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關燈
小
中
大
“信老說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特别是我們棉紡業,對于重估财産不少廠有意見,這問題一直沒解決。
現在談到合法利潤,這個問題更突出了。
”江菊霞表現她掌握更多的材料,昂起頭來,理直氣壯地說,“還有我們私營棉紡業資金積累不易,經營管理和技術改進方面,也遠不如國棉廠,我看,私營企業的發展前途是有限的。
” 潘信誠因為私營企業受政府的限制,不能自由發展,他巧妙地進一步把責任推到政府身上: “接受國家加工定貨的企業,能不能發展,會不會壯大,那要看政府給的工繳利潤多少而定了。
私營企業本身是無能為力的。
” “和這方面有關的,還有稅收問題。
”唐仲笙特别研究了鄭主任報告的第五點,他說,“我看,今年征收的所得稅計算有些偏高,别的行業我不十分清楚,拿我們卷煙業來說,不少廠商當面不講,背後是有很多意見的。
” “我們的稅法專家,怎麼忽然變得這麼客氣了?”馮永祥看大家談得有些憂慮,為了活躍活躍空氣,他站了起來,拍拍唐仲笙的肩膀說,“你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百六十行,行行精通;談到稅法,更是隻此一家,别無分号;别說在上海,就是在全國,你也是屈指可數的專家。
” “過獎,過獎!”唐仲笙側着身子向馮永祥拱拱手。
“仲笙提的,确實是一個問題,我也聽到不少廠商反映這方面的意見。
”潘信誠馬上想到潘宏福告訴他通達紡織公司系統下面的各廠所得稅計算偏高的情形,希望申請複議,叫他止住了。
他責罵兒子閱世不深,遇事都要沖鋒陷陣,跑到别人的前頭,弄不好,會碰得頭破血流。
所得稅是普遍問題,别的廠商一定會提意見的,政府同意複議,自然有通達在内。
他對徐義德說,“你們廠裡這次計算怎麼樣?德公,是不是也有點偏高?” “當然偏高,”徐義德生氣地說,“‘三反’以後,稅局的人大變了,一點也不好通融,連從前滬江駐廠員方宇也不和我們搭界了。
他調回局裡工作,就不和我們往來了。
最近梅佐賢打電話找他,公事公辦,口緊得滴水不漏。
……” “是呀,人變得真快!” “我看這次所得稅一定要向稅局申請複議,——這筆數字可不小呀!” 柳惠光兩隻眼睛對徐義德愣着: “德公,申請複議行嗎?别又說我們進攻了。
” “惠光兄,别那麼怕事。
”徐義德看柳惠光太膽小,壯他的膽量說,“我們按稅法辦事,政府有啥錯頭好闆?隻是申請複議,也不是不交稅。
交稅是我們工商界神聖的義務,可是誰也沒規定我們要多交稅啊!複議以後,應該交多少,我們就交多少,這也算得猖狂進攻嗎?” “德公說的一點也不錯,”潘宏福從爸爸那裡得到指點,不提通達的事,給徐義德打氣,好把他推上陣,說,“申請複議沒有關系。
” 唐仲笙伸過頭來,掃了每人一眼,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
他知道:“五反”後工商界一些人都有點怕事,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甯可吃點小虧也不願再提意見。
别的問題他可以不表示任何态度,但這是稅法方面的問題呀,稅法專家怎麼好不開口呢?他想了想,說: “我看德公的意見對,所得稅關系我們各行各業的切身利益,何況這也不是‘五反’退補,可以緩交,這要現款的呀!‘五反’以前,我們也申請複議過,隻要意見提的中肯,政府也考慮修改的,從沒說我們申請複議是猖狂進攻。
‘五反’以後,申請複議,和過去的性質上沒有不同,為啥不可以呢?所得稅有的廠計算偏高,有的廠計算偏低,我們都提出來,申明複議,這樣更沒有問題了。
