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黃巾墜落

關燈
朱僬回京不久,朝廷即封他為車騎将軍,兼河南尹治理河南郡的事務。

    但随朱僬入京的劉備等,卻寂寂尤聞,朝廷根本對三人未加留意。

     劉、關、張三人悶悶不樂,出街閑逛,張飛倒沒什麼,他隻要有酒痛飲,也就自得其樂,但劉備建功立業之心甚熾,被朝廷冷落,郁郁不得其志,甚感落寞,三人在酒店中飲酒解悶,張飛自得其樂,關雲長悶然不語,劉備卻忍不住連連長歎,此時在朝廷任職的郎中張鈎,亦進店中飲酒,恰見劉、關、張三人,甚感驚奇,暗道:這三麼相貌不凡,各懷絕藝,為什麼于京都之地,借酒消愁,如此落寞。

     于是過來探問,劉備忍不住把他兄弟三人,為朝廷屢立戰功,卻遭冷落之事,向張鈎訴說。

    張鈎聽了,吃驚道:“皇上寵信十常侍,視為父母,言聽計從,此必乃十常侍嫌公等無物進賄,不加奏報公等戰功,緻受冷落,乃十常侍誤國之罪也。

    ” 張鈎回去,上朝時向漢靈帝奏道:“啟奏皇上,黃巾之所以作亂,乃因十常侍誤國所緻,如今又欺蒙皇上,有戰功而無進見有者,隐而不報,緻令有功之士意冷心灰,實非朝廷之福也冤皇上先斬十常侍,然後下旨,有功者重加賞賜,則民心歸順,四海靖平。

    ” 所謂“十常侍”,即靈帝劉宏呼為“父”的中常侍張讓,呼為“母”的中常侍趙忠等十位大宦官。

     當下劉宏聞張鈎所奏,竟毫無主意,反問十常侍之首張讓道:“父以為如何處置?”張讓冷笑道:“張鈎胡說八道,存心欺騙主上。

    ”劉宏便下旨把張鈎逐出朝殿流放去了。

     散朝後張讓與常侍王甫商議道:“張鈎今日所奏,必是因平亂有功者出怨言,未受朝廷封賞。

    為穩住其心,然後再伺機除掉便了。

    ” 果然,不久朝廷便有旨意傳下,凡于平亂中有軍功者,均受封賞。

    劉備也因而被任命為中山府安喜縣尉,并令即日赴任,不得留在京城。

     劉備被授此縣中小史,心雖有不甘,但亦不敢違抗,無奈隻好把所帶的兵将,遣回鄉中,自己和關、張二人,僅帶了二十親随,赴安喜縣上任,劉備到了安喜縣,任縣中的保安之職,他盡職盡責倒也把縣中的治安搞得一派靖平。

    他與關羽、張飛二人,并無分彼此,食時同坐一桌,睡時同眠一床,情同手足。

    而劉備每出席公會,關羽、張飛二人,亦必左右侍立,就算站一整天也毫無抱怨。

     這樣過了數月,忽聞朝廷又有旨命下來,凡因平亂有軍功而出任地方縣吏的,均須接受審核,不合格者悉數罷職。

     劉備心中暗料,自己也必在罷職者之列了,過幾日,一位負責審核的朝泛督郵便果然來到安喜縣。

    劉備無奈,隻好到縣城郊外迎接。

    劉備站着向督郵行禮,督郵高坐馬上,僅以馬鞭向劉備點了點,便算答禮。

    關羽、張飛見了,心中均勃然大怒,勉強按捺,沒有即時發作。

     劉備把督郵迎到縣衙,督郵高高坐在椅上,劉備則站在階下侍候。

    過了好一會,督郵才冷冷的問道:“劉縣尉的出身是什麼?” 劉備隻好據實答道:“我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自涿郡領兵平亂,大小三十餘戰,立了點功,才蒙授此縣尉之職,”督郵大喝道,“你膽敢詐稱皇親,虛報功績嗎,朝廷下旨,要罷免的便是你等之人。

    ”說罷,拿眼角膘着劉備,看劉備有何反應。

     不料劉備并未會意,督郵便粗聲把他喝退了。

    劉備出來,與縣吏商議,縣吏悄聲道:“督郵乃中常侍王甫之人,他此舉不過是索賄斂财罷了。

    ”劉備為難道:“我并未收受百姓任何财物,些微傣祿,哪來财物向其賄賂?” 縣吏道:“若然如此,督郵隻怕決不肯罷甘休了。

    ” 果然第二天一早,督郵便把縣吏召去,逼他出面指證劉備殘害百姓。

    劉備聞訊,自知難免解職之厄,便三番數次、前去督郵府第,求請辭職,以免為難一衆縣吏。

    不料督郵仍不肯罷休,決要縣吏指證劉備害民,以便報奏朝廷,治劉備的死罪,因此不放劉備進去陳情。

     此時張飛剛好飲了幾杯悶酒,自督郵駕臨安喜縣後,劉備怕張飛魯莽行事,便不讓他跟在他身邊。

    張飛獨自悶飲,不覺飲出一肚子的悶氣出來。

    他搖搖晃晃的走着,剛好路經督郵的府第。

     張飛隻見有一群老人,聚在督郵府第前面痛哭流涕。

    張張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