,并不知道,願聞其詳。

    ” 張昭見周瑜一副莫測高深的模樣,心中不由大急,他也不及細思,便連忙急急說道:“今曹操擁兵百萬,屯于漢水上遊,昨日又傳檄文到江東請主公會獵于江夏,共同對付江夏劉備、劉琦。

    曹操雖有吞并江東之意,但尚有所顧忌,不敢公開露諸于外。

    因此我勸主公暫時向曹操稱降,如此則可避開一場殘酷戰禍。

    不料魯子敬卻從江夏帶劉備的軍師孔明至此,孔明欲雪敗于曹操之恥,向主公力勸共同聯合抗曹,主公雖仍未下決斷,便魯子敬卻仍執迷不悟,我怕東吳上了諸葛孔明引火燒東吳的毒計,因此請都督務必決策,助主公迅速決斷。

    ” 周瑜微一沉吟,便向張昭含笑道:“你等皆持此請降曹操之意嗎?” 張昭、顧雍二人連忙點頭道:“朝中大臣,除魯子敬外,均力主請降以避江東戰禍。

    ” 周瑜一聽,即微笑道:“我亦早萌降曹之意了,你等先請回去,明日我拜會主公,自有決斷。

    ” 張昭、顧雍等人一聽,心中稍安,先行告辭走了。

     張昭等人剛離開,不一會,又報東吳大将程普、黃蓋、韓當等一班人求見。

    這批人是東吳的中堅力量,周瑜亦不敢怠慢,親自出去迎了進來。

     程普剛站定,便向周瑜急道:“都督知否江東很快便落入他人手上?” 周瑜道:“我剛回,未知也,願問其詳。

    ” 程普道:“我等自跟随孫将軍開基創業起,大小數百戰,這才打下江東一片領土。

    如今主公可能誤聽一班謀士之言,投降曹操,這豈非十分可恥嗎?我等甯願戰死,也不肯受此奇恥大辱,請都督力勸主公決心抗曹,我等皆願戰死報國。

    ” 周瑜一聽,又問道:“衆将軍皆持此決戰之意麼?” 黃蓋一聽,奮然站起,以手拍額,大叫道:“我黃蓋頭可斷、血可流,決不降曹。

    ” 衆将亦齊聲道:“我等皆如黃将軍之意。

    ” 周瑜含笑點頭道:“好,我亦正欲與曹操決一死戰,豈肯投降,衆将軍請先回去,明日我見主公自有決斷。

    ” 程普等人亦告辭而去,不久,又有諸葛謹、呂範等另外一批文官求見,周瑜亦迎人了。

    諸葛謹向周瑜道:“我弟諸葛亮自江夏來此,劉備願結東吳,共抗曹操。

    朝中文武大臣商議未定,因是我弟為使,我不便多言,一切請都督決斷。

    ” 周瑜道:“然則依你之見又如何?” 諸葛謹如實說出自己的判斷道:“欲降之人,容易求得平安;欲戰之士,生命極難自保。

    ” 周瑜一聽,笑道:“我自有主意,明日再共同商議好了。

    ” 諸葛謹等人不得要領,隻好先行告辭,一會後,又報呂蒙、甘甯等一班戰将求見,周瑜亦請入見,衆戰将有說降的,又有說戰的,争論不休。

     周瑜不悅道:“既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