慕韓兄,你說對不對?” 馬慕韓聽徐義德談了利潤問題,又附和唐仲笙申請複議所得稅的意見,他覺得上海工商界對中央的精神體會不夠。
他這次在北京開會,在中央首長面前拍過胸脯,認為鄭主任的報告把工商界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工商界“五反”後的消極情緒很快就會過去的。
回來傳達這兩次會議的精神本來是史步雲的事,因為史步雲會後出國,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去了,這責任就落在他身上。
這兩天市工商聯準備傳達,他先在核心分子當中談談,醞釀醞釀,所以很高興接受徐義德和馮永祥的邀請。
不料徐義德這班人思想上有這麼大的距離,一般工商界的人更不必講了,那他在中央首長面前講的話不是變成空頭支票嗎?以後政府有事會不會再信任他?他能不能代表工商界拍闆?這關系他個人利益和前途發展太重要了。
他對工商界的切身利益并不是不關心,但和他個人前途發展比較起來,顯得是次要的事了。
他得首先說服核心分子,一般工商界的人就好辦了。
他剛才一直沒有開口,想多聽聽大家意見,好針對每個人的思想顧慮,提出自己的看法,取得認識上的一緻。
他現在還不準備講話,但叫唐仲笙逼上門來,躲閃不過去。
他眼睛轉動了一下,邊想邊說道: “鄭主任的報告,隻是原則性的,不可能做具體的解答。
中央首長講話,要照顧到全國各地。
中國地方這麼大,各地區情況又不同,講具體了,反而不能解決具體問題。
我認為這次工商聯籌委會開的好,民建二次擴大會議開的更好,把我們工商界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
鄭主任的七點非常重要,我要詳細傳達的,大家也需要仔細研究研究。
上海工商界的一些問題,我和史步雲一同向中央反映了,在鄭主任的報告裡都得到解決。
”說到這裡,他有意望了潘信誠一眼:一方面暗示他在新雅酒樓所提的問題都反映了,而且解決了;另一方面表明他年紀雖輕,但代表工商界說話和辦事也很老成持重的。
他接着說,“所得稅問題,鄭主任也講到了,并且中央财委已經下令通知各地财委認真檢查,對個别行業廠商計稅不當的,不論是偏高或者是偏低的,都可以由各地稅務複議委員會複議,多退少補。
民主評議的工商業戶,選擇典型,要經過協商,求得适當。
所得稅計算偏高的廠商完全可以申請複議,保證沒有問題。
我同意德公和仲笙兄的意見。
要是有問題的話,我馬慕韓出面給政府交涉!” 徐義德聽馬慕韓這些話,又高興又不高興:高興的是馬慕韓支持他的所得稅意見;不高興的是從馬慕韓的語氣裡流露出來的情緒還是太樂觀。
他暗示地說道: “原則問題當然是解決了,就是這些具體問題解決起來麻煩。
” “德公這話也對。
橡膠業有同樣的感覺,中央原則問題解決了,執行起來,困難仍舊不少,首先是計劃化問題,橡膠業産品種類繁多,建立成本會計制度有困難。
這是計劃化的緻命傷。
合法利潤率也有問題,合法利潤率規定以純利比總資本額計算,但是各廠生産條件和資金周轉率各有不同,怎樣制定合理價格呢?”金懋廉一方面提出例子證明徐義德考慮的周到,另一方面又希望工商界的積極性快點發揮,别牽連到信通銀行也沒有生意好做。
他很巧妙地把話一轉,說,“不過,這些具體問題,隻要地方政府幫助,我看也容易解決的。
” 徐義德聽金懋廉的前半段話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金懋廉究竟不愧是金融界的老手,熟悉各行各業的情況,提出橡膠業的例證,顯得他剛才那兩句話更加有力了。
但他聽到後半段,臉上得意的神情如同一陣急風似的消逝得無影無蹤,可是又無從反駁,順着金懋廉的話說道: “問題就在這上面,中央的決定都很正确,擔心的就是地方幹部執行問題。
