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禁宮巨變

關燈
何進接報,連忙召集朝中文武大臣緊急商議。

    座中有一年輕将領,忽地一躍而起,朗聲道:“宦官之勢大,滋長蔓延極廣,豈能悉數誅滅?若事情洩露,必有滅族之禍。

    請大将軍三思。

    ” 何進一看,原來是他旄下的典軍校尉曹操,不由怒斥道:“你們小輩,怎知道朝廷大事。

    ” 正猶豫間,内宮使至,果然宣召何進入官,說是帝召商議後事,何進這才知道事勢果然刻不容緩,不是他死,便是己亡了。

     此時曹操又忍不住進言道:“目下情勢危急,宜先立君位,再除國賊。

    ” 何進道:“在座誰敢為我進宮殺賊,扶立君位?” 何進話音剛落,一位年輕将領又挺身而出,原來是司馬袁逢之子,身任司隸校尉,負責糾察京師百官武職的袁紹,袁紹道:“我願統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宮,冊立新帝,誅殺閹賊,掃清朝廷,以安定天下。

    ” 何進大喜,當即派撥禦林軍五千,交由袁紹統帶。

    袁紹全身盔甲披挂,率兵入宮去了。

    何進亦率文武大臣三十餘人,随後入宮,就在靈帝的遺體之前,扶立太子劉辯為君,是為少帝。

    百官向劉辯參拜,何進則為輔政大臣。

     袁紹人宮誅殺閹官,蹇碩知事敗,連忙走入禦花園躲避,十常侍之一的中常侍郭勝截住蹇碩,道:“形勢危急,藉你人頭,以解其餘常侍之危。

    ”說罷即把蹇碩的人頭斬了下來,拎看去見袁紹。

    袁紹并不滿意,欲趁機盡殺十常侍。

     十常侍之首張讓等心驚膽顫,慌忙跑到何太後,即原來的何皇後何豔的寝宮,哀求何太後道:“欲謀殺何将軍的,隻是蹇碩—人,不關臣等,如今蹇碩已被我們所殺,何将軍聽信袁紹之言,欲盡殺我們,乞清娘娘垂憐。

    ” 何太後當年毒殺皇子劉協之母時,曾得到張讓、趙忠等内侍相助,她因而才有今日太後的地位。

    何太後對張讓、趙忠等十分感激,使答應道:“你們放心,哀家當力保你們的生命。

    ” 何太後宣何進入内宮,密儀道:“我們出身微,若非張讓等助之,如何有今日的富貴呢?主謀之一蹇碩既然已經伏誅,為甚尚要殺盡其他内侍,”何進素無主見,聽其妹何太後這番話,便出來對百官道:“蹇碩乃謀害本座的主犯,今既然已伏誅,又滅其家族,其餘不要再多殺戮。

    ” 袁紹道:“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後患。

    ” 何進道:“我已決定了,你勿再多言。

    ”袁紹怏怏不樂而退。

     過了一日,靈帝的養母董太後,即何太後的婆婆聽聞何進等已立劉辯為帝,心中恐慌,秘密張讓入宮,道:“何進之之妹,當初若非哀家擡舉她為皇後,她哪有今日之貴?如今她的兒子即帝位,其兄何進又為輔政大臣,屠戶之家,獨攬朝政,将置哀家于何地呢?” 張讓道:“娘娘為先帝之母,地位當在何太後之上,為甚不好好利用呢,”董太後會意,即下旨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她自己的兄長董重為骠騎将軍,與張讓等同為輔政大臣,而由她自己垂簾聽政,于是,部分朝政,又落入董家及張讓等人的手中了。

     何太後獲悉,不由又怒又恨,特别設下酒宴,請董太後赴席。

    飲了數杯,何太後即捧杯走到董太後席前,參拜道:“娘娘,我等均婦人之身,不宜參預朝政。

    當日漢室呂後因握重權,宗族千人因而被殺,往訓不可不誡也。

    願娘娘和本宮均深居内宮,朝廷大事,任由朝中大臣自行裁決,豈不清靜?望娘娘體察。

    ” 董太後大怒道:“你毒殺王美人,妒心奇重,如今又倚仗兒子為帝,以兄獨攬朝政,反勸我深居九重麼?你若再胡言,我當令董骠騎斷你等首級,易如反掌也。

    ” 何太後被揭瘡疤,不由惱羞成怒,亦反唇斥道:“我以好言相勸,令你得保天年,一番好心,你并不領情,反而惡言惡語辱罵本宮?” 董太後冷笑道:“你出身屠沾小戶,有何見識。

    ” 何太後恨怒至極,她返宮之後,立刻召何進入内,力言董太後有向何家下毒手之意,何進大怒,當下借少帝劉辯之口,下旨把董太後遷出洛陽,徒去河間郡安置。

    一面又派兵圍攻骠騎将軍、董太後兄長董重的府邱,董衙知難逃一死,便在後堂自殺了。

     十常侍中餘下的張讓、段圭等入,見董太後大勢已去,連忙又以大批金銀财物,結交何進的弟弟何苗,又早晚必至何太後處拜候,甚得何太後的歡心。

     不久,何進又派人到河間郡,把董太後毒殺了。

    董太後的棺柩運回京城時,百官出拜,但何進卻稱病不出。

    他旄下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