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侯世家

關燈
龐德公一聽,心中如遭電殛,一陣悸動,他按捺不住,一步奔了過去,把男娃兒抱于懷中,連聲道:“娃兒呵娃兒,你即便再跪上一月一年,你爹爹也不會起來了! 你可吃過飯了麼?” 男娃兒搖搖頭道:“沒啊!村中有叔伯大哥送了飯來,但娘親不吃,我也不吃。

    ” 龐德公心中一陣感佩,暗道:這娃兒小小年紀,不料竟如此孝感動天,單憑此點,便足證他絕非奸惡之人品了! 他再向男娃兒的容貌仔細一瞧,但見他身長、手長、耳大,手垂下可過膝,雙眼可自視其耳,不由暗吃一驚,心道:此乃王者之貴的奇相啊!那白兔叫我至此,想必大有深意了! 他心中轉念,便向男娃兒問道:“孩子!你姓甚名誰?可否告知伯伯呢?” 男娃兒一聽,毫不猶豫朗聲道:“我姓劉名備,是爹爹在生時替我起的名字!” 龐德公微一沉吟,又問道:“噢?那劉備,你知道你爹爹為甚替你起名為”備“呢!” 男娃兒--劉備一聽,不由瞪大眼睛,因為這問題決非他所能回答。

    此時那掩臉悲泣的婦人--劉備的娘親,掩臉的雙手忽地張開,眼紅紅的瞥了龐德公一眼,見他白發白胡,一派仁慈長者模樣,這才輕聲的道:“這位老人家,我母子二人正逢喪事,未能招待,尚請原宥。

    備兒之名,乃先夫當日所起,據先夫說,孩子降生我劉家,目下雖逢劫難,卻是有用之意,以備将來光大門楣,因此便單取一個”備“字了。

    ” 龐德公一聽,又目注劉備一眼,忽然道:“這位大嫂,若我所料不差,大嫂夫君,必非世代居此之人,其祖宗先世,必源自大富大貴之家!是麼?” 青年婦人--劉母一聽,神色不由一變,失聲叫道:“老人家,你怎的知道啊?” 龐德公微歎口氣,道:“我看令郎命官之山林位,于其末稍有紫氣閃現,此乃三代先祖大富大貴之光也。

    因此可以斷定,他的先父,必非此地窮鄉僻壤之人。

    ” 劉母聽了,不禁一陣發呆,好一會才喃喃的道:“觀六歲娃兒,竟可推算其三代先祖之事!天,這等本事,真的非仙即神!”劉母長歎一聲,道:“老人家想必是仙神一類的人物,我亦不敢相瞞。

    聽先夫提及,他的祖先,乃虞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到備兒已是第五代子孫血脈了。

    但自先夫祖父起,家境便已衰落,先夫生前,于涿縣郡當一名吏書,勉強度日。

    到先夫死時,并無積蓄留下,我母子二人,往後也不知如何過活啊!”劉母說到傷心處,忍不住凄泣不止。

     此時那小娃兒劉備忽地捏着小拳頭,十分堅決的道:“娘親,放心吧!爹爹不是教會我等編織草席嗎?備兒以為,隻要草席編織得好,拿到市集,必有人買!這樣,不就有銀兩可以購米糧嗎?” 劉母聽了,尚不知所措,因為她委實估料不到,劉備這六歲娃兒,竟有這般掙紮求存的勇氣。

     龐德公一聽,心中卻不由欣然一笑,暗道:劉備這娃兒人窮志不短,身處此絕境,竟有如此堅毅果敢的決心,即使七尺男兒,隻怕也萬萬不及呢!而且他又是漢室劉氏的血脈,看來,我這匡扶漢室的大業,非落在此兒身上不可了!龐德公心中主意已決,他再無絲毫猶豫,确判劉備為“天機三分、匡扶漢室”的絕佳人選之一。

     于是,龐德公不顧疲困,當晚便替劉備母子打點料理喪事。

    他出資替劉備先父購買棺木,請來仵作,把劉備先父的身收殓,然後運上白免山。

    龐德公又指點仵作,在射出白兔形光的三塊品字石的正中,掘土開穴,下葬劉備的先父。

     辦妥這一切,雖然龐德公身上并無多少财物,但還是把僅有的三十兩銀,留下二十兩給劉母,勸她鼓起勇氣,掙紮苦忍,好好的生活下去。

    三天後,龐德公才告辭離開劉家。

     龐德公走出劉家門口,這才忽然發覺,原來劉家的門口東南角,不知甚麼時候,長了一棵桑樹,桑樹雖然隻有丈許高,猶如世人之年幼時期,但生機十分蓬勃,枝葉翠綠,生機極旺。

    龐德公目睹桑樹,忽地欣然一笑,似乎已判斷了甚麼,再無疑慮,毅然決然的一路遠去了。

     劉備母子,自得龐德公相助,下葬先父後,母子二人,便靠龐德公留下的二十兩銀,購買了編織草席的器物原料,編織草席,拿到市集售賣。

    劉備母子所編織的草席,手工精巧,用料上乘,人躺上去,但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