希望地方财經幹部也要把鄭主任這篇報告好好學習一下。
地方要切實執行,不能打折扣。
” 馬慕韓打通徐義德的思想顧慮: “這沒有問題,中央财委主任說的話,地方财經幹部會不執行嗎?” “這個……” 唐仲笙想用稅收問題來進一步說明還有不同的意見,可是老王走到陽台那兒來,彎着腰,附着徐義德的耳朵,低聲地說: “飯準備好了。
” 徐義德站了起來,伸出手來,向客廳裡讓: “進去吃飯吧,邊吃邊談……” “肚子倒真有點餓了。
”潘信誠站了起來,首先走進客廳,宋其文他們接着一個個跟了進去。
約摸過了點把鐘,潘信誠和宋其文他們陸陸續續從大餐廳那邊走了出來,最後走出來的是江菊霞、唐仲笙和馮永祥。
馮永祥以主人的身份,請大家在客廳裡歇一會。
大家剛坐下,江菊霞看了看手表,對馬慕韓說: “現在還早,你離開上海半個多月了,信老很久也沒有上公會裡來,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向你們彙報彙報公會最近的一些情況?” “這個……”馬慕韓見還有别的行業的朋友在,談起來,怕不方便。
他知道潘信誠一過了十點就要準備睡覺,便說,“看信老的精神怎麼樣?快到信老睡覺的時間了,我倒無所謂。
” 潘信誠今天精神特别好。
他不大出來走動,每次出來,總希望多領領行情,恨不得一鋤頭挖個金娃娃。
馬慕韓從北京回來,他更希望深談一下。
他看出馬慕韓不想談的樣子,不願要求他談,隻是說: “吾從衆。
……” 徐義德想開口,卻叫唐仲笙搶先了: “其老,讓他們談談棉紡業的事吧,我們與棉紡無關,先走吧?” “好的,好的,”宋其文向徐義德拱拱手,說,“德公,叨擾叨擾,我們告辭了。
” 柳惠光跟在宋其文後面走了。
金懋廉料他們有話要談,他并不點破,卻說自己有個約會,也得先走。
隻有梅佐賢站在徐義德背後,他很想插一腳,聽聽他們談談。
馮永祥老實不客氣地對他說: “佐賢兄,惠光兄沒有車子,你開車子送他回去好不好?” 馮永祥的命令,梅佐賢敢不聽從?那邊江菊霞對
特别是我們棉紡業,對于重估财産不少廠有意見,這問題一直沒解決。
現在談到合法利潤,這個問題更突出了。
”江菊霞表現她掌握更多的材料,昂起頭來,理直氣壯地說,“還有我們私營棉紡業資金積累不易,經營管理和技術改進方面,也遠不如國棉廠,我看,私營企業的發展前途是有限的。
” 潘信誠因為私營企業受政府的限制,不能自由發展,他巧妙地進一步把責任推到政府身上: “接受國家加工定貨的企業,能不能發展,會不會壯大,那要看政府給的工繳利潤多少而定了。
私營企業本身是無能為力的。
” “和這方面有關的,還有稅收問題。
”唐仲笙特别研究了鄭主任報告的第五點,他說,“我看,今年征收的所得稅計算有些偏高,别的行業我不十分清楚,拿我們卷煙業來說,不少廠商當面不講,背後是有很多意見的。
” “我們的稅法專家,怎麼忽然變得這麼客氣了?”馮永祥看大家談得有些憂慮,為了活躍活躍空氣,他站了起來,拍拍唐仲笙的肩膀說,“你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百六十行,行行精通;談到稅法,更是隻此一家,别無分号;别說在上海,就是在全國,你也是屈指可數的專家。
” “過獎,過獎!”唐仲笙側着身子向馮永祥拱拱手。
“仲笙提的,确實是一個問題,我也聽到不少廠商反映這方面的意見。
”潘信誠馬上想到潘宏福告訴他通達紡織公司系統下面的各廠所得稅計算偏高的情形,希望申請複議,叫他止住了。
他責罵兒子閱世不深,遇事都要沖鋒陷陣,跑到别人的前頭,弄不好,會碰得頭破血流。
所得稅是普遍問題,别的廠商一定會提意見的,政府同意複議,自然有通達在内。
他對徐義德說,“你們廠裡這次計算怎麼樣?德公,是不是也有點偏高?” “當然偏高,”徐義德生氣地說,“‘三反’以後,稅局的人大變了,一點也不好通融,連從前滬江駐廠員方宇也不和我們搭界了。
