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者之光

關燈
大江南北,荊州襄陽,戰雲密布,風雲變幻。

     荊州陵城樓東南角,曹操左有虎将許褚,右有親将曹仁護衛,身邊是得力謀士荀攸。

    江陵城下,長江浩瀚,戰船林立,東不見頭,西不見尾,江水澎湃,恍如虎吼。

     曹操傲然仰視夜空,大笑道:“我北克袁紹,南滅荊州。

     百萬雄師,虎視江東,當今之勢,誰可與我争鋒?呵呵……”就在此時,形如玉帶的長江東西兩端,忽地騰起兩團紫色煙雲,直沖天際,灼灼閃耀,十分旺烈。

     曹操一見,心中猛吃一驚,他忙問身邊的荀攸道:“此乃主何征兆?” 荀攸亦頗精于玄機之道,他凝視星鬥,心中忽然一驚,沉吟道:“按星鬥所主地域推論,西端紫氣,當主荊、川,而東面紫氣,則主應于江東也,而紫者乃大貴之氣,紫氣如此熾烈,即隐示東、西兩地,有王者之氣潛伏,由此而觀,東、西、兩地,隻怕難于平定,但天兆雖然如此,人謀或可加以逆變之。

    ” 荀攸說時,曹操神色變幻不定,先是不悅皺眉,後來聽荀攸說或可以人謀逆變,這才臉露微笑。

    曹操對自己目下的赫赫軍威,顯然十分自負,一派傲然。

     亦就在此時,荀攸話音未落,江陵城樓下面,忽地沖起一道金光,直射曹操的腦袋,曹操但感頭腦一陣疼痛,他不由呻吟一聲。

     荀攸一見,忙道:“丞相如何了?” 曹操道:“我見城下有金光沖起,觸之即感頭痛,未知是甚怪兆?莫非荊州地方不利于我?嘿?若如此,我先屠盡荊州之人,再将北方士民移來荊州,且看我之雄力,是否可以鎮懾區區荊州之地。

    ” 荀攸見曹操忽然發狠,欲屠荊州百姓,心中不由猛吃一驚,暗道:東、西兩端再現紫氣,丞相他便心性突變,他若真的下令屠城,那平定江南的大計,隻怕就此徹底毀滅了,不但如此,隻怕連丞相自身的運命,亦受此煞氣沖克夭斷呢!荀攸心中驚惶,不由忙道:“不然,丞相稍安毋躁。

    依我所見,金者黃也,黃光即王者之光,由丞相目睹,乃主丞相有王者之貴也。

    ” 曹操一聽,不由半信半疑,因為他此刻仍感頭痛不已。

     他臉色一沉,下令道:“速派人下去城樓東側牆邊,于金光沖起之處挖掘,看看是甚異物作崇。

    ” 許褚對曹操極為忠心,他一聽,便自告奮勇,親率兵士,走下城樓,依曹操的指示,在城牆東側角挖掘起來。

     不一會,許褚便将一件金光燦爛的東西捧着,大叫走了上來:“丞相,金光起處,果然埋着一隻金銅之雀也。

    ” 許褚将金銅之雀雙手捧着,呈奉曹操。

    曹操将之握于掌中,仔細揣摩。

    但見這是以黃銅鑄制的朱雀,活靈活現,久久不肯放下。

     荀攸見曹操臉有欣然之色,便趁機道:“當日舜帝母親,夢玉雀入懷,而後生一代聖帝舜,今正當丞相欲平定江南之際,喜得金銅之雀,亦是一大吉祥,可喜可賀。

    ” 曹操果然欣然笑道:“很好,如此看來,荊州、江南之地,非我莫屬也,如此吉兆,能不作志慶麼?” 此時,曹操的二兒曹植,恰好在他身邊,他極善得曹操歡心,便立刻進言道:“父相啊,若建台志慶,必須作三台布局。

     中間之台最高,可命名為‘銅雀台’,左邊一座稍底,可命名為‘玉龍’,右邊一座高低如左,又可命名為‘金鳳’,如此三台,内置金屋,足可供父相他日娛樂也。

    ” 曹操一聽,不由呵呵大笑道:“銅雀、玉龍、金鳳,三台皆為我所有,确足令我晚年娛樂也,可惜……”曹操此時忽然一頓,臉上若有所失的神色。

     曹操的長子曹丕,眼見二弟曹植極讨好曹操的歡心,心中妒意大生,他不甘落後,又深知曹操的所好,便連忙向曹操含笑道:“父相,可惜空有銅雀台、黃金屋,卻沒有絕色美女,安置于内麼?” 曹操含笑不語,顯然他的心事被曹丕猜中了,隻是不便于此大戰前夕,宣之于口而已。

     曹丕雖然猜中曹操的心事,但苦于文才比不上其弟曹植,因此往下競無言以對。

     曹植性極聰慧,又才學超卓,見狀便微笑接口道:“父相,兒聞東吳喬公,生有二女,号稱‘大喬’、‘小喬’,姿容豔絕天下,足可與父相之銅雀台金屋相配也。

    父相今得銅雀,不日定取東吳,則東吳二喬,不久必将藏于銅雀台金屋内埃”曹操一聽,不由開懷大笑道:“若得如此,則我闖蕩天下半生,晚年歲月亦無所憾了。

    ” 當下曹操即下令曹丕、曹植二人,負責督建銅雀台,由曹植負責設計策劃,曹丕則從旁協助,曹植一聽,喜形于色;曹丕則悶悶不樂,十分怨恨曹植被父親委以重任,自己則隻能作其配角,彼此之後,曹丕與曹植這同胞兄弟,心中便暗萌猜忌,為日後的兄弟骨肉相殘,埋下不可調和的禍根。

    這條禍根,一直延續到曹丕繼承曹操之位,篡漢自立,成立魏國,而在曹氏的魏國政權中猛然爆發,為天下盡歸司馬氏的局面制造了先機。

     同時,十分奇妙的是,自曹操當晚于江陵城樓,目睹城牆東角之銅雀所發出的金光後,便隐藏偏頭痛——即人們稱“頭風”的病患,在日後不時發作,令曹操自感時日無多,雄心壯志大減,待人處事便一轉而為急切近利,甚至乖戾孤僻,身邊忠心于他的人越來越少,由他親手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亦幾近于零。

    亦可以說,長達百年的三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