他調回局裡工作,就不和我們往來了。
最近梅佐賢打電話找他,公事公辦,口緊得滴水不漏。
……” “是呀,人變得真快!” “我看這次所得稅一定要向稅局申請複議,——這筆數字可不小呀!” 柳惠光兩隻眼睛對徐義德愣着: “德公,申請複議行嗎?别又說我們進攻了。
” “惠光兄,别那麼怕事。
”徐義德看柳惠光太膽小,壯他的膽量說,“我們按稅法辦事,政府有啥錯頭好闆?隻是申請複議,也不是不交稅。
交稅是我們工商界神聖的義務,可是誰也沒規定我們要多交稅啊!複議以後,應該交多少,我們就交多少,這也算得猖狂進攻嗎?” “德公說的一點也不錯,”潘宏福從爸爸那裡得到指點,不提通達的事,給徐義德打氣,好把他推上陣,說,“申請複議沒有關系。
” 唐仲笙伸過頭來,掃了每人一眼,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
他知道:“五反”後工商界一些人都有點怕事,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甯可吃點小虧也不願再提意見。
别的問題他可以不表示任何态度,但這是稅法方面的問題呀,稅法專家怎麼好不開口呢?他想了想,說: “我看德公的意見對,所得稅關系我們各行各業的切身利益,何況這也不是‘五反’退補,可以緩交,這要現款的呀!‘五反’以前,我們也申請複議過,隻要意見提的中肯,政府也考慮修改的,從沒說我們申請複議是猖狂進攻。
‘五反’以後,申請複議,和過去的性質上沒有不同,為啥不可以呢?所得稅有的廠計算偏高,有的廠計算偏低,我們都提出來,申明複議,這樣更沒有問題了。
慕韓兄,你說對不對?” 馬慕韓聽徐義德談了利潤問題,又附和唐仲笙申請複議所得稅的意見,他覺得上海工商界對中央的精神體會不夠。
他這次在北京開會,在中央首長面前拍過胸脯,認為鄭主任的報告把工商界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工商界“五反”後的消極情緒很快就會過去的。
回來傳達這兩次會議的精神本來是史步雲的事,因為史步雲會後出國,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去了,這責任就落在他身上。
這兩天市工商聯準備傳達,他先在核心分子當中談談,醞釀醞釀,所以很高興接受徐義德和馮永祥的邀請。
不料徐義德這班人思想上有這麼大的距離,一般工商界的人更不必講了,那他在中央首長面前講的話不是變成空頭支票嗎?以後政府有事會不會再信任他?他能不能代表工商界拍闆?這關系他個人利益和前途發展太重要了。
他對工商界的切身利益并不是不關心,但和他個人前途發展比較起來,顯得是次要的事了。
他得首先說服核心分子,一般工商界的人就好辦了。
他剛才一直沒有開口,想多聽聽大家意見,好針對每個人的思想顧慮,提出自己的看法,取得認識上的一緻。
他現在還不準備講話,但叫唐仲笙逼上門來,躲閃不過去。
他眼睛轉動了一下,邊想邊說道: “鄭主任的報告,隻是原則性的,不可能做具體的解答。
中央首長講話,要照顧到全國各地。
中國地方這麼大,各地區情況又不同,講具體了,反而不能解決具體問題。
我認為這次工商聯籌委會開的好,民建二次擴大會議開的更好,把我們工商界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
鄭主任的七點非常重要,我要詳細傳達的,大家也需要仔細研究研究。
上海工商界的一些問題,我和史步雲一同向中央反映了,在鄭主任的報告裡都得到解決。
”說到這裡,他有意望了潘信誠一眼:一方面暗示他在新雅酒樓所提的問題都反映了,而且解決了;另一方面表明他年紀雖輕,但代表工商界說話和辦事也很老成持重的。
他接着說,“所得稅問題,鄭主任也講到了,并且中央财委已經下令通知各地财委認真檢查,對個别行業廠商計稅不當的,不論是偏高或者是偏低的,都可以由各地稅務複議委員會複議,多退少補。
民主評議的工商業戶,選擇典型,要經過協商,求得适當。
所得稅計算偏高的廠商完全可以申請複議,保證沒有問題。
我同意德公和仲笙兄的意見。
要是有問題的話,我馬慕韓出面給政府交涉!” 徐義德聽馬慕韓這些話,又高興又不高興:高興的是馬慕韓支持他的所得稅意見;不高興的是從馬慕韓的語氣裡流露出來的情緒還是太樂觀。
他暗示地說道: “原則問題當然是解決了,就是這些具體問題解決起來麻煩。
” “德公這話也對。
橡膠業有同樣的感覺,中央原則問題解決了,執行起來,困難仍舊不少,首先是計劃化問題,橡膠業産品種類繁多,建立成本會計制度有困難。
這是計劃化的緻命傷。
合法利潤率也有問題,合法利潤率規定以純利比總資本額計算,但是各廠生産條件和資金周轉率各有不同,怎樣制定合理價格呢?”金懋廉一方面提出例子證明徐義德考慮的周到,另一方面又希望工商界的積極性快點發揮,别牽連到信通銀行也沒有生意好做。
他很巧妙地把話一轉,說,“不過,這些具體問題,隻要地方政府幫助,我看也容易解決的。
” 徐義德聽金懋廉的前半段話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金懋廉究竟不愧是金融界的老手,熟悉各行各業的情況,提出橡膠業的例證,顯得他剛才那兩句話更加有力了。
但他聽到後半段,臉上得意的神情如同一陣急風似的消逝得無影無蹤,可是又無從反駁,順着金懋廉的話說道: “問題就在這上面,中央的決定都很正确,擔心的就是地方幹部執行問題。
希望地方财經幹部也要把鄭主任這篇報告好好學習一下。
地方要切實執行,不能打折扣。
” 馬慕韓打通徐義德的思想顧慮: “這沒有問題,中央财委主任說的話,地方财經幹部會不執行嗎?” “這個……” 唐仲笙想用稅收問題來進一步說明還有不同的意見,可是老王走到陽台那兒來,彎着腰,附着徐義德的耳朵,低聲地說: “飯準備好了。
” 徐義德站了起來,伸出手來,向客廳裡讓: “進去吃飯吧,邊吃邊談……” “肚子倒真有點餓了。
”潘信誠站了起來,首先走進客廳,宋其文他們接着一個個跟了進去。
約摸過了點把鐘,潘信誠和宋其文他們陸陸續續從大餐廳那邊走了出來,最後走出來的是江菊霞、唐仲笙和馮永祥。
馮永祥以主人的身份,請大家在客廳裡歇一會。
大家剛坐下,江菊霞看了看手表,對馬慕韓說: “現在還早,你離開上海半個多月了,信老很久也沒有上公會裡來,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向你們彙報彙報公會最近的一些情況?” “這個……”馬慕韓見還有别的行業的朋友在,談起來,怕不方便。
他知道潘信誠一過了十點就要準備睡覺,便說,“看信老的精神怎麼樣?快到信老睡覺的時間了,我倒無所謂。
” 潘信誠今天精神特别好。
他不大出來走動,每次出來,總希望多領領行情,恨不得一鋤頭挖個金娃娃。
馬慕韓從北京回來,他更希望深談一下。
他看出馬慕韓不想談的樣子,不願要求他談,隻是說: “吾從衆。
……” 徐義德想開口,卻叫唐仲笙搶先了: “其老,讓他們談談棉紡業的事吧,我們與棉紡無關,先走吧?” “好的,好的,”宋其文向徐義德拱拱手,說,“德公,叨擾叨擾,我們告辭了。
” 柳惠光跟在宋其文後面走了。
金懋廉料他們有話要談,他并不點破,卻說自己有個約會,也得先走。
隻有梅佐賢站在徐義德背後,他很想插一腳,聽聽他們談談。
馮永祥老實不客氣地對他說: “佐賢兄,惠光兄沒有車子,你開車子送他回去好不好?” 馮永祥的命令,梅佐賢敢不聽從?那邊江菊